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众MEB平台下的ID.3正式在海外销售,到国内引进的首款MEB平台产品ID.4,都会让我感受到大众品牌的电气化之路已经正式启程。而传统车企转型新能源车企这一操作对于消费者以及汽车厂商而言都是需要接受考验的。毕竟早在满大街都还是燃油车的时期,特斯拉已经推出了首款产品,并且计划着在上海建立工厂了,面对新能源消费市场,特斯拉现在已然成为了新能源产品的代表性品牌。当然,随着时代的推动发展,新能源产品的市场也将会变得足够丰富多彩,不同的设计、不同的动力以及不同的乐趣。在我眼中这才是一个良性的市场发展趋势,而非"一家独大"。
作为大众引入国内的第一台产品,ID.4自然是具有鲜明的代表意义的,从大众对新能源产品的思考,再到市场需求的认知,你都可以从这台车上找到。
率先体验的是来自上汽大众的ID.4 X(后文简称ID.4 X),在车展展台中这两款车也同时出现在大众展台,很多细枝末节的区别也能够体验到。简单来说,ID.4 X在车内的细节上加入了不少符合国内消费者喜好的设计,而具体有哪些设计,咱们后文会详细说到。
头尾的设计上都有细微的区别,贯穿车标的LED日行灯设计高度会有所变化,两侧大灯与中间灯带的造型也有区别,在ID.4 X中灯带是直接贯穿到两侧灯组内部的,而在ID.4 CROZZ中并未采取这样的设计。下方同样都选用了菱形进气中网的造型设计,在造型上也基本一致,保留了一些内燃机车型的设计特点。
全系标配了矩阵式LED灯组也是意料之外的,这与曾经用卤素、疝气和LED光源来区分配置的大众车型似乎有些不同。
尾灯都采用了贯穿式的造型设计,只不过在灯腔内的造型设计上会有所区别,点亮之后的动态效果也有区分。ID.4 X将车牌位置移到了灯组下方,在整个车尾居中的位置,增大了下方防撞梁的黑色包围面积。
虽然在大体的设计上两款车都保持了高度一致,但当你看过两台车之后还是能够一眼就分辨出来这是一台ID.4 X还是ID.4 CROZZ。至于谁更好看,那就是一万个人看有十万种评价的问题了。
在车内的设计上依旧是保留了大面积的设计元素,包括三幅式的电容方向盘以及前端小巧的5.3英寸LCD液晶仪表设计,12英寸的液晶中控屏设计也没有改变。在引进国内之后,ID.4 X选用了三星的Exynos多核芯片来代替海外ID.4中的车机芯片,算力提升数倍。
在全天的驾驶过程中这套车机系统并没有出现延迟或明显的应用卡顿问题,不过当下午暴晒之后车机屏幕会出现一定概率滑动的卡顿情况,而这一情况也在随后开启空调降温后也没有再发生过。
扶手区的设计也是辆车区别较大的地方,ID.4 X在扶手箱前端采用了对开的防尘盖板设计,将手机槽、水杯架、两个type-c快充口以及很多细小的储物格都设计在里面,拉上之后会显得非常整齐美观。而ID.4 CROZZ的水杯架则是前移到前端位置,并且没有配备防尘盖板。
这个可爱的换挡机构设计倒是非常讨喜,配合那块5.3英寸小巧的全液晶仪表设计显得非常精致,并且在新能源产品中也正在逐渐淡化传统换挡机构的设计逻辑。从D挡再次向内扭动之后就会进入到强能量回收模式"B"挡,更直白一点就是"单踏板模式",当然,这种模式仅在你需要的时候自行手动去打开,以减少电能损耗。
而在全新的特斯拉Model Y以及已经OAT升级之后的Model 3中似乎都取消了能量回收强度设置,启动后就只有被"强制"用单踏板模式驾驶,这一点自然就显得非常不友好,尤其对于没有长期使用单踏板模式驾驶的车主而言,这也就成为了一种潜在的安全隐患。
如果问你一句新能源产品应该有的配置是啥,也许不可开启的一块超大面积的天窗也是必不可少的,但也许在我试驾过的很多车型中都是直接给我了一块光秃秃的大玻璃,用着各种复杂名称的材质来隔热、隔紫外线等等,但最终的使用场景都是仅限于短途出行时太阳晒一晒,一旦经历了暴晒之后那块玻璃基本就会给我感觉丧失了任何效果,也许紫外线是隔绝了,但是热量基本没啥用途。
