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 OTA、自动驾驶、智能网联,这些是智能化的大方向,与之对应的是,当下的电子电气架构已经无法承载这样的需求,新的变化已经在悄然发生:接下来,域控制器这个词将会不断的出现在大家面前。 文章开始前,我们首先要厘清两个概念: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和 DCU(Domain Controller Unit,域控制器)。 在汽车发展进程中,ECU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在现在的大部分汽车中,其被广泛应用于车辆发动机、变速箱等各底层执行零部件中,起到决策功能,一台车上,会有 7、80 甚至是上百个 ECU,基于此的架构也就被称为分布式架构。 而如此多的 ECU 带来的结果就是线束布置复杂、车重增加,整车成本很高,同时软硬件耦合度很深,一辆车上可能有数十家、上百家供应商参与其中,可能某些部分供应商还不是一家,这就导致产品验证周期延长,不利于做更多的软件集成开发甚至是自行功能定义等工作。 So,在这种趋势下,DCU 就诞生了。首先要说的是,大家不要神话这个东西。域控制器相较于传统 ECU 并没有很大改变,更像是一种集成,将整车上百个 ECU「浓缩」到 5 个 DCU,目前主流思路是分为五个域:自动驾驶域、动力域、底盘域、座舱域和车身域。 拿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来说,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此前奥迪 A8 的 zFAS 域控制器。上面就集成了很多芯片,其中 Mobileye 的 EyeQ3 负责识别,比如交通标识、行人检测、车道线识别等;英伟达的 Nvidia Tegra K1 用于图像处理;Altera Cyclone 来进行传感器数据预处理;英飞凌 Aurix 用于提供安全防护。这个域控制器在当时来说,可以说是非常先进,代表了传统企业的前沿甚至是最高水平。 不过在彼时,域控制器极其昂贵,而 zFAS 也更像是奥迪进行技术验证的产物。但是现在,我们看到的一个趋势是:汽车架构真正迎来新的变革,正在由分布式向域集中式转变,行业即将迎来「域控制器」时代。 自主品牌电子电气架构转型加快 域控制器呼之欲出 在北京车展期间,奇瑞新能源发布了@LIFE 平台,基于这个平台,发布了其新一代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架构技术,2020 年是其关键之年,@LIFE 平台将从传统 CAN 总线分布式电子架构,向域控制器+以太网+CAN 融合式电子架构转变。 再进一步,我们能够看到,车端智能化这边,奇瑞新能源这样写道:「与中兴通讯合作开发中国第一个基于国产芯片(地平线征程 2)」自主研发、量产级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支持 OTA 升级)。 而在瑞虎 8 这款车型上,量产搭载了 Hypervisor 架构瑞萨 M3 座舱域控制器。显然,在变革这条路上,奇瑞动作很快,走的很激进。 北京车展前夕,领克也正式发布其专属纯电架构,名曰「SEA 浩瀚」。在讲到架构方面,领克着重强调了其硬件软件化。已知的是,「SEA OS 整车智能开发系统,以从三域融合到中央集成的电子电气架构为基础,通过硬件软件化、软件算法、云计算以及应用场景,形成一套完整的开发系统。其核心芯片元器件,未来都将自主研发,目前已经实现的 API 接口超过 4000 个,可实现全场景、全生命周期的 FOTA。」 而在这套架构之上,已经有超过 7 个品牌,总计超过 16 款新车型启动研发,布局不同的细分市场。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吉利汽车集团 CEO、总裁安聪慧表示「按照现有规划,2021 年开始,多款基于浩瀚架构的新车型将陆续投放市场。2021 年将成为吉利的科技转型与智能电动汽车发展的全速之年。」 今年 7 月,长城正式发布了柠檬平台,兼容多种动力形式(纯电、内燃机、混动、燃料电池),这个不是重点,重要的还是让我们看到了来自电子电气架构的蜕变,也走上了域集中式的道路,将电子电气架构分为四大域:影音域、驾驶辅助域、车身域、驾控域。 而在新势力中,这种变化同样在进行中。今年 4 月,小鹏汽车在 P7 上下放了基于 NVIDIA DRIVETM AGX Xavier 的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目标自然是实现更强的自动驾驶能力,小鹏汽车后续车型也将继续搭载 NVIDIA 的 AI 自动驾驶计算平台;今年 9 月,类似的一幕再次上演,理想汽车、NVIDIA 及 德赛西威达成合作,理想将会在 2022 年推出的全尺寸增程式智能 SUV 上搭载基于 Orin 系统级芯片(算力 200TOPS)的自动驾驶域控制器。 至于领头羊蔚来,内部肯定有相关的布局和规划,只是暂时未与人说罢了。除此之外,哪吒汽车也表示,未来将会采用全新电子电气架构,新的架构会以以太网为主干,分为四大域控制器:智能座舱域控制器、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动力域控制器以及 AI 域控制器。 国外巨头逐渐跟进 当然,国外巨头同样也在积极参与到这场变革中。 觉醒最早,同时也是最早开始这样做的是大众,刚刚说的 zFAS 域控制器就是大众奥迪搞的。为了加速电动化转型,大众发布了 MEB 纯电专属平台,ID3 作为首款量产纯电车型,将搭载名为 E3 的跨域融合式架构。 