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在上海国际汽车城瑞立酒店举行的2020年第十届CPRJ车用塑料技术论坛暨展示会上,来自车用塑料上下游产业链的技术专家共聚一堂,分享车用塑料最热技术及市场前沿趋势。
本次活动由雅式集团主办,由雅式橡塑网 (AdsaleCPRJ.com)、《CPRJ中国塑料橡胶》及《CPRJ国际刊》承办,OE汽车协办,并得到上海汽车工程学会、CHINAPLAS国际橡塑展、车知知和上海军民两用科学技术促进会(SCIMC)的支持。
据主办方介绍,本次活动共有来自主机厂、零部件和院校等400+人参加。
嘉宾、观众们陆续签到。
为保证现场参会人员的健康与安全,主办方在现场安排了一系列防疫措施。
来自汽车产业链的人士聚集一堂,倾听专家大咖对行业的分析,并与同行交流学习。
茶歇现场,参会人士享美食,共交流。
主办方与部分嘉宾合影。
由于疫情管控原因,主办方雅式集团雅式出版有限公司总经理唐詠雅未能到现场参会。她通过云视频致辞时表示,“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是全球汽车技术发展方向。塑料作为现代汽车重要材料之一,将对包括轻量化在内的多个技术领域做出更加重要的贡献。”
雅式出版有限公司总经理唐詠雅视频云致辞。
上海市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梁元聪在分析后疫情时期的汽车产业动态时指出,疫情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影响,主要是短暂的冲击,不会对基本的需求面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疫情期间所压制的购车需求,在后期会逐步释放出来,出现报复性反弹。“疫情本不是淘汰者,但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使强者更强,弱者愈弱。”梁元聪说。
上海市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梁元聪。
他指出2020年是落后车企淘汰关键年,在去产能、去库存及消费增速下滑背景下,2021年整体市场仍将波动探底。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将开启新一轮繁荣。
东华大学教授余木火担任主会场嘉宾主持人。
一、车用塑料未来三大趋势
市场瞬息万变,不变的是技术创新。在新形势下,哪些创新车用塑料技术值得关注?
1.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指出,到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
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正由零部件、整车研发生产及营销服务企业之间的“链式关系”,逐步演变成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多领域多主体参与的“网状生态”。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叠加交汇、融合发展新阶段,哪些材料及成型技术值得关注?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商品研发院彭建斌结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版》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指出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加速融合,以“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是必然趋势。
这一趋势要求提升造车的基础技术,如突破车规级芯片、车载操作系统、新型电子电气架构、高效高密度驱动电机系统等关键技术和产品;攻克氢能源储运、加氢站、车载储氢等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支撑技术;开展高性能铝镁合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等车辆轻量化材料产业化应用。
对金属材料来说,“可视化、彩色化是大趋势。如电池箱体及可视盖以提高系统能量密度,无强度要求的可视壳体(如控制器、变换器、配电盒等)以及可视低压储气筒、真空罐、储液罐以及具有挑战性的碳纤维座椅骨架、仪表台、传动轴、副车架等。”彭建斌补充道。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商品研发院彭建斌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兼车用行业总监王大中博士指出,由于新能源汽车采用不同于传统燃油车的动力驱动方式,对整车及三电周边应用提出新的材料需求。
如整车控制器要求材料需满足低翘曲、尺寸稳定性、优异的机械性能及耐高温、耐高低温循环和与金属相容性好等性能指标。电池控制器还要求材料必须抗跌落。电池接线盒、电控连接器和储能箱转接线束则要求材料需要满足阻燃UL 94 0.8mm V-0,优异的力学性能,优异的电气 CTI≥600V,高耐热,高流动性及颜色稳定性等。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兼车用行业总监王大中博士
动力电池出于高安全性考虑,对材料的要求更为苛刻,要求材料需满足UL94 V-0阻燃、优异的加工性能、低翘曲、90℃高温老化试验、85℃/85%湿热试验以及耐化学品(酸、碱、海水等)、力学性能(整机跌落测试)和高低温冲击测试(-40~85 ℃ )等。
