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打开“窗口”监督,60天账期承诺不再口讲无凭

打开“窗口”监督,60天账期承诺不再口讲无凭

汽车网评 669浏览 2025-07-11 IP属地: 未知

今年6月份,在工信部的推动下,十几家主要汽车制造商集体签下了一份《汽车行业维护公平市场秩序承诺书》。其中一项核心内容就是承诺付给供应商的钱,结算周期不超过60天。这个承诺在行业内引起了不小的关注。但熟悉行业规则的人都知道,光有口头或纸面的承诺是不够的,落实才是关键。



7月9日,工信部在已有的“全国违约拖欠中小企业款项投诉平台”上,专门开通了一个“重点车企践行账期承诺线上问题(建议)反映窗口”。这个看似简单的举动,意义重大。它意味着,对车企60天付款的承诺,现在有了实实在在的监督渠道,不再是说说而已。


长期以来,在汽车产业链条里,整车厂和零部件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并不平等。不少整车厂仗着自己“大甲方”的地位,把付款时间拖得很长,90天、120天甚至更久都很常见。这相当于把巨大的资金压力转嫁给了上游的供应商。供应商们虽然心里有苦,但往往担心得罪客户、丢了订单,只能默默忍受。这种压力层层传递,最终压在了供应链末端的中小企业身上,让它们的资金链绷得非常紧,甚至有些企业因此撑不下去。



之前车企们集体承诺60天账期,可以看作是对这种不合理现象的一次集体宣战。但承诺容易,兑现难。如果没有有效的监督和约束,再好的承诺也可能变成一纸空文,最终损害整个产业链的信任。工信部这次开通的线上反映窗口,正是为了解决“说了不算”的问题,用制度化的手段来督促车企兑现承诺。


这个新开的“窗口”,作用远不止是多了一条投诉的渠道那么简单。首先,它让监管直接对准了账期这个老大难问题。 窗口直接设在国家级的投诉平台上。供应商,尤其是中小供应商,如果遇到车企拖延付款、不遵守60天承诺的情况,现在有了一个明确、便捷的渠道向上反映。以前因为信息不畅或者怕被“穿小鞋”而不敢发声的供应商,现在有了一个直达监管部门的通道。工信部也能通过这个窗口,收集到最真实的一线情况,准确掌握哪些车企承诺喊得响,行动却跟不上。



更重要的是,这个窗口建立了一种长效的约束机制。 它把车企履行账期承诺的情况放在了阳光下,让付款是否及时成了衡量一家车企商业信用的重要指标。可以预见,对于那些被投诉多、履约差的车企,工信部很可能会采取警示、约谈、公开通报甚至信用惩戒等措施。这样一来,拖欠付款的“成本”就大大提高了,会倒逼车企认真对待自己的供应链管理,不敢再轻易违约。


这个窗口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收集反馈、优化政策。 供应商在反映问题时提出的具体困难和建设性建议,会成为监管部门调整和完善政策的重要依据。比如说,如果很多供应商都反映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特定零部件、特定合作模式,严格执行60天确实有困难,监管部门就可以考虑是否引入更灵活的分级管理或者豁免机制。这样能让政策既有约束力,又具备可操作性,不搞“一刀切”。


当60天账期承诺真正被纳入监管视野,它对整个汽车产业的影响将是深远的。资金是供应链顺畅运转的血液。账期规范了,中小零部件企业的生存环境就能得到实实在在的改善。它们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技术研发和提升产品质量上,这对最终整车的品质提升也是好事。同时,那些过去习惯靠拖欠供应商货款来缓解自身资金压力、内部管理效率低下的车企,在监管压力下也不得不优化自身运营,提升效率。一场基于真实经营能力的优胜劣汰正在加速。


工信部开通的这个“小窗口”,实际上是汽车行业治理迈出的“一大步”。它把纸面上的60天承诺,变成了一个可执行、可监督、可反馈的硬性要求。这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在朝着更加规范、透明、法治的方向发展。只有监管到位了,承诺才能真正落地,行业长期存在的账期顽疾才有望得到根治。



汽车网评:有了监督护航,汽车产业链上下游才能真正告别“单方压榨”的老路,走向更可持续的共赢关系。从60天承诺的签署,到监督窗口的开启,这不仅仅是在重塑市场规则,更是在为构建一个更公平、更有效率的汽车产业新生态打下基础。监督的“最后一公里”打通了,公平与效率才能真正抵达。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汽车网评 1.6万粉丝    1.1万作品 关注 购车、用车、汽车界的八卦
推荐作者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