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困局下,上汽深化改革:从“拳头难捏”到逆势破局,巨头转身藏着多少故事?
本文首发于E汽车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E汽车记者 Carrie
编辑|十三叔
当前,在中国汽车市场高度内卷且反内卷收效甚微的大背景下,每一家企业都深刻地认识到,唯有变革才是破局的关键。
上汽集团,作为中国汽车市场的领头羊,自然也不例外。然而,对于上汽集团这样的大型企业而言,改革谈何容易?组织架构庞大、业务线繁杂、利益关系盘根错节,每一项改革举措的推进都需要克服重重困难,牵一发而动全身。
破局:聚力改革,稳中进取
面对汽车产业从传统燃油向电动智能网联的深刻变革,上汽整合内部资源、优化管理流程、集中力量突破关键领域,力求在新一轮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其中,创新研发总院的成立,为上汽的技术创新注入了强大动力。它负责智己、飞凡、荣威、名爵四大品牌的基础开发,动力电池、智能驾驶、底盘等核心技术项目在此集中统筹管理,构建起“大单品”开发模式。通过平台化、规格化运作,单品规模不断扩大,成本显著降低,研发成本降低,组织运营效率大幅提升,为后续技术攻坚和产品爆发筑牢了根基。
“大乘用车板块打造计划”堪称关键一招。它将上汽乘用车公司、上汽国际、创新开发研究总院、零束科技、海外出行5家企业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打破了以往各业务单元之间的壁垒,实现了自主板块重大事项的高效集体决策,如同握紧的拳头,凝聚起强大合力。
同时,上汽集团重新梳理了各大业务板块的定位与目标,从内部凝聚成一股“合力”:智己“担创新、强声量、上规模”;上汽乘用车“提效能、理型谱、谋协同”;通用五菱聚焦“三个向上”——品牌向上、单车价格向上、利润向上;上汽通用“树信心、求生存、谋发展”;上汽大众“促油车、稳电车、上奥迪”。
开花:品牌矩阵多点绽放
今年上半年,上汽集团累计销量成绩傲人,以220.7万辆的零售成绩,勇夺行业第一宝座;7月份,上汽集团为下半年开了一个好头,销售新车33.8万辆,同比大增34.2%,实现了七连涨。
自主品牌中,智己汽车承载着“三个All in”的坚定承诺,即All in全产业链资源、All in核心技术、All in生态。集团前瞻技术率先在智己车型落地,比如行业首发的“恒星”超级增程和线控底盘技术等,助力智己在高端智能电动领域与特斯拉、蔚来等展开差异化竞争,成为高端新能源领域的重要增长极;上汽乘用车不断丰富产品矩阵,荣威品牌凭借品质与实用,在主流燃油和新能源市场与比亚迪、吉利等正面交锋;名爵品牌保持全球化、年轻化、运动化定位,加大国内市场投入,销量持续攀升;上汽通用五菱凭借宏光MINI EV等爆款车型,在小型新能源汽车市场独占鳌头,持续引领细分市场潮流,成为最快突破3000万辆的中国品牌。
总的来看,智己汽车、上汽乘用车、上汽通用五菱等自主品牌,一起形成“高端突破+主流放量+下沉引领”的梯度格局,智己在30万级高端市场月销破万,荣威凭借混动技术在主流市场实现同比增长,MG在国际市场引领潮流,五菱则持续领跑小型电动车市场。
传统合资巨头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虽面临转型压力,但也成功在存量市场中找到了新的增长点。其中,上汽大众加速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推出多款新能源车型,凭借深厚品牌底蕴和完善销售网络,逐步打开市场局面,并实现提前续约;上汽奥迪则通过产品矩阵升级与用户运营创新,在豪华领域站稳脚跟,持续释放品牌势能,全新推出的AUDI品牌即将迎来新品上市;上汽通用完成转型回归,重回稳健发展轨道,全新别克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即将登场,有望重新定义别克品牌的智能豪华天花板。
还有,上汽集团与华为联合打造的“SAIC尚界”品牌,通过“智选车模式”实现制造优势与智能化技术的深度融合,即将冲击SUV20万级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力,有望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市场中开辟新的增长曲线。
除此之外,上汽集团以2024年度合并报表872.239亿美元的营业收入,第二十一次进入世界500强排行榜。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上,上汽智己汽车(联合享道出行)和上汽友道智途双双获颁上海市首批L4级自动驾驶示范运营牌照,上汽集团由此成为行业唯一一家在乘用车和商用车领域均获得“无驾驶人牌照”的企业。
远航:全球化布局乘风破浪
多年来,上汽集团持续深耕海外市场,构建起完善的海外研发、生产、营销和服务体系。通过本地化运营,上汽深入了解不同市场需求,推出符合当地消费者偏好的产品。
