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财圈社&道哥说车 麻建宇】
2025年以来,国内汽车行业的“反内卷”大旗尤为显眼,不同于此前“反内卷”多停留在呼声、建议等层面,今年的“反内卷”多了不少监管意味。
从工信部叫停智能驾驶“虚假”、“不规范宣传”,到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等明确提出规范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秩序,今年汽车行业的“反内卷”很认真。
而从产业链角度,一个多月以前由《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引动的多家车企作出的“供应商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的公开承诺最为引人关注。
彼时,行业及社会反响良好,彼时某供应商高层还对《财圈社&道哥说车》编辑表示,这对供应商来说是非常好的事,流动资金压力没那么大了。
只是,一个多月过去了,车企们的公开承诺究竟落实了几分呢?“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某知名供应商高层对《财圈社&道哥说车》编辑表示,雷声大雨点小,估计还需时日才能看到实际效果。
一个多月过去 车企们的公开承诺落实如何?
“没有改善,还是那样”,《财圈社&道哥说车》编辑与多家供应商高层交流后,得到了多条类似答案。有供应商表示,目前的账期还是三个月,没有变化;有供应商表示,目前没有任何改善……“还没那么快见效”,成为供应商们目前的答案。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古语诚不欺我。值得关注的是,如果说车企们的公开承诺完全没有价值,倒也不是。某供应商高层对《财圈社&道哥说车》编辑表示,我们的国际客户没有问题,国内仅某家造车新势力可能因为现金流,没有兑现。
需要提到的是,对于供应商们而言,国际客户与国内客户是存在差别的。举个例子,上汽通用总经理卢晓在今年1月曾在采访中表示:“哪怕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们也从未拖欠供应商货款,账期平均仍保持在40~60天。”而这句话,说在车企们“跟风”承诺“供应商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之前。
事实上,从一些数据来看,车企们短时间内兑现“供应商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的确存在难度,Wind数据2024年的数据,赛力斯应付账款及票据占负债的比重高达82.96%,零跑、吉利、理想、江淮、长城、北汽蓝谷等车企的应付账款及票据占负债的比重均超50%,这意味着车企近半数的负债来源于占用供应商资金。
某国内汽车企业高层对《财圈社&道哥说车》编辑表示,如果一刀切的话,车企的账期压力很大,可能现金流就断了,历史遗留问题要慢慢解决,过去的账缓缓来,之后严格执行。某种程度来说,供应链的账期问题的确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解决清楚的。
不过,站在供应商的角度,病去如抽丝或许可以接受,但病一定要去。不具名供应商高层对《财圈社&道哥说车》编辑表示,车企默认供应商没有研发费用,卷成本只认BOM(元器件成本价)的情况下,资金压力很大。因为车企进项不大于给上游的出项,小企业弥补亏空都来不及,像员工福利什么的就别提了。
所以,病一定要去!
监管日渐完善,去病在望 但供应商的苦远不止账期
车企们公开承诺之后,车企们的改变确实也肉眼可见。以上汽集团为例,其当时的承诺不仅账期不超60天,还“不采用商业承兑汇票等增加供应商资金压力的结算方式”,成为全行业中表态最彻底、态度最明确的企业之一,也无愧于其常年占据国内市场霸主的地位。
而这也是供应商们的另一大痛苦来源,“问题点不在于是否账期为60天,而在于链票,都是银行汇票也是好的”。事实上,货款结算方式决定着实际账期的长短,众多中小供应商企业将账期的矛头指向了车企的供应链金融。这种方式本来旨在提升产业链协同效率,但渐渐已经变味,并在结算过程中使用商业承兑汇票或银行承兑汇票结算,进一步拉长账期,甚至需要供应商支付不同额度的利率和利息应对急需资金情况。
在车企公开承诺之后,也有车企对承诺落实效果有了回应,7月11日晚,小鹏汽车称,公司对采购合同付款条款进行了统一调整,开始启动签署相关补充协议工作。但正所谓“自律有用还要监管干什么”,更完善的监管也需要同步进行。7月9日,工信部在“全国违约拖欠中小企业款项投诉平台”开通“重点车企践行账期承诺线上问题(建议)反映窗口”,受理中小企业有关问题建议。其中包括:
一是重点车企未践行60天支付期限承诺,在采购合同中约定的付款期限超过60天。
