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6日,第十八届上海国际汽车展览会跟往常一样。以BBA为首的传统企业都在争先恐后地发电动汽车,造车新势力都在冥思苦想讲概念。但不论是什么噱头,找几波合作媒体开个会,随后就复归于沉寂。
有一个展台自始至终都很热闹。
因为这一天,第14代轩逸终于亮相了。
而且和以往轩逸给人的普遍印象不一样,这一届轩逸有点“出戏”。从下面两张图上可见一斑。
第一眼看见这样的轩逸,你会不被震惊到?
俗话说,相由心生。这一届的轩逸在宽高比上就已经有了几分小跑车的神韵,再加上运动化的包围、雕塑感非常强的车身线条,横看竖看都是 “分分钟卖天价”的节奏。
日产轩逸在中国这么多年,“皮实耐用好开”早就声名远播。去年车市晦暗成那个样子,轩逸照样卖了将近47万一年。夸张点说,就是身上什么都不改,像这么经典的家轿,也能轻松月销3、4万。
在这种情境下,日产苦心孤诣将一款紧凑型家轿硬生生打造出了B级车的水平,究竟葫芦里又在卖什么药呢?
用陈昊总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就很妥帖:“依托智领中国家轿新标准的强大产品实力,第14代轩逸必将以王者雄心,加冕风云时代。”暂且不说未来不可预见的市场走向,一款紧凑型轿车的诞生真的能够颠覆之前中国人对于家轿的认知吗?我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要有改框架的本事,
颜值才能摆脱玄学
这些年逛车展的同行不少,但评价颜值的时候多用一句话:“各花入各眼”应付了事 。言下之意就是,我这喜欢是个人行为,与组织无关,如果碰巧我觉得美的你觉得丑,那只是一个主观看法的差异。这种不负责任的言论甚嚣尘上,让“外形设计”硬生生变成了一种玄学,着实有些膈应人。
但从此前家轿市场的产品自身来说,这种“话术”又无可厚非。毕竟谁也不能在一堆长宽高差不多的车辆里,仅凭“化妆”的不同就随便判定优劣。那是选秀,不是评价汽车。
第14代轩逸在某种层面上颠覆了这种“各花入各眼”的评价标准,因为它的整个车身框架都进行了调整。日产全新的CMF-CD平台,应该在空间利用率和造型设计上有针对性的加强,所以一方面,第14代轩逸的底盘高度显著降低,车身高度降低了56mm,车身宽度增加了55mm;另一方面,第14代轩逸的的内部空间还没有因此变得局促紧张。
且不说这样做的技术难度有多大,这种由技术带来的设计优化更加深入,是能够赢得大部分人好感的。单说车身一旦高度降低,宽度增加,在视觉层面上这车就自然会显得更加扁平、有运动感一些,整体给人的感觉也会更加有冲击力。
另外,第14代轩逸还通过空气动力学优化,将风阻系数降低到0.26Cd,这是前辈GT-R的水平。流水一样的线条,因为遵循空气动力原理,看着比其他同级车型更加耐看。
这些由技术带来的外形层面的升级,显然是一句“各花入各眼”所不能统括的。
逼近豪华车的内饰,
看起来有点小贵
说实话,这些年内饰已经被玩坏了,各种理念,各种鼓吹,但该用PV塑料的地方绝对不放一块人造革。诚然,这是出于成本的需要,但也从此限制了汽车内饰的发展,让浮华、特效成为主流。
第14代轩逸的内饰好就好在一个用料和做工。
大面积的皮质软包,加上恰到好处的真皮材料、大量的缝制工艺,摸起来很舒服,坐起来也很称心。整个空间全无“花头”,“豪”得很实在。
可能是因为平台的关系,第14代轩逸的后座左右空间都比同级车型要大一点。座椅的底部比现款要低一点,人坐定下来,是出于半躺的状态,脊椎压力能够降到一个比较低的水平。
第14代轩逸搭载了日产最新的Nissan Connect日产智联技术。一块 7英寸的彩色TFT仪表屏,加一块8英寸的高清中控屏,对于喜欢高科技的用户来说完全够用。三环状的空调出风口,跟某些豪华品牌的设计相仿,摸起来的质感,按钮操控的阻尼感也很不错。
不过,在享受之余,仔细寻思了一下,这些配置和用料都已经明显地“超纲”N倍了,估计正式上市的时候价格不会太便宜。
动力和辅助技术亮点多,
期待量产车试驾
当然,除了以上所有静态评测的部分,第14代轩逸还有两个不错的看点——智能驾驶辅助科技和新发动机。但是由于这车目前还处在亮相阶段,没法实际评测,所以无法获得一手的驾驶体会,只能就着资料分析一下。
其中,智能驾驶辅助科技里有个IDM集成动态控制模块需要重点介绍一下。了解奇骏的朋友,会对这种动态控制模块非常熟悉。
