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25万左右的预算,兼顾品牌和产品力,买小鹏P7,还是国产Model3?又或是……?磷酸铁锂和三元锂两种版本又该如何选?本期【导购】,或许能给你答案。
继特斯拉推出搭载磷酸铁锂版本Model 3,并将补贴后售价大幅拉低至24.99万元之后,国产纯电动品牌瞬间感觉压力山大。狼不仅来了,还夺走了大块的”肉”。
不过,很快啊,小鹏便给出了回应。
就在前不久,小鹏上市了P7的磷酸铁锂版本车型。共包含两款车型:补贴后售价为22.99万元的P7 2021款后续标准续航智享版和23.99万元的2021款后续标准续航智尊版。
这对于部分尚未对Model 3建立起十足产品信心的消费者来说,25万左右的预算,P7是否值得选?磷酸铁锂版本的P7又如何?同级竞品中,到底该买谁?这些都是问号。别急,本期【价到】,带你仔细分析。
为了便于我们后面的分析对比,有必要先弄清楚第一个问题: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区别到底是啥?
★ 磷酸铁锂电池vs三元锂电池
三元锂电池全称是“三元材料电池”,一般是指采用镍钴锰酸锂,或镍钴铝酸锂三元正极材料的锂电池,把镍盐、钴盐、锰盐作为三种不同的成分比例进行不同的调整,所以称之为“三元”。磷酸铁锂电池则是采用磷酸铁锂(LiFePO4)作为正极材料,这就是二者本质上的区别。
★ 两种动力电池有何优缺点?
三元锂电池优点在于:标称电压可达到3.6-3.8V,能量密度比较高,电压平台高,振实密度高,续航里程长,输出功率较大。
但是其缺点在于:高温稳定性差,造价也比较高。这也是很多搭载三元锂电池的纯电动汽车高温下容易意外燃烧的重要原因。
磷酸铁锂电池优点在于:零电压存放时并不会有泄漏,高温条件下或过充时安全性非常高,可快速充电,高放电功率,无记忆效应,循环寿命高;
但其缺点在于:低温性能差,正极材料振实密度小,能量密度较低,产品的成品率和一致性不容易控制。这也是一到冬天,尤其是在寒冷的北方,电动车秒变“电动爹”的主要原因。
因此,如果你处于不同的地域,买纯电动汽车更是要多方面考虑。
搞明白了两种最常见动力电池的区别,我们在选车的过程中心里便有底了。
回到P7本身上来,我们想要知道,和常规车型相比,磷酸铁锂版本的小鹏P7到底有何变化?
相同的配置下,磷酸铁锂版本价格降两万,续航降低至480Km
结合小鹏P7的命名方式,我们对比了新款的智享版和智尊版车型。我们发现,搭载磷酸铁锂版本的两款车型对比对应的三元锂电池版本的后驱长续航智享版和智尊版车型,配置一模一样,不同的地方有两点:
1. 磷酸铁锂版本的价格较三元锂电池版本补贴后售价降低两万元,分别为22.99万元和23.99万元;
2. 磷酸铁锂版本的NEDC续航较三元锂电池版本续航降低106Km至480Km;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是降了两万元,售价22.99万元的磷酸铁锂版本的智享版车型售价和老款车型的入门版(2020款后驱长续航智行版)保持一致。这也就意味着,P7的入门价仍然不低于22.99万元,这也看出P7暂时还不想打入20万以下。而磷酸铁锂的加入,也意味着或许还有进一步降价的空间。至于降不降,还要看小鹏自己。
二、车型分析——小鹏P7如何选?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了解到无论是磷酸铁锂版本还是三元锂版本,都是各有所长,也各有各自的短板。那么,如果选P7,到底该买哪款呢?首先,看下我们的车型对比逻辑:
由于小鹏P7的车型命名相对比较规则,大概可以分为智行版、智享版、至尊版以及鹏翼版(特别版)。而四驱版本的车型的售价均在30万以上,超出了我们的预算范围。因此,我们的选择范围为两驱版本的智行版、智享版和至尊版。
此外,我们注意到,不同版本的车型,除了智行版以外,在续航方面又分为三种,标准续航、长续航以及超长续航;而标准续航版本的车型即为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车型,长续航和超长续航均为搭载三元锂电池的车型。
同一个命名方式的车型,比如智享版,不同续航版本的车型配置差距仅仅为动力源和续航里程,其他配置一模一样。
因此,我们下面的对比实质上是在对比智行版、智享版和智尊版三种车型的配置差别,再结合其动力源和续航以及价格进行选择。
小鹏P7各配置及价格对比
通过上面的表格,我们可以发现:
1. 三款配置中,智行版配置最低,智享版较智行版多出的配置主要集中在智能辅助驾驶方面,而智尊版和智享版的配置差异几乎可以忽略;
2. 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标准续航版,续航里程为480Km,相较于长续航版以及超长续航版的续航里程,差距在100Km以上;
3. 新上市的两款搭载磷酸铁锂版本的车型,除了相比之下的续航短板外,其价格、配置可不差。和入门的智行版比,配置较好,且价格和智行版差别不大,因此在后面的选择中可以予以考虑;
有了上面的对比分析,其实我们在购买P7便不难做出选择:
对于注重价格和续航,对智能辅助驾驶不关注的朋友:智行版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我想对于小鹏P7的用户来说,不关心这个配置的概率并不大。
