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针刺测试引发隔空论战!这根针究竟刺痛了谁?

针刺测试引发隔空论战!这根针究竟刺痛了谁?

汽车点评车叔 2866浏览 2020-05-27 IP属地: 未知

火了,火了,锂电池又着火了!

这一次是测试起火。微博博主@小鱼锂电在5月21日发布视频,视频内容是对宁德时代811三元电池做针刺测试。测试钢针刺入电池后,电池迅速爆燃,浓烟滚滚。

针刺测试引发隔空论战!这根针究竟刺痛了谁?

看到自家的电池没能通过针刺测试,宁德时代肯定是坐不住的,毕竟前不久宁德时代副董事长潘建才夸口表示,公司“三元和铁锂都有可通过针刺测试的产品”。如今电池着火,似乎被打脸了。于是,5月22日,宁德时代也在微博上发了个视频。

针刺测试引发隔空论战!这根针究竟刺痛了谁?

在视频中,宁德时代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现象,针刺测试的钢针无法刺入其三元电池包,侧面表现出电池包很安全。对于这个视频,网友给出了反对意见,认为针刺测试的本质是电池短路。也有人认为针刺测试无意义。

针刺测试引发隔空论战!这根针究竟刺痛了谁?
针刺测试引发隔空论战!这根针究竟刺痛了谁?

或许是5月22日的微博还没有解决广大网友心中的疑问,因为钢针没有刺穿电池,那么电池是否会着火还不一定,于是在23日宁德时代又发了一条微博。

针刺测试引发隔空论战!这根针究竟刺痛了谁?

视频展示了三元电芯通过针刺测试的过程,并且表示已经在2017年掌握了这项技术,只是没有推广而已。最后反问“通过针刺测试=电池安全吗?”

这下,比亚迪销售公司副总李云飞坐不住了,毕竟前不久比亚迪以此宣传刀片电池的安全性,于是李云飞也发了条微博。

针刺测试引发隔空论战!这根针究竟刺痛了谁?

一时之间,双方剑拔弩张,一副要开干的样子。但仔细想想,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是3月份发布的,虽然做了三元锂电池和刀片电池针刺实验的对比,但好歹比亚迪自家也有三元锂电池的产品,且实验没有指名道姓,不算引战。

针刺测试引发隔空论战!这根针究竟刺痛了谁?

现在5月了,宁德时代突然跳出来证明自家电池安全,可能是因为最近新能源汽车自燃事故频发,恰巧@小鱼锂电在此时发布的那条视频,直指宁德时代的811电池无法通过针刺测试,似乎在暗示宁德时代的锂电池与新能源汽车自燃有关联。出于这个原因,宁德时代才会出来维护自己的声誉吧!

针刺测试引发隔空论战!这根针究竟刺痛了谁?

短暂的战火,差点让人忘了还要聚焦问题本身。其实宁德时代第一个视频,并没有展现出本来的意思,有点哗众取宠的嫌疑。三元锂电池内部短路或者暴露在空气中,肯定会自燃,这是材料本身的局限。

宁德时代发布的第一个视频中,虽然表现出电池包很安全,钢针无法刺破,但结论不该是三元锂电池可以经过针刺测试。就像装满煤气的煤气罐,不能因为罐子本身安全就可以证明煤气无法点燃。

针刺测试引发隔空论战!这根针究竟刺痛了谁?

当然,宁德时代也在第二个视频提出了一个观点,即通过针刺测试不意味着绝对的安全。毕竟在一些自燃事故中,新能源汽车可是停留在原地突然起火,根本没有什么针能够刺入电池。电池热失控才是导致事故的根本,而针刺只是诱发热失控的因素之一。

况且,针刺测试也并非强制的一项测试。在5月12日国家发布的GB3038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中,并未将针刺测试作为强制标准。通过这项测试只能证明电池确实比较安全,但没办法通过针刺测试的,也无须灰心。举个例子,核动力的来源是核反应,这危险吧,稍有不慎核泄漏,造成巨大生命财产损失,但合理控制,它就是一个宝贝。

针刺测试引发隔空论战!这根针究竟刺痛了谁?

在现阶段,动力电池做好热控制才是最重要的,因为许多新能源汽车并非是电池受损破裂才自燃的,而是在停车场莫名其妙的自燃。因而针对这一情况,改进动力电池才是王道。长远来看,依旧需要找出三元锂电池的替代品,毕竟电芯材料本身就很安全,也是比较重要的。

车叔总结

双方都未指名道姓,但车叔以为,即便真正互相掐着脖子进行论战,也是一种好事。在讨论过程中,对电池的安全性进行有效的探讨,有利于行业发展。电池变得越来越安全,对于消费者来说,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相关推荐
汽车点评车叔 29.6万粉丝    1.7万作品 关注 汽车垂直领域知名自媒体,人见人爱的车叔带你成为懂车帝!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开老表改车 关注
开老表,日常汽车改装工作分享:通风座椅、氛围灯、汽车音响等。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