2019 年 5 月,通用发布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支持整车 OTA,数据传输速度 4.5 TB/小时,这比他们现行的 Global A 架构高 5 倍。同时,这套新的架构,也通过系统集成的方式减少了控制器的数量,具有更好的扩展性和更高的性能。已知更多的信息是,于两年后量产的通用凯迪拉克首款纯电 Liriq 将会采用供应商博世的座舱域控制器。 顺着博世往下说。根据资料显示,在今年 4 月,博世已经获得首个本地座舱域控制项目,将在 2021 年第四季度实现量产;2022 年 Q1 首个全球座舱域控制器项目量产。 今年 6 月,奔驰和英伟达达成合作,双方将会基于英伟达自动驾驶平台打造新的车载计算架构,共同开发 AI 和自动驾驶汽车应用,包括 SAE L2 级和 L3 级的功能以及自动泊车功能(最高可达 L4 级),并将新架构部署在下一代梅赛德斯-奔驰汽车上,时间节点定在2024 年。 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这里就不再多说,你能够明显感知到,不管是主机厂,还是供应商,大家都在往域控制器的方向来转。今年会是域控制器开始规模应用的元年。 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我想,这个小标题一出现,大家脑海中就出现了那三个字:「特斯拉」。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在我刚才说到的这些车企中,唯独没有提到的就是领先者特斯拉。当大家还在从分布式向集中式过渡,完成向多域的跨越,而特斯拉已经走到了下一步,跨域融合,不再根据功能划分各个域,而是以区域进行划分(自动驾驶及娱乐域控制模块 Autopilot & Infotainment Control Module、右车身控制器 BCM RH 和左车身控制器 BCM LH),领先同行一个身位。 之前在和法雷奥中国 CTO 顾剑民聊的时候,他这样说道「特斯拉对于行业的最大贡献不是电动车、不是电池,不是电动化,而是架构,首推了集成式的架构,首推了 OTA,而在这个架构之上我们可以做很多东西。」我很认同这个观点。 诚然,特斯拉对于行业的推动作用非常大。但是,这也只是原因之一。 随着智能驾驶、智能网联的逐渐的渗透,对于汽车的算力、处理能力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简单的,以我们的手机举一个例子,以前的照片可能只需要几十 KB 的空间,但是随着手机像素、照片分辨率越来越高,一张照片随随便便就上了几 MB,这就需要手机有更大内存,现在都是 64G、128G 起步,同时随着所需要处理的数据越来越多,对应的手机芯片的算力也越来越高。放在车上,也是一样的道理。 此前一直沿用的分布式架构无法满足这种日益增长的需求,ECU 的算力不能协同,从而造成很大的浪费,同时分布式架构中的上百个 ECU 供应商各异,导致无法进行统一的维护升级,同时增加了软件开发难度。 就以自动驾驶来说,随着传感器数量越来越多,数据处理和协同需求也会越来越高,同时这也是车载 ECU 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此时就需要更强大的集中式架构替代分布式架构,这也是为什么理想、小鹏均采用域控制器的原因。 除此之外,当然还有来自主机厂们 降本增效方面的迫切需求 。域控制器的出现,减少了布线,降低了整车成本,同时降低了软件开发难度,缩短了整车集成验证的周期。此外,带来了更好的空中软件更新(OTA)能力。 借助着这一能力,主机厂们可以通过车联网络诊断车辆问题,直接通过远程 OTA 完成修复,对于主机厂来说,又是一个降低成本的好方法。同时,主机厂可以为用户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通过 OTA 更新,带来整车性能、互联上的提升,在整个车辆生命周期内与车主保有良好互动。 甚至于,可以基于此寻找新的变现渠道和机会。特斯拉已经这么做了,像此前的花钱提升加速、开启座椅加热功能、解锁 FSD 功能,都是类似的操作。重点是,特斯拉还因此赚钱了。而后来者奔驰也明确表示想要将 OTA 远程无线升级、订阅服务成为其布局重点。 小结 我们能够看到的是,域控制器的出现,也让主机厂、供应商们的关系出现了微妙的变化。汽车软硬件解耦的速度正在加速,软件的价值正在上升,主机厂们越来越重视软件研发能力,像大众、上汽等企业已经在着力打造自己的软件研发团队,要把最核心的东西攥在自己手上,原有的供应商格局被打破,行业规则正在重塑,主机厂们和供应商们的关系也进入新的调整期。 在电子电气架构上,今年出现的这些新趋势性的东西已经足以让我兴奋,到了明年,我们将会看到越来越多搭载域控制器的车型出现。基于这种域集中式架构,主机厂会想出什么新的玩法?和供应商们又会有怎样的合作新模式出现?我很期待。
1月27日,小鹏官方发布了Xmart OS的升级推送,此次系统的版本号为2.5.0。本次升级的重头戏莫过于NGP自动导航辅助驾驶(公测版)的首次开放,系统新增了多达40多个新功能,
(2021年1月26日,合肥)2021年广汽丰田TNGA安全沙龙合肥站在1月26日正式举行。在这场以安全为主题的TNGA沙龙活动中,现场不仅展示了凯美瑞这款TNGA车型供大家品鉴,
以“智能汽车头号实力派”自居的威马汽车最近又上新了!近日,威马汽车旗下第三台智能汽车——威马W6正式量产下线。原本这场在威马黄冈生产基地举行的下线仪式并不是特别的出圈和轰动,但是在
【2021年01月26日】今天,小鹏P7迎来了小鹏汽车史上推送功能最多、最强的一次OTA升级,Xmart OS版本号为2.5.0。本次升级覆盖自动辅助驾驶、全场景语音、音乐座舱、应
新手秒变老司机,这样的配置你见过吗?