在欧洲,上汽新能源车型凭借先进技术和出色品质,受到消费者青睐;在东南亚、南美洲等地区,上汽以高性价比产品迅速打开市场,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数据显示,2024年上汽集团海外市场整车交付108.2万辆,连续第三年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海外市场年销“百万辆”的汽车集团 ,彰显了上汽集团强大的国际竞争力,让中国汽车品牌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2025上半年,上汽集团海外销量约50万辆。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汽MG在欧洲市场的总销量达到18万辆,实现两位数增长,尤其是HEV车型在欧洲市场表现超越众多海外车企,助力MG成为欧洲市场销量最好的中国品牌。
上汽产品行销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形成1个“三十万辆”级(欧洲),5个“五万辆”级(美洲、中东、澳新、东盟、南亚)海外区域市场,海外累计销量超过600万辆。
写在最后:
上汽集团这次的改革与跃迁,早已超越企业个体的生存命题,成为中国汽车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全球化进阶的标志性典范。
其打破传统,激活创新势能的智慧,以及“出海远航”重构全球格局的魄力,不仅印证着中国汽车品牌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蜕变,更诠释着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中国创造”跨越的核心密码:唯有将企业发展深度融入国家战略与全球产业浪潮,以自我革命应对时代变革,以开放胸怀拥抱全球竞争,以技术突破定义产业未来,方能让“中国方案”成为世界汽车产业变革的主流叙事。
这不仅是上汽的使命,更是中国产业升级浪潮中,所有追光者的共同征程。
对于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消费者来说,一辆既能承载家人又能彰显品味的SUV无疑是理想之选。而一汽-大众全新揽境的出现,恰好填补了这一需求空白。作为大众品牌迄今为止尺寸最大的SUV,它的车身长度达到惊人的5168mm,同时搭载了被誉为“新机皇”的第五代EA888发动机,在性能与经济性之间......
江淮新能源轻卡ES9:大电量续航长,陆地移动货仓!
华望将广汽和华为的组织架构进行了深度绑定,无论是技术确定性,还是制造可靠性,抑或是经销商盈利稳定性,华望都能做到“三赢”。当然了,消费者能买到更优质更智能的产品,提升出行体验,便是“四赢”。
霹雳游侠里的场景终于实现了——体验理想VLA智能驾驶
在2025年的汽车市场,一汽-大众全新揽境与上汽大众途昂的较量成为热门话题。作为一款被冠以“全能型选手”称号的车型,全新揽境不仅凭借其卓越性能引发关注,更因其全面升级的产品力让竞争对手心服口服。从价格到空间、从动力总成到智能座舱,这款车型通过一系列创新设计和越级配置,重新定义了大......
【E汽车】岚图追光L三电信息曝光
提到中大型SUV,许多人脑海中会立刻浮现出一汽-大众全新揽境与上汽大众途昂这两款热门车型。作为德系品牌的双子星,它们凭借强大的品牌背书和技术积淀,吸引了无数消费者的目光。然而,在2025年的今天,当购车预算与实际需求愈发成为决策的关键因素时,全新揽境凭借更低的售价、更大的空间以及......
说实话,看到这个排名跃升(从19到5!),第一反应是“厉害”,但细想下来,这哪儿是对一个人的褒奖啊,简直就是对比亚迪这波“中国智造”崛起的官方认证。
冰箱、彩电、大床房样样俱全, 不求人无我有,但求人有我优!
近年来,中大型SUV市场持续升温,而一汽-大众全新揽境与上汽大众途昂无疑是其中最受关注的两款车型。它们不仅承载了德系车的技术精髓,还在设计与功能性上不断推陈出新。然而,在2025年的市场环境中,全新揽境凭借更低的入门门槛、更大的车身尺寸以及更豪华的内饰配置,逐渐拉开了与竞争对手的......
【E汽车】单日600台!这家“慢公司”为何让产能追着订单跑?
在中大型SUV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今天,一汽-大众全新揽境以“空间动力双王炸”的姿态强势登场,成为家庭用户的焦点。这款被称为“大众品牌全球最大SUV”的车型,不仅凭借5168mm的超长车身和第五代EA888发动机重新定义了旗舰标准,更以26.99万起的亲民价格直击消费者痛点。相比之......
车规级纸巾盒,消费级芯片,我有七大疑问
比亚迪又整新活了?我尽量让你短途开车不花钱,你也别把车停地库
【E汽车】东风风行雷霆新款申报图曝光
东风风神L8
全新MG2即将登场!2026年上市瞄准2万欧元级市场
当新能源汽车竞争进入深水区,动力早已跳出快慢的单一维度,进化为性能、节能、安全、智能的多维平衡艺术。在这场变革中,吉利以全域AI技术体系率先划定新赛道,而领克10 EM-P作为旗下首款中大型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正以AI电混2.0技术为核心,在山路、高速、城市等全场景中诠释着中大型......
在当今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关注中大型SUV这一细分市场。一汽-大众全新揽境和上汽大众途昂,作为该领域的明星产品,各自拥有忠实的用户群体。然而,当我们仔细审视两者的配置表时会发现,全新揽境在价格门槛、车内空间以及油耗经济性等方面,均展现出明显的优势。本文将通过一系......
顶着限速跑,续航还能突破1122公里?荣威M7实测续航不虚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