“特别新能源动力系统电池包冷却系统的工作环境是一次非常大的变革,对材料也是一次非常大的变革。它要求材料的工作温度80-110℃,系统压力约3bar,期望生命为10000小时,并且能够满足冷却液介质变化和关注水汽阻隔。” 王大中强调。
他表示,金发科技汽车应用全球研发中心通过仿真材料模型验证、产品注塑成型评估、产品测试和产品失效机理探究,提供综合的材料解决方案,与全球核心纯电新能源主机厂及T1进行全面合作。
曼胡默尔滤清器(上海)有限公司(MANN+HUMMEL)研发中心负责人潘勇分享了工程塑料在燃料电池汽车进、排气系统中的应用。
曼胡默尔滤清器(上海)有限公司(MANN+HUMMEL)研发中心负责人潘勇
上海军民两用科学技术促进会(SCIMC)新能源与环境工程研究院秘书长刘训春介绍了电池环保智能管理系统如何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
上海军民两用科学技术促进会(SCIMC)新能源与环境工程研究院秘书长刘训春
2.降本增效求生存
对于汽车企业来说,“降本增效求生存”已不仅是一句口号,而是借助信息技术、创新成型工艺以及材料科学,来实现降本增效稳发展。
延锋彼欧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YFPO)制造工艺兼质量系统总监张明介绍说,在汽车外饰件注塑生产中灵活应用信息系统可实现成本及效率改进。
如采用商务智能系统(Business Intelligence)对成本进行改进,用MI系统对注塑效率进行提升,用问题管理系统(EQMS)对质量进行改进,PMS进行交付改进等。其中PMS可自动抓取库存、自动获取涂装上件需求;按照设定优先级推荐排产方案;对共用换模台等约束进行校验以及输出注塑生产计划单等。
延锋彼欧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YFPO)制造工艺兼质量系统总监张明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研究院(BAIC Motor)内外饰部非金属工艺科材料技术经理宋艳岭在分析汽车内外饰CMF创新应用及降本增效时指出,北汽通过造型创意设计,在传统的免喷涂零部件上增加造型设计,在成本控制的前提下,大大提升零部件表面感知质量。针对新能源产品,相对产量不是很高,可考虑采用包覆代替搪塑,提高产品品质感,同时成本可控。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研究院(BAIC Motor)内外饰部非金属工艺科材料技术经理宋艳岭
广东伊之密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Yizumi)二板机市场&汽车行业线总监彭晓平介绍了创新成型工艺组合如何助力汽车制造降本增效。
如汽车保险杠自动化集成方案,搭载包括UN3200DP两板式注塑机,集成自动换模台、磁力模板、机器人自动化系统(包含水口剪切、火焰处理、称重、打码功能、输送线)以及MES联网系统,实现换模自动、无人化、信息化全自动生产。
“自动换模动作3分钟内完成,配水、油、电、气自动快插并通过RFID读取生产参数约5分钟实现生产。”彭晓平说。
广东伊之密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Yizumi)二板机市场&汽车行业线总监彭晓平
又如微发泡工艺则可降低成品的重量10-25% ,减少成品的翘曲变形、可减少模具尺寸反复修改,从而降低模具设计和制造成本。
此外,它还可降低锁模力30-50%,可以使用更低吨位注塑机,减少设备投资成本,或可做多模腔数 。“减少成型时间15-30%,增加生产效能,降低生产成本。”彭晓平补充道。
敏实集团宁波泰甬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MinthGroup)研发部经理方超分析了热塑性动态硫化橡胶(TPV)在汽车轻量化的应用进展。
他指出TPV由于轻量化、良好的耐低/高温性、优良的回弹性、优良的耐候性能、可多次重复加工及耐溶剂和油品性等特征,多用于发动机盖板密封条、内水切、外水切、泥槽、三角盖板包边、车顶饰条、后风挡饰条、门框饰条、前风档饰条、前三角窗包边和侧围饰条等。
他认为未来TPV将朝着超低压变TPV、生物基TPV、智能挤出TPV、自发泡TPV和自修复TPV的趋势发展。
敏实集团宁波泰甬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MinthGroup)研发部经理方超
陶氏公司(Dow)包装与特种塑料部门技术经理明明在介绍陶氏聚烯烃弹性体助力汽车轻量化应用时指出,聚烯烃弹性体主要用于汽车门板、隔音降噪垫、车门槛板、前后保险杠、尾门板、气囊盖、仪表板、表皮、立柱和扰流板等,陶氏通过优化弹性体熔指制备高流动TPO材料,实现产品薄壁化、更低密度和发泡功能,以取代金属部件,实现减重。
陶氏公司(Dow)包装与特种塑料部门技术经理明明。
吉玛泰克自动化工程(常熟)有限公司总经理袁一丁分享了吉玛泰克自动化解决方案在降本增效方面的应用。“如动模取件,从模具运动侧使用机械手取件,取件时顶杆推出产品,相对于定模,取件难度降低,节约单件生产周期;以及高难度镶嵌工艺,可让六个嵌件同时多方向埋入等。” 袁一丁介绍道。
3.内外饰创新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2024年中国汽车内外饰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9年,全球内外饰件行业规模超过6480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内饰市场规模约4100亿元,外饰市场规模约2380亿元。
中国内外饰行业规模超过2350亿元,占全球汽车内外饰市场的比例超过35%。汽车内外饰整体行业规模巨大,其发展空间十分广阔。那么汽车内外饰哪些设计趋势值得关注?
