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车企的CEO更替,本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当深蓝汽车的新总裁姜海荣——这位前荣耀中国区CMO站在发布会聚光灯下时,可能台下难免有人忍不住小声嘀咕:这年头,不会卖手机的经理人,都带不动电动车了?
这并非玩笑。
过去两年,从理想、零跑到极氪、深蓝,华为背景的高管正密集空降车企核心岗位,或许还真应了那句华为不造车,但车圈全是“华为人”。他们带着手机行业的流量玩法、用户运营逻辑和科技公司的高效执行力,悄然改写车圈的生存法则。
这场变革的核心很简单,当汽车从过去纯粹的机械产品变成智能终端,用户要的不再只是四个轮子加沙发,而是一台能社交、会学习、懂需求的“大号手机”,而这对于车企领导者来说,必然有着更高的要求。
深蓝换帅,“流量”与“技术”的化学反应
姜海荣加盟深蓝汽车,表面是人事变动,实则是一次精准的基因补全。深蓝的理工男团队用三年时间搭建了纯电与增程双线技术平台,却始终缺一个能把技术转化为用户感知的故事高手。
姜海荣的履历堪称教科书级:华为海外市场开疆拓土,荣耀独立初期实现销量V字反弹。他最擅长的,是把晦涩的技术参数变成年轻人愿意转发的话题。比如荣耀50系列主打“一秒一亿像素”,用直观场景替代参数堆砌。
这种能力正是深蓝急需的,其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S07,如果只宣传“算力200TOPS”,普通消费者只会茫然;但若换成“高速上自动躲开突然变道的卡车”,效果立现。
更深层的合作在于华为生态。姜海荣的华为背景,能加速深蓝与华为在智驾、鸿蒙座舱上的协同。就像理想汽车引入华为系高管邹良军后,门店效率提升,用户试驾到交付周期缩短。技术需要流量引爆,流量依赖技术支撑,姜海荣恰是这条闭环的催化剂。
为什么车圈开始“抄袭”手机行业?
有趣的是,当我们看到华为系人才席卷车圈的时候,背后其实是用户决策逻辑的彻底改变。五年前,消费者买电动车问续航、比价格;现在,他们更关心“这车和我的手机能联动吗”“智能驾驶辅助敢不敢让我发朋友圈炫耀”。
手机行业出身的经理人,对此有天然优势。
一方面是节奏感,手机行业每季度发新机,深谙如何用预热、爆料、发布会高潮持续挑动用户神经。以此前理想L系列的三轮预热转化率持续升高为例,其实就是直接复刻了手机的打法。
其次是用户洞察,荣耀曾用“青春优选”标签吸引学生群体,同样策略被徐军带到零跑,将T03包装成“年轻人的第一辆智能车”,月销破万。
最后则是组织效率。李文智在理想重构的KPI体系,推动了人才梯队建设和跨部门协作机制,强化了组织效率。手机行业的“快迭代”文化,正碾压传统车企的“五年一换代”模式。
而这种优势,恰恰暴露了传统车企的软肋。当智能电动车进入淘汰赛阶段,传统车企那套“工厂-4S店”的线性思维,已跟不上“APP-体验店-私域运营”的网状战场。
用户赢了,但游戏才刚刚开始
当然了,这场人才迁移的最大受益者,其实是消费者。当车企开始用手机思维造车,变化肉眼可见。用户可以明确感知到越来越多的新车,开始“懂自己”,发现原来买车的价格可以这么透明,原来4S店不加价也能买车。
但隐忧同样存在。手机行业“唯快不破”的逻辑,可能导致车企忽视长周期研发。更值得警惕的是,当所有车企都在学华为讲故事,真正的技术创新是否会沦为营销噱头?
或许我们也可以看到,传统车企同样有着独特的天然优势,这场人才更替不该被简化为“传统派与科技派”的对立。
比如吉利安聪慧在极氪009发布会上亲自演示车载冰箱的商务场景,长城魏建军让坦克300设计师入驻抖音解答改装问题等等,这些传统车圈老将正在证明,制造基因与用户思维本就可共存。
总结
回过头来看深蓝的发布会,邓承浩与姜海荣握手的那一幕,像极了传统造车与科技流量的历史性握手。未来十年,车圈的胜负手或许正如姜海荣在华为学到的:技术决定你能走多稳,但用户感知决定你能走多远。
就像智能手机行业走过的路,最终胜出的不是纯互联网公司,也不是老牌硬件厂商,而是找到了平衡点的苹果与华为。
30万MPV实力天花板,魏牌高山7预售
128万元起 仰望U8L鼎世版上市 轴距加长200mm/6座布局
聚焦智能驾驶核心技术与应用场景,2025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大赛暨全国智能驾驶测试赛(重庆站)于2025年9月5-7日在重庆机动车强检试验场举办。
据说每卖出3台自主燃油大7座SUV, 就有1台来自捷途X70系列。
MAZDA EZ-60荣获“2025中国十佳车身”大奖
6万+开走10万级SUV,真是花小钱办大事!#6万+入手10万级SUV
负债200亿威马9月复产,背后金主是来圈地还是造车?
迎来进一步升级!2026款腾势N9携手高圆圆开启旗舰SUV新纪元
合资突围的精细化运营样本,一汽丰田8月销售新车超7万辆
从上班到露营,沃尔沃全新XC70一车搞定,6kW对外放电带来全新体验
合资还在发力,自主也手握王炸,中国车市的江湖纷争远没有结束。
比亚迪又一重磅新车!钛7正式上市,长近5米提速4.5秒,又要火了
9月12日2025捷途汽车海南金秋车展,捷途汽车“以旅行 见世界”为主题,携山海L7 PLUS、山海T1、山海T2加长版、旅行者、捷途X70 PLUS等车型重磅登场,全维度展示旅行+战略成果。
确切地说是很多国产品牌卖不动20万元级别的纯电车。
西部大迁移,电池为先锋。
尝到过插混车甜头的比亚迪和理想,在对手穷追不舍之下很是难受。
全新MG4大定26000+!承诺39天内交付,超期享补贴
本期我们就围绕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来看看,究竟谁才是华为的“亲儿子”?
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同比大幅增长,为何三元锂电池逐渐被边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