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如今汽车产品的品质高低并非完全由厂家的设计制造能力来决定,很多时候,明明能做好的,就是不做。说直白点,还是为了多赚钱,那就要多省料。偷工减料是汽车产品永远无法逃避的话题,一分钱一分货在这个行业也是至理名言。
从牛车实验室拆解过的车型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很多地方都留下了偷工减料的铁证。汽车产品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即便你拥有它,也无法知道其内部的品质如何。在车顶、地板、甚至是车门内部,都会有些你大概永远不知道的秘密。我们今天不妨来一一解读其中的“成本奥秘”。
偷工减料重灾区之——发动机盖隔音隔热棉
这可能是地球人都知道的“秘密”,越来越多的车开始对发动机盖下手,而且大多还是全系标准减配。其实俗称隔音棉,但是它隔音的作用却是微乎其微的。大多数时候,还是起到了隔热的作用,这个作用肯定大于隔音。一般来说,隔音隔热棉,有无的区别,对于车内噪音几乎没什么影响,站在车外仔细听也没什么分别,用仪器来测量,大概有两三分贝的差别。
在隔热方面,它还是很有用的。发动机工作温度极高,热气上升直接烘烤机器盖,长此以往,机器盖的里外漆面都会过早老化。在网上搜索隔音隔热棉,几十块钱到几百块钱不等,就是这样一个零件,厂商也是能省则省。无论是低端的捷达(上图),还是豪华品牌宝马,均是如此。
偷工减料重灾区之——发动机舱防火墙隔热铝箔板
发动机舱靠近前风挡的区域,我们一般称之为防火墙。这里最起码是有隔热阻燃棉铺设的,但是有不少车省去了铝箔隔热层。一般来说,这个区域是机舱内的高热聚集区,理应得到良好的隔热措施,也是安全设计的体现。只可惜在现实中,为了省钱,越来越多的车开始减配铝箔层。这部分虽然一眼可见,但大多数消费者 并不知情,也给偷工减料带来了方便。
上图捷达,下图轩逸。
发动机舱防火墙区域(即靠近前风挡的地方)没有安置常见的铝箔板隔热层,仅铺设了黑色的隔热棉质层,兼具阻燃的作用。不如铝箔+隔热棉双防护完善。
偷工减料重灾区之——白车身各处的人工涂胶普遍缺乏规范
车身各处的钣金胶和粘合剂,采用人工涂抹的方式,本身就是在降低成本,而人工涂抹就无法限制其规范性,随意乱涂的现场可以说是非常的普遍。虽然看似浪费了不少材料,但是相对于机器人涂胶来说,还是省了大把的钱(下图捷达)。
有时候胶体涂抹十分随意,甚至出现了空洞,如此可能导致雨水的积存,造成车体局部生锈。虽然内部胶体的涂抹不会对汽车品质产生较大影响,但足以反映出其生产流水线的整体素质。
上图雷凌,下图缤越。
下图宝马3系。
偷工减料重灾区之——车辆各处缺少隔音棉
隔音设计是汽车永恒的话题,也是提升驾乘感受的一个最重要渠道。这其中隔音棉的作用不可小觑,虽然其成本并不高,但是厂商们也是能省则省。从车门内饰板,到车顶、翼子板、后排座椅等等地方,其实都应该添加隔音棉或者是减震胶垫,但实际上,一般的家轿还是比较少有铺设全面的。即便是也隔音棉,也分为原生材料和再生材料,成本相差很大(下2张图捷达)。
车顶内饰板,没有隔音棉,没有任何优化设计。
偷工减料重灾区之——车辆各处的线束缺乏防护
各种线束遍布车内各处,累计长度甚至达到了惊人的数公里。这些线束在车内长期固定,显然不仅要经历春夏秋冬的温度气候洗礼,更是要面临着震动和磨损。如果不好好保护的话,车辆出故障都算小事,自燃的风险也是与日俱增。不过,我们在一般的车型里,也是很少能见到对线束全面保护的产品,即便是宝马3系也是大量裸露线束(下3图捷达)。
(上下图宝马3系)地板边缘的各种线束就更令人失望了,基本全裸着。真的不用担心短路或受潮吗?
