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电动车起火至驾驶员罹难 宁德时代针刺试验无用论还站的住脚吗?

电动车起火至驾驶员罹难 宁德时代针刺试验无用论还站的住脚吗?

道哥说车 3048浏览 2020-05-28 IP属地: 未知

“我们在嘲笑大众的300公里续航不到的朗逸EV、宝来EV、奥迪Q2L etron的时候,其实很多代价我们也在付,车企长续航里程竞赛是以牺牲安全性为代价的。”在《汽车专业网》编辑针对“电动车起火至驾驶员罹难”的采访中,一位汽车工程师的话直戳人心。

5月以来,国内发生多起新能源汽车起火的案例鲜有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例。直至5月26日深圳市内的一起追尾车祸中,疑似南京依维柯新能源厢式车追尾起火,驾驶人在车里还伸着手求救,可就是打不开门,活生生烧死,实在令人揪心。

这起致人死亡事件引起政府部门与公众对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关注,一味追求续航里程无忧却忽视安全性真的正确吗?据了解,此前起火车辆以及最近依维柯电动物流车均使用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联想至日前,比亚迪与宁德时代的“隔空互怼”,宁德时代抛出“电池的安全和电池的滥用测试是两回事,有些人把滥用测试的通过等同于电池的安全”,抛出“针刺试验无用论”,《汽车专业网》编辑这次默默向比亚迪又靠近了一点。

起火致驾驶员罹难事故逼问电池安全性 宁德时代是否值得相信?

5月26日,深圳交警通报,深圳市福田区皇岗路与莲科路路口,发生一起两台车辆追尾交通事故。导致追尾的电动货车着火,驾驶人当场死亡。

根据现场视频,起火的电动货车疑似是南京依维柯新能源厢式车,具体起火原因待排查。作为上汽集团旗下的合资公司,上汽集团表示正在核实中。

电动车起火至驾驶员罹难 宁德时代针刺试验无用论还站的住脚吗?


对此,《汽车专业网》编辑询问了国内某大学汽车教授的看法,其表示,这并不是第一起国内新能源汽车起火至人罹难的案例,第一起是比亚迪e6被高速追尾碰撞,撞的程度很严重,电池包撞破,电解液燃烧。这次的碰撞看上去并不严重,然而结果是司机想开车门却被卡死,电池包又着火,司机再也没能出来。这次是国内最严重的纯电动汽车着火事件。

根据国家平台监测的统计,去年5月到年底,一共发生了113起新能源汽车事故。汽车电子工程师朱玉龙此前撰文,不同的统计显示,电池问题是起火事故的直接原因,北理工此前的统计称,因电池问题造成起火事故占61%,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简称CATARC)此前的统计为占52%,由于两家单位都直接参与到事故的调查和原因认定的程序中,所以这个统计的意义还是很明确的。

这么多严重的纯电动汽车起火案例令人警醒,明明碰撞并不严重,为何还会让熊熊大火夺走了驾驶员的生命?虽然此事的原因尚在调查中,但电池的安全性却足以引发人的思考。

就在5月11日,宁德时代还在指责比亚迪滥用针刺试验测试,并用包有金属外壳的测试回击,宣称“针刺试验无用”,而今配有宁德三元锂电池的车辆起火引发重大事故后,宁德时代还值得相信吗?

里程焦虑催生宁德时代帝国 比亚迪刀片电池挑战霸主地位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有两种主流方案,一是三元锂,二是磷酸铁锂。前者能量密度是绝对优势,缺点是安全性较差,热失控风险大。后者的能量密度差,但价格便宜,循环寿命长。早期国内车企大多使用磷酸铁锂方案,纯电动汽车的续航均在300KM以下,用户里程焦虑明显,而搭载三元电池的特斯拉横空出世,7000节松下18650电池组成了复杂的电池矩阵,为车辆提供超过500KM的续航里程直接催生了以三元锂电池为主导的宁德时代和一批主打高续航的车型。

电动车起火至驾驶员罹难 宁德时代针刺试验无用论还站的住脚吗?