ID.4 X同样有这样一块面积够大的不可打开全景天窗设计,但关于隔热、隔紫外线这件事上确实给出了一个简单粗暴且非常有效的办法,那就是把以前天窗上的隔热帘再给你配上就完事儿了。
座椅用料上也很有意思,在靠背以及臀部的地方都选用了一种摩擦力更好的纤维绒面材质,视觉效果倒是和翻毛皮非常相似。坐垫厚度的填充非常扎实,腰部支撑倒是有点太过于饱满了,总觉得要被座椅顶出去。不过全系都给标配了主副驾驶位座椅的电动调节功能(带腰部支撑)以及前排座椅加热功能倒是非常让我诧异。
还有一个细节非常好,打开后方的充电盖之后,在交流电与直流电接口都用汉字做了标识,虽然是个很小的细节,但在日常充电的时候能让你最快知道自己该打开那个盖子,方便了很多。
目前上市的六款ID.4 X车型提供了后置后驱以及前后双电机四驱的两种动力配置,入门版车型配备125kW最大功率的电机驱动,配备一块57.3kWh的动力电池,综合续航水平在402km。同时还有150kW最大功率车型,配备83.4kWh容量的动力电池,综合续航里程在555km,四驱230kW最大功率车型同样配备83.4kWh容量的动力电池,综合续航520km。而代号为APP310的后驱电机则是由大众自己生产的,没有采购其它品牌电机。
在目前搭载的动力电池部分提供有两种电池容量可供选择,通过模块化的电池组设计也便于未来调整动力电池的总容量设计。
试驾的车型是Pro极致长续航版本,采用后置后驱形势,150kW最大功率的驱动电机,310N·m的最大扭矩,综合续航里程555km。
关于续航表现放在后文再谈,而关于表显续航里程的计算逻辑倒是可以说一下,南北大众的ID.4车型均继续选用了与海外ID.4同样的运算逻辑,续航里程会根据当前车辆附件的耗电水平(车内电器配置)、一定里程下的平均电耗以及行驶过程中电池电压的变量来综合计算表显续航里程的,致力于将最真实的可续航里程反馈给驾驶员。说直白一点,现在上车前这个续航里程是没通电的时候显示的,根据上一个驾驶员的驾驶习惯与电耗来计算得出的503km续航,在上车之后打开空调,将驾驶模式切换到标准模式之后,表显续航会马上更新。
所以说在上车之后的467km续航里程就是你在车内打开空调并且更换至动力输出更灵敏的标准模式之后所能行驶的正常里程。为了测试表显续航的真实性,我们选择了一条综合里程102km的试驾线路,满载四人,空调设定20摄氏度,期间由两个驾驶习惯不同的人来交替驾驶。
最终到达目的地之后的续航里程更新为348km,损失119km,与实际行驶里程差值在17km左右,这个成绩在电动产品中是足够出色的。通过能量损耗比例来计算,电池电量损耗约为23%,损耗约为19.1kWh,从而计算百公里的电耗就为18.7kWh。逆推目前75%电量剩余,大概在62.55kWh,按照百公里电耗18.7kWh计算,还能续航335km,与表显348km相差仅13km,足以确定ID.4 X续航计算逻辑是足够精确的。
电量损耗最快的时候依旧是高速路在120km/h的时速下行车时所发生的,不过随时更新的续航里程的确会给人比较明显的好感度,至少我从不用担心会半路断电从而无法顺利抵达目的地。
在驾驶质感上,大众深厚的功底自然是能够发挥出来,前麦弗逊+后五连杆的悬架结构本身就是大众拿手的底盘结构,在重心更低的这台ID.4 X中所表现出来的感受就是更轻快的滤震效果以及良好支撑性的弯道表现,作为一台家用SUV产品,它的减震器表现更趋近于柔软这个层面。
不过似乎由于驱动形式的改变之后,这台后置后驱的大众在电子转向辅助的标定上有点难以拿捏,高速行驶时依旧有点轻飘飘的转向阻尼会让我有点紧张,好在每次转向时的路感还是比较清晰的,并不会让驾驶员产生不该有的误判行为。
而对驾驶体验有要求的话,还可以选装这套AR-HUD系统,除了常规的车道偏离、道路交通标识实别以及导航信息以外,还会新增一套转向引导的动画设计,在用车机导航进行道路引导的时候会有动态的光标来指引转向。
关于整车的NVH表现,城市低速行驶时的风噪及胎噪控制都足够出色,得益于全系都标配的固特异EFFICIENTGRIP PERFORMANCE 御乘2代的轮胎选用,在舒适性与静音性上的表现都足够出色。就算在高速路行驶时它的轮胎噪音也没有让我格外的关注到。
