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50 万能提 Model S/X 吗?

50 万能提 Model S/X 吗?

42号车库 1浏览 2021-08-17 IP属地: 未知

50 万能提 Model S/X 吗?

前几天,我和同事在工位上正在高谈阔论,进行思维漫游。

已经拥有进口 Model 3 的老板,听到我们正在探讨特斯拉的「下一款车」国产后会有多便宜的时候,给我们开玩笑地说,啥时候能买到 50 万的 Model S 啊?

这 50 万的 Model S/X 那肯定得国产才有希望啊,要这么说,我可就来劲了,今天我就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来看看我们能不能买到 50 万的国产 Model S/X!

供需

国产的原动力,那就是需求。假定市场上,供不应求,且这个缺口足够大,利润足够高,那么国产的最大阻碍就将消解。

我们其实能从以往的销量中,试着预判一下 Model S/X 对应的市场容量和未来的销量趋势。

50 万能提 Model S/X 吗?

我统计了一下自 2015 年到去年以来,Model S/X 的历史全球交付量,可以看到峰值约在 10 万辆/年。

要知道 Model S/X 目前只在特斯拉美国加州的弗里蒙特工厂生产,而在特斯拉 2020Q4 财报中,官方对弗里蒙特工厂的产能进行了梳理和规划。计划将 Model 3/Y 产能提升至 50 万辆每年,同时将 Model S/X 的产能恢复至 10 万辆每年。这样的产能与 Model S/X 的巅峰交付量基本一致,说明特斯拉对 Model S/X 未来的销量完全是沿着之前的经验在做准备,但看起来确实有些保守了。

虽然规划了 10 万辆/年的产能,但特斯拉显然是不可能在今年实现这个产能目标了。

50 万能提 Model S/X 吗?

在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对弗里蒙特工厂的 Model S/X 产线进行了停产改造,导致第一季度没有一辆新款的 Model S/X 产出。第二季度过后,Model S 的产线改造以及提产准备任务基本结束,生产了 2,340 辆 Model S/X,并交付了 1,895 辆。

在 7 月 28 日,特斯拉推迟了 Model S 的交付日期,从长续航版本的交付日期从之前的 9-10 月延迟至明年的 2-3 月,Plaid 版本从 8 月交付推迟到了明年 1-2 月。甚至本来预计明年 1-2 月交付的 Model X 也推迟到 2-3 月。国内新订单,则统一显示交付时间为明年的第一季度。

甚至在 7 月,弗里蒙特工厂的 Model S 产线还经历了一周左右,无官方解释的停工,猜测大概率是因为「缺芯」问题。假如因为「缺芯」问题而制约了 Model S/X 的产量,那么在解决芯片问题前,特斯拉也不会也没有能力扩大 Model S/X 的生产。

50 万能提 Model S/X 吗?

结合之前 Model S/X 的销量表现可达 10 万辆/年,加上弗里蒙特工厂短时间内无法达到 10 万辆的产能,再加上特斯拉没有公布具体的订单数量。这道题中三个数字缺了俩,我目前很难判断,弗里蒙特工厂当下的残缺产能及未来的完全产能,是否能满足当下和未来的订单。

所以,从产销量来判断市场缺口大小,进而判断是否有国产可能性的这条线索,断了。在开头我们提到了「求真务实」,所以我们继续探求,假定供需支持 Model S/X 的国产,那么有哪些难点需要解决。

国产难点

Giga Shanghai

国产的需求肯定是要落地在特斯拉上海工厂的,那么上海工厂可以新建 Model S/X 的产线吗?

50 万能提 Model S/X 吗?

很多人肯定会奇怪,为啥是新建,而不是对现有产线进行改造,以适配 Model S/X 产线的生产。这里是两个主次原因:

  • 特斯拉没有将 Model 3/Y 的产线改造成 Mode S/X 的经验

在 2017 年,特斯拉花费准备了 16 亿美元,对弗里蒙特工厂的 Model S/X 产线进行改造,以适配 Model 3 的生产。事实上,弗里蒙特工厂的 Model S/X 产线,只有停产升级的历史。

  • 上海工厂的 Model 3/Y 产线肩负全球需求重任

特斯拉上海工厂最初规划产能为 50 万辆/年,并且属于 Model 3/Y 产线。弗里蒙特工厂主要供应北美市场,而上海工厂不仅是向国内提供交付,还肩负着向欧洲、亚太等地区交付的重任。以特斯拉 7 月的销量为例,总共售出 32,968 辆,而国内销量为 8,621 辆,出口占 2/3 为 24,347 辆。

特斯拉面对需求旺盛的欧洲市场,正在进一步提升上海工厂 Model 3/Y 的产能,自然是不会转向 Model S/X 的生产。

既然改建现有的 Model 3/Y 产线不太现实,那新建一个呢?

50 万能提 Model S/X 吗?