如果说烂大街的VDC/VSC车辆动态控制是对转向过程的一种补足,那么这套IDM集成动态控制模块就是对行驶特性的一种提升。ITC智能循迹控制、IRC智能行驶舒适控制、iEB智能发动机制动这三个技术看起来跟ABS、EBD没啥区别——一样拗口,但技术含量在那里摆着。
在转向过程中,ITC能够优化车辆的转向轨迹,跟VDC/VSC的作用差不多,就不用多讲了。而iEB能够根据方向盘、油门与刹车获得的信息,及时判断车辆制动需求,自动调整发动机制动水平。这意味着,某些老司机在过弯的时候频繁踩刹车调整车速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不知道偏执于手动挡的人怎么想,我只觉得腿会比较舒服。
综上所述,单从静态体验来看,第14代轩逸完全具备更新家轿新标准的潜质。可能的担心在于,通过对用料的估值,最终车型的发布价格与如今的轩逸比起来应该只高不低。
不过,汽车历史两百年,真香定律饶过谁。只要最终的动态试驾感受能够保持在现款车型的水平,第14代轩逸的热度肯定只高不低。毕竟这么酷炫、“豪无人性”的家用车,这个级别只此一家了。
附:第14代轩逸顶配车型基础参数表
谁才是85后奶爸的优选座驾?深蓝S09or理想L8
19.49万起,智己LS6优缺点介绍,现在值得买吗?
电驱输出特性和油车不同,所以选车优先电四驱、电前驱、电后驱这样排序,P7四驱版比YU7后驱版价格更低,还能早提车,关于驾控,P7不错,但这方面建议您试过了尊重自己主观感受就好…
网友留言,说他纠结零跑B10和吉利银河E5,问我买谁合适,这两款车价格都比较实惠,谁才是更有性价比的选择呢,今天聊聊这个话题
40万级市场销冠!问界M8 6月交付突破2.1万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我们身边的这一款享界的S9的车型,其实 你会发现跟传统的56E的这种入门的C级车对比来看,它确实在配置上,价格上,在它的整个各方面都会要更加具有优势。
15万就能买豪华品牌?单月销量破3500的凯迪拉克XT4告诉你什么叫真香!
新势力“卷王”出现,配高阶智驾,才9.98万,2天订单破31688台
今天和大家聊的是一款非常经典带7座的燃油混动的SUV车型,那就是我身边这一台广汽丰田出品的汉兰达。
海豹06 DM-i旅行版和普通版的价格相近,那么配置差异又如何呢?
中国车市里面,合资品牌可以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包括大众、本田、福特以及通用等都有合作的车企存在,当然,丰田在中国市场也布局了两家车企,分别是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比如我们熟悉的卡罗拉和雷凌等姊妹车型,都是丰田比较典型的一车二卖。
马自达妥协了!B级车才9.98万,油耗1.3L,续航1301km,真实诚
今天和大家聊的是我身边的这一台广汽丰田出品的凯美瑞,那也是我觉得在丰田的车系当中非常经典的一款车,所以说一下,现在的凯美瑞也来到了第九代,并且第九代的官方指导价17.18万元起,顶配车型卖25.98万元。
2025东风纳米智趣体验营-天津站:智驾新纪元,纳米06引领风潮
领克10 EM-P将于8月预售 能在高端混动市场拥有话语权吗?
名词科普 芯片算力单位中的各种英文缩写是什么意思?
今天给大家带来是一款燃油的SUV,并且 我觉得是目前卖的非常好的一款燃油SUV车型,就我身边的这一台吉利的星越L,那首先和大家说一下,目前在售的星越L分为24款和25款,而它的一个官方指导价14.77万至17.97万元。
兄弟们,我今天看到一组数据,发现比亚迪在巴西的发展简直像爽文剧情!咱们也算是见证比亚迪又一历史时刻!2022年才卖260辆车,到2025年前5个月直接爆卖3.9万辆!5月零售销量排第四,市占率快10%了,并且还是当地新能源销量冠军。从2021年进巴西到现在,已经有13万多家庭选了......
乾崑智驾是它的“真把式”?岚图梦想家离衣锦还乡有多远?
7月3日,比亚迪用一场别开生面的汽车盛宴——“百万强汉 一路朝前——第100万汉车主交车暨汉L赛道体验日”,在合肥赛车场点燃了无数汽车爱好者的热情。汉家族上市五年,全球交付累计超过100万辆,成为中国品牌20万级首个交付破百万的车型,这不仅是比亚迪的荣耀,也是更在赛道上用实力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