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行业的漫长赛道上,奇瑞汽车的上市之路,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励志大片。
2025年9月7日,奇瑞成功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这场持续多年的IPO长跑,终于迎来曙光。七次冲击资本市场,背后是无数的坚持与探索,如今的奇瑞,正带着亮眼的成绩单,准备开启新的征程。
七次IPO尝试,坎坷背后的执着坚守
对于奇瑞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而言,上市是多年来的重要目标。早在2004年,凭借QQ车型走红的奇瑞,就首次启动上市程序,却因与上汽的股权纠纷无奈搁浅。就像刚起跑就被绊了一跤,但奇瑞没有停下脚步。
2007年,奇瑞构建起多品牌矩阵,试图以规模优势打动资本市场,却不巧遭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资本市场环境恶化,上市计划再次落空。
2016年,新能源浪潮兴起,奇瑞想借壳“海螺型材”推动新能源板块上市,又因新能源车销量不佳和复杂股权结构受阻。
2022年,尽管已实现连续三年盈利,依然因股权问题未能如愿。
直到2025年,奇瑞提前梳理好股权架构,引入多方战略投资者。芜湖市投资控股集团、立讯精密等成为主要股东,管理层及员工持股平台也合理布局,还吸引了宁德时代等行业巨头。同时,过去三年亮眼的业绩表现,成为其上市的关键底气。
亮眼业绩,稳健增长的实力见证
作为头部自主车企前三强,奇瑞近年来的业绩表现十分出色。从2022年到2025年一季度,营收从926.18亿元增长至2698.9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70.7%;净利润从58.06亿元提升到143.3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57.1% ,这样的增长速度,在行业内十分少见。
2024年,奇瑞全球销量达到229.5万辆,稳居国内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第二,还跻身全球乘用车销量第十一位。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前二十车企中,奇瑞是唯一在新能源、燃油车、国内、海外销量四项指标上,都实现同比增长超25%的企业。这说明奇瑞不仅在传统燃油车领域根基稳固,在新能源赛道的转型也十分成功,国内外市场同步发力。
在海外市场,奇瑞更是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自2001年启动全球化战略,如今已在100多个国家建立超6600个销售网点。2024年,新车销售中出口占比达44%,海外收入超千亿,占总营收近四成,远超不少同行。连续22年位居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累计海外销量超1300万辆,这些成绩充分证明了奇瑞全球化战略的有效性。
技术与品牌,双轮驱动的发展密码
奇瑞的成功,离不开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完善的品牌布局。在技术层面,奇瑞堪称“技术派”代表。“鲲鹏动力”涵盖燃油、混动、纯电多种动力形式,旗下发动机和电混系统技术领先;“火星架构”模块化平台,降低研发成本的同时,加快了新产品推出速度,能灵活适配不同车型需求。
智能领域,“雄狮智能”座舱系统不断升级,交互体验越来越好;“大卓智驾”系统已实现高速领航辅助,城市智能驾驶也在积极推进。这些技术成果,为奇瑞产品提供了强大的竞争力。
品牌方面,奇瑞构建起五大品牌矩阵。主品牌奇瑞定位大众市场,性价比优势明显;星途冲击高端市场,以高品质产品赢得认可;捷途专注旅行细分领域,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iCar主打年轻电动市场,造型时尚、智能化程度高;智界则聚焦高端智能领域,与华为等合作,探索智能汽车新方向。五大品牌覆盖不同价格区间和消费群体,形成了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上市新起点,资本助力下的未来展望
此次在港交所上市,对奇瑞来说是全新的起点。计划募资15-20亿美元,这些资金将主要用于研发创新、海外市场拓展和生产效率提升。