中国一汽研发总院材料院高级主任朱熠在介绍红旗内饰新高尚设计风格与材料应用时表示,新红旗运用了全新语言——以“尚·致·意”为核心理念,畅情表达、充分演绎“中国式新高尚精致主义”。
如红旗E-HS9中控台采用了全液晶仪表与中控显示屏组成的一体式贯穿大屏,中控台下方还配备了一块液晶屏。同时,中控台搭载18向电动调节座椅,支持加热、通风、按摩(后排)功能、无线充电。
中国一汽研发总院材料院高级主任朱熠
此外,还搭载增强版抬头显示系统(AR-HUD),全彩可视距离覆盖30m,投影画面达到44英寸,将导航和智能驾驶信息集成可视。以及搭载记忆式泊车、流媒体后视镜、遥控泊车、面部识别、情绪分析等,配备了L3级自动驾驶和转向系统。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SAIC Volkswagen)车身研发高级总监沈卫东就健康座舱技术路线研究主题进行了分享。
延锋国际汽车技术有限公司(Yanfeng)内饰研发经理顾晶则介绍了延锋智能座舱Xim21。
妙抗保国际贸易 (深圳)有限公司业务发展经理徐军表示,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问题的重视,抗菌技术在汽车内饰如座椅、地板、门板、仪表板和空调系统的应用需求增长。他援引markets and markets 咨询公司的报告分析指出,2021年中国汽车行业的抗菌市场规模约2790万美元。抗菌技术可让汽车内饰易于保持清洁,减少异味和污渍,延长产品寿命。
妙抗保国际贸易 (深圳)有限公司业务发展经理徐军
二、同期展示
除了干货满满的演讲,现场还有30+赞助商以不同形式展示创新车用塑料解决方案。部分展示内容如下:
➤ 广东伊之密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伊之密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于2002年,立足中国广东,放眼全球发展,专注高分子材料及金属成型领域,现已成立注塑机、压铸机、橡胶注射成型机、高速包装系统、机器人自动化集成系统等多个事业部,是一家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为一体的装备供应商,在装备制造领域实现多元化发展,是中国装备技术领域的标杆企业之一。
www.yizumi.com
➤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金发集团与德国门系统供应商博泽公司(Brose Fahrzeugteile)紧密合作开发了新型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KingPly™,以满足博泽更高的门基板技术开发要求。采用创新材料设计开发的新型门模块具有显著的减重效应,同时并没有降低其他任何性能要求,另外博泽将更多的功能设计集成到门基板上能有效降低装配的过程成本。与原先采用PP-LGF30材料注塑成型的门基板相比,新型复合材料门基板在新福克斯车型中成功实现为每辆车减重大于1kg;而与采用钢材结构的普通门系统相比,复合材料可以实现每辆车大于5kg的减重。
www.kingfa.com
➤ 吉玛泰克自动化工程(常熟)有限公司
Gimatic成立于1985年,总部位于意大利布雷西亚,世界领先的EOAT(机器人末端治具)解决方案供应商和创新技术领导者之一。产品包括Handling、Plastics、Sensor和Mechatronics四个系列。目前全球19家子公司,拥有专利超过180项。公司使命:基于顶尖技术,提供定制化、易于安装、智能和模块化的夹具(抓手)解决方案。
www.gimatic.cn.com
➤快思瑞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可膨胀微球是一种白色热塑性核壳结构微球体,由包裹挥发性溶剂的聚合物外壳组成。平均粒径10~30 μm,密度约1100 kg/m3。当微球受热时外壳变软内部气压急剧增大,引起微球体膨胀40~100倍。是世界上最轻量的材料之一。
https://www.crerax.com/?lang=zh-hant
➤ 日制钢机械商贸(上海)有限公司
日制钢机械商贸(上海)有限公司是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的子公司,是在中国的第一家分公司。
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成立于1907年,是世界上树脂机械制造优秀的公司之一。
日制钢机械商贸(上海)有限公司负责注塑成形机、中空成形机、双螺杆挤出机、薄膜机以及镭射装置的售后服务。
www.jsw-china.com
➤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全球化运营的化工新材料公司,业务涵盖聚氨酯、石化、精细化学品三大集群。
万华化学先进材料事业部致力于PC、PP、PMMA、长链尼龙、全生物降解塑料和特种共聚PC改性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http://www.whchem.com/
➤ 日本株式会社沙迪克