相比之下反倒是从A柱和车头部分传来的风噪会显得格外清晰,当然这也是作为一台纯电车型最难控制的噪音音源,没有了发动机的声音作为对照,风噪在高速行驶时就会显得格外明显。
而在驾驶辅助配置的部分,ID.4 X也提供了全系标配的疲劳驾驶提示、道路交通标识实别以及主动刹车系统,并且在我们试驾的这台车型中还配备有并线辅助和车道保持辅助功能,并且还有一个细节是在行驶过程中它的车道辅助系统可以精准的实别到当前车道线是虚线还是实线,那么我大胆的猜想一下,配合高精地图之后,它是不是就可以完成更高自动化的驾驶辅助功能了。
中控屏已经集成了大面积的功能操作,但依旧将空调控制功能以及常用功能单独拿出来放在中控屏下方,选用触控操作的方式来进行操作,触摸时会有声音反馈,但并没有震动反馈。相比之下方向盘上的触控按键反馈质感更好,要是能够将中控区域的触控按键也加入震动反馈效果就更好了。
阿川评车
在试驾一整天的ID.4 X之后,这台车所反馈出来的完整性是它鲜明的优势之一,在动力配置、驾驶、乘坐空间以及大家所关心的续航表现方面都具有很高的完成度,其一是因为多年以来汽车制造所积累下来的产品经验让它在驾驶部分的设计调校不用花成本"试错",而在传统元素的基础上又添加了当下电动车产品的关键配置与设计理念,融合成为了大众独有的纯电动产品,在这台车上你能找到传统汽车产品所表现出来的稳重与可靠,同时也有新加入的一些设计与灵感来不断给你新鲜感。面对已经在国内市场取得一定销量成绩的特斯拉而言,ID.4 X所表现出来的则是完全不同的产品特点,为大部分正在观望或是考察电动汽车的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更为可靠的选择方向,并且在一天的接触下来,ID.4 X并不会让你花费太多时间去学习和接纳它,快速上手的交互体验也就成为了它的综合下来最后一个特点。
(撰文:浩子果果)
(摄影:浩子果果)
2025粤港澳大湾区车展,即将于5月31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隆重拉开序幕,向全球呈现一场科技含金量极高的汽车盛宴。
当长安启源A06遇上奥迪A6,中大型家轿格局要变天?
你会花20来万买一台合资电车吗?
别克GL8陆尚以第三排安全C位为核心,将进行两次直对MPV命门的碰撞测试,它能守住后排的防线吗?
满血NGP确实好用 小鹏MONA M03 Max
两款A0级明星纯电车大PK,谁更值得选购?
吉利星愿
月销近6千台 主打运动的国产“小钢炮” 领克03怎么选最合适?
五菱星光 2025 款在续航和成本方面表现出色,搭载 69.2kW・h 电池,拥有 610km 超长真续 航,电量扎实。无论是日常通勤还是长途旅行,都无需频繁充电,想了解更多点开视频看看吧~
埃尔法的既视感!二排体验到底有多尊?传祺向往M8乾崑
置换一口价7.68万起 全面升级 2025款五菱星光上市
试驾2025款五菱星光EV,续航及辅助驾驶表现如何?结果真没想到?
作为岚图的当家车型,进化后的岚图FREE+脱去了此前棱角分明的设计,整体造型更加圆润,更符合当下主流设计。并且在华为ADS和HarmonySpace 5等配置的赋能下,它也很好的弥补了此前智能化方面的短板。但岚图FREE+能否在中大型家用SUV这个细分市场下脱颖而出,最重要的就是......
星海S7 VS比亚迪汉DM-i,谁才是家轿质价比更优选?
中卫沙漠直击捷途方盒子大会!
7万都能拿下,合资大众朗逸VS国产长安逸动,选谁更明智?
小姐姐的越野日记有多野?黄沙也挡不住少女心!
随着方程豹已经推出主打越野的豹5、豹8,主打城市的钛3,整个方程豹品牌目前的车型阵营也已经是发展的愈发壮大。这不,马上方程豹品牌的第四款车型——钛7,就又即将要到来了。
全新上汽奥迪 A5L Sportback 于 2025 上海车展全球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