加大在智能驾驶、三电系统等前沿技术的研发投入,有助于奇瑞在新能源和智能化赛道保持领先;海外市场建设工厂、设立研发中心,能更好地满足当地市场需求,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数字化工厂改造,则能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回顾其它车企上市后的发展,借助资本力量实现了快速扩张和技术突破。奇瑞如今的发展势头强劲,营收和利润增速可观,在资本的助力下,完全有机会复制甚至超越同行的发展路径。
同时,奇瑞上市也意味着头部自主车企全部完成资本化,中国汽车工业将进入全新的竞争阶段,有望在全球市场与国际巨头展开更有力的竞争。
坚持终有回报,未来值得期待
从2004年到2025年,奇瑞用21年时间,七次冲击IPO,终于迎来成功曙光。这份坚持与韧性,在浮躁的商业环境中尤为可贵。奇瑞没有急于通过资本讲故事,而是先踏实做好产品、积累技术、拓展市场,用实实在在的业绩赢得资本市场认可。
此次上市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开始。带着技术和市场的双重优势,加上资本的助力,奇瑞有望在全球汽车市场占据更重要的位置。相信未来,我们能看到更多像奇瑞这样的中国车企,凭借实力走向世界,书写中国汽车工业的辉煌篇章。
以赛育才,以技赋能 吉利控股冠名2025-2028年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
比亚迪于杭州发布 e-Bus 平台 3.0 及 C11 客车,千伏架构等革新,加速客运电动化
当炫彩运动遇见智慧科技:问界M8与全新问界M7亮相彩色跑
吉利控股冠名2025-2028年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
文丨吴海珊 编辑丨林伟萍
比亚迪推出e-Bus平台3.0和全新客车C11,加速道路客运电动化
比亚迪发布e-Bus平台3.0,推动电动客车实现“电比油强”
凭啥卖128万?仰望U8L鼎世版的底气与价值解析
在中国商用车行业激烈变革的2025年,有一个品牌以惊人的速度闯入主流视野——飞碟汽车。上半年销量同比激增357%、行业排名从第十四跃升至第六、新能源轻卡增速第一……这些数字背后,不仅是市场的认可,更是一个品牌系统性向上、坚持长期主义、始终将用户放在首位的战略成果。
9月16日,央视财经《硬核智造厂》聚焦广西柳州,通过全景直播展现东风柳汽71年造车脉络。央视主持人陈伟鸿、陈蓓蓓与东风柳汽刘小平书记、展新副总经理一道,带观众沉浸式体验这家老牌央企从“开创者”到“变革者”的跨越。
在中国商用车行业激烈变革的2025年,有一个品牌以惊人的速度闯入主流视野——飞碟汽车。上半年销量同比激增357%、行业排名从第十四跃升至第六、新能源轻卡增速第一……这些数字背后,不仅是市场的认可,更是一个品牌系统性向上、坚持长期主义、始终将用户放在首位的战略成果。
9月10日晚,欧拉品牌首款纯电SUV亮相工信部网站。随后,欧拉品牌总经理吕文斌也通过自己的社交账号发布了新车的侧面线条图,并配文“感谢大家对欧拉的关注!欧拉全新SUV就要来了,这台车绝对值得大家期待!”
从猛士科技到东风本田,一个汽车老将的“带电”突围战
9月15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对整车企业与供应商企业采购合同中账款支付相关内容作出规范倡议。这份倡议得到了工信部等国家相关部门的回应和支持。
9月15日,就在享界S9T上市前一天,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建勇与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共同宣布,双方合作正式升级为“车企+华为科技全生态的战略共同体”。这不仅是两家企业合作的全面深化,更是一次组织体系与商业模式的“基因重组”,标志着华为智选车模式正式进入2.0时......
华为相较小米的优势,逐渐显露了。
2025 年 8 月的轿车江湖,像一场 “新旧势力的掰头”。翻开汽车之家销量榜单,前十席位里超七成被新能源车霸占,自主车企直接包揽前六;合资品牌只剩几辆燃油车,靠着 “大降价” 勉强留在牌桌
9月10日晚,在工信部发布的第399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新产品公示中,长城欧拉全新SUV车型申报图亮相。随后,欧拉品牌总经理吕文斌利用其社交账号发布了两张欧拉全新SUV的侧面线条图,并配文“感谢大家对欧拉的关注!欧拉全新SUV就要来了,这台车绝对值得大家期待!”
中药行业的2025年上半年在业绩承压中度过,但下半年曙光初现——OTC渠道的韧性对抗院内市场的疲软,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创新转型悄然加速。在医药生物中的创新药已经成为焦点的当下,相对低调多时的中药赛道也在孕育沉默中的爆发。
800V快充+华为全家桶+350km纯电续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