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从甩锅到兜底!比亚迪L4泊车逼行业站队:技术自信交出终极答卷

从甩锅到兜底!比亚迪L4泊车逼行业站队:技术自信交出终极答卷

众口说车 1302浏览 2025-07-14 IP属地: 未知


当消防栓“隐身”撞了车,比亚迪第一个站出来说:“这锅,我来背!”

“嘭!”,又撞了!前天晚上11点,一个小伙伴私信跟我说,他在小区自动泊车时,后备箱狠狠怼上了悬空50厘米的消防栓上。下车一看——划痕深可见底。更憋屈的是,这是他刚给媳妇儿买的某牌“智能泊车旗舰车”,系统全程没有任何报警。和售后联系,售后答复:“障碍物低于雷达探测高度,用户需自行承担维修费。”这哥们气得直拍方向盘:“这叫哪门子智能?分明是智障甩锅!”

其实这种剧情每天都在上演。根据统计:44%的剐蹭发生在泊车时,真是触目惊心,而很多智驾系统的“免责条款”比说明书还厚:窄车位撞柱?车主责任!悬空矮桩没识别?车主倒霉!后视镜卡在墙缝里,环境复杂”。用户戏称:“智驾出事时,车企跑得比车还快,甩锅总有理由。”

而这些用户的痛点随着比亚迪发布“天神之眼”L4级智能泊车系统以后,全面解决!

一、比亚迪“天神之眼”L4级智能泊车——彻底抛弃“甩锅文化”

1. 悬空障碍物:从“雷达盲区”到“天神之眼”

为了解决传统系统对消防栓、矮桩等低矮障碍束手无策的问题,比亚迪的解法很硬核:5颗毫米波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高清摄像头,高端车再叠3颗激光雷达,组成“立体扫描网”。实测中,连反光积水中倒映的消防栓都能识别绕行。

2. 5厘米地狱车位:后视镜自动折叠为了解决遇到两侧间距仅一掌宽的极限车位?系统自动收起后视镜,像“缩骨功”般滑入车位。在泊车过程中彻底告别泊车系统罢工——“请接管车辆”。

3. 偏置车位强迫症福音为了解决车停歪了要遭邻车白眼的情况,天神之眼的偏置泊车技术,能自动把车调正居中。车友调侃说:“这治好我十年强迫症,省下看心理医生的钱!”

二、不玩文字游戏——敢于承诺“剐蹭我全赔”

当友商还在玩文字游戏,比亚迪直接甩出王炸:“智能泊车出事?直接找售后!不用报保险,不涨明年保费,修车赔钱我全包。”

之所以有这样的底气,主要来自比亚迪的三大硬核后台:

100万辆车在路上跑:每天新增4.2亿公里训练数据,是特斯拉的10倍

11万工程师连夜迭代算法:300多种极端场景(如断头路车位)成功率刷到100%。

1900亿研发费砸出护城河:2024年研发投入542亿,比净利润还高140亿

用户最赚的隐藏福利:过去一次智驾事故理赔,次年保费可能暴涨50%。现在比亚迪兜底,相当于白送“0出险记录”保险挂。

三、行业地震:当“甩锅侠”遇上“背锅侠”

比亚迪的兜底承诺像颗深水炸弹,引发了多米诺后果:

传统车企连夜改手册:奔驰、奥迪的L3泊车条款偷偷删掉“用户需全程监控”

新势力车企沉默无语:某品牌CEO在直播时被追问:“人家敢赔,你们敢吗?” 弹幕刷屏“学学比亚迪的担当”。

而保险公司也坐不住了:紧急召开会议,车险精算师开始讨论“智驾责任险”新险种。

正如比亚迪工程师那句大实话:“每次事故都是打研发团队的脸”。当技术团队与用户利益深度绑定,“甩锅文化”终会被碾碎在车轮下。

最后上周,文章开头的撞车小伙伴儿,带着媳妇儿去试驾了比亚迪汉,为了验证比亚迪到底是不是吹牛,特意找了个带消防栓的车位。按下泊车键瞬间,中控屏弹出提示:“检测到悬空障碍物,已重新规划路径”。后来他给我发微信:“这回媳妇儿终于满意了!”。我问他,你给你媳妇新买的旗舰车咋处理,他说,只能我先开着了。

从技术炫技到责任兜底,比亚迪用1900亿研发投入证明:真正的科技温度,是让用户敢放手信任,而非提心吊胆地“监督机器”。当行业集体站上责任起跑线,智驾的星辰大海才真正启航。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众口说车 366粉丝    121作品 关注 客观理性谈车,分享好玩儿的事儿,交流用车经验,交流用车知识
推荐作者
柿柿车 关注
汽车媒体编辑,参与C-NCAP试验报道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