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月销3万辆的宏光MINIEV难逃小灵通式衰败?

月销3万辆的宏光MINIEV难逃小灵通式衰败?

驾仕派 0浏览 2021-01-11 IP属地: 未知
月销3万辆的宏光MINIEV难逃小灵通式衰败?


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上汽通用五菱对外宣布全年卖出了160万辆汽车,尽管同比下跌了3.6%,但放在疫情的环境里、对于一家主销“生产资料”的车企来说已经是相当不易。不过这里面值得注意的是,五菱宏光MINIEV这款微型电动车,只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就卖出了127651辆,已经占到了车企全年总销量的8%。

往好的一方面看,这款3万元级别的新能源车实现了月销2万辆的成绩,打开了中国的新市场,但反过来看,则是上汽通用五菱陷入了“宏光MINIEV依赖症”。从12月上汽通用五菱的销量数据来看,宏光MINIEV卖出了35388辆,已经占到了上汽通用五菱的15%左右,如果只是算乘用车的话,那么五菱宏光MINIEV的销量占比更是夸张到接近20%。

月销3万辆的宏光MINIEV难逃小灵通式衰败?


可是,即便宏光MINIEV的月销量已经达到了新能源单一车型前所未有的3.5万辆,然而其前景依然黯淡,原因在于宏光MINIEV本身的局限性让人想起了曾经风靡一时的“小灵通”。

● 小灵通往事

对于现在的九零后来说,BP机和小灵通或许只有模糊的记忆,尤其是像小灵通这样仅仅热闹了四五年的产品,在移动电话普及大潮来临之后迅速被湮灭在历史的旧物堆里。

小灵通,原本是日本以低成本、低费率为目的开发的“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个人手持式无线电话系统”,利用微型蜂窝基站、以无线的方式接入本地固定电话网实现无线通话,可以简单理解为一种更大范围的“无绳电话”。

月销3万辆的宏光MINIEV难逃小灵通式衰败?


小灵通在1998年的时候由中国电信最早导入各城市市场,因为那时候中国电信没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移动通信运营牌照,但是移动通信的业务利润显然是块“香馍馍”。所以那时候中国电信就“曲线进攻”,借助小灵通走固话线路的技术特点,避开了牌照问题。

中国电信基于小灵通的固话成本优势,一开始打的就是性价比:月租20元、单向收费、接听不要钱、通话0.2元/分钟等等。这些价格要比当时手机动辄1元钱、双向收费的价格便宜太多了。再加上几百块的“小灵通手机”,一下就让小灵通迅速在工薪阶层里面普及开,让“移动电话”似乎也成为了普罗大众可以使用的产品。

月销3万辆的宏光MINIEV难逃小灵通式衰败?


但是PHS技术从一开始就是以低成本为开发目的,因此小灵通的局限性也很明显。比如小灵通在很多地方都没有信号,因为微型蜂窝网络覆盖范围太小,可能走着走着就没有了信号;还有小灵通只能在本地使用,不能异地通话;又比如小灵通一开始是机卡不分离的,毕竟本质是一部无绳固定电话而已;再比如最早的小灵通不能发送短信,后来发展成小灵通之间可以发短信,直到很多年以后才能和手机互发短信……

正因为有这些局限,小灵通的发展天花板并不高,虽然后来发展出短信功能、加强了通话性能、又主打所谓的低辐射功能,然而本质上小灵通的竞争策略只有一个——低价格。随着移动运营商们感受到了小灵通的威胁,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也开始推出更划算的资费策略,例如很多年轻人用的“动感地带”套餐就是在2003年前后推出的。

月销3万辆的宏光MINIEV难逃小灵通式衰败?


