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真相边缘,特斯拉是公敌,还是棋子?

真相边缘,特斯拉是公敌,还是棋子?

汽车品评 0浏览 2021-05-12 IP属地: 未知

图片

文 字 | 大   眼、苏   怡

设 计 | 小宇宙

汽车只是单纯的出行工具,还能否聚焦全球的目光?

这悠悠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是什么赋予了汽车别样的意义?

众说纷纭。

我们的答案是,人类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图片

想把特斯拉讲得简单,那么仅从汽车讲起,围绕特斯拉的两款产品就可以,讲一讲它们的江湖地位、排名、销量、口碑、服务以及理念等等。

想把特斯拉想得清楚,那么我们至少需要认同一个基本的判断,即:在全球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革的21世纪20年代,它早已不是一台简单的车

站在不同的视角,人们会有不同的解读。

它是一个标签,一个IP,一个特殊的商品。

图片


当前,特斯拉在国内势头迅猛,除售价仅为2.88万元的五菱宏光MINI EV以外,竟没有其他任何一款车的销量可以与之一较高下。

无论是Model 3,还是刚刚国产上市的Model Y,都迅速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上的亚军和季军

考虑到Model 3和Model Y的定价策略,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特斯拉两强或许都将是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跑者。

在特斯拉并不长的发展历程里,上海工厂的建立是一座里程碑。

图片

引入特斯拉,是政府及相关部门的一个信号。
 
彼时,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温吞,雷声大、雨点小,乱象丛生。停留在低端制造的多个企业,大肆炒作概念,在资本市场圈钱圈地,在终端市场口若悬河

特斯拉作为美国企业的代表,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既定的产业格局的乱局者。

我们利用市场经济中无形的手去调节,去净化,去引导、去竞争,这是特斯拉被赋予的积极意义。
 

图片


在中美关系敏感度急剧增加的2020年,特斯拉甚至成为两个国家在一系列贸易策略调整的晴雨表和压力缓释剂

人为驱动了一种带动效应,将那些技术低下,屡屡骗补的车企利用市场化的手段淘汰出中国电动车市场。

这是用一种大经济、大市场的眼光而制定并快速实施的宏观设计,而政府部门具备这样的能力和实力,以及与外资企业对接、谈判并高效运转的城市,在中国内地,上海是第一选择


图片


两年以来,在产品设计、技术提升等方面,特斯拉的入华给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的确促成了多角度、全方位的正向带动。

千树万树的新造车势力,甚至一些传统豪强,绕不开这个突如其来的竞争对手

在他们的策略研究中,或多或少,都会以特斯拉的Model 3和Model Y作为竞品对比,积极推动旗下车型在续航里程、车联网、驾驶辅助功能方面进行技术升级。
 
尤其是蔚来、小鹏、爱驰这些品牌旗下的新研发车型,逐渐具备了和特斯拉对抗的实力,为其在海外市场攻城拔寨,直面特斯拉的竞争打下产品力基础。
 
以无人驾驶专属芯片为例,眼见特斯拉开发了性能超过英伟达的芯片,大家也基本认定了无人驾驶专属芯片成为L4级无人驾驶技术的标配。
 
蔚来的李斌亲自推动蔚来在无人驾驶专属的AI芯片设计,而上汽集团、比亚迪、长城等先后和地平线或成立合资公司,通过战略投资等形式,希望结成比较紧密的联盟,为自己将来的无人驾驶主控芯片的设计需求获得充分保障


图片


在AI芯片这个领域,我们并不比全球主流车企落后多少,这正是竞争带来的快速发展和进步。
 
对于国内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来说,配套特斯拉,将会成为进入国际采购序列最好的敲门砖。

因此,只有产业的上下游整体提升水平,才能够推动行业进步。

特斯拉加快了这个进程。


图片
 

与中国汽车整车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一样,中国的零部件企业同样有着和国际零部件巨头争夺大众、丰田这样大客户的野心。

成为特斯拉的供应商,其实和成为苹果的供应商一样,要求只能用苛刻来形容。

只有越来越多的本土供应商得到越来越多参与国际采购的机会,我们才能在这个过程中,更多地汲取养分,提升技术管理、技术研发、技术规划的水平。

以宁德时代为例,成为Model 3的供应商之后,它才终于比肩LG化学,拥有在全球范围内的领导地位,成为车载动力电池的重要一极


图片


特斯拉在上海选址前后,正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对中国极限施压的艰困时期。
 
姑且不论上海市政府给了特斯拉多少优惠政策,仅就设厂本身的行为,对于缓解当时国际政治压力,都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时值在职美国总统迫切希望制造业回流,并对中国大打贸易战的背景下,特斯拉依然愿意在中国设厂,抛开利益的驱动,本身就是对中国政府以及中国的政商环境投了一张信任票


图片

何况,特斯拉与上海市政府还签订了门槛不低的对赌协议:特斯拉必须在未来5年完成140.8亿元的投资,从2023年起,每年纳税22.3亿元。

一旦无法完成这些指标,特斯拉在中国的所有努力都将无偿赠送给上海市政府
 
这环时刻箍在特斯拉头上的紧箍咒,相比引入很多只会PPT造车的新势力公司,前期上海市政府投入的相关权益,显然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障。

这个时期的特斯拉,更是像一个具有独立思想的企业,具有较强的内在实力,将政治阻碍最大限度化解后,来到中国,落地上海。


图片


中国坐拥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和欧洲市场体量不分伯仲。

对特斯拉这样野心勃勃的企业来说,在中国站稳脚跟,会对其全球业务产生巨大的支撑,中国甚至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它重要的战略高地。
 
但和其他合资企业不同,特斯拉将中国视为其全球重要的生产基地,车型销售并不局限国内,已有中国生产的Model 3出口欧洲的案例。

当前,特斯拉仅有美国和中国两个工厂,即便算上还没有完工的德国工厂,相比其他跨国车企巨头,特斯拉的工厂布局并不全面,发展空间巨大 。


图片


考虑到中国相对较低的人工成本及完整的产业链条,特斯拉中国工厂无疑会承担更多出口任务,这对拉动国内出口,甚至稳定就业都有很大的帮助。
 
未来,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政策来吸引特斯拉将更多的研发体系转移到中国来。

能够让特斯拉心甘情愿在国内投资的最大吸引力,除了优厚的政策外,国内市场的巨大需求也是一个重要筹码
 
也只有特斯拉在国内建立起更多的技术研发机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才能得到更大的受益。

这与当年改革开放之初,大众汽车登陆中国上海,引领国内乘用车行业实现产业升级有着相似的轨迹。


图片


有时,你看到的,也许只是别人希望你看到的。

抛开表象,背后的个中所以,却要远远复杂的多。

陷入舆情危机的特斯拉,充分暴露了商人逐利推诿的本性,而这些问题,正在放任企业游走在安全线外的悬崖边缘。

是有恃无恐吗?

只是凡事终有底线与尺度。


图片


那时那日,我们也曾遇到国外进行问题召回,但国内未有任何举措的尴尬局面。

说到底,还是相关立法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给了外商可乘之机,但这一切,也为我们的自我完善提供了契机。
 
在新任美国总统就职,中美关系以及新的商业环境尚未回到稳定正向的轨道之前,我们需要一种更为理性的态度,来重新认识这个远道而来的企业。

也许,正如特斯拉自己给自己标榜的一样,他们生产的,并不只是一台车,而已。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汽车品评 1.3万粉丝    6583作品 关注 致力于传播和传承卓越的汽车文化和汽车文明
推荐作者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