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一家车企大概率不会掉进相同的坑两次,但最近处在舆论漩涡中心的理想i8,却好像又重蹈了去年MEGA上市时的覆辙。
而在之前的文章中,其实已经详尽分析过这辆纯电大六座SUV,一路走来那些令人感到诧异的操作、纠结甚至失误。
上周,随着理想官方正式官宣调整i8的SKU。
具体来看,取消多版本配置,统一为Max版本,并将用户呼声最高的“冰箱、彩电、大沙发”全面标配,同时下调价格至33.98万元。
一场知错就改的补救,俨然迅速拉开了帷幕。
但理性客观地讲,错失第一轮收割潜客的大好机会,所造成的损失远比想象中要大。从i8的波折与震荡身上,理想无疑需要反思的东西还有很多。毕竟,马上更为至关重要的i6也要入场,那才是其不能输的一战。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今天文章标题则是最大的感触。“纯电难卖,尤其是卖高端纯电,玩法与规则相较卖传统燃油包括增程,早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也恰恰基于这样的背景,接下来的篇幅,试图聊聊我心中所谓的《避坑指南》,希望能帮助到前仆后继涌入的参与者们。
宗旨就是:“多听劝,别头铁。”
实际上,复盘理想i8上市后的大调整,其中最为关键的一项就是标配AD Max,彻底放弃了低配AD Pro。
换言之,全系辅助驾驶硬件,直接拉到最顶的状态。
究其背后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由于这家新势力造车在统计订单时发现,选择后者的用户占比非常之低,甚至可以说是聊胜于无。
而过去几年,理想在主推L系列时,的确会有很大一部分消费者,选择搭载AD Pro的入门车型。但最近,随着其辅助驾驶综合体验愈发长足的进步,加之整个行业大风向不可逆转的改变,选择搭载AD Max的用户正越变越多。
一旦到了更讲究“智能化”的纯电板块,类似的现象无疑被彻底放大。或许,经历了i8的惨痛教训,理想整个公司的战略路径都会因此改变,往后AD Max将成为“必选项”。
顺势,放眼整个行业,今年你会明显发现“智驾硬件拉满,不再区别对待”同样在真真切切的发生。
譬如,中国车市目前绝对的流量担当小米YU7,全系标配激光雷达、搭载英伟达Thor芯片,与小米SU7标准版采用纯视觉方案的做法不同。
譬如,刚刚全球首发亮相的小鹏全新P7,全系均为Ultra版本、搭载三颗自研的图灵AI芯片,也未推出使用英伟达双Orin-X的Max版本。
再譬如,总是被外界质疑的蔚来,自品牌建立开始,一直采用的都是同代所有车型,采用一套智驾硬件的方式。而身为行业公认“风向标”的特斯拉,同样一直如此。
反正,在我看来,任何一个品牌想卖好纯电,尤其是高端纯电,智驾标配已经渐渐成为必须遵循的大趋势。
因为,无论从营销解释成本的角度考虑,还是研发更新维护的角度去考虑,都要利大于弊。
继续拿同样为纯电大六座SUV的乐道L90举例,虽然SKU上仍分为Pro版、Max版、Ultra版,但本质上还是动力形式、舒适性配置的些许差异,智驾硬件则完全相同。
这样的打法,值得参考与学习。
而既然我们总是在说,熬过了电动化上半场的争夺,智能化将是下半场决一胜负的关键,辅助驾驶表现如何又是评判智能化水平高与低的度量衡,各家主机厂都在该板块投入重兵深耕。
那么“智驾硬件拉满,不再区别对待”理应首先被普及。
“你认为它好看吗?”
平心而论,这可能是理想i8自上市以来,被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摒弃传统SUV体量感十足的外观,选择一个更趋近于MPV低风阻的造型替代,的确充满变革的勇气,也是一个冒险的决定。
站在产品开发的角度,能够理解这家新势力造车用意。但随之而来的代价,便是需要大费周章去说服用户慢慢接受,付出高昂的教育成本。
由此继续反问大家,小米SU7、小米YU7最大的长板是什么?