到了2006年,小灵通的用户数量止步于9000万户级别,而当年整个移动用户总量是4.6亿户,消费者的选择再明显不过。再加上中国电信拿到了CDMA的网络可以自主发展移动通信业务,伴随着3G时代的来临,小灵通这项原本就是过渡的通信技术也被逐步放弃。

现在看起来,当前火爆非常的宏光MINIEV就是十多二十年前“小灵通”的样子,整个产品逻辑也如出一辙,这或许也注定了宏光MINIEV的天花板远比想象中更低。

● 宏光MINIEV的三个显性短板

复盘小灵通的失败,会发现宏光MINIEV的问题也相差无几,至少可以轻易的看到这款车型有三个显性的短板:第一、产品的局限性很大;第二、车辆缺乏迭代的空间;第三、替代性很强。

月销3万辆的宏光MINIEV难逃小灵通式衰败?


首先来讨论宏光MINIEV产品层面的局限性问题。从产品层面来说,宏光MINIEV虽然在产品功能定义上有其巧妙之处,例如在3万元价位提供100多公里的短途续航完全能够满足四五线市场消费者的出行半径;宏光MINIEV相比同价位的老年代步车有很强的竞争力;宏光MINIEV造型以日本K-car为原型、尺寸体积都很适合日常代步等等。

然而宏光MINIEV所体现的产品亮点实际上都是为了营销而挖掘的,背后的本质是“这款车型就是以低成本研发目标的结果”。无论是续航里程、最高时速、车型尺寸等等,都是让消费者来适应产品本身,听上去可能很美好,但是也同样就把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局限了,这就像小灵通无法实现短信、异地使用、信号影响一样。

月销3万辆的宏光MINIEV难逃小灵通式衰败?


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宏光MINIEV因为不具备快充功能、甚至交流电充电功率小于2kW,这就大大局限了车辆的使用,必须要有家充桩和长达6个小时以上的充电时间,意味着买家需要单独的停车位,这完全抵消了低价带来的优势。

可以说,微型车存在的基础,除了类似于日本这样资源局限、远途出行几率极低的国家,基本上在全球其他地区都不存在了。微型车被局限在一个小盒子里面,换来的则是不实用的空间、更小的动力输出、更廉价的驾驶体验等等,而微型电动车还有更多的问题。

月销3万辆的宏光MINIEV难逃小灵通式衰败?


其次是宏光MINIEV这个产品缺乏迭代性。所谓迭代性就是说下一代产品能够进一步升级,能够继续满足消费群体的需求。

对比小灵通,在手机转变为3G时代之后,只有通话功能的小灵通就失去了意义。宏光MINIEV更大的问题在于这样的产品没有迭代的可能,一方面是微型车市场的需求已经萎缩,进一步迭代的可能相当低,另一方面则是无法解决低成本困境。

从目前微型车市场趋势来看,四门四座的微型车基本已经被淘汰出市场,因为无法满足当前中国消费者对出行体验的要求。曾经的微型车王者奥拓、QQ、奔奔早几年就已经退出了中国市场,就连海外的smart、MINI也分别转向开发更大尺寸的标准车型,以求满足全球市场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可以说,微型车这个品类已经没有迭代的空间,要发展只能往更大尺寸拓展。

月销3万辆的宏光MINIEV难逃小灵通式衰败?


与此同时,这个产品面向的人群也是一个萎缩的群体,考虑到老年代步车用户的更替,宏光MINIEV甚至下一代车型都没有足够多的目标用户。宏光MINIEV这个产品本身无法承接这个车型品牌的继续升级,在3万元价格区间无法打造出下一代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因为一升级,也就去到了别家的竞争领域,又或者成本就上升了,无法长期固守在这个细分市场。

另一个事实是,曾经理想汽车也打算做一款类似的微型电动车,代号为SEV,甚至一度做出了样车,但最终李想放弃了这个项目,虽然对外的表述是低速电动车可能有“法规”方面的问题,但可能根本上还是无法解决长期持续迭代的发展问题。

月销3万辆的宏光MINIEV难逃小灵通式衰败?