二是重点车企设定不合理的支付期限起算时间、无正当理由拖延出具检验或验收合格证明等方式变相延长支付期限,以及以收到第三方货款作为支付条件或按照第三方支付比例支付款项。
三是重点车企强制或变相强制中小企业接受商业汇票、应收账款电子凭证等非现金支付方式。
四是重点车企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不力的其他问题。
不过,要供应商们告“御状”却也是一大难题,在与供应商高层们的交流中,《财圈社&道哥说车》也曾与他们聊起举报作用,某供应商高层对编辑表示,没有哪家供应商敢做“敢死队”,不过其也承认举报以及上市公司公告会对行业有所帮助。
此外,供应商们的苦远不止于“账期问题”,正如一位供应商高层所言“如果毛利50%的话,有点账期也不怕的”,而这则直接指向了汽车价格内卷对产业链带来的层层“压榨”,如某供应商员工对《财圈社&道哥说车》编辑表示,它们降的每一分钱,在我们这都有体现。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常常被国内键盘侠“问候”的丰田在此前倒是做出了模范,此前,丰田采购负责人熊仓和生在一场线上说明会上表示,考虑到零部件企业在能源和人工费用上的负担不断加剧,丰田决定将零部件采购价格上调10%-15%。当然,当时的背景是,为应对日本供应链企业面临的能源、原材料及人力成本持续攀升的压力。
这场针对汽车供应链健康的变革,要解决的问题可能不是一纸承诺就能做到的,“要废商票改银票,要给供应商毛利”,一位供应商高层如是对《财圈社&道哥说车》编辑表示。
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焦点车型层出不穷。近期,小米YU7开启交付的消息在市场上引发广泛关注。与此同时,不少预订小米SU7的用户却仍在焦急地等待提车时刻。
作为本次活动的官方指定用车,比亚迪旗下王朝、海洋、方程豹、腾势、仰望的多款新能源车型将为全媒体采访团护航,以“中国智造”之力赋能丝路文明对话,共绘上合组织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日产恶魔Z,恶在哪里?
揭秘魏建军怒喷的“零公里二手车”,是毒瘤还是无奈?
前不久有朋友去看车,兴冲冲给我说。
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焦点车型层出不穷。近期,小米YU7开启交付的消息在市场上引发广泛关注。与此同时,不少预订小米SU7的用户却仍在焦急地等待提车时刻。
当乐道L90以19.39万的租电价撕开市场时,整个车圈的表情都很精彩——有震惊,有愤怒,更多的是冷眼旁观。因为所有人都清楚,对于蔚来而言,这不是一场漂亮的突围,而是被逼到墙角后的绝地反击。一边是乐道L90发布后,蔚来市值噌噌涨了43%,上海门店的人跟不要钱似的往前冲;另一边是财报......
海南封关后个人买进口车将非常便宜?没有的事
开空调耗油,暖风不耗油:为何冬天油耗仍然比夏天高?
懂车帝高速路测揭开了小米SU7智驾的遮羞布,也给所有吹嘘智驾的车企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焦点车型层出不穷。近期,小米YU7开启交付的消息在市场上引发广泛关注。与此同时,不少预订小米SU7的用户却仍在焦急地等待提车时刻。
海外市场又被“区别对待”!中国新能源出海到底动了谁的蛋糕?
别一直盯着小米了,从小开到大的上汽大众,才是你的SUV舒适区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渗透率已经突破48.6%,燃油车市场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压力。而在今年下半年,不管是豪华品牌,还是合资、国产品牌的燃油车,都纷纷加入了“价格战”,部分车型最高降幅超50%,最高降价也是高达20万元左右。
郑州日产ZNA LAB:32年越野经验,用实在技术适配全场景
比亚迪全球化再进阶!2025年7月21日,当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在阿皮亚诺真蒂莱训练中心升起蓝黑战旗时,中国新能源汽车巨头比亚迪正式成为这支意甲豪门的新晋豪门座驾。
少年强则国强,比亚迪携手中国足球小将征战“2034杯”
技术狂飙、新车扎堆、格局重塑……2025上半年的中国车市,仿佛被按下了十倍速快进键。国补+地方补贴双管齐下,消费数据一路高歌猛进,表面风光无限。但掀开这层红布,行业内部早已是“价格血战” 与 “生死整合” 的修罗场,碰撞的火花和深刻的思考,才是这半年的主旋律。
纯电接驳+青训支持,比亚迪借国米深耕欧洲文化圈层?
特斯拉2025财年第二季度的财务数据于7月24日公之于众,其呈现的并非市场所预期的稳步上扬曲线,而是一份被华尔街冠以“十年最差”标签的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