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MG「十三太保」将登场,「车圈胖头鱼」论新持久战

MG「十三太保」将登场,「车圈胖头鱼」论新持久战

有文汽车 615浏览 2025-07-02 IP属地: 未知

好戏才刚刚开始

如今,中国汽车工业的竞争格局,恰如“内卷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内卷“。

回望1938年著就的《论持久战》,在一边是新能源转型的汹涌浪潮,另一边是全球化竞争的复杂壁垒的今天,依然适用。而其战略内核即“立足现实、蓄力转化、最终反攻”,亦在近百年后一家中国车企身上获得回响。

“没有现在就不会有未来”,在MG夏季新车发布会采访室,在面对关于未来战略规划的提问时,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俞经民、MG品牌事业部总经理陈萃均表达过类似的观点。二人均以简约、休闲的着装现身,印证着MG品牌不变的“YOUNG FOREVER”。

MG「十三太保」将登场,「车圈胖头鱼」论新持久战

左三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俞经民,左二MG品牌事业部总经理陈萃

经历一场1小时左右的采访,汽车有文化得以明确MG的战略布局,其核心精髓与《论持久战》一脉相承,即实事求是、因势利导、着眼长远,正谋求从“持久防御、阶段转化、主动创造战机”的战略转变。MG,这个拥有百年历史、现由中国上汽集团运营的全球品牌,在当下汽车产业剧变中,正展开一场属于中国汽车工业的“新持久战”。

战略防御:稳住基本盘

2025年初,当上汽集团宣布整合乘用车分公司与研发总院时,俞经民将其形容为“五指攥成拳”。这一整合的背景是残酷的,中国新能源市场内卷加剧,国际地缘政治风险升高,关税壁垒不断筑起……

面对“敌强我弱”的行业格局,MG没有选择冒进的全盘电动化,而是延续了《论持久战》中“保存有生力量”的防御逻辑。

2025年6月30日,MG在天津高调宣布“All in新能源”,未来两年将密集投放13款新能源车型。这个看似激进的转向,细看之下却有着极其务实的根基。

MG「十三太保」将登场,「车圈胖头鱼」论新持久战

就在同一天,MG推出了2026款MG5燃油车,置换惊喜价低至5.99万元起。这似乎有些矛盾?面对媒体的疑问,MG品牌事业部总经理陈萃的回答直白而坦率:“我认为一个是现在,一个是未来“,即开篇所讲述的“没有现在就不会有未来。”

陈萃的这句话,点明了MG战略防御阶段的核心。尽管新能源渗透率已超50%,是大势所趋,但MG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其燃油车销量仍占“大头”。

特别是在海外市场,情况更为复杂。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俞经民补充道:“在欧洲是MG根据地,我们有汽油、HEV、纯电等不同动力车型。”他提到,在欧盟加征高额关税的不利条件下,MG的汽油车如MG HS仍能在英国市场取得良好成绩,甚至成为“单月全市场冠军”。

言罢,俞经民再次强调:”贸然放弃仍有巨大需求和贡献现金流的燃油车市场,无异于自毁长城”。

因此,更新MG5这款燃油车,是“为了现在的市场,我买的是现在”。同时,这背后也有品牌情感的考量。如陈萃在发布会现场看到众多车友和他们的改装车时深有感触:“有这么多人买燃油车,喜欢玩改装,我们为什么不把更好的燃油产品给到他们?”

这份对现有用户和市场的尊重与坚守,正是《论持久战》中强调的“保存有生力量”,为即将到来的艰苦斗争积累必要的资本和群众基础。而MG Cyberster 2026款的焕新升级,也延续了MG引以为傲的赛道基因和驾控体验,确保了品牌核心资产在转型期的不丢失。

MG「十三太保」将登场,「车圈胖头鱼」论新持久战

燃油车业务被保留下来,2026款MG5以5.99万元的置换价继续坚守入门级家轿市场。这不是保守,而是清醒。俞经民坦言:“海外市场尤其是欧洲和中东,燃油车需求仍然稳固,MG HS甚至连续多月蝉联英国SUV销冠“。燃油车带来的现金流,正成为MG品牌支撑技术投入的“根据地”。

MG「十三太保」将登场,「车圈胖头鱼」论新持久战

这种对品牌资产的延续,恰如持久战中“以空间换时间”的策略,用现有优势换取转型窗口。

战略相持:技术+生态深蹲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论持久战》的这句话揭示了一个本质,真正的力量源于深度动员与广泛联合。在汽车行业的“相持阶段”,MG的技术积累与生态合作,正是对“群众路线”的现代诠释。

宣布“All in新能源”,MG的底气首先来自于上汽集团的强大技术支撑。MG在发布会上明确表示,将依托上汽集团在“动力电池、智能座舱、智能电驱、智能底盘及智能辅助驾驶等五大领域技术底座”,实现持续突破。

据了解,上汽自研的半固态电池、新一代高效电机、VMS整车中央控制器、全算力高阶智驾等前沿技术,都将由MG新能源车型实现首发。这是MG打持久战的重要“弹库”,是其敢于在两年内推出13款新车的技术后盾。

但仅有自身技术积累还不够,MG选择了开放联合的“统一战线”策略。

与OPPO智行深度合作发布“手车互联生态系统”,成为这一阶段的标志性动作。俞经民对此有清晰的认知:“以前说上了车把手机丢掉,表达不精准。其实手机很重要的...我们汽车产业不能过于骄傲,其实手机的能力、拥抱AI的能力都很强。”

