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从现在开始,这样的“升级”,都属于“召回”!

从现在开始,这样的“升级”,都属于“召回”!

大家车言论 2315浏览 2020-11-28 IP属地: 未知

从现在开始,这样的“升级”,都属于“召回”!

我们的小鹏P7,昨天又收到OTA的推送了。我已经记不清,我们这几台电动车买回来之后,经历了多少次OTA升级了。

但你了解什么叫OTA吗?这个词最近挺火的。但并不是因为我们的小鹏P7,而是前两天,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下发了一则通知,要加强对汽车OTA技术召回的监管。核心内容很简单,一是日后汽车厂商所有的OTA都需要向市场监督总局质量发展局备案;二是如果通过OTA方式来消除产品缺陷的,都视作“产品召回”处理。

从现在开始,这样的“升级”,都属于“召回”!

自从汽车逐渐智能化成为了一种科技产品,这种直接在车上通过无线网络升级系统,释放新功能,或者修复各种bug的做法变得越来越普遍。bug在数码世界里,被泛指为系统或程序中的漏洞或者缺陷。修复bug就是程序员的本分工作之一。

所以不少朋友对这个新政策的第一反应就是:”OTA的作用之一不就是为了消除bug吗,现在连OTA都要视作“召回”,那以后谁还敢OTA啊?“

很多不明觉厉的网友有了各种不同的解读,甚至把这事扯上理想ONE断轴召回事件的也大有人在。但在我看来,或许绝大多数人都没有看懂这政策背后的“良苦用心”和真正的目标所指。

从现在开始,这样的“升级”,都属于“召回”!

所以今天我在表达自己的观点之前,打算先来简单聊一下关于OTA的一些事,也顺便当作一个简单的科普吧。

OTA并不是什么汽车行业的专业名词,只是Over the Air的缩写,我相信这三个英文单词已经足够简单,我就不去翻译了,大家光靠意会就能理解个七七八八。我们一般人最早接触到OTA这事,就是手机系统的升级。

从现在开始,这样的“升级”,都属于“召回”!

我敢说,只要你有手机,而且不是老人机(非智能手机),那你就肯定已经使用过OTA功能了。因为不管是用华为、小米、OV这些安卓手机,还是用苹果手机,绝大部分人手机的固件(系统)升级,都是通过OTA来实现的了。

所以我们需要明确的第一件事,就是OTA只针对软件部分,而并非硬件的“肉身”,硬件故障只能更换或者维修。

此外,OTA只是一个统称,根据能力程度的不同,基本上可以分成两大类:FOTA(Firmware-Over-The-Air)和SOTA(Software-Over-The-Air)。如果拿大家熟悉的手机来做例子吧,手机系统的固件升级,就是FOTA;我们手机里某一个软件APP的升级更新,就属于SOTA。

从现在开始,这样的“升级”,都属于“召回”!

放回到汽车上也大致一样,涉及到整车系统的,例如涉及车身控制、行驶性能、自动驾驶等各个方面的升级,就属于FOTA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整车OTA,牵一发动全身。现在绝大多数新推出的基于全新纯电平台的新能源车,例如小鹏P7或者蔚来ES6,理想ONE等,都属于这一类。而SOTA则更多出现在智能化程度不高的新能源车或者一些传统燃油车上。

从现在开始,这样的“升级”,都属于“召回”!

但FOTA并不是新能源车或者电动车特有的或者专属的, 实际上传统燃油车型只要采用新的电子电气架构,采用更高等级的域控制系统,就能实现OTA的功能,或者说就具备了OTA的能力。

在这届广州车展上,吉利星瑞这款纯燃油车也发布了FOTA升级计划,自称是首款能FOTA的燃油车。它之所以也能实现FOTA,是因为采用的是新的电子电器架构的CMA平台,基础设施就具备了整车OTA升级的能力。

从现在开始,这样的“升级”,都属于“召回”!

不过随着各种新车型电气化程度越来越高,FOTA和SOTA的界限也变得越来越模糊了。

例如就在上个月,宝马官方宣布,将对全球范围内50万辆配备第七代iDrive系统的宝马车辆进行远程软件升级(OTA),其中就包括了系统软件升级、丰富内容生态和泊车辅助系统系统优化。

从现在开始,这样的“升级”,都属于“召回”!

所以聊到这里,我们需要明确的第二件事情,是政策对OTA的监管,并不针对新能源车企或者某些新势力。之前理想ONE召回的事情,其实是源于硬件本身的物理缺陷,和软件以及OTA都无丝毫关系,这“锅”的确不该由理想去背。

那估计很多人到这里就会产生更大的疑问了:那这次OTA监管政策到底是为了什么?真的如某些人所说的,是政府相关部门在刷存在感吗?当然不是。

我认为,其实政策背后真正所指的,或者说做真正监管的,是越来越普及的各种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因为在可以OTA升级的各个系统之中,只有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才是完全依赖于软件,而且可能软件中的一个bug,就会直接影响驾驶者生命财产安全。

从现在开始,这样的“升级”,都属于“召回”!

一般来说,车辆上的各种雷达和摄像头出现突发物理故障的几率不高,之前如特斯拉自动驾驶在国外出现的各种碰撞事故,其实都可以视为软件存在缺陷而导致的。在智能化的大趋势下,众多车企为了争夺眼球,在宣传的时候,都把智能辅助驾驶功能作为产品的一大亮点,甚至个别品牌的车型还堂而皇之声称搭载了L3级别的自动驾驶系统。

在新能源和智能化的军备竞赛中,如果快速的技术迭代和快速的试错,是有可能危及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的话,那国家相关部门的介入和监督,不是相当合理而且必要的吗?这可不是某个车企在事故后,轻描淡写,甚至悄悄地OTA一下,把某个bug修复一下就能不了了之的了。

我觉得这绝对是个好事,大家觉得呢?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新能源
 
相关推荐
大家车言论 33.6万粉丝    4031作品 关注 顶级汽车KOL领衔,生产优质的原创内容,输出有影响力的观点。
推荐作者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