第三点则是宏光MINIEV这个产品的替代性很强,别家很容易降维攻击,而宏光MINIEV却无法升维进攻。

宏光MINIEV目前的竞争优势完全来自于处于价格竞争红海的最底端,完全依靠低价竞争,打的是其他车企之前没有覆盖到这个价位。然而反过来看,其他车企一旦跑通这个逻辑,推出低价微型电动车也并不困难,甚至因为宏光MINIEV是一个专属的低成本产品,很容易被对手攻击。

近期长安汽车就推出了同样2.98万元起的微型电动车E-STAR。长安这款小型电动车本身就是沿用之前奔奔EV的产品,所以保持了四门五座设计、电机功率也达到55kW,再换上更低成本的磷酸铁锂电池之后同样把价格压低至2.98万元。并且长安还拿出了三元锂电池的高配版本,续航可以提升到300公里级别,这贵出的几千元远比宏光MINIEV的高配更实用。

月销3万辆的宏光MINIEV难逃小灵通式衰败?


“三万元级代步车该有的标准。”长安汽车发布的预售海报里面的这句话具有十足的挑衅感。

当然,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意识到A00车市场的意义,比如长城汽车的欧拉黑猫也开始向下俯冲、吉利集团手上还有枫叶品牌,另外大众的合作伙伴江淮也有小电动车……这些产品的投放无疑都会很快压缩宏光MINI EV的生存空间。

月销3万辆的宏光MINIEV难逃小灵通式衰败?


● 重演小灵通式失败是大概率事件

仅仅从上述三个问题来看,宏光MINIEV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款过渡性很强的产品,产品本身没有太强大的竞争力,完全是迎合当前新能源市场的一种短期消耗品。实际上,推出宏光MINIEV背后的商业逻辑是,这款产品依然能够有不错的产品利润,同时车型赚取的双积分在交易后可以获得不少的收益。只是说这并不是一个可以持续的生意,迟早会遇到小灵通那种“嘎然而止”的情况。

月销3万辆的宏光MINIEV难逃小灵通式衰败?


当然,宏光MINIEV大概率会重演小灵通的败局,但是如何定义失败也是一个问题。如果以每个月月销稳定在几千、甚至万辆,你要说这个车并非失败也自然可以。对于今年陷入销量困局的上汽通用五菱来说,宏光MINIEV算是一瓢可以抓在手里的“近水”,五菱推动宏光MINIEV的动机更多就是单纯为了销量数字。

但是从发展前景来看,即便是月销万辆、乃至三万辆的廉价宏光MINIEV,也不过相当于一家车企卖两三千辆新能源轿车的营收规模。而更大的问题在于,宏光MINIEV的热销并不会为五菱品牌的提升带来助力,反而是进一步把五菱品牌的认知压制在了低价、廉价层面,原本在六七万元市场就已经吃力的五菱品牌,现在更容易被看做是两三万元的产品。

月销3万辆的宏光MINIEV难逃小灵通式衰败?


提出问题之后,如何解决宏光MINIEV的发展才是关键。

对于上汽通用五菱而言,解决方案并非没有:利用规模优势将代步电动车发展为基础智能设备是迭代方向,而不是单纯的打价格战。虽然五菱在宏光MINIEV上的营销做得花样百出,不过从投入长效回报来看,不如将其转移到宝骏E300这样的产品上,在新产品上延展出更多的“实用性”功能,比如快递运输、外卖运输等实用版本,进一步解决宝骏E300的规模成本问题。

对于新宝骏E300这样的产品而言,做一款“天生智能”的A0级智能新能源车,利用智能化、电动化体验打破年轻消费者内心对于五菱品牌的局限,才是推动上汽通用五菱在电动车领域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文|JackieLXX

图|网络

 
相关推荐
驾仕派 26.8万粉丝    9100作品 关注 有趣、有用、有品。中国汽车行业坚持原创传播的代表。
推荐作者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