有些人或许会说强大的品牌背书,有人或许会说极高的性价比优势,有人或许会说断档的营销能力……相比之下,我觉得是“真的好看”。
即便在某些维度依旧存在争议,可必须承认从小米SU7,到小米YU7,都把“颜值即正义”诠释得淋漓尽致。为了获得一个瞬间吸引人们目光的外观造型,甚至不惜一定程度上的损失车辆的乘坐舒适度与后排空间。
值吗?至少就目前的反馈来看非常奏效,消费者愿意掏出真金白银,为了单纯的“漂亮”取舍与买单。
而上周,全新小鹏P7亮相后的专访中,何小鹏也曾抛出过一段观点。
“我们一年会在自动驾驶上投入20亿元,但为什么没有在设计上做同等的投入呢?往后,小鹏要首先把设计立住,再去追求各种各样的科技。眼下,我给了造型部门更高的权重和资源,比如在上海租了两栋楼要啥给啥,最好的待遇都给他们。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把这部分做好。”
的确,如今的中国车市,一套具有普适性且足够惊艳的“皮囊”,注定是一款新车能否热销的决定性条件。
尤其是想要卖纯电,卖高端纯电,在产品体验日趋同质化的大背景下,好的设计太重要了,就是胜负手。
至于合格的“审美”能力,则是目前不少主机厂最稀缺的特质,以及需要彻底自省的地方。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谁不喜欢看美的东西?
奈何,大多产品都令人感到遗憾。
众所周知,理想i8本应推出的节点,是去年紧跟理想MEGA之后。
最终,却整整延迟了一年。背后的原因,除了进行造型上的回炉修改,等待补能体系迎来真正的量变,无疑也占据着很大比重。
而过去300多天,理想旗下自建超充站数量突破3000座,包含正式贯通的“九纵九横”高速超充网络。
这家新势力造车清楚地知晓,用户入手一辆纯电大六座SUV,不可避免的便是续航焦虑。
而足够出色的补能体系,俨然能够最大限度地打消这部分担忧。尤其是在高速服务区,一旦成功布站,获得的就是稀缺的战略资源。
对此,蔚来肯定有着更深的感触。
作为中国为数不多没有选择拥抱“增程”的新势力造车,10年花费超100亿元,位于全国落成了综合体验最好的充换电补能网络。
背后的心酸与挑战,只有这家新势力造车自己明白。好在,仅就结果来看,目前已经慢慢进入到收获的季节。
无独有偶,今年就连比亚迪都开始下场,推出兆瓦闪充技术后,紧接着官宣将“自建4000座+合作共建15000座”充电网络布局。
而截至目前,特斯拉在华超充桩数量也在逼近12000根。小鹏、埃安、极氪包括鸿蒙智行在内的诸多玩家,同样在身体力行地投入战斗。
总之,还是那句话:“卖纯电,尤其是卖高端纯电,必须基建先行。”
试图投机取巧与走捷径,肯定会遭到严重的反噬。不想砸钱去铺桩,那就老老实实上油箱,汽车行业没有魔法。
同理,在渠道上,在服务上,在售后上,也得下本。如今的中国车市,有太多自封的“新能源豪华品牌”了。
前文提及了上周亮相的全新小鹏P7,整场发布会参与下来,并未等来万众期待的预售价。对此,何小鹏给出的解释是,“等到月底上市一锤定音。”
在我看来,这无疑是一场豪赌。
届时,定价只有超越大家的预期,全新小鹏P7才可能大获成功。反之,如果定价不温不火、有所保留,这辆纯电轿跑的前景,也将蒙上一层阴影。
而既然聊到该维度,不得不提及理想i8与乐道L90的“爱恨情仇”。
在定价上,前者进行大调整之前,明显是被卡在了理想L8的枷锁之下,有着沉重的思想负担。好在,最终想明白了。后者,自打出生开始,就肩负着关乎企业生死的压力,所以明显更加孤注一掷。
至于分别搬出“蔚小理”各自旗下新车的用意,其实是想证明一个观点:“如今,中国车市卖纯电,尤其是卖高端纯电,竞争与厮杀完全进入到了最血腥的白热化阶段,每一辆新车的定价,都必须一步到位。”
换言之,在保证自身有利可图的基础上,得让消费者感到“超值”才行。
简简单单两个字背后,关乎着十分复杂的成本计算、营销打法、产能准备、购买心理、销售赋能等等方面。
有时候,一味的低廉并没有用,关键需要让大家能够共情。