沙迪克公司是数控(NC)电火花加工机制造厂商的先驱者。创业以来,通过电火花加工控制的研究和数控系统开发, 使得加工精度飞跃提高,为全世界的精密制造业做出巨大贡献。
沙迪克在创新研发中贯彻“世上没有的东西自己造”的独立创造精神。由本公司开发的带来电火花加工革命的「直线电机」,「陶瓷」,塑料注射成型机的「V线形方式」等, 现在这些已经成为本公司产品竞争力的源泉。沙迪克(Sodick)公司的名称由来于「创造(So)」「实行(di)」「苦难・克服(ck)」的精神,这也是公司为客户服务的宗旨。
www.Sodick.Co.JP
➤ 陶氏公司
陶氏公司(纽约证交所代码:DOW)将全球性布局、资产整合和规模效益,与专注的创新和领先的业务定位相结合以实现盈利性增长。公司旨在成为在创新、客户导向、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最领先的材料科学公司。陶氏公司的塑料、工业中间体、涂料和有机硅业务组合,为包括包装、基础建设和消费者护理在内的高增长市场的客户提供品类广泛的、基于科技的差异化产品和解决方案。陶氏公司在全球31个国家运营109个制造基地,全球员工约36,500名。陶氏公司2019年实现约430亿美元销售额。“陶氏公司”或“公司”是指Dow Inc.及其子公司。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dow.com或在Twitter关注 @DowNewsroom。
https://www.dow.com/zh-cn.html
➤ 威猛巴顿菲尔集团
威猛集团是全球塑料行业中,生产注塑机、机械手以及周边设备的领导者之一,提供一站式集成智能注塑设备解决方案。
威猛集团总部位于奥地利维也纳,在全世界所有主要的塑料市场中有37家子公司,在全球7个国家拥有11个生产基地。在中国,我们的工厂位于江苏省昆山市威猛路1号。
www.wittmann-group.com
➤ 酷捷干冰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美国Cold Jet酷捷公司总部位于美国俄亥俄州,成立于1986年,在全球范围内生产和销售干冰清洗和干冰生产设备。干冰清洗机目前在美国和欧洲制造。全球设立有10多家分公司,分别位于美国、德国、丹麦、比利时、日本、中国,以及遍布全球的代理商网络。
酷捷干冰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是美国Cold Jet的全资子公司,于2013年在上海成立。目前在上海、东莞、天津设立销售和服务网点、及测试实验室。
30多年来, Cold Jet只专注于干冰清洗, 3万多台装机量,全球众多客户的选择!
www.coldjet.com.cn
➤ 上海发那科智能机械有限公司
由日本 FANUC 与上海电气集团联合投资的上海发那科智能机械有限公司,主要产品:注塑机、加工中心、线切割机产品,拥有强大的销售团队及技术服务能力,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设备、成熟可靠的工艺解决方案与完善的售后服务。
www.shanghai-fanuc.com.cn
➤ 妙抗保国际贸易 (深圳)有限公司
妙抗保是内建抗菌技术的专家,其经过验证的配方可有效抑制微生物滋生,使产品更洁净,更清新,更耐用。现今,妙抗保已被亚太地区的多家公司所采用,包括新秀丽,通用电器和东鹏。有关更多信息,请访问www.microban-china.cn。
https://www.microban-china.cn
三、活动花絮
高端对话
在上午主会场现场,主办方特别设置了“高端对话”。主持人余木火教授与国家新能源汽车(NEVC)技术创新中心总经理原诚寅博士、曼胡默尔滤清器(上海)有限公司(MANN+HUMMEL)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徐捷、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Hozon)副总裁戴大力以及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Kingfa)董事长助理兼车用行业总监王大中博士,围绕“变革调整,新能源汽车如何借力智能科技突围上位?”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左起:原诚寅博士、徐捷、戴大力及王大中博士。
现场产品展示
下午分论坛现场,听众反应热烈。
四、明日活动预告
有关汽车产业的更多话题,明天早上(11月6日),主办方将邀请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一汽研发总院材料院的技术专家在会场酒店,就降本经验、内饰创新及抗菌材料应用、动力总成轻量化等话题进行分享交流。
五、基本概况
在竞争激烈的10万元级别插电式混合动力SUV市场中,吉利星舰7 EM-i的上市起售价格9.98万起,无疑对宋Pro DM-i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两款车型均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卓越的性能
如果你已经被iCAR V23的颜值所吸引,建议你点开视频了解一下它的动态表现。字少事大,iCAR V23,好开!