补贴的诱惑以及市场的需求,令宁德时代如“坐火箭”般成长,迅速超越国内新能源电池大哥比亚迪成为新的领头羊。然而随着比亚迪“刀片电池”的出现,行业大哥宁德时代的地位显然受到了挑战。

任谁都知道,三元锂电池的安全性始终存在潜在危险。比亚迪通过结构优化研制出“刀片电池”,从根本上解决了掣肘磷酸铁锂的能量密度问题。在3月29日的刀片电池发布会上,比亚迪公开了自家三元电池、磷酸铁锂块状电池、刀片电池的针刺测试视频。视频中三元电池针刺后发生剧烈燃烧,磷酸铁锂块状电池冒烟,刀片电池仅仅是温度和输出电压略有变化。

据了解,锂离子电池针刺试验,是所有实验项目中最严苛的一项。通过金属钢针刺穿电池极板和隔膜,直接造成电池内部短路。目前还并没有哪一家的三元锂电池能通过此项考验。当然,宁德时代或许是个例外。

宁德时代试图论证“针刺无用” 里程竞逐中或许更该考虑安全

面对突如其来的比亚迪“大刀“,宁德时代的回应令人哭笑不得。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运营官曾毓群声称“电池的安全和电池的滥用测试是两回事,有些人把滥用测试的通过等同于电池的安全”的回应本就语出惊人,而接下来的测试更加令人乍舌。

电动车起火至驾驶员罹难 宁德时代针刺试验无用论还站的住脚吗?


5月21日,锂电池爱好者 小鱼锂电在微博中发出自己拍摄的宁德时代三元电池穿刺视频,该实验严格按照国标进行,钢针刺入电池后,发生了剧烈的爆炸和燃烧。

5月22日,宁德时代官方微博发出自家的针刺测试视频,只不过他针刺测试的对象不是单体电芯,而是包裹了金属外壳的电池包总成。用来实验的钢针在金属外壳面前直接崩断。

5月23日宁德时代又发出了针刺单体电芯的视频。钢针缓慢的扎入电池,并未引起内部短路,甚至连温度和电压都没有显著变化。最后的结果自然是:整个过程电池没有质量损失,电解液无泄漏,安全阀未打开,电池未起火。

但从实验视频来看,也许宁德时代沾沾自喜认为成为了通过三元锂电池针刺试验的企业,但在广大网友看来,这无疑是在强迫大家交“智商税”。宁德时代将原应作为试验的电芯短路安全问题换为了电池包整体够不够坚固的问题,完全违背了针刺试验的试验本体和最终目的。

5月7日,杭州市一辆新能源汽车因意外撞向路边护栏,导致车辆迅速起火冒烟,几分钟内已蔓延至全车。用一国外汽车工程师的话说:“宁德时代说针刺实验没有必要,但这就是现场版的针刺实验,真的是瞬间起火。”

诚然,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在纯电动车提升续航里程方面立有不可磨灭的功勋,只是在里程的竞逐中,是不是也要考虑安全的问题呢?

“长续航里程竞赛”是以牺牲安全为代价

针对近来频发的自燃事故,里程焦虑显然没有安全顾虑更加值得被关注,联系至26日发生的电动汽车起火至驾驶员罹难的事件,一位汽车工程师对《汽车专业网》表示到:我们在嘲笑大众的300公里续航不到的朗逸EV、宝来EV、奥迪Q2L etron的时候,其实很多代价我们也在付,目前情况看来,以现在的电池技术,做300公里续航历程的纯电动车是比较理性的。“长续航里程竞赛”是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

5月以来,我们看到了很多的新能源汽车自燃案例,对于频繁发生的新能源汽车自燃事件,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了《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电动客车安全要求》和《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虽然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将在2021年开始执行,但不得不说,各企业也应严抓电池安全性。

此外,由于26日新能源汽车起火致死案例,上述汽车工程师猜想,凭近段时间的电动车火灾事故,够上“严查”了,估计几部委又要联合行动了。

来源:汽车专业网

 
相关推荐
道哥说车 33.6万粉丝    7387作品 关注 对汽车进行庖丁解牛,对汽车人进行故事挖掘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