试问,小米SU7、小米YU7为何能够接连成为现象级爆款?定价维度的精准一击功不可没,再匹配上雷军出色的吆喝能力,加之产品本身没有太大短板,以及小米品牌变态的终端声量,最终热销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当然,这几年,也见证了太多上市初期非要“端着”盲目定价,导致订单表现惨淡,后期不得不疯狂“割肉”弥补损失的纯电选手。
面对一幕幕悲剧,每次都不禁唏嘘,“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如今的中国车市,无论是谁,都该掂一掂自己有几斤几两。卖纯电,尤其是卖高端纯电,真正仍能手握“溢价权”的品牌,几乎不复存在。
反之,人人都得“拼刺刀”。
实话实说,理想i8犯的毛病,与去年理想MEGA上市时的一模一样。但同样的坑,这家新势力造车却踩进去了两次。既然如此,就得付出代价。
而今年,理想i6同样箭在弦上,定价千万别再端着了。
写到这里,文章渐渐临近尾声,这篇《避坑指南》的用意,还是希望越来越多的新能源主机厂,在卖纯电,尤其是卖高端纯电上,能少走一点弯路。
可现实情况却是,只有真正吃亏,才会牢牢记住。
过去,行业中抨击“李斌只会烧钱、蔚来没有未来”的声音此起彼伏,可当大家都涌入同一条赛道,却深刻地发现有些坑谁也躲不掉。
至于从中爬出的方法,还是:“多听劝,别头铁。”除了智驾标配、重视颜值、补能自建、定价到位,要做的还有很多。
卖纯电,尤其是卖高端纯电,脚下充满泥泞,远处全是阳光。
限时预售价12.99万起,纯电续航185公里,东风风神L8抢鲜试驾!
新能源微型车霸主,五菱宏光MINIEV累计销量已突破170万辆大关,8月10日品牌方在郑州方特梦幻王国隆重举办了170万用户感恩盛典,现场汇聚众多用户及粉丝打卡,当晚现场更是抽取了一台宏光MINI四门版车型。
实测续航2143km!综合油耗2.57L!荣威DMH混动实力这么强?
东风风神L8预售12.99万元起 15万冰箱彩电大沙发普及者
销量突破170万!宏光MINIEV170万用户盛典欢乐起航
当奥迪展厅的销售顾问开始用“乾崑智驾”替代“quattro”作为卖点,当慕尼黑的设计师团队频繁出现在上海张江的科技园区,这些细节正揭示着一个残酷现实:2024年的中国豪华车市场,BBA(奔驰、宝马、奥迪)引以为傲的机械美学正在智能化的赛道上遭遇降维打击。
一名新能源车主在群内吐槽,紧接着不少群友都加入了讨论之中,在这场对账中大家发现,新能源汽车正在遭遇“保险刺客”。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新能源汽车车险平均保费要比燃油车高出21%,更有不少车主发现在续保时保费无缘无故上涨,涨幅超过20%,部分甚至达到40%。
起步即四驱 全部是Ultra 预售价19.2万起 领克10 EM-P开启预售
【E汽车】英菲尼迪三款概念车官图曝光
这两年常听合资品牌4S店关张大吉,2025年7月国内车市销量放榜,整理了部分数据,万万没想到合资品牌现在的日子这么难过了,奔驰宝马奥迪丰田本田日产销量点评,合资车还能翻身吗?如何翻身?
【E汽车】东风日产发布全新车型N6官图
秦L DM-i、海豹06DM-i亏电油耗再进化,免费给新老用户OTA升级
36万元起,全新坦克500开启预售,有着冰箱彩电大沙发的硬派SUV
全新MG4颜值够帅,530km纯电续航够稳,预售7万出头性价比拉满
零百加速3.7秒,新晋爆款纯电SUV沃尔沃EX30 CC,值得入手吗?
标配天神之眼C、云辇-C 比亚迪海狮06北京上市 13.98万起
日本汽车专家称 中国汽车已经难以战胜了?
比亚迪再破纪录!油耗仅2.6L
为用户提供各种好用的配置,不需要多花一分钱,如此宠爱车主,比亚迪很够意思。
划时代产品 全场景智能豪华越野SUV 全新坦克500智享版开启预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