对于续航要求低,仅满足市内通勤的朋友来讲:22.99万的后续标准续航智享版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一来价格相对便宜,二来配置到位,可以重点考虑;
如果同时对续航和配置都有要求,预算控制在25万左右:标准续航版的智享版应该够了,586Km的综合续航里程,对于满足一般的出行距离来说,焦虑感会得到缓解。当然,如果还追求续航,再加1.6万,直接上超长续航版的智享版,综合续航670Km。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从安全性的角度来讲,磷酸铁锂版本的车型可以重点考虑。
综上,个人建议选择智享版,至于具体是哪个续航版本,可结合价格来看。而智尊版的配置和智享版差别不大,价格也不便宜,因此不做推荐。
当然,25万左右的纯电动轿车,可不止P7。
国产Model 3频频降价,是比较值得纠结的车型。
此外,去年凭借搭载刀片电池(本质上为磷酸铁锂电池,结构形如刀片,命名为刀片电池,可在保证能量的前提下,提升电池结构空间利用率)成功出圈的比亚迪汉EV,月销破万的销售表现,实力不可小觑。
因此,我们不妨对这三款热度最高的中型纯电动SUV轿车进行横向对比。
首先,由于我们的购车预算大约在25万左右,因此我们综合购车预算、车型价格、实际销售比例(主销或次主销)以及续航情况,选取补贴后售价为24.99万元的小鹏P7 2020款后驱长续航智享版、售价为24.99万元的国产Model 3 2021款标准续航后驱升级版以及售价为25.58万元的比亚迪汉EV 2020款超长续航版尊贵型进行横向对比分析,重点分析这三款车相比之下的优缺点,以便给还在纠结中的朋友一些参考。
三款车型配置对比
通过上面的对比,或许就不难理解比亚迪汉抢眼的销量表现了。当我做完这张表时,其实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上述三款车中,论配置、论续航、论尺寸,比亚迪汉EV基本全面领先。除了轴距方面略低于小鹏P7,但基本瑕不掩瑜。至少,在25万左右的预算下,比亚迪汉EV 的超长续航尊贵型,的确值得考虑。
四、车型推荐——到底该买谁?
综上,我们借由P7磷酸铁锂版本车型的上市,展开了关于25万购买纯电动轿车的选车之旅。综合看下来,我们可以这么选:
如果认定小鹏P7:
注重价格和续航,对智能辅助驾驶不关注的朋友:建议选智行版;
对于续航要求低,仅满足市内通勤的朋友来讲:建议选22.99万的后续标准续航智享版;
如果同时对续航和配置都有要求,预算控制在25万左右:标准续航版的智享版基本够用,586Km的综合续航里程,满足一般的出行距离。如果还追求续航,再加1.6万,直接上超长续航版的智享版,综合续航670Km;
如果还考虑其他品牌,则可以在Model 3和比亚迪汉EV中进行选择。对比发现,比亚迪汉EV基本在配置、续航、尺寸方面全面领先。25万左右的预算下,比亚迪汉EV 的超长续航尊贵型,的确值得考虑。
以上,希望能对各位选车用车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当然,在对比分析过程中,自然是仁者见仁,希望各位在购车时可以多看多选,最终买到自己喜欢的车~也欢迎各位后台留言你想要对比的车型,讨论内容或许就会出现在下期的【导购】栏目中哦。
本文作者为踢车帮 杨帆
长安汽车海外新工厂投产!全球第2859万辆新车下线,海外市场新局面
19.99万买到的极氪007GT配置够用吗?一个视频说清楚
新浪财经专访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他又要发话了?
延续销量传奇!比亚迪汽车2025年1-4月销量超128万辆
底盘悬挂组件钢铝居然都扯到防腐了?看来科普汽车常识和知识任重道远啊,以视频中的车为例,这个价位我不选它,因为有些配件外在表现说明还不成熟呢,不懂咱就问咱就学,这样才对
【E汽车】吉利银河全新旗舰SUV谍照曝光
小米创始人雷军站在公司价值观大赛的演讲台上,首次公开回应一起交通事故引发的舆论风暴。这场事故不仅让小米陷入质疑,也暴露了新能源汽车行业在狂奔中埋下的隐患。
为什么我会提一辆智界R7,有哪些优惠,性价比怎样,一条视频讲清楚。
长安汽车首个海外新能源整车工厂投产,“渝车出海”启新篇
方向盘攥自己手里,比啥自动驾驶都靠谱,你们给我记住了,你的命比车企吹牛批重要!
23.58万,领克09 EM-P大五座版上市,综合续航1430km适合跑长途
每公里不到3毛钱,荣威纯电D6省钱空间大,更适合家用。
YU7受到影响、交付量连续下滑,雷军15周年演讲回应!
众多造车新势力对动力电池新国标只字不提
【E汽车】上市18天大定破万,东风日产N7全国交付正式开启!
二季度伊始,比亚迪汽车再度展现新能源汽车领军者的强劲实力,在4月销量持续向好的基础上,1-4月更以128.1万辆的销量,持续领跑新能源汽车市场。
飙升43.6%!比亚迪跃居凯度全球汽车品牌榜第六名,品牌价值144亿美元
【E汽车】丰田正式发布全新电动版C-HR官方图片
20万元以内,这台车是县城企业家首选
小米SU7 Ultra的挖孔机盖到底是不是装饰件,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但是这两天,又有人将这件事拿出来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