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行业还在为“车机该不该装8295芯片”“屏幕要不要铺满中控”争论时,吉利用一场没有新车的发布会,给智能座舱的竞争划下了新边界——8月20日,其明确宣布“不再研发不具备AI能力的传统智能座舱”。这不是一句营销口号,而是对过去十年“硬件军备竞赛”的否定,更是对未来汽车竞争逻辑的重构。
要理解这场变革的意义,得先看清传统智能座舱的“伪智能”困局。过去几年,座舱的进化路径高度趋同:从单屏到多屏,从基础芯片到高通8155、8295,从单一语音指令到多应用生态集成。但用户的核心体验始终停留在“人找功能”的层面——想调节车内氛围,要手动切换空调、灯光、音乐;换一辆同品牌不同系列的车,导航偏好、座椅记忆等个性化设置无法迁移;甚至连“找个能带宠物的咖啡店”这类复合需求,语音助手都只能拆解成“搜咖啡店”“问能否带宠物”两步操作。这种“功能堆砌式智能”,本质上只是把手机的交互逻辑搬到了车上,并未真正适配汽车作为“移动空间”的场景属性。
吉利此次押注的“AI座舱”,核心不是给传统座舱加个更聪明的语音助手,而是用“超拟人智能体Eva”重构交互逻辑。它的关键突破在于“主动服务能力”:当用户说“有点闷”,系统无需分步指令,就能自主串联开启外循环、调低空调温度、降下两指车窗、播放舒缓音乐等动作;当用户从极氪车型换至领克车型,通过统一的AI OS架构与用户ID,驾驶习惯、音乐偏好甚至播客收听进度都能无缝流转。这种体验背后,是吉利在技术层面的两个核心布局:一是车端部署的AI Box提供200TOPS NPU算力,搭配全球首发的70亿参数端侧多模态模型,让多数交互无需依赖云端,响应速度比传统语音助手快3倍以上,同时避免数据上传的隐私风险;二是云端23.5 EFLOPS算力支撑的星睿AI大模型,通过“影子模式”持续学习用户行为,比如用户连续三次选择同一条通勤路线,系统会主动提前推送路况与备选方案,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判”的转变。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场变革背后藏着吉利从“汽车制造商”向“AI出行服务商”转型的深层逻辑。其提出的“统一OS架构、统一智能体、统一用户ID”,本质上是打破集团内部吉利、领克、极氪等品牌的研发壁垒,建立中台化的AI能力输出体系。这种整合的直接价值,一是降低研发成本——各品牌无需重复开发系统,底层技术复用率超70%,迭代周期从18个月缩短至6个月;二是形成数据飞轮效应——1200万跨品牌用户的数据会持续优化Eva的交互能力,用户规模每增加100万,意图识别准确率就能提升2%,而更优的体验又会吸引更多用户,形成正向循环。这种“数据驱动体验,体验驱动增长”的模式,正是科技公司常用的打法,如今被吉利嫁接到汽车行业,意味着汽车的竞争焦点将从“硬件参数”转向“数据与AI能力”。
从市场视角看,吉利的举动正在加速智能座舱的“淘汰赛”。对华为、小米、小鹏等科技属性较强的厂商而言,这是明确的信号——AI Agent(智能体)将成为下一代座舱的标配,华为ADS 3.0已计划集成类似功能,小米澎湃OS汽车版也明确将“主动AI服务”作为核心方向,预计2024年底落地。而对大众、丰田等传统合资品牌来说,压力则更为直接:它们当前的座舱仍停留在“语音助手仅能完成基础指令”的阶段,若不能在1-2年内跟进AI能力建设,在15-25万级主流市场中,可能会因“智能体验落后”被消费者抛弃。就连供应链端也已开始调整,高通等芯片厂商不再单纯强调“算力参数”,而是转向提供“AI座舱整体解决方案”,帮助车企快速实现大模型上车;传统Tier1供应商如博世,也在加速布局Agent开发工具链,以适配新的技术需求。
不过,这场变革仍需面对现实挑战。当前吉利的AI座舱仅搭载于银河M9、极氪001 FR等中高端车型,车端AI Box与大模型的成本占比约为整车的15%,要下探到20万以内市场,还需1-2年的规模化降本。同时,Eva的“拟人化能力”仍有局限,面对“订高铁+提醒带身份证”这类跨场景复杂需求,目前还无法完成闭环服务,需通过OTA持续迭代。此外,用户对“AI记录驾驶习惯、情绪数据”的隐私顾虑,也需要更透明的数据使用规则来打消。
对消费者而言,当下无需盲目追求“最先进的AI座舱”,但需要建立新的选车判断标准:若预算在25万以上,可重点关注座舱是否具备“主动服务能力”——比如能否一次完成多动作指令、跨场景需求能否精准识别;若预算在15-20万,可等待2025年上半年的车型迭代,届时AI座舱的成本将进一步下探;若仅需基础的导航、听歌功能,传统座舱仍能满足需求,不必为“AI噱头”支付溢价。
但长远来看,吉利此次“弃研传统座舱”的举动,就像智能手机时代苹果发布iPhone——它不是简单的产品升级,而是重构了行业的价值判断标准。未来3-5年,智能座舱的竞争将彻底告别“比屏幕、拼芯片”的阶段,进入“AI能力决定体验上限”的时代。那些没有AI Agent、无法主动理解用户需求的座舱,或许真的会如吉利所言,逐渐沦为“过时的玩具”。而这场淘汰赛的最终赢家,必然是既能掌握AI技术核心,又能洞察用户场景需求的企业。
之前,增程车一直被某些车企所不齿,它们认为只有技术不过关的车企才会造这种车型,并且属于“脱裤子放屁”。
从有“福”之州到胶州湾畔 奇瑞家庭开放日青岛收官
品鉴昊铂HL 汽车新锐全媒体联盟走进广汽集团
1-7月出口增长率:东风反超奇瑞比亚迪
岚图正迎来一轮重磅新品周期,以“月月有新车”的节奏全面进击主流新能源市场,而且每款都彰显出“爆款气质”。
老司机都知道,雨雪路面突然出现障碍,刹车不仅会打滑还可能侧翻。
缤果S全球首秀,预售6.88万起,孟子义现场分享美美体验
北汽蓝谷,越卖越亏?
易车实测 二代哈弗枭龙MAX,15万级家用SUV最优选,全系标配Hi4电四驱
8月22日晚,据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489.HK)发布的公告,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将以介绍方式登陆香港联交所。该消息迅速引发资本市场与汽车行业高度关注。
预售价6.88万起,五菱缤果S开启预售
星途汽车2025成都车展前瞻:重磅车型云集 科技新豪华再掀热潮
混动车不应追求综合续航里程,加大纯电续航里程对于用户更有意义
预售价6.88万元起,“高质感缤纷座驾”缤果S正式开启预售!
混动不再是“过渡”!岚海智混给出全域800V+大电池+全温域5C超充方案
8月20日,吉利正式发布新一代AI座舱操作系统Flyme Auto 2。该系统基于5层AI座舱原生架构打造,将率先搭载于9月上市的全新车型吉利银河M9和领克10 EM-P。同时,吉利银河M9还将首次搭载超拟人情感智能体Eva。
智电观察:半年装车120万辆,“全民智驾”从“尝鲜”变“常用”
2025款五菱星光S天津上市:插混纯电全都有,只有9.98万元起!
“文能放电烧电焊,武能搭绳拉卡车”。方程豹和它的车主们,用一次次硬核救援证明,越野,不只是征服,更是守望相助!
2025成都车展,传统豪华品牌集体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