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燃油车不值得美化|李子曰

燃油车不值得美化|李子曰

驾仕派 2668浏览 2025-08-23 IP属地: 未知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驾仕派立场无关。)


I.重大变化发生时,新的实体总会带来新的问题。


II.经历足够丰富的时候,会习惯从过去寻找答案。


这两条规律在汽车世界上演,剧情在今年推进到了一个高潮。先是几个月前辅助驾驶致死事故,接下来是某新车发布会上的乘用车与卡车碰撞宣传,前者带来现实的冲击,后者带来魔幻的感受,让汽车行业的关注者——尤其是汽车媒体人——不受控地怀念起过去。


III.当我们开始回忆,我们就会美化回忆。


于是在大家的追忆里,传统燃油车被覆以一层又一层滤镜,显得那么美好:


「传统燃油车严格的技术验证已经不复存在」

「车规级品质标准已经不复存在」

「新势力的营销愈发没有下限」

……


就像标题说的,传统燃油车根本不值得我们这样招魂。当下这一波对它们的美化是完全不切实际的。然而这绝非汽车媒体愚蠢,反而是汽车媒体的哀歌,因为我们就活在汽车行业里,而这个行业在过去几十年里都如此封闭,没有优胜劣汰、没有新陈代谢,我们只能接触到这些传统厂商,我们一切理论基础都只能基于这些传统厂商——


汽车媒体希望行业可以变得更好,却因为这个行业的封闭,掉进了美化传统燃油车的陷阱。


让我们开始喜闻乐见的举例环节吧。


首先说说传统燃油车的「车规级」标准和耐久测试。这与其说是一种品质,倒不如说是一个传说,人人听过且听得太多以至于当真了,可事实却禁不起一点推敲。


欧美著名豪华品牌的汽车故障率之高,我们都心知肚明,不论头部品牌还是腰部品牌,都难免今天这里失灵、明天那里异响;明知道存在抖动问题,明知道短期内毫无解决办法,却仍被大范围使用并推广的三缸发动机;头部某国车企,断轴、烧机油等争议曾以年为单位长期存在;技术迭代缓慢但有着「皮实耐用」神话的某国品牌,某田气囊丑闻中,保命的安全配置却是直接伤害驾乘者的元凶,某发造假丑闻中多个该国品牌位列其中、且再次涉及到安全测试造假。


所有这些长期存在的故障、顶着缺陷推广的技术、明知有问题的掩盖、每每上秤就露馅的丑闻,背后都藏着三个字是「车规级」。


▲J.D. Power 2024美国汽车可靠性排行


事实上当我们认真追溯「车规级」这个定义,其实它是在2015/2016年前后才开始在汽车行业里被大范围普及的。没错,就是特斯拉爆火、本土新势力萌芽的那两年,那时智能手机和Pad也早已实现全民普及。另一方面,人们在传统燃油车上看到的却是拙劣的车载导航、娱乐系统、中控大屏。


「车规级」这个定义这才开始大行其道。那些人不承认产品有问题,反而美化说之所以使用体验不佳,是因为汽车工业要求这些功能、配置必须满足更高水平的标准,必须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并且能经受更严酷的使用环境。


利用概念掩盖问题,这是营销。「车规级」何尝不是一场营销。把坏的说成好的,把落后的说成可靠的。个人而言,我不觉得这比今天新势力的营销更有底线。


与「车规级」相生相伴的另一个传说是传统燃油车的技术验证。同样,经过年复一年的宣传,已经给我们打上了思想钢印,让我们认定了汽车的技术验证就是工业领域顶尖水平。


这种认知的禁不起推敲,在上文中各国汽车争议与丑闻的举例中已经有所提及。这里再举一个例子,针对辅助驾驶技术的。多年前,某传统厂商,在一场小型发布会上演示自动刹车技术,失败,当场撞倒了活动主持人。


在技术验证的基础上再延伸思考一下,自动刹车这样一个与安全重相关的技术,以线下发布会都会翻车的成熟度,仍被广泛宣传。这又意味着什么?


传统燃油车在宣传辅助驾驶时比新势力更负责,就连这个认知都是值得商榷的。


之所以写这些,绝不是要为如今新势力时代的种种弊端翻案。事实上,如果真的非要说比较传统燃油车与如今智能新能源的品质、技术验证和营销媒体环境,就个人而言,我同样认为当下比不上曾经。


尤其是营销媒体环境,过去毕竟还只是敢忤逆厂商就不投放,现在则是敢忤逆厂商都可能封号。然而就技术与产品而言,当下的种种问题和退步,却不能用谁更好谁更坏这样单一的标准来判断。


以传统燃油车的优势如可靠性与耐久度来评判,汽车作为工业项目的门槛就是摆在这里,成熟企业相比初创公司的优势是顺理成章的。


正因如此,该因素在每一次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中其实已经被考量与判断过,比亚迪近两年突然崛起正因如此,它们是智能化水平、新能源技术可靠性、汽车工业底蕴综合成熟度最高的。


并且成熟企业超出初创公司的那部分可靠性与耐久度,对用户的影响有多大,这又是未经验证的。简单来说就是,谁也不能断言说新势力产品一定开几年就报废,更不敢说新势力产品的报废期一定短到无法接受的程度,绝对严谨的话,甚至不能断定说新势力产品的报废期限一定比传统燃油车更短。


更不容忽略的是,新势力仍有巨大的成长与想象空间。消费者可以确定至少头部的几家新势力会随着时间的推进而加倍成熟,它们工业上的短板会被逐渐抹平。

▲来自《2001:太空漫游》,猩猩学会了使用工具(作为兵器)


而传统燃油车呢,它们的问题与其说是某项技术的落后,不如说是企业形态的静止。


传统车企存在问题,任何人都知道,但不论金融服务费这样的服务问题、4S店坑人这样的模式问题、与科技进步隔绝这样的技术问题、还是造假和产品隐患这样的行业性问题,它们就是无法改正,反而任由其一再上演。


我们回过头看,汽车巨头们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频繁现身CES这样的科技展会,并且是展会上的焦点、也是众多科技公司正向合作的对象了,巨头们也总是在展会上说足「我们将从汽车公司转型为科技公司」这样的漂亮话,结果却是十多年下来,连中控触屏、车载导航都弄不明白。


这样的公司,无论如何也不值得为其招魂,这些公司更远不是我们回忆中以为的样子。


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就是,如果它们真的那么好,又怎么会如此轻易就被抛弃呢。


封面图片由夸克AI生成

(END)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驾仕派 26.8万粉丝    9307作品 关注 有趣、有用、有品。中国汽车行业坚持原创传播的代表。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