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受疫情影响,身边不少朋友都想买一辆上下班通勤的车。跟他们沟通发现,大多数年轻人对豪华品牌还是有偏好的,但为了追求个性、或者是觉得性价比高,很多人问我凯迪拉克、捷豹、沃尔沃这些二线豪华品牌能不能买。
我的建议是,除了个别有特殊需求的,对大多数买回去家用、上下班通勤的,还是老老实实买一辆一线豪华品牌更好(哪怕钱不够贷点款)。因为二线豪华品牌之所以称为二线,还是有它本身局限性的。
一、产品线不够齐全
买二线豪华品牌,你首先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它们的产品线不够齐全,不一定能找到你想要的车型。就像我一个女同学要买一辆小一点的两厢车,又不想要烂大街的奥迪A3、宝马1系。我找来找去,二线豪华品牌里就没有小两厢的轿车(雷克萨斯的库存CT是国五排放),最后我只能无奈的推荐了开起来无限接近两厢轿车的SUV雷克萨斯UX,可这车价格却比奥迪A3、宝马1系贵了好几万。
我也大致数了一下,不算基于同一车型衍生出来的旅行版、高性能版,一线豪华品牌普遍有15款以上不同级别的车型,而较多的宝马则有20款;而大部分二线豪华品牌,所有的车加起来也不超过8款,其中最多的雷克萨斯也仅仅只有11款而已。
二、产品本身的体验也不完善
然后就是产品本身的一些问题了,和大部分一线豪华品牌的产品完善度、全面度较高不同,很多二线豪华品牌都存在着某一点超强,也很容易让人找到明显的弱点。比如凯迪拉克最新的CT5,从驾驶层面来说,它确实比新一代宝马3系更热血,但它的后排头部空间却非常局促,170cm的乘客坐进去头发都能扫车顶,这样的车就明显不太适合家用。这正是目前很多二线豪华品牌的产品策略:它们必须要有很鲜明的卖点突出,才能吸引来一些专买“长板”的买家。产品策略是正确的,但这种产品策略也让这些车不能适应很广泛的用户群。
而且,二线豪华品牌的车,有时候参数展现出来的优势并不等同于体验。举个例子,我们之前做的《豪华品牌小型SUV横评》,从发动机参数来看,捷豹E-PACE是毫无争议的第一,但多次直线加速对比的实战,它从来没跑过第一,而且动力系统还有明显的热衰退现象。
三、维护的时间成本更高
买二线豪华品牌也会给后续的用车带来高额的维护成本,这个成本倒不是说费用,毕竟BBA的零整比(尤其是奔驰)也是很高的,这里说的成本主要指时间成本。二线豪华品牌的4S店网点数量、店内的零部件备货数量以及车辆的保有量都与一线豪华品牌有着很大差异。
这就导致几个问题:第一,很多三四线城市的用户,保养时需要出一趟远门去附近的一二线城市才行,这点在西北部体现得更为明显;另外,零部件经常需要从外地调货,增加了维修时间,我们之前接触过一个案例,一辆捷豹XJL要更换翼子板,要去英国订货,总共花了两个月才出4S店;第三,因为样本不多,很多小问题4S店压根找不到原因,这点和医院很像,大的医院样本病例多,医生经验丰富,解决问题也就手到擒来。
四、此时的优惠抵不过卖车的贬值率
我发现留意二线豪华品牌的消费者,很多还是因为它的优惠。但事实上,进入国六时代之后,二线豪华品牌的价格优势并不明显,尤其是和有海量车型共享动力总成的奥迪比。而前段时间国五转国六时,凯迪拉克ATS-L出现的16万的超低价格,阿尔法罗密欧全系6折的巨额优惠,这些情况短期内很难再出现了。
而且也正是因为之前不计后果的打折卖车(毕竟车型较少,不太在意对低级别车型构成威胁),导致这些车型的二手车市场价进一步降低。综合来看,二线豪华品牌里除了价格管控很严格的雷克萨斯以外,贬值率普遍要比一线豪华品牌高10%左右。这么算下来,即便是你买车时便宜了几万块,卖车时很容易就折在了贬值率上了。
所以,综合上述理由,对那些想要买豪华品牌车的消费者,我真心诚意的建议:一,不要被短期优惠迷惑眼睛;二,如果没有特殊需求,尽可能的选择一线豪华品牌;三,如果某二线豪华品牌正好符合自己需求,请在认真考虑家人需求和养护便利性后再做出选择。
在竞争激烈的10万元级别插电式混合动力SUV市场中,吉利星舰7 EM-i的上市起售价格9.98万起,无疑对宋Pro DM-i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两款车型均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卓越的性能
如果你已经被iCAR V23的颜值所吸引,建议你点开视频了解一下它的动态表现。字少事大,iCAR V23,好开!