最近2024全球汽车芯片创新大会热闹非凡,咱们自主车企也在芯片领域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想必银河E5的车主就很有发言权~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银河E5搭载了国产首颗车规级7nm芯片——“
坦克500居然用上了解耦四驱。那么长城为什么要给坦克500安排一个看上去没有那么越野的四驱结构呢?哪些消费者会买解耦四驱的坦克500 Hi4-Z呢?解耦四驱的坦克500,开起来又有哪些不同呢?
最近几年,国产汽车品牌的发展越来越快,并且普罗大众对新能源车型的认可度也开始变得越来越高。其中最受欢迎的国产自主品牌非比亚迪莫属,比亚迪发布11月销量为506804辆,连续两个月突
等了一天,小米SUV终于来了!工信部在昨晚八点多的时候,公布了第六十九批《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而小米SUV赫然在列。咱们就说,工信部的小伙伴都要加班的吗(手动狗头)?几乎是同一时
经过东风Honda用户一年漫长的期待,东风Honda“本家DAY”终于在12月的第一个周末温暖回归,来自天南海北的数百名“本家人”汇聚武汉,开启了一段充满惊喜的归家旅程。此次活动主
吉利银河星舰7已经正式上市,其限时先享指导价9.98万起的消息迅速传播,引发热议,不少先前选择购买2025款亚迪宋Pro DM-i的朋友决定先试试这款新车,再从其中来选择。动力系统
iCAR V23通过独特的风格化设计元素和丰富的功能,提供了与传统SUV截然不同的情绪价值体验,它就是BORN TO PLAY。
选择一款合适的新能源车不再仅仅是考虑动力和续航,而是要综合考量空间、智能科技、以及日常使用的经济性,这不,比亚迪2025款宋Pro DM-i的强大对手吉利星舰7和上市了,且限时先享
今天,我要给大家带来一场关于吉利星舰7和比亚迪2025款宋Pro DM-i的“世纪大战”,这场PK可不仅仅是价格战,还有空间、智能化水平及动力上的比拼,接下来让小编带你了解这两款车
NIO Day即将开幕,但蔚来已经提前扔出了一个大招。旗舰车型ET9,成为了国内首款搭载线控转向技术的量产车,划重点,这是经过工信部认证的。解释一下,就是你以前是手拧方向盘,一根柱
理想如何解决纯电动车冬天座舱冷续航短充电慢的用车痛点?听完这节课,原来问题比我们想象中的复杂多了
在混动SUV市场,吉利星舰7EM-i与比亚迪宋PRO无疑是两大热门之选,各自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消费者的目光。星舰7上市起售价9.98万。为了帮助广大消费者更加明智地在这两款
新能源汽车市场日益壮大,限时先享指导价9.98万的吉利的星舰7和官方指导价为11.28万比亚迪的2025款宋Pro DM-i无疑是其中的热门车型。今天,我们就来一场深度对比,看看这
12月6日周五晚上,吉利银河星舰7正式上市,像一颗深水炸弹,激起了紧凑型SUV市场的千层浪花。限时先享指导价9.98万起的消息一出,瞬间点燃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也让竞争对手们纷纷侧
最近,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悄然上演。吉利星舰7(限时先享指导价仅9.98万)上市后,和比亚迪宋Pro DM-i这款紧凑型SUV成为了插混竞争对手,吸引着无数消费者的目光。今天,我
在竞争激烈的10万元级别插电式混合动力SUV市场中,吉利银河星舰7 EM-i的上市无疑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选择,同时9.98万的起售价也对比亚迪宋PRO形成了直接的挑战。面对这两款
限时先享指导价9.98万的吉利星舰7与官方指导价11.28万的比亚迪宋Pro DM-i,作为紧凑型SUV市场中的佼佼者,各自凭借其独特魅力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目光。今天,我们就来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