偷工减料重灾区之——再生棉材料地毡层
地毡材料也是车主很难看到的,很多车为了省钱,选用了再生材料,看起来跟黑心棉差不多,也有很大的异味。原生棉和再生棉的踩踏舒适性也是有很大区别的,再生棉往往硬邦邦,而且杂质中含有什么细菌也不得而知。为了节约成本,原生棉地毡太少见了。
虽然材质工艺不断提升,但是再生棉依然会有明显的异味,尤其在车辆暴晒后更为明显,长期挥之不去,这是车内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上图)雷凌的地板下再生棉似乎是有点极端了,再生棉其实在很多厂商的产品上都有出现。即便是大众甚至是宝马也一样会用再生棉。不过大多数情况下,再生棉属于稍有异味,且颜色基本呈蓝色或者是蓝白相间的。雷凌的再生棉不但面积大,而且颜色是黄棕色非常罕见,正在我们想研究下其品质的时候,用手拽了一下,再生棉的地毡居然就破损了。
缤越地毡层采用三层材料覆盖,最外面的毛毡层和下面的发泡层被压制在一起,掀开之后可见再生棉填充层。再生材质虽然有利于材料的环保再利用,但也给车内带来一定的异味。
掀开新朗逸的地毡层,地板下的材料应用仍然是大众品牌的一贯作风,地毡下的线束局部裸露。出于控制成本的考虑,地毡下的材质也是惯用的再生回收棉。
偷工减料重灾区之——底盘排气通道平面铝箔板
底盘上的排气管,肯定也是发热惊人的组件,除了极少数车(比如宝骏510)完全不做防护之外,大部分车的这个部位,都用铝箔板来隔热。但是铝箔板也是可以偷工减料的,并不是说面积小了,而是把蜂窝状的铝箔板(半球纹)换成了平面铝板,这样省了不少钱。但是由于平面铝板的散热表面积显然是小于半球纹板的,也就给排期隔热带来了隐患。
(上图捷达)底盘中部排气的隔热铝板使用的是平面铝板,其成本只有常见的半球形花纹铝板的一半左右,无论是铝板强度还是隔热、隔音效果都较差。
(上图)轩逸的底盘中央排气通道,虽然使用了铝箔板隔热层,但不是半球纹铝板,而是平面板材,在散热面积上显然小了不少,而且成本低了一些。这些平面铝箔板并不是完全填充覆盖到通道槽内,而是选择性的围绕着排气管布置,尽量节约材料成本。
偷工减料重灾区之——扭力梁悬挂缺少防倾杆(扭力杆)
扭力梁后悬挂虽然技术落后,但在现阶段还是会大量应用,因为成本低,在城市道路中行驶,也并不比独立悬挂差多少。而很多车即便是已经使用了低成本的扭力梁,但厂家还是觉得不够省钱,于是就把扭力梁里边的防倾杆也给去掉了,一下子就降低了操控性,车辆转弯时的侧倾就会很难抑制。
宝骏510的后扭力梁内部,并无防倾杆设计,丧失了很大的操性,进一步缩减了成本。
(上图轩逸)扭力梁内无防倾杆,也是将这种简单的结构,再一次推向了极致,甚至是极端简陋。
全文总结:汽车的设计水准不够高并不可怕,努力提升、改善品质是一个车企的“日常行为”。但是可怕的是,有了设计水平还不好好干,想方设法偷工减料,多赚钱是没错,但是请不要影响产品的质量,人为减配是对消费者的不负责,但是在竞争激烈的车市环境下,我们很难看到“全才”产品出现。毕竟一分钱一分货。
在竞争激烈的10万元级别插电式混合动力SUV市场中,吉利星舰7 EM-i的上市起售价格9.98万起,无疑对宋Pro DM-i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两款车型均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卓越的性能
如果你已经被iCAR V23的颜值所吸引,建议你点开视频了解一下它的动态表现。字少事大,iCAR V23,好开!
