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上半年城区辅助驾驶搭载量超25.5万辆,华为乾崑智驾开启超巨之路

上半年城区辅助驾驶搭载量超25.5万辆,华为乾崑智驾开启超巨之路

Myautotime 753浏览 2025-08-26 IP属地: 未知

8月,华为乾崑智驾迎来总搭载量突破百万大关的历史时刻。在中国辅助驾驶行业的发展史上,这注定将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里程碑。

上半年城区辅助驾驶搭载量超25.5万辆,华为乾崑智驾开启超巨之路

如果要问“百万搭载”意味着什么?也许四个字足以回答:行业霸主。

毕竟,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华为乾崑智驾更夸张的市场表现,其含金量在行业中是具有开创性的。

比如,去年10月华为乾崑智驾还仅30万的装机规模,短短十个月内实现了超230%的增长,市场渗透速度极为惊人。

比如,在35万元以上豪华车市场,华为乾崑智驾展现出压倒性优势。24.5万辆搭载城区领航辅助的豪华车中,53.2%选择华为乾崑智驾,每两辆智能豪华车就有一辆搭载华为技术。

一面是在辅助驾驶领域拥有强悍的爆发力,一面又在豪华车市场展现出强大的统治力。显然,华为乾崑智驾的叙事架构绝不仅仅是“体量大”一根叙事主线,其背后的技术引领和商业突围才是最值得关注的底层逻辑。

华为乾崑已成超级巨头

汽车智能化被看作是中国汽车行业下半场竞争的关键,而城区领航辅助驾驶被称为汽车智能化下半场“皇冠上的明珠”。在城区领航辅助驾驶领域,一场奠定未来行业格局的“战争”已然打响。

2025年上半年,中国城区领航辅助驾驶市场月均装车量超20万辆,华为乾崑以装车25.5万的绝对优势领跑。

上半年城区辅助驾驶搭载量超25.5万辆,华为乾崑智驾开启超巨之路

而28.3%的占比,也超过了第二名小米与第三名蔚来的总和。行业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鲜明特征,华为乾崑智驾完成了自己的商业突围。

在探究华为乾崑是如何颠覆市场格局,成为超级巨头时,需要明确的是百万搭载的成绩是用户用真金白银投出来的。

正如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所说的“一款产品好不好用,应该让用户说了算,数据不会说谎。”

华为乾崑2025年7月出行报告显示,其辅助驾驶总里程达40.5亿公里,辅助泊车累计使用2.6亿次。2025年7月,用户人均辅助驾驶里程达699公里,是业内平均水平的2-4倍。

显然,华为乾崑智驾是好用的,用户更是爱用的,这或是华为乾崑智驾叱咤市场的产品底色。

用户推动飞轮运转

用户使用乾崑智驾的场景分布,又成为这个结论的最真实注脚。

统计数据显示,高速场景‌占比约45%,包括自动变道、匝道通行等;城区场景占比约35%,涵盖红绿灯识别、环岛通行等复杂路况;泊车场景占比约20%,特别是跨楼层记忆泊车等创新功能。

上半年城区辅助驾驶搭载量超25.5万辆,华为乾崑智驾开启超巨之路

这种均衡分布表明,乾崑智驾已超越“高速专用”的初级阶段,真正实现了全场景覆盖。

更多用户的支持,以及高频率的使用,让华为乾崑智驾得以构建起“‌技术→商业→用户→数据→技术”的完整闭环,而用户的高频使用正是这个飞轮运转的核心动力。

从华为乾崑智驾诞生与成长的时间线不难看出,其孕育在漫长的十年时间里。即便呱呱坠地,从1.0到2.0也用了两年时间,但从2.0到3.0再到4.0则一年一迭代。

事实上,这就是技术领先性直接转化为用户体验优势之后的结果反馈,即商业化程度影响了科技的迭代加速度。

全栈自研构建竞争壁垒

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在用户推动飞轮运转的同时,华为乾崑在走一条更艰难的路——通过软硬协同的真全栈自研,构建起难以跨越的竞争壁垒。

上半年城区辅助驾驶搭载量超25.5万辆,华为乾崑智驾开启超巨之路

在辅助驾驶这条赛道上,有的公司已经事实性地放弃了算法自研,比如一众传统车企;有的公司能够做到算法的深度自研,比如Momenta、元戎启行等;有的公司开始追求软硬协同,比如刚刚推出了第一代智驾芯片的小鹏和蔚来汽车。

然而,有且只有华为,真正在软硬件协同上走出一条自己的康庄大道。如果是从辅助驾驶的能力上来看,华为乾崑智驾已经领先友商不止一个身位。

软硬协同的范式和理念之所以对智能驾驶系统的表现如此关键,是因为它对于提升系统性能、保障驾驶安全、改变用户体验以及推动技术发展等方面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具体来看,通过协同进化,辅助驾驶系统能不断拓展新功能、优化性能表现,来适应更多场景。