今天,蔚来又对车辆进行了FOTA升级,版本为2.9.0版本,车辆覆盖ES8、ES6、EC6。升级包括全自动泊车、手机App控制前进后退、中控屏控制副驾驶座椅等,另外还有部分功能的优
不久前,比亚迪发布了DM-i超级混动技术,是个全新动力架构,其特点可以概括为“以电为主的混动技术”,并具备快、省、静、顺、绿等多重优势,是比亚迪双模混动技术厚积薄发的力作,将扮演燃
受各地排放指标影响,如今各大车企都在竭力推小排量涡轮增压引擎,连奥迪A8、宝马7系这样的旗舰都开始主打2.0T直列四缸引擎,即便是在崇尚大力出奇迹的北美市场,大排量V8也逐渐成为历
ID.4来了!感觉南北大众同时推出的两款车,仿佛就是一瞬间来到了我们身边。而在造车新势力眼中,“ID.4来了”仿佛有种狼来了的感觉。因为在几个月前,大众CEO迪斯大叔还在机场迎接马
2020年初的一场疫情打乱了全球整个汽车市场,各个车企除了在销量上备受影响外,在前端的生产供应链上也受到了不小的打击。特别是在汽车电控领域,由于车规芯片的短缺,造成了不少车企减产甚
防冻液缺了可以加水,但是也要根据情况而定,不是所有情况下都可以加水的。1、由于水分蒸发引起的缺防冻液可以加水防冻液主要由水和醇类物质组成,沸点很高。在使用冷却液温度过高时一部分水会
说起大众高尔夫,相信不少人都认为这是大众集团真正的驾驶者之车,其高性能版本GTi也吸引了无数车迷,在海外市场,这款车最大的劲敌就是现代汽车旗下的掀背车i30,近期现代正式发布了中期
过去一年里,我们用6期OTA月报与读者一同记录了智能汽车成长的一点一滴,我们也见证了很多车企OTA的重要时刻。例如,蔚来从最早被称作“半成品”,一路成长、升级,直到今年10月,蔚来
2019年底,皓影上市前夕,擎哥去了趟南京参加试驾会。在试驾结束之后,一车的同行饶有兴致的讨论了接近半小时,关于皓影上市后的销量表现问题,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必然会大卖。一年多之后
【巴博斯B45,基于AMG A45S打造的高性能小钢炮】巴博斯推出了一款B45车型,该车型基于AMG A45S车型进行改装升级,加入了更多巴博斯的运动套件,更具战斗气息。动力部分,
“红旗”绝对是在品牌价值和车型方面,国内公认的中国品牌豪华轿车。而在豪华车销量统计榜当中,红旗是中国品牌当中,唯一出现在序列的品牌。从销量表现看,它的关注度已经从公务出行逐步转向私
Hi there~话说步弟对本期节目中的两台硬派SUV不太愤儿,理由是“与自己帅气的形象不相符”。What?!这是哪门子的傻缺理由,难道这比为小伙伴们奉上精彩的内容还要重要... 话说回来,胤哥这回可是得意了,他本人得意的点在于:不按常理出牌。既然要特训步弟,那就不能挑肥拣瘦,......
威廉姆斯F1车队在去年九月易主一事,标志着这盘长达四十三年的家族生意告一段落。TG走访了Claire Williams畅谈成长于F1风云时代和领导车队的感受Claire Wil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