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淘汰赛加速!国内汽车市场下半场,“规模效应”决定生死?

淘汰赛加速!国内汽车市场下半场,“规模效应”决定生死?

车域无疆 3226浏览 2025-07-04 IP属地: 未知

2024年的中国汽车产业年报揭示了一个冰冷现实:年营收1000亿是一条鲜明的分水岭。盈利者如比亚迪、理想皆稳居此线之上,而亏损者则被拦在门槛之外。规模效应,这一工业时代的铁律,在新能源浪潮中愈发凸显其决定性力量。

淘汰赛加速!国内汽车市场下半场,“规模效应”决定生死?

规模的双刃剑:生存的基石与盈利的陷阱

规模效应的经济学本质在于边际成本递减。当销量突破关键节点——行业共识是年销30万辆盈利起点、50万辆成本优势显现、100万辆铸就持续竞争力——企业便能在残酷市场中赢得喘息空间。

理想汽车销量的攀升直接带来了单车成本的显著下降,零跑也在第四季度凭借规模实现净利润转正。比亚迪更以300万辆智驾车规划向供应链展示议价权,将高阶智驾打入7万元的海鸥车型,彻底颠覆“智驾即高价”的规则。

淘汰赛加速!国内汽车市场下半场,“规模效应”决定生死?

然而规模扩张并非万能解药。蔚来尽管创下营收新高,净亏损却持续扩大,陷入“规模不经济”困局;小鹏通过低价车型冲量收窄亏损,但毛利率提升依然步履维艰。当全行业研发投入增速(36.8%)远超净利润增速(9.7%),规模扩张与盈利能力的剪刀差成为悬顶之剑——更大的体量反而可能加速失血。

淘汰赛加速!国内汽车市场下半场,“规模效应”决定生死?

产业链暗涌:规模盛宴下的紧绷链条

头部车企的规模优势正在产业链上形成强力传导。一个危险信号是:主流车企应付账款周期普遍拉长。规模巨头通过延长账期变相压榨供应链,虽缓解自身现金流压力,却将中小供应商置于险境。

不过,政策层面已注意到这一风险,六部门联合发文要求核心企业保障中小企业账款权益。自6月10日起,包括中国一汽、北汽集团、长城汽车、理想汽车等17家车企相继发表声明,承诺缩短供应商账期,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当价格战迫使全产业链在“不跟即死”和“跟则重伤”间抉择,规模扩张的代价开始显现裂痕。

下半场竞逐:规模内涵的重构

进入竞争的下半场,汽车产业的规模逻辑也正在经历深刻进化。不仅销量规模是个“槛”,其他形式的“规模”也逐渐成为了决定生死的护身符。譬如,数据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比亚迪每日1200万公里真实路况数据,成为其算法迭代的护城河,规模优势从生产线延伸至数据池。

另外,传统Tier1供应商地位式微,主机厂通过自研(如比亚迪芯片/激光雷达)、控股(弗迪电池)或战略投资(小米×禾赛)重构供应链,规模话语权转化为技术主导权。

写在最后

规模效应仍是汽车工业颠扑不破的真理,但下半场的角逐远不止于数字堆砌。当“以价换量”的粗放模式触及瓶颈,真正的考验在于如何驾驭规模——在成本与创新、扩张与盈利、产业链掌控与生态共赢间建立精妙平衡。规模决定企业能否站上牌桌,而对技术、数据和价值链的深度重构,将决定谁能在牌局中笑到最后。对此,你又怎么看呢?欢迎关注“车域无疆”,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车域无疆 3.6万粉丝    3848作品 关注 车有界,域无疆,坚持打造原创高质量汽车新媒体
推荐作者
GForce车研社 关注
If it isn't fun. It isn't a car.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