最近2024全球汽车芯片创新大会热闹非凡,咱们自主车企也在芯片领域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想必银河E5的车主就很有发言权~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银河E5搭载了国产首颗车规级7nm芯片——“
坦克500居然用上了解耦四驱。那么长城为什么要给坦克500安排一个看上去没有那么越野的四驱结构呢?哪些消费者会买解耦四驱的坦克500 Hi4-Z呢?解耦四驱的坦克500,开起来又有哪些不同呢?
最近几年,国产汽车品牌的发展越来越快,并且普罗大众对新能源车型的认可度也开始变得越来越高。其中最受欢迎的国产自主品牌非比亚迪莫属,比亚迪发布11月销量为506804辆,连续两个月突
等了一天,小米SUV终于来了!工信部在昨晚八点多的时候,公布了第六十九批《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而小米SUV赫然在列。咱们就说,工信部的小伙伴都要加班的吗(手动狗头)?几乎是同一时
经过东风Honda用户一年漫长的期待,东风Honda“本家DAY”终于在12月的第一个周末温暖回归,来自天南海北的数百名“本家人”汇聚武汉,开启了一段充满惊喜的归家旅程。此次活动主
吉利银河星舰7已经正式上市,其限时先享指导价9.98万起的消息迅速传播,引发热议,不少先前选择购买2025款亚迪宋Pro DM-i的朋友决定先试试这款新车,再从其中来选择。动力系统
iCAR V23通过独特的风格化设计元素和丰富的功能,提供了与传统SUV截然不同的情绪价值体验,它就是BORN TO PLAY。
选择一款合适的新能源车不再仅仅是考虑动力和续航,而是要综合考量空间、智能科技、以及日常使用的经济性,这不,比亚迪2025款宋Pro DM-i的强大对手吉利星舰7和上市了,且限时先享
今天,我要给大家带来一场关于吉利星舰7和比亚迪2025款宋Pro DM-i的“世纪大战”,这场PK可不仅仅是价格战,还有空间、智能化水平及动力上的比拼,接下来让小编带你了解这两款车
NIO Day即将开幕,但蔚来已经提前扔出了一个大招。旗舰车型ET9,成为了国内首款搭载线控转向技术的量产车,划重点,这是经过工信部认证的。解释一下,就是你以前是手拧方向盘,一根柱
理想如何解决纯电动车冬天座舱冷续航短充电慢的用车痛点?听完这节课,原来问题比我们想象中的复杂多了
在混动SUV市场,吉利星舰7EM-i与比亚迪宋PRO无疑是两大热门之选,各自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消费者的目光。星舰7上市起售价9.98万。为了帮助广大消费者更加明智地在这两款
新能源汽车市场日益壮大,限时先享指导价9.98万的吉利的星舰7和官方指导价为11.28万比亚迪的2025款宋Pro DM-i无疑是其中的热门车型。今天,我们就来一场深度对比,看看这
12月6日周五晚上,吉利银河星舰7正式上市,像一颗深水炸弹,激起了紧凑型SUV市场的千层浪花。限时先享指导价9.98万起的消息一出,瞬间点燃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也让竞争对手们纷纷侧
最近,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悄然上演。吉利星舰7(限时先享指导价仅9.98万)上市后,和比亚迪宋Pro DM-i这款紧凑型SUV成为了插混竞争对手,吸引着无数消费者的目光。今天,我
在竞争激烈的10万元级别插电式混合动力SUV市场中,吉利银河星舰7 EM-i的上市无疑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选择,同时9.98万的起售价也对比亚迪宋PRO形成了直接的挑战。面对这两款
限时先享指导价9.98万的吉利星舰7与官方指导价11.28万的比亚迪宋Pro DM-i,作为紧凑型SUV市场中的佼佼者,各自凭借其独特魅力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目光。今天,我们就来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