MG「十三太保」将登场,「车圈胖头鱼」论新持久战

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俞经民

他明确指出:“闭门造车没有用,绝对没有用。”术业有专攻,必须强强联合。

这次合作并非浅尝辄止。MG与OPPO的合作层级已从技术端如双方自2021年签署战略协议、成立联合实验室、发布白皮书,到组建联合团队的营销端,乃至全新MG4入驻OPPO全国商超体验店的渠道端,并有望延伸至商业模式探讨。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MG与OPPO的合作模式,相当于鸿蒙智行PLUS与PRO版”。

在采访中,陈萃详细阐述了合作的价值:一方面这将带来体验的全面升级,如全新MG4能将手机上丰富的APP无缝引入车机,“把你的‘好朋友’搬到车上”,实现“手车无感互联”、“手机摇一摇导航”等便捷功能;

另一方面则是生态开放性的提升,基于OPPO发起的ICCOA联盟,MG未来的车机系统不仅支持OPPO手机,“安卓的用户都可以用”,甚至苹果和华为手机也能以投屏方式接入,“在这台MG4上面,苹果手机一样可以以浮窗的形式投放到屏幕上,华为手机也一样可以以投屏的方式投放在屏幕上”,陈萃向汽车有文化介绍。

这种开放联合的战略意义深远。对内,它极大降低了用户学习成本,提升了智能化体验的亲民度,将“智趣”的品牌理念落到实处;对外,特别是在面临欧盟高额关税壁垒的欧洲市场,与拥有强大全球渠道和用户基础的OPPO深度绑定,为全新MG4等全球车型开辟了新的市场通路,是应对“封锁”的有力武器。

陈萃提到,尽管MG4 EV曾在欧洲热销30万台,但近期被大众ID.3短暂反超很大程度上受关税影响,而搭载最新手车互联生态的全新MG4将是“他们(大众ID.3、海豚)要直面的一个大挑战”。

MG「十三太保」将登场,「车圈胖头鱼」论新持久战

MG品牌事业部总经理陈萃

对于双方的合作,俞经民进行了总结:“不是每一家都能学华为,我们要走差异化的竞争,上汽不造手机,MG有了OPPO,一定会有OPPOrtunity。”

“好戏才刚刚开始”,俞经民对MG的未来信心十足。

战略反攻:“13太保”冲锋

《论持久战》预见的战略反攻阶段,是“我之优势确立、敌之劣势暴露”的质变节点。对MG而言,这一阶段的关键在于能否将技术储备转化为产品爆发力,并在全球市场实现多点突破。

防御是为了生存,相持是为了蓄力,最终的目标必然是战略反攻。MG的反攻号角,以未来两年密集投放13款全新新能源车型为最强音。

MG「十三太保」将登场,「车圈胖头鱼」论新持久战

对此,陈萃信心坚定:“面对新能源市场,我们要冲进去,我们要拿出13款产品、拿出100亿去冲新能源市场。两年时间投放13款车型,这13款车将覆盖纯电、插混、增程三种动力形式,以及轿车、SUV、跑车、猎装车四大车身形式,没有一个品牌可以做得到!”。

同时,他指出:“敢冲是一个前提,如果看到市场机会,却根本不敢冲,就不可能赢。”

这种“饱和式”的产品投放计划,体现了“集中优势兵力”的原则。MG并非盲目堆砌数量,而是带着明确的差异化策略和技术底气。

陈萃强调:“我们进入这个市场并不是同质化去跟别人‘卷’价格”,而是依托上汽深厚的技术储备,将“电池技术、智能座舱、智能底盘技术等积淀”赋能到MG产品上,“是带着底气、带着武器的”。

全新MG4作为首款“All in新能源”的重磅车型,就肩负着首发与OPPO合作的互联系统以及运动美学与智能科技突破的重任。

MG「十三太保」将登场,「车圈胖头鱼」论新持久战

对于MG而言,反攻的战场将是全球性的,俞经民清晰地勾勒了MG的全球布局:在中国市场,“向上有30万元级的MG Cyberster,往下有入门级的MG5”;在海外尤其是欧洲,“有最好的HEV车型”。

对此,他将其总结为“在海外市场,份额、品牌、利润三者都要兼顾”。这种根据不同市场特点如欧洲对HEV的接受度、中国新能源的激烈竞争,进行差异化布局的“拼盘战略”,展现了MG品牌的全局视野和灵活性。

有文说

MG的战略本质是一场兼顾当下生存与未来统治的双线作战。

在空间维度,其以本土市场以燃油车稳大盘,以新能源技术及生态协作破局。而在海外市场,则借力HEV优势周旋,以全球化车型MG4+生态合作破关税壁垒;在时间维度,MG则通过短期燃油车输血,中期技术生态蓄力,长期13款新车全面新能源化,最终实现品牌百年驾控基因与新时代及新汽车的融合。

因此,MG的“新百年持久战”,将是一场立足当下燃油车基本盘的防御战,是一场依托上汽技术底座和开放生态联盟积蓄力量的相持战,更是一场以13款新能源产品为先锋、覆盖全球战场的战略反攻。从陈萃讲述的“没有现在就没有未来”到俞经民强调的“闭门造车没有用”,它的每一步,都透露出对复杂现实的清醒认知,呈现出“保存自己、积蓄力量、争取胜利”的持久智慧。(汽车有文化 欧阳/文)

文章标签:
泛车生活
 
相关推荐
有文汽车 12粉丝    466作品 关注 有文化的汽车介绍,中国最早的汽车自媒体之一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