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全景解读20-50万元中国车市江湖(上):价格越高、增程SUV越火

全景解读20-50万元中国车市江湖(上):价格越高、增程SUV越火

驾仕派 1136浏览 2025-08-11 IP属地: 未知

全景解读20-50万元中国车市江湖(上):价格越高、增程SUV越火

自2020年新能源车型开始爆发以来,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了举世罕见的巨变,新能源车渗透率从2020年的5%,激增到了如今的50%,与此同时,中国品牌也完成对海外品牌的逆袭,市场份额从当时的1比2,发展到了如今超过60%。

全景解读20-50万元中国车市江湖(上):价格越高、增程SUV越火

不过要论市场格局变化最大的,还是要属20万元以上的高端、豪华市场,2020年中国品牌在20万元以上价位几乎是一片空白,只有蔚小理等新势力品牌,建立了初步的存在感,而到了2025年,在20-50万元这个最核心的豪华市场,中国车早已百花齐放,已经能够和海外传统豪华车企势均力敌。

如今20万元以上的高端市场,到底有着怎样的格局,和主流市场相比,豪华市场消费者对动力类别的偏好,又有怎样的差异?本文通过汇集20-50万元百余款车型的销量数据,带大家全面、深入地认识一下这个市场。

声明:

本文统计、分析的各价位车型,均依据其各自终端价的主销区间、而非指导价进行分类,不局限于豪华品牌,包含部分主流品牌的高价车型,文中均归为豪华市场。

数据方面,采用6月份各车型的新车上险量,因车型数量太多,销量太低的车型被直接忽略。

01

20-50万元高端市场,当下是怎样的格局?

具体聊数据之前,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在20万、30万、40万元以上的价位,都有哪些经典的车型?

回到新能源车爆发前的2020年,20万级最典型的车型,应该是帕萨特、雅阁、凯美瑞等合资品牌的B级轿车,以及RAV4、途观L、CR-V等SUV,而到了2025年,整个市场的价格体系经历了数次更新,这些曾经起步接近20万、主销价超过20万的车型,如今几乎全部下探到了20万元以内。

全景解读20-50万元中国车市江湖(上):价格越高、增程SUV越火

至于曾经30万级别的奔驰C、宝马3系,40万级别的奥迪Q5L、奔驰GLC等等,也都各自降级到了20万和30万区间。凯迪拉克、沃尔沃等二线品牌的车型,价格降幅还要更大。

此前我们分析过,包括BBA、雷克萨斯在内的豪华品牌,从2020年到今年上半年,在整体市场中的份额都有30%左右的下滑,再考虑到帕萨特、CR-V等一大批热销的主流合资车型价格下探,一大批海外品牌车型,其实已经被挤出了20万元以上市场。

在这个过程中,五年前在20万元以上毫无存在感的中国品牌,如今已经百花齐放,在统计了100多款车型后,我们能得到一个20万元以上各价格段市场格局的基本现状:

今年6月份20-50万元价位的高端市场中,主要车型加到一起的销量规模达到了54万辆,再考虑到那些规模较小、未被统计的车型,这个市场总规模大约在55万辆以上,对比当月215万辆的总销量,20-50万元价位的市场规模大约占总体市场的四分之一。

全景解读20-50万元中国车市江湖(上):价格越高、增程SUV越火

再细分一下价格段,20-30万元价位里,所有车型的总销量大约为34万辆,占20-50万元市场的62.3%;30-40万元价位的市场规模约17万辆,占比31.25%;而40-50万元市场,销量规模只有3.5万辆左右,占比不到7%。

可见,三个价格段的市场规模差距非常明显。

那么这个单月销量规模在50多万辆的高端市场中,目前有着怎样的基本格局?

02

海外品牌总体依然占优,但40万元以上几近沦陷

在整体市场中,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60%,但是在高端市场中,中国品牌几乎是从2020年才开始起步,所占份额相较主流价位市场,有明显的差距。

即便如此,到了今年6月份,中国品牌在20-50万元市场的份额也已经接近46%——已经和海外品牌非常接近。

全景解读20-50万元中国车市江湖(上):价格越高、增程SUV越火

如上表,海外品牌目前优势最明显的,是在20-30万元区间,6月份总体销量接近20万辆,市场份额超过55%。中国品牌车型的销量总计接近15万辆,份额44.6%。

而在30-40万元区间,中国品牌与海外品牌的份额已经基本持平,差距不到两个百分点,6月份各车型的销量总计都超过了8万辆。

全景解读20-50万元中国车市江湖(上):价格越高、增程SUV越火

来到40万元以上,BBA的56E,GLC、X3和Q5L,普遍都有10万元左右的优惠,终端裸车价能超过40万元的已经很少,基本都要归到40万元以内区间。

这样一来,中国品牌在40-50万元价位的份额,就达到了66.33%,恰好是三分之二。

也就是说,在目前40-50万元的豪华市场,中国品牌所占的优势,甚至超过了在整体市场上的平均水平。

当然,把56E、GLC等车型归到40万元以内,大概率是有争议的,如果把它们归到40万元以上——那么海外品牌在30-40万元区间的份额就会大幅降低。这也就是说,不管将这几款主力车型划分到什么价格区间,都改变不了中国品牌在30万元以上已经取得优势的结果。

