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蛰伏半年,埃安渴望脱胎换骨 | 苟活这半年

蛰伏半年,埃安渴望脱胎换骨 | 苟活这半年

汽车公社 2272浏览 2025-07-25 IP属地: 未知
随着集团的深度整合进入新阶段,今年上半年对于广汽集团旗下的每个板块来说,都堪称新领导班子主理下的又一历史性时刻。


广汽丰田、广汽本田纷纷再续“中国化”,铂智3X和P7的上市,无论结果如何都带着很强的本土化印迹,造适合中国用户的电动车成了两家日系合资公司需求新生的重要课题。


身为广汽乘用车主体的广汽传祺,选择跳出MPV的舒适圈,用“向往车型”的高价值属性试图完成品牌层面的再历练,S7、M8乾坤的接连下场,就是最好的证明。


而于广汽新能源板块,昊铂从埃安体系中彻底脱出,两者的平行运作,一边将广汽研究院的技术储备最大限度地划拨给了两个品牌。另一边,产品矩阵的分开打磨也给广汽大自主更多的发展空间。


但总的来说,站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下,新能源市场高速进化,消费趋势伴随着向着同一方向演进, 埃安在集团内部所起到的作用着实关键。“承上启下”是2025年埃安必须做到的,就意味着,埃安的改革远比外界给予广汽的期待来得更具象。

1

下半年的市场竞争,一定会来得更加凶猛。在经历过上半年的辗转腾挪,对于埃安,我们需要更直观地看到切实方案的落地。


受董事长冯兴亚在自主版块上投入的精力,“销量复苏”只会是检验埃安往后发展的一个小小指标。面对海量对手的价格下探,埃安需要成体系的攻防,而不是被动跟进。


01慢下来,是看清未来的最好调整

不同往日,今年的新能源车市场的确展现出了些新气象。海内外车企对于纯电技术路径的再探讨和消费层面对纯电车的推广开始减缓,都决定了2025年的新能源发展基调反向加了些燃油车的特质。也就是说,随着技术倒戈,主打插混、增程的新车,愈发成了撑起整个新能源车市发展的主力。


当理想、问界带起的这股风潮已经不单单席卷高价SUV市场,以比亚迪、吉利、奇瑞为首的主流自主车企,频频将混动的触手覆盖于10~20万区间,主打纯电的埃安,注定要在这场新战役下,拿出新的应对方案。


今年1~6月,纯电市场增速放缓的现状,我们也看在了眼里。埃安原本“风景这边独好”的状态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



整个上半年,据官方给出的数据显示,埃安的累计销量为152,264辆。结合集团财报的产销情况,确实能看到埃安在坚守阵地上受到大环境的影响。


在广汽集团宣布将昊铂剥离埃安时,我们一直会认为,埃安可以集中资源干大事,但事实上,集团此次延续了大半年的组织调整和战略重塑还没有完全结束。在集团管理层未到位,古惠南又到期退休的节骨眼上,留给埃安的课题,还需一些时间才能彻底解决。


更何况,整个纯电市场的现状,刚才也提到了,客观因素的制约并不是任何一家企业可以自由改变的。纵观全行业,主打纯电的企业中除了少数几家活着的新势力,譬如传统车企旗下的极氪、极狐等,上半年都不比新能源车市的整体增速。


所以,如果非要给埃安过去半年的表现扣个帽子,市场表现波动基本就是集团整合和车市大环境变化所产生的联合反应。而另一方面,只因品牌未打开边界和产品过于亲民化,对于埃安而言,价格战和营销战对埃安所带去的极端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价格战打响的那一刻起,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挣钱越来越难的当下,车企放血让价的最终受益者的确是每一个消费者。但是,这就导致了,当大量车企将各类新能源车的价格打到15万以内,在局者要么选择跟进,要么选择让位。



同样,当围绕智能化平权的营销战于年后愈演愈烈,拉拢潜在用户的难度亦是成几何倍数增加。在埃安看来,去年就开始落地执行智能平权的宣传,完全可以借此发挥效力,奈何,国家紧急叫停相关营销手段的举动,让每一个选择此路线的车企踩了刹车。


