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下去是2020年的关键词。从个体到公司、产业,均是如此。
去年汽车行业一度停摆,令车企发愁的,不是如何增长销量,而是怎样活下去。
汽车企业自带重资产属性,船大难掉头。面对艰难的市场行情,越来越多的车企爆出破产、重组甚至是退市的新闻。
疫情成为压垮边缘车企的最后一根稻草。致命的仍是陈疾。
神龙的绝处逢生令人意外。神龙失速多年,30个月的连续销量下滑,在2020年最后一天戏剧性刹停了。
2019年神龙的全年销量仅为11.36万辆,跌幅高达55%。2020年1-7月份累计销量更是少得可怜,26342辆的销售成绩同比下滑65%。
2020年12月,神龙销量却奇迹般同比增长15.8%,其中东风标致品牌销量环比增长7.6%,同比增长34.2%;东风雪铁龙品牌销量环比增长23.2%。从环比数据看,神龙公司9~12月连续4个月实现环比增长,分别达到了27.9%、28.6%、18.4%和12.9%。
缺失的态度
谈起神龙,身边人总是会心一笑摇摇头。
兜兜转转20来年,神龙从排位前10的合资车企跌入谷底,地位的剧烈浮动让企业从内到外弥漫着无奈的情绪。
老话讲,“有错要认,挨打要立正”。业界复盘神龙的败因,来来去去都是老生常谈——产品、渠道、人才、企业决策失位一个不少。即便是2018—2019年,被神龙内部称为生存之战的重要时刻,神龙的种种调整举动也更像是走走过场,意思意思就算了。
换帅、裁员到关闭工厂,被动或主动的改革看似大刀阔斧,却始终没能收到积极反馈,消费者信心并没有回升。
企业要想与消费者建立良好且长远的关系,最重要的一点是先摆出重视的姿态。神龙汽车不是没有享受过重视带来的红利,但遗憾的是这套做法也没有延续下来。
2002年,神龙推出的爱丽舍深得人心。这款富有法兰西风情的车型,是一款地地道道由中方主导开发的中国车。感受到重视的中国人乐意为这款产品力和价格优异的汽车埋单,甚至在神龙销量下滑时,老将爱丽舍还多次上演单骑救主。
直到让人无言的2020年,神龙才回想起过去与中国消费者的沟通方法——先摆出重视的姿态。
为了重回赛道,2020年10月,神龙在武汉推出了元+计划。将战略升级为“产品更中国”、“营销更精准”、“服务更信赖”、“运营更高效”。
换言之,就是神龙的未来产品会更中国,将用户关注、高频使用的配置普及在主销车型上,并且在针对车型换代慢的问题,未来5年打造并投放14款新车型。
在服务端,神龙将实施“五心守护行动”,其中涵盖“7天可退换车”“新车承诺1年保价”“新车质保5年无忧”;近800种常用备件价格全面下调,平均降价率达10%;常规保养2小时内完成,超时免单;全国范围救援两小时必达,超时就免单;车辆更换旧件,展示给用户;6年以上首任车主回店,品牌赠送免费保养1次,惠及360万车主。
品牌端方面,未来PSA集团确认,2020-2022年每年投入1.3亿元品牌形象专项支持;2023-2037年每年投入8100万元品牌专项支持。
通过上述的种种举动不难发现,神龙汽车正积极树立接地气的企业形象,重塑消费者对品牌的消费信心。
在中国市场打拼29年的神龙直到如今才醒悟,确实有点说不过去。但庆幸的是,中国消费者重新感知到了神龙的诚意,去年年底的奇迹回温也是给神龙汽车的肯定。
“微增长”下边缘车企的生存缩影
微增长已经成为未来车市的新常态,在存量市场的竞争下。边缘车企想要重新翻身必然需要付出比头部车企更多的努力。
如何重塑消费者的信心,是这些边缘车企优先努力的方向。
与神龙汽车一样,同为边缘车企的长安福特,也经历了较大的生涯起伏。
当福特在去年喊出“更福特,更中国”的口号以后,从产品端到服务端的调整,让这个老牌企业重新建立了消费信心,实现了2020年销量的重新增长。
