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牛车实验室盘点 汽车偷工减料重灾区/能省则省

牛车实验室盘点 汽车偷工减料重灾区/能省则省

牛车网 2469浏览 2020-01-10 IP属地: 未知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如今汽车产品的品质高低并非完全由厂家的设计制造能力来决定,很多时候,明明能做好的,就是不做。说直白点,还是为了多赚钱,那就要多省料。偷工减料是汽车产品永远无法逃避的话题,一分钱一分货在这个行业也是至理名言。

从牛车实验室拆解过的车型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很多地方都留下了偷工减料的铁证。汽车产品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即便你拥有它,也无法知道其内部的品质如何。在车顶、地板、甚至是车门内部,都会有些你大概永远不知道的秘密。我们今天不妨来一一解读其中的“成本奥秘”。

偷工减料重灾区之——发动机盖隔音隔热棉

这可能是地球人都知道的“秘密”,越来越多的车开始对发动机盖下手,而且大多还是全系标准减配。其实俗称隔音棉,但是它隔音的作用却是微乎其微的。大多数时候,还是起到了隔热的作用,这个作用肯定大于隔音。一般来说,隔音隔热棉,有无的区别,对于车内噪音几乎没什么影响,站在车外仔细听也没什么分别,用仪器来测量,大概有两三分贝的差别。

在隔热方面,它还是很有用的。发动机工作温度极高,热气上升直接烘烤机器盖,长此以往,机器盖的里外漆面都会过早老化。在网上搜索隔音隔热棉,几十块钱到几百块钱不等,就是这样一个零件,厂商也是能省则省。无论是低端的捷达(上图),还是豪华品牌宝马,均是如此。

偷工减料重灾区之——发动机舱防火墙隔热铝箔板

发动机舱靠近前风挡的区域,我们一般称之为防火墙。这里最起码是有隔热阻燃棉铺设的,但是有不少车省去了铝箔隔热层。一般来说,这个区域是机舱内的高热聚集区,理应得到良好的隔热措施,也是安全设计的体现。只可惜在现实中,为了省钱,越来越多的车开始减配铝箔层。这部分虽然一眼可见,但大多数消费者 并不知情,也给偷工减料带来了方便。

上图捷达,下图轩逸。

发动机舱防火墙区域(即靠近前风挡的地方)没有安置常见的铝箔板隔热层,仅铺设了黑色的隔热棉质层,兼具阻燃的作用。不如铝箔+隔热棉双防护完善。

偷工减料重灾区之——白车身各处的人工涂胶普遍缺乏规范

车身各处的钣金胶和粘合剂,采用人工涂抹的方式,本身就是在降低成本,而人工涂抹就无法限制其规范性,随意乱涂的现场可以说是非常的普遍。虽然看似浪费了不少材料,但是相对于机器人涂胶来说,还是省了大把的钱(下图捷达)。

有时候胶体涂抹十分随意,甚至出现了空洞,如此可能导致雨水的积存,造成车体局部生锈。虽然内部胶体的涂抹不会对汽车品质产生较大影响,但足以反映出其生产流水线的整体素质。

上图雷凌,下图缤越。

下图宝马3系。

偷工减料重灾区之——车辆各处缺少隔音棉

隔音设计是汽车永恒的话题,也是提升驾乘感受的一个最重要渠道。这其中隔音棉的作用不可小觑,虽然其成本并不高,但是厂商们也是能省则省。从车门内饰板,到车顶、翼子板、后排座椅等等地方,其实都应该添加隔音棉或者是减震胶垫,但实际上,一般的家轿还是比较少有铺设全面的。即便是也隔音棉,也分为原生材料和再生材料,成本相差很大(下2张图捷达)。

车顶内饰板,没有隔音棉,没有任何优化设计。

偷工减料重灾区之——车辆各处的线束缺乏防护

各种线束遍布车内各处,累计长度甚至达到了惊人的数公里。这些线束在车内长期固定,显然不仅要经历春夏秋冬的温度气候洗礼,更是要面临着震动和磨损。如果不好好保护的话,车辆出故障都算小事,自燃的风险也是与日俱增。不过,我们在一般的车型里,也是很少能见到对线束全面保护的产品,即便是宝马3系也是大量裸露线束(下3图捷达)。

(上下图宝马3系)地板边缘的各种线束就更令人失望了,基本全裸着。真的不用担心短路或受潮吗?