说白了,不管是市场发展的现状,在多重因素的交织下,2025年之于埃安,大有企业成立之初带去的挑战。作为旁观者,从埃安白手起家占据纯电市场前三,年销量逼近50万辆,甚至大有奔赴IPO的趋势时,时常会认为,埃安还是有了实干家的底色。


那今时今日,市场竞争强度极速上升,埃安遇到成立以来最大的挑战也实属没办法。经过这半年的磕磕绊绊,只希望埃安能尽快完成品牌重整,给整个集团所推行的番禺行动递去一把利剑。


02基础打牢,翻盘只是时间问题

去年11月,在新任董事长冯兴亚的规划下,广汽集团正式推出为期三年的“番禺行动”计划,明确自主品牌的全面改革目标。此行动将通过四大改革举措和五大保障,预计在2027年实现自主品牌销量占集团总销量的60%以上,挑战自主品牌销量达200万辆。


在这样的目标下,埃安身上的担子有多重,我想,身在埃安的每一个人都很清楚。而上半年由市场给出的结果,再次证明了,无论是小到产品层面,还是大到战略方向,接下去半年,埃安要打的将是一场硬仗。



上半年,在推出AION UT后,埃安对于销量的渴望,还是很明显的。不管AION V是否会受同集团的新车分流,面对入门纯电车市场的需求,AION UT就是想着从吉利星愿、比亚迪海鸥/海豚手中抢点客户。


但很可惜,渠道上的劣势、品牌力的边界限制摆在了埃安面前,借UT之力扩张销量似乎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年中,冯兴亚曾对外透露,今年下半年广汽埃安将全面启动B端与C端品牌分离战略。B端将成立全新品牌,专注出租车、网约车等运营市场。此举被其视为“番禺行动”下的关键一环,也是广汽推动自主品牌体系重构的重要一步。


那这是否就意味着,埃安最大的短板,即品牌形象的固化将就此改善?如若顺利,答案将是一定的。


对比同类品牌,埃安从不是一个靠市场红利吃饭的企业,在核心技术的把握上,整个广汽研究院为之带去的底牌堪称深厚。车型平台的多元进化、三电系统的自主拿捏、智能化配置的切实落地,埃安几乎手握着集团一切和新技术相关的项目。



一旦品牌形象得以换新,对于消费者来说,埃安全系产品的价值回归便是最大的优势。


再者,随着昊铂的独立,下半年还有全面升级的昊铂GT、昊铂品牌首款高端豪华轿车、昊铂SSR赛道版以及昊铂HT增程版接连重磅登场,当广汽新能源业务的向上发展全权交给昊铂,手中资源更聚焦的埃安,理应能从上半年的调整中摸索出一条持续向好的道路。


很明显,针对国内市场的销量争夺,通过上半年的的深度调整,埃安也算做好了准备。一切就看下半年的落到执行能做到何种程度了。


而另一边,我们都很清楚,就像古惠南一年前所给出的预设,“对于海外市场,埃安正在布局欧洲、南美,中东等地区的全球化战略,这两三年间,都会在这些国家建立产业基地。”


自从集团决心推动自主业务的全面发散,2025年的埃安势必会在出口上拿出更具体的规划。


6

今年上半年,广汽国际在海外导入4款新车型,完成7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入网,新增92家网点覆盖,全面推进KD生产布局。“泰国行动”、“巴西行动”、“埃塞行动”和“香港行动”次第开展,印尼和马来西亚KD车型按期投产,欧洲KD项目稳步推进,实现出口累计同比增加45.8%。


由此可见,作为广汽对外出口的核心力量,埃安的机会点还有很多。


的确,在整个市场潜力不断被挖掘时,销量的短期波动,让埃安感受到了中国车市的寒意,察觉到了消费者被营销高手牵着走的趋势。只不过,还是那句老话“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带着“勇者无畏,强者无惧”的态度,埃安的2025年有过半年的磕磕绊绊,便是为更好的起跳埋下了伏笔。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汽车公社 0粉丝    878作品 关注 速度 态度 深度
推荐作者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