目前上海工厂的产能已经趋近于设计的 50 万辆年产能,根据特斯拉 2021 Q1 财报显示,现有产能为 45 万辆,主要为中国国内市场以及欧洲市场提供 Model Y/3 车型。并且,目前在上海特斯拉的四个项目:第一期超级工厂第一阶段项目、零部件生产工艺提升项目、超级工厂厂房项目以及新车型先期启动项目,目前还未竣工的项目仅剩下零部件生产工艺提升项目。可以看到,特斯拉没有预留其他产线的建设规划。

在今年 3 月,上海工厂对面地块进行了竞标拍卖,而特斯拉并没有出手拿下。假如将这个地块扩建为工厂,大约可以增加 20 万辆至 30 万辆的年产能,或者可以用来新建 Model S/X 的产线。

但特斯拉并没有这么做,这说明特斯拉目前并没有扩产计划,当然有人猜测是由于中美经贸摩擦问题。

优先级

相比于 Model S/X 国产这个事情,其实马一龙有更多更急迫更重要的事情要去推进。我清楚地看见,在马一龙的小本本上,关于硬件制造的「to do list」已经得满满当当。

50 万能提 Model S/X 吗?

比如 Cybertruck 的生产。Cybertruck 原定于今年在得州的奥斯汀工厂投产,目前也放弃了今年末交付的承诺,显示的交付时间是明年。在此前间,马一龙会盯紧 Cybertruck 的生产进度。而这个得州奥斯汀工厂,目前仍在建设中,虽然有些区域已经开始调试了。而工厂目前的另一个重点,是在 Model Y 产线上的一体压铸的前后车身工艺测试。

还比如近期传得火热的紧凑型轿车「Model 2」。

去年年初国产 Model 3 交付时,马一龙表示将会在中国建立车辆设计团队,生产一款专门为中国人设计的车型。在去年 9 月份的电池日上,马一龙还表示将会生产一款售价 2.5 万美元(约合 16 万人民币)的更廉价车型。很多人将这两则信息认定是在描述同一款车型,而目前最新消息,这款车型最快将在年底亮相,并在明年进行量产。得,又是一个明年。

除此之外,甚至我们可以预见,4680「可乐罐」电池在明年中实现量产后,非常珍贵的产量应该会让马一龙出现精分:究竟分给国产 Model S/X 还是美产 Model S/X 呢?或者是 Cybertruck?还是 Model 3/Y 先上?

50 万到底能不能买 Mode S/X

和同事的聊天中,有人设想,用国产前后的宝马 5 系列、奔驰 E 级、奥迪 A6 来做参考,以求透视 Model S/X 国产后售价和销量表现,但这其实意义不大。

首先,这几台车国产的时间是在均在 2000 年初,那时中国的汽车市场的大门正在打开,这些最早的合资车企,吃到了市场快速增长的红利,顶峰可达每月 2 万左右的销量。而 2008 年后,中国车市开始进入存量时代,再叠加现在全球疫情影响,目前这几台车月销在 1 万已经很欣慰了。现在除了存量、疫情这些背景,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转变,这其中差异太大太多。

50 万能提 Model S/X 吗?

另外,Model S 在美国,售价在 8.3-13.3 万美元之间,对应的选手是宝马 7 系、奔驰的 S 级,甚至是保时捷的 Panamera,而非上述 C 级车。在美国 Model S 去年有约 1.7 万辆的销量,比刚才三者的总和都要多。

所以有人提问了,Model S/X 国产后,究竟会不会卖 50 万呢?

假如我们沿着成本、利润率为导向的思路走,会发现国产化率决定了这些指标,而这,让我又走进了一个死胡同。

50 万能提 Model S/X 吗?

目前 Model S Plaid 上最引人瞩目的特点,便是极致的加速,这里面的核心,是一台可以达到 20,000 rpm 的由碳纤维包裹转子的电机了。造价成本目前不详,问题是想要这台来自特斯拉自动化部门的电机实现国产,难度自然不低。

除了电机,还有 4680 电池、CTC 等产品和技术,逐一落地在 Model S/X 上,国产的难度继续 +1。

虽然特斯拉在国内已经有很成熟的供应商体系,但特斯拉并没有移植 Model S/X 产线的经验,这倒是其次。重要的是,在 Model S/X 国产前期,选用国内的供应商,能提供什么成本、何种性能的零件,特斯拉还需要根据这些东西来定价。这就导致,我们从成本上,难以预判 Model S/X 的价格。

50 万能提 Model S/X 吗?

而 50 万这个价格很巧妙,它正好夹在 C 级和 D 级车中间。 Model S/X 作为特斯拉的旗舰,特斯拉会不会因为制造成本在国内大幅下降,而选择将旗舰的价格或定位降低呢?这还真说不准,毕竟目前肩负特斯拉「平价使命」的车型是 Model 3/Y 以及未来的「Model 2」。

最后

到这里,你会明白,国产 Model S/X 有太多理由可以在现阶段被否决了。对于这种可做可不做的事情,马一龙一向不急于推进,因为有太多更重要、更确信、更紧急的事情需要解决,而国产 Model S/X 这种选题,怕是也很难出现在近期的特斯拉内部的议题中了。

所以我们的结论是,特斯拉中短期,至少 2-3 年内,不会将 Model S/X 产线引入国内,也就是不会国产。

但是我又灵光一现,假如,Model S/X 真的国产了,且售价在 50-80 万元左右,或者随着成本有了更低的下限,那国内新势力会承受怎样的暴击呢?

文章标签:
新能源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42号车库 33.6万粉丝    1563作品 关注 42HOW 微信群,添加V:G63J63
推荐作者
柿柿车 关注
汽车媒体编辑,参与C-NCAP试验报道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