偷工减料重灾区之——再生棉材料地毡层

地毡材料也是车主很难看到的,很多车为了省钱,选用了再生材料,看起来跟黑心棉差不多,也有很大的异味。原生棉和再生棉的踩踏舒适性也是有很大区别的,再生棉往往硬邦邦,而且杂质中含有什么细菌也不得而知。为了节约成本,原生棉地毡太少见了。

虽然材质工艺不断提升,但是再生棉依然会有明显的异味,尤其在车辆暴晒后更为明显,长期挥之不去,这是车内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上图)雷凌的地板下再生棉似乎是有点极端了,再生棉其实在很多厂商的产品上都有出现。即便是大众甚至是宝马也一样会用再生棉。不过大多数情况下,再生棉属于稍有异味,且颜色基本呈蓝色或者是蓝白相间的。雷凌的再生棉不但面积大,而且颜色是黄棕色非常罕见,正在我们想研究下其品质的时候,用手拽了一下,再生棉的地毡居然就破损了。

缤越地毡层采用三层材料覆盖,最外面的毛毡层和下面的发泡层被压制在一起,掀开之后可见再生棉填充层。再生材质虽然有利于材料的环保再利用,但也给车内带来一定的异味。

掀开新朗逸的地毡层,地板下的材料应用仍然是大众品牌的一贯作风,地毡下的线束局部裸露。出于控制成本的考虑,地毡下的材质也是惯用的再生回收棉。

偷工减料重灾区之——底盘排气通道平面铝箔板

底盘上的排气管,肯定也是发热惊人的组件,除了极少数车(比如宝骏510)完全不做防护之外,大部分车的这个部位,都用铝箔板来隔热。但是铝箔板也是可以偷工减料的,并不是说面积小了,而是把蜂窝状的铝箔板(半球纹)换成了平面铝板,这样省了不少钱。但是由于平面铝板的散热表面积显然是小于半球纹板的,也就给排期隔热带来了隐患。

(上图捷达)底盘中部排气的隔热铝板使用的是平面铝板,其成本只有常见的半球形花纹铝板的一半左右,无论是铝板强度还是隔热、隔音效果都较差。

(上图)轩逸的底盘中央排气通道,虽然使用了铝箔板隔热层,但不是半球纹铝板,而是平面板材,在散热面积上显然小了不少,而且成本低了一些。这些平面铝箔板并不是完全填充覆盖到通道槽内,而是选择性的围绕着排气管布置,尽量节约材料成本。

偷工减料重灾区之——扭力梁悬挂缺少防倾杆(扭力杆)

扭力梁后悬挂虽然技术落后,但在现阶段还是会大量应用,因为成本低,在城市道路中行驶,也并不比独立悬挂差多少。而很多车即便是已经使用了低成本的扭力梁,但厂家还是觉得不够省钱,于是就把扭力梁里边的防倾杆也给去掉了,一下子就降低了操控性,车辆转弯时的侧倾就会很难抑制。

宝骏510的后扭力梁内部,并无防倾杆设计,丧失了很大的操性,进一步缩减了成本。

(上图轩逸)扭力梁内无防倾杆,也是将这种简单的结构,再一次推向了极致,甚至是极端简陋。

全文总结:汽车的设计水准不够高并不可怕,努力提升、改善品质是一个车企的“日常行为”。但是可怕的是,有了设计水平还不好好干,想方设法偷工减料,多赚钱是没错,但是请不要影响产品的质量,人为减配是对消费者的不负责,但是在竞争激烈的车市环境下,我们很难看到“全才”产品出现。毕竟一分钱一分货。

文章标签:
汽车设计
 
相关推荐
牛车网 1.2万粉丝    1万作品 关注 牛车网是汽车互联网江湖的挑战者,立志打破汽车与消费者之间信息
推荐作者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