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人民日报发布《破除“内卷式”竞争,夯实发展之基(今日谈)》的文章。
文章提到2025年上半年汽车产销量首次超过1500万辆,实现两位数的同比增长;达到该程度得益于持续对“内卷式竞争”的治理,以稳定车企生产节奏;压库存状况得到改善,产业活力持续释放。
且文中提到竞争固然是市场经济的常态,但是“打价格战”和搞“内卷式竞争”只会助长劣币驱逐良币。单纯向下“卷”价格,最不会有赢家。只有依靠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练好“内功”才能赢得未来。
在必要的时候,一篇由权威报刊发布的文章就像是一剂“预防针。”
上半年里的汽车行业价格竞争烈度已然超过合理的范畴,车企的利润率难见回升,于是只有通过压缩上游供应商企业和下游汽车零售企业的货款来缓解压力;可是这样的做法就像是破产企业合众新能源(哪吒汽车母公司)前任CEO张勇所讲:要把“寒气”传给每一个人!然而诸多上下游企业并非大型上市企业,不具备庞大的资金池,无法像上市车企一样从产业资本市场获取能量;所以这些企业很有可能因过长账期而导致资金链断裂,最终结果难免是倒闭破产。
如果任由车企去搞内卷式的价格竞争,可以预见的是这样的竞争方式能造就几家汽车领域里的“企业帝国;”但也难免会带来大量车企、供应商和零售商企业的破产潮。
汽车产业作为目前第一大经济支柱产业一旦出现这种情形,影响的将会是上百万个家庭和上千万人的生计;同时会进一步的影响行业和市场活力,加重全领域的消费观望甚至恐慌情绪。而剩下少数的“企业帝国”又难免会形成默契,在技术研发竞争方面会选择统一目标——更直白的说就是会携手垄断市场,届时研发会停滞,汽车产品品质会降低但售价一定会升高。
当然也有观点认为只要剩下的企业能够合并被淘汰的汽车工厂,产业员工依然会有岗位可待;应当不会带来上述问题;可是不要忘记现在是人工智能时代,当这些企业成为寡头,可以左右行业规则的时候,生产用人形机器人难免会去替代工厂中为数不多还需要人的总装或检测岗位。
所以汽车行业乃至于所有行业都应当破除“内卷式竞争,”车企或应当将10%左右的利润率作为底线并形成法规,同时确定企业规模与使用人类员工的最低比例。
笔者认为宏观引导很有必要,直接干涉并不恰当。
在前一周里有业内专家提出可以以“补贴”的方式转移产能,比如给产能不足的车企进行补贴,同时给产能利用率过低的车企补贴;随后鼓励后者将工厂卖给前者,进而实现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的提升,而且还能够避免资源浪费。
对于该观点笔者是持不同意见的。
“产能转移”如果能像“双积分”交易平台一样则可以接受,由官方机构创立平台,让车企通过平台自行评估与交易。
但是不能带有强制性,否则就是给弱势企业雪上加霜、给强势企业打活广告!因为当一家汽车生产企业卖工厂的时候,不懂其中道理的市场消费者只会认为这家车企未来堪忧;反之,收购该工厂的车企则会获得消费者们更多的关注——“产能交易”只要不是在自愿的基础之上,哪怕是鼓励和补贴也难免会影响车企和品牌的评价,不能用产能的转移成为恶性竞争的又一种方式。
同理,在2025年的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大会上,又有经销商集团公司发声;对于目前的行业竞争烈度,以及部分所谓“没有希望的品牌”和对车企的好感度进行了不够积极的评价,有观点认为应当有宏观引导或指导来进行干预。可是如果这样做的话,下游企业的退网数量、关联品牌和相关数据又会成为营销竞争的筹码,会在短时间内演变为恶性竞争,所以政策只能指引方向而不宜制定规程和细则来干涉企业经营。
现在如此,未来也是如此。
不过为企业设置利润率的最低门槛或为可行方案,目前的相关法规如《反不正当竞争法》仅要求商品售价不得低于制造成本,这就给了一些车企以产业资本为基础搞价格竞争的空间;所以适当提升或明确不同领域企业的利润率,或可从根本上解决一系列的产业难题。
趣驾同行 FUN享自然 神龙汽车法式暑期亲子夏令营十堰站开启
智能泊车出了事故谁来赔?比亚迪给出了标准答案
东风纳米06订单去哪了?
文丨秦佳丽 编辑丨李壮
2025“BMW中国文化之旅大运河保护公益项目”探访隋唐大运河
陈清泉称:电动汽车可以用无线充电边走边充,无限续航不是梦
文丨托德·库姆斯 编辑丨林伟萍
新央企,新启源,新担当!长安启源Q07在公益路上驶向美好
满血华为,接下来,甚至有机会进入20万内。
智驾兜底你听过么?出了事故企业替你赔你敢信么?没错,这就是接下来车企们该卷的正确方向!
超豪华市场下行,国产品牌的机会来了?
长城守擂、郑州日产逆袭、新能源爆发 2025皮卡半年报出炉
吉利雷达连续4月销量破千 同比增长195%
提质向未来,2025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嘉定圆满落幕
中巴建交五十载,长城汽车以行动诠释大国担当。值此里程碑时刻,长城巴西工厂将于今年8月正式竣工投产,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绿色产能协同新纪元。 #长城汽车实力出海 #长城汽车在海外有多火
在市场中,时间不是金钱,耐心才是金钱。
水润青山 源来邮你
比亚迪助力中国民间青训组织“中国足球小将”
上汽通用28岁, 潮向新生
销量回暖、产品推新,“一口价”常态化,合资品牌又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