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今年五月份360集团高调宣布与合众(哪吒)汽车合作进军造车领域之后,好像后续也没有什么大动静传出了。正当人们快要忘记这档子事的时候,“红衣教主”周鸿伟又跳了出来向行业内某些说法发表了一番自己的激进观点。

总结一下周鸿伟的发言,矛头很明显指向了小鹏汽车的创始人何小鹏。后者曾在某次论坛中表示,一辆智能汽车想要有毛利最低售价也得来到15万元以上,目前在售的10万元以下的智能电动汽车实际上还不够智能。为防话说得太满,他还加上了一个期限——2025以前。这一说法让周鸿伟感到十分不满,“我一听这话气就上来了,这句话很像是一个外行人说出来的”,类似这样的言论便冒了出来。

360与哪吒汽车的合作早早就喊出了“为人民造车”的口号,意味着将来推出的新车很可能会立足于15万及以下的价格。要造车肯定少不了发挥360自身的优势,作为一家老牌互联网科技企业大概是要把智能技术成果带到将来的新车身上。同时“安全”也是360的一大标签,如今的智能汽车除了人身安全之外还多了信息安全这个新维度。很可惜的是最近哪吒汽车APP刚刚因为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而被通报,这无疑是给360本来就缺乏的公信力雪上加霜。

那么360的意图很明显了,未来就是要打造亲民的智能汽车,其价格怎么也不能超过15万,甚至要来到10万元以下,这才配得上“为人民造车”这句口号。根据市场行情来看,15万元以下的车辆占据了市场总体的70%,即使是发达国家也是这种代步车卖得最好,所以为人民造的车价格在15万元以下没有任何问题。

那么问题就在于,15万元以下到底造不造得出智能汽车,两人冲突的地方可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智能汽车的定义。需要注意的是何小鹏的发言还强调了把智能做好,做有品质的智能汽车。很显然如果只是为了迎合智能化潮流而简单地给新车加两块大屏、几颗芯片是不够的。

虽然何小鹏此番发言有为自家产品辩护的嫌疑,毕竟新车小鹏P5就快要上市,这时候由自己来定义一次智能汽车,为自家产品带货再合适不过了。行业标准一旦有了模范标杆就好说了,同时广大消费者们也有自己心里的一杆秤。

何小鹏作为行业老手肯定也是知道一辆智能汽车的成本的,重点在于有毛利润的价格需要在15万以上。一辆车的成本不仅仅是硬件和制造流程的成本,更要包含研发、运营等等多方面成本。小鹏还是投入了不少资金和研发了不少自主技术的,比如XPILOT3.5自动辅助驾驶系统和Xmart OS车载智能系统,这无形之间又是增加了车辆的成本。况且小鹏的自动驾驶辅助软件还需要额外花钱购买才能够实现VPA 停车场记忆泊车、NGP 自动导航辅助驾驶等高阶功能,可以见得想要把智能做好要花费多大成本。

写在最后
在这次事件相关的新闻评论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网友们的态度,对于360人们还真不那么买账,也有不少网友表示相信360还不如等小米造车。前文也说了何小鹏认为2025年之前15万以下的智能汽车希望不大,相比起小米来360的确有些操之过急了。因此似乎人们更愿意相信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宣称3年后才发布新车的小米,到那时候随着技术的成熟还真有可能迎来10万元以下的智能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