最近2024全球汽车芯片创新大会热闹非凡,咱们自主车企也在芯片领域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想必银河E5的车主就很有发言权~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银河E5搭载了国产首颗车规级7nm芯片——“
坦克500居然用上了解耦四驱。那么长城为什么要给坦克500安排一个看上去没有那么越野的四驱结构呢?哪些消费者会买解耦四驱的坦克500 Hi4-Z呢?解耦四驱的坦克500,开起来又有哪些不同呢?
最近几年,国产汽车品牌的发展越来越快,并且普罗大众对新能源车型的认可度也开始变得越来越高。其中最受欢迎的国产自主品牌非比亚迪莫属,比亚迪发布11月销量为506804辆,连续两个月突
等了一天,小米SUV终于来了!工信部在昨晚八点多的时候,公布了第六十九批《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而小米SUV赫然在列。咱们就说,工信部的小伙伴都要加班的吗(手动狗头)?几乎是同一时
经过东风Honda用户一年漫长的期待,东风Honda“本家DAY”终于在12月的第一个周末温暖回归,来自天南海北的数百名“本家人”汇聚武汉,开启了一段充满惊喜的归家旅程。此次活动主
吉利银河星舰7已经正式上市,其限时先享指导价9.98万起的消息迅速传播,引发热议,不少先前选择购买2025款亚迪宋Pro DM-i的朋友决定先试试这款新车,再从其中来选择。动力系统
iCAR V23通过独特的风格化设计元素和丰富的功能,提供了与传统SUV截然不同的情绪价值体验,它就是BORN TO PLAY。
选择一款合适的新能源车不再仅仅是考虑动力和续航,而是要综合考量空间、智能科技、以及日常使用的经济性,这不,比亚迪2025款宋Pro DM-i的强大对手吉利星舰7和上市了,且限时先享
今天,我要给大家带来一场关于吉利星舰7和比亚迪2025款宋Pro DM-i的“世纪大战”,这场PK可不仅仅是价格战,还有空间、智能化水平及动力上的比拼,接下来让小编带你了解这两款车
NIO Day即将开幕,但蔚来已经提前扔出了一个大招。旗舰车型ET9,成为了国内首款搭载线控转向技术的量产车,划重点,这是经过工信部认证的。解释一下,就是你以前是手拧方向盘,一根柱
理想如何解决纯电动车冬天座舱冷续航短充电慢的用车痛点?听完这节课,原来问题比我们想象中的复杂多了
在混动SUV市场,吉利星舰7EM-i与比亚迪宋PRO无疑是两大热门之选,各自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消费者的目光。星舰7上市起售价9.98万。为了帮助广大消费者更加明智地在这两款
新能源汽车市场日益壮大,限时先享指导价9.98万的吉利的星舰7和官方指导价为11.28万比亚迪的2025款宋Pro DM-i无疑是其中的热门车型。今天,我们就来一场深度对比,看看这
12月6日周五晚上,吉利银河星舰7正式上市,像一颗深水炸弹,激起了紧凑型SUV市场的千层浪花。限时先享指导价9.98万起的消息一出,瞬间点燃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也让竞争对手们纷纷侧
最近,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悄然上演。吉利星舰7(限时先享指导价仅9.98万)上市后,和比亚迪宋Pro DM-i这款紧凑型SUV成为了插混竞争对手,吸引着无数消费者的目光。今天,我
在竞争激烈的10万元级别插电式混合动力SUV市场中,吉利银河星舰7 EM-i的上市无疑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选择,同时9.98万的起售价也对比亚迪宋PRO形成了直接的挑战。面对这两款
限时先享指导价9.98万的吉利星舰7与官方指导价11.28万的比亚迪宋Pro DM-i,作为紧凑型SUV市场中的佼佼者,各自凭借其独特魅力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目光。今天,我们就来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