03

价位越高,SUV份额优势越明显

车型类别方面,国内总体乘用车市场,SUV占比达到了49.7%,轿车为45.3%,MPV只占剩下的5%。

而在20万元以上市场,这个格局有着明显的差异。

全景解读20-50万元中国车市江湖(上):价格越高、增程SUV越火

如上表,在20-50万元高端市场中,SUV车型的份额略高于总体市场,达到了54.94%,而轿车的份额则低很多,只有32.67%,不到三分之一。

这是因为在20万元以上,汇集了多款高端MPV车型,它们的份额达到了12.39%,远高于总体市场中MPV的份额。

在高端市场不同价格段里,MPV都有着稳定的存在感,其中30-40万元区间所占的份额最高,这主要得益于腾势D9、岚图梦想家、小鹏X9等中国品牌的新能源MPV。

全景解读20-50万元中国车市江湖(上):价格越高、增程SUV越火

至于丰田赛那、格瑞维亚、别克GL8,销量规模都很高,但优惠也很大,主销区间都已经落在了30万元内,和比亚迪夏、传祺M8等车型接近,即便如此,20-30万元中MPV的份额也是相对较低的。

至于40-50万元,不论中国品牌还是海外品牌,轿车基本都已经没有什么存在感,56E的高配车型裸车价能超过40万元,但销量占比都很有限,基本可以忽略。

40-50万这个价位,毫无疑问是SUV的天下,销量占比接近87%,但主要玩家只有三个:问界M9、宝马X5和理想L9。其中,M9和X5的价格其实都超过了50万,但可以归到40-50万这个区间。

04

价格越高增程越火,30-40万区间纯电份额最低

动力类型方面,在过去四个月里,全国总体市场中新能源车渗透率一直维持在51%以上,而在20-50万元这个区间里,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了56.7%,略高于总体市场的平均水平。

全景解读20-50万元中国车市江湖(上):价格越高、增程SUV越火

具体看价格区间,20-30万元区段内,6月份新能源车渗透率已经达到了57.7%,其中纯电车型一个月的销量超过15万辆,所占份额达到40.2%,和燃油车型42.3%的份额非常接近。在这个区间增程车型的份额为18.7%,远低于纯电,但明显高于只有8.8%份额的插混车型。这样的格局,和整体市场平均水平的差异非常大。

而价格超过30万,纯电车型所占的份额骤然下跌,只有不到7%,是4种动力类型中份额最小的一个,插混车型占比超过16%,已经是纯电车型的两倍多。

而30-40万元最受欢迎的新能源动力类型是增程,份额超过四分之一。

30-40万是燃油车份额最高的一个区间,达到了50.9%,这也是因为A6L、5系、E级、GLC、Q5L、X3等豪华车,降价后都集中到了这个区间。

全景解读20-50万元中国车市江湖(上):价格越高、增程SUV越火

而最后的40-50万价格段又是另一番天地。这个区间6月份总体销量规模只有3.5万辆左右,其中问界M9一款车销量1.35万辆,排名第二的宝马X5超过6000辆,理想L9将近5000辆,其余的理想MEGA、极氪009等车型,都只有一二千辆的规模。

40-50万区间里,增程车型的占比高达49.2%,是所有价位里增程占比最高的区间,燃油车型占比36%,纯电车型的份额只是刚刚超过14.6%。

05

第三方观察结语

以上我们分析了20-50万高端市场中,各价格段里不同动力、品牌阵营和车型类别的整体局势,最让人感慨的,就是中国品牌的强势进攻。

甚至在30-50万元区间内,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高份额,将“中国品牌不高级”这个传统认知狠狠丢进故纸堆。

而在20-50万元区间内,每个价位里占据主导的到底是哪些品牌和车型?

不同价位的消费者们,偏好到底又有什么区别呢?敬请期待《全景解读20-50万元中国车市江湖》(下篇)。

(END)

文章标签:
海选导购
 
相关推荐
驾仕派 26.8万粉丝    9246作品 关注 有趣、有用、有品。中国汽车行业坚持原创传播的代表。
推荐作者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