由此,华为乾崑智驾为用户提供了印象深刻的智能驾驶体验,在辅助驾驶赛道上实现了绝对的领先。

科技引领智造转型

事实上,看华为乾崑的百万搭载里程碑的意义,还应该从中国汽车产业的角度出发,去发现这一智能化“火车头”的乘数效应。

‌一方面,华为乾崑证明了技术深耕的商业价值‌。

众所周知,在辅助驾驶这个长周期、高投入的领域,全球范围内很多初创公司、科技公司都倒在了黎明之前。

华为用十年时间完成了从技术追赶到全面领先的跨越。其强压式投入,持续技术创新实现“真全栈自研”模式,创造了难以复制的技术协同优势。

需要注意,“技术协同优势”具有不可替代性。

上半年城区辅助驾驶搭载量超25.5万辆,华为乾崑智驾开启超巨之路

正如华为ADS 4采用的WEWA架构(World Engine + World Action Model),通过云端AI生成极端驾驶场景,其密度是真实世界的1000倍,再通过车端多模态感知与混合决策执行,形成了技术迭代的“永动机”。

任何一心只想着挣钱的技术深耕,其实是没有“钱途”的,也谈不上深耕。而反过来,任何一项不能服务于大众,不能最广泛商业化落地的技术深耕,也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含金量”。

难能可贵的是,华为乾崑做到了最佳平衡。

另一方面,重构了产业分工逻辑‌。

传统汽车产业链中,博士、电装、大陆、麦格纳、采埃孚都是业内大名鼎鼎的Tier1供应商,但不管它们与主机厂之间关系如何紧密,本质上还是简单的供需关系。

而华为乾崑通过HI模式、智选模式等多种合作形式,与车企形成了“能力互补、价值共享”的新型伙伴关系。

上半年城区辅助驾驶搭载量超25.5万辆,华为乾崑智驾开启超巨之路

比如与奥迪的合作就是典型案例。

华为提供辅助驾驶系统,奥迪贡献底盘调校经验,双方联合开发的VMM(车辆运动管理系统)既保留了“德系驾控基因”,又注入了智能科技灵魂。

华为乾崑的出现,让汽车产业的中国智造有了新的玩法,当然更重要的是,它加快了“弯道超车者”向着“规则制定者”的转变。

用行动诠释科技平权

华为乾崑智驾充分发挥出鲶鱼效应,加速了智能化普及进程‌。

2025年上半年,城区领航辅助在乘用车市场的渗透率从1月的6.7%提升至6月的10.3%,预计全年将突破15%。

这一增速远超十年前电动化普及速度,而华为乾崑作为技术“火车头”,通过规模化应用大幅降低了智能驾驶成本。

华为和上汽合作打造的第五个鸿蒙智行品牌尚界H5已然开启预售,新车主打华为高阶智驾,并带有小蓝灯,上市即搭载ADS 4。预售价16.98万元起,摆明了其主要面向年轻人市场。

上半年城区辅助驾驶搭载量超25.5万辆,华为乾崑智驾开启超巨之路

另外,2026款深蓝L07全系标配乾崑智驾ADS SE系统,将天花板级别的辅助驾驶体验下探至15万元级市场,真正实现了“科技平权”。

随着乾崑ADS 4的全面落地,华为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有望进一步扩大。

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华为乾崑已经证明:在汽车产业“下半场”,‌中国品牌完全有能力定义技术标准、引领用户体验、重构产业格局‌。

这或许比百万搭载量本身,更具里程碑意义。

写在最后

从30万到100万,华为乾崑只用十个月就走过了许多企业难以企及的增长曲线。

值得期待的是,华为乾崑智驾的长跑才刚刚开始。在8月25日,智界及问界秋季新品发布会上,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新款智界R7、智界新S7、问界M8纯电版迎来上市。同时,享界S9T、尚界H5也开启预售。

这意味着,华为乾崑生态仍在不断变得丰富,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车型比例也将越来越高。华为乾崑智驾,正在为人们描绘出一幅更加智能、方便、安全的未来出行图景。

在这条路上,技术领先是引擎,用户认可是燃料,而对中国汽车智能化的坚定信念,则是最可靠的导航系统。

当汽车产业全面转向智能化竞赛,华为乾崑的这“一百万步”,恰是中国科技企业攀登全球价值链顶端的一个缩影。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Myautotime 6951粉丝    3817作品 关注 2014年成立,中国汽车自媒体前30强!
推荐作者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