没人敢确定神龙与长安福特能否凭借这一小步实现翻盘,但至少当下的销量增长,已是两家车企所能做到的最好结果。对于其他边缘车企,也是如此。2020年虽然很难,但最重要的是完善自身,摆出姿态,而不是破罐子破摔。
钟述
在众泰、夏利、力帆、华晨,相继退市或破产后。记者并没有为他们感到惋惜,因为这些边缘车企在面临风险来临时,根本无法把控自身方向。
实际上,消费者也会直面企业所遗留的风险。比如这几天网上陆续爆出边缘车企的维权事件,这也从侧面说明,企业自身强大的重要性。
领克900护航百人援疆越天山
见证比亚迪又一历史时刻,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下线
奥地利大奖赛迈凯伦赛车展现了绝对优势,双车统治了比赛。由于迈凯伦车队允许自由竞争,本站两位车手缠斗成为焦点,赛场上的双龙会以诺里斯的获胜而结束。
长三角地区四大汽车经销商商会联名发函:敦请涉嫌违法主机厂自律
纳米06的第一口电 充电体验怎么样?
2025年7月3日,广汽昊铂宣布,昊铂HT/GT同步推新上市,2025款昊铂HT共推出4个版本,售价为18.99万-22.99万;2025款昊铂GT共推出2个版本,售价为17.39万-18.59万。聚焦纯电用户出行痛点,双车共迎四大产品升级,针对安全系统、颜值设计、座舱交互等维度......
2025年7月2日,坦克品牌正式发布销量数据:截至6月30日,全球累计销量已突破70万辆大关,成为最快且唯一实现70万销量成绩的中国越野品牌。
销量快讯:一汽丰田6月销量72209台,同比增长14%
闻 “汛” 速援,爱暖榕江!骆驼蓄电池驰援贵州抗洪一线
在大众汽车ID.3和ID.4的中期改款中,大众汽车将重新启用实体按键
玛莎拉蒂正面临严峻挑战,2025年前五个月中国市场销量仅384辆,同比暴跌44%。电动化转型滞后、产品线断档和营销策略混乱是主要原因。母公司斯特兰蒂斯集团对其表现不满,可能将其剥离或削减资源。玛莎拉蒂亟需加速电动化、优化产品结构并重塑品牌形象,否则将难逃被淘汰的命运。
7 月 1 日,巴西卡马萨里市,比亚迪巴西乘用车工厂首车下线仪式在此举行,一辆崭新的比亚迪海鸥驶下生产线,这一时刻不仅是比亚迪全球化征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更预示着中国汽车在海外市场的扩张进入了全新阶段。
沃尔沃在吉利体系内面临严峻挑战,2024年中国市场销量下滑8.2%,新能源车型占有率仅0.56%。电动化转型缓慢,技术优势丧失,定价与国产新势力重叠但智能化落后。吉利已多次减持沃尔沃股份,若无法通过2025年新车型实现突破,沃尔沃可能被列为“非核心资产”,面临资源缩减的风险。
即将于7月12日-21日盛大启幕的长春汽博会,重磅打造了前瞻性十足的“未来出行展区”。这绝非普通的技术陈列,而是一场顶尖智慧汇聚、“含新量”爆棚的沉浸式科技盛宴。现场将描绘出一幅关于未来出行的壮丽画卷,观众也将提前感知智慧出行、移动生活的澎湃脉动。
7月1日,长安汽车发布2025年上半年成绩单:半年累计销量135.5万辆,创近8年新高
特斯拉6月销量实现双增长,新车型Model Y E80曝光
车坛快报|超10家车企发布7月购车优惠,小米汽车2027年考虑出海
全新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开启预售 限时26万起
2025上半年,上汽大众累计终端销量52.3万辆,同比增长2.3%。
从北京到天津:一汽丰田战略重塑后的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