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被GTI种下钢炮梦的那拨年轻人,如今很多已经步入了人生新的阶段。伴随着他们的成长,高尔夫GTI也从那辆爱而难得的进口小钢炮,变成了个性一族爱不释手的大玩具,甚至是一代人心中的经典图腾。哪怕不曾拥有,心里也总为它留有一席之地。
尽管电气化的节奏正以超乎我们想象的速度改变着这个行业和我们的认知,国内的紧凑级两厢车市场也大不如前,但庆幸的是,最新一代高尔夫GTI仍然带着它引以为傲的驾驶乐趣,和数字化的全新面貌,如约而至。
成长,总是一个不断和自己和解、更好地融入时代的过程。
作为被六代种草并成为七代车主的高尔夫粉丝,我毫不掩饰对最新这代高尔夫设计的喜爱。相比七代的激进和尖锐,这代车型的车身线条柔和得恰到好处。蜂窝状的五点式雾灯,可以让你在后视镜里一眼锁定它,配合夜晚IQ.LIGHT大灯和前脸饰条一同点亮,不要太好看。
在此基础上,被赋予更多运动属性的全新高尔夫GTI,仍然在用经典的格子布座椅、战斧轮毂、红色GTI标识以及双出排气等元素,时时刻刻提醒你它和R-Line套件车型的区别。
无论是普通的8代高尔夫,还是最新的这台GTI,数字化的主题带来了更大的液晶屏尺寸,更丰富智能的车机功能,也带走了车内更多的实体按键。
以往不少塑料质感的机械按钮\旋钮也被更多的触摸式烤漆饰板取代,更美观更具质感的同时,可能也需要一点点时间来适应。
值得肯定的是,可显示油温水温还能变换颜色的液晶仪表,十分能激起主驾激烈驾驶的欲望。HUD抬头显示,和仪表上的交通标志识别,尤其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开车时非常实用。车道偏离也总在纠正我不好的变道习惯,而ACC自适应巡航、防碰撞预警这样在普通高尔夫上需要选装的驾驶辅助配置,也都无一例外地出现在最新的GTI上。(具体配置以后期上市时公布为准)
而备受争(tu)议(cao)的中控车机,客观说来功能已然算是丰富,但操作逻辑和反应速度还有一定的改善空间。比如空调控制需要进入到屏幕里一一调节;想感受一下弹射起步的快感前还得先等上一阵、翻三层菜单才能找到关掉ESC的按钮。
不过这些都有望通过后期的OTA来解决,并且有个无线Carplay对我来说已经完全足够。
说了半天,回归正题。
当参数党们还在争论这台三代EA888的诚意到底够不够的时候,这台换装了DQ381变速箱的8代GTI,已经让体验过它的人感受到了快乐。相比之前换挡速度饱受诟病的DQ380,这台变速箱非常聪明和听话,似乎能感知你脚下每个动作的意图,动力响应迅速,加速十分顺畅。
尤其运动模式下,档位的宽容度很高,不管是声浪还是体感都给足你感觉,而降挡速度更是出乎意料的快,配合换挡拨片的使用,很容易在你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就超出限速。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不太会用拨片的新手来说,手动模式下前方的液晶仪表上会提示你何时该进行加减档的操作,可以说是非常友好。
尽管在跟车低档位切换时偶尔还是会察觉到极为轻微的顿挫,或是蠕行跟车收油时轻微的拖拽感,但整体来说能有这样的动力表现和响应速度,配合原厂非常有质感的运动排气,已经足以让我得到极大的满足。
上一代车型就有的DCC自适应底盘系统,在这代GTI上提供了15级阻尼可调,让舒适和运动模式的体感差异非常明显。最为直观的感受就是,在最舒适的档位上,我竟然在一台高尔夫上感受到了不失质感的Q弹舒适,而调到最运动则会明显感觉悬挂变得偏硬,尤其在路过减速带时车身弹跳会更大,但也不会有太多多余的动作。同时随着阻尼的加大,车身的支撑性也随之增强,尤其在起伏落差较大的厦赛上高速过弯时,也能给人足够的信心。
除了运动、舒适、经济这样常规可选的驾驶模式之外,你可以在车机里根据喜好设立自定义的驾驶模式,这个自定义甚至可以细化到方向盘的转向助力、发动机声音甚至是空调等不同部位的选择。
说到转向,让不少粉丝狂喜的欧版2.1圈转向,确实让这代GTI尤其在高速转向时有着更灵活的车头响应,恰到好处的渐进式转向也不会让你在日常低速掉头时有太多负担。至于刹车和轮胎可能并没有太多惊喜,也算给车主后期的升级留足了空间。
一天的赛道和城市道路体验下来,我对这台车爱不释手。
它满足了曾经的我对自己第一台车的所有期待:有故事、有乐趣、还实用。尽管如今的我不再是二十出头那个可以任性冲动、不顾一切的年轻人,一年不会用几回的后排和尾箱空间里也早已被安全座椅、儿童推车塞得满满当当,但它依然还是那个乐趣十足的小钢炮,在保留着历史积淀和驾驶乐趣的同时,不同的是,它的设计、配置变得更与时俱进,也更实用了。
对于喜欢和热爱高尔夫GTI的人来说,操控质感和驾驶乐趣是它最大的优势。而45年的历史积淀和潜力巨大的升级空间,更是它难以替代的附加值。当不少人还在权衡这样一台钢炮到底值不值得时,关于最后绝唱、颗粒捕捉器的传言已悄然而至。显然,这个时代变化之快并没有给太多机会让我们怀念过去和纠结眼前。
成稿之时,慕尼黑车展上奔驰、保时捷和大众官宣的全新电动概念车已经各种刷屏。而对于高尔夫GTI这样为数不多有着驾驶乐趣还能兼顾家用的经典车型,想说的永远有很多,但此刻冒出我脑海的只剩下:庆幸、珍惜。
传统豪车还在用机械素质讲故事,腾势用电子电气化把驾驶体验卷出新维度
合资反击,是今年新能源市场一个重要话题。 作为这场反击战的代表车型之一,广汽本田P7用最硬核的技术配上最有诚意的价格,让所有人都看到他们的决心。
试驾凯翼昆仑2025款,7.89万还有7座?
看女明星薇薇如何用「明星标准」挑MPV! 既要当「移动化妆间+休息室」,又要变身「家庭全能王」,魏牌高山8与腾势D9正面battle!
假如在萤火虫上藏红包,你能找全吗?
其实这代X2车型在路上的能见度还挺高的,不过对于这辆X2 M35i车型来说,你的确需要付出足够的热爱才会选择它。41.99万元的起售价格,可以让你选择到空间更大、配置更丰富的SUV了,但是它的存在,我觉得就是为了彰显与众不同。
两大旗舰对决!285K和9950X谁才是创作王者?
体制内买车首选油车?不夸张,稳重才是第一要务
三个原因说清楚,限时一口价20.18万起的传祺M8大师值得买吗?
当其他大型旗舰SUV面临各种窄路和掉头车道,还在倒两把,小心翼翼地贴边转弯、掉头时,腾势N9凭借易三方带来的极致转向功能,最小转弯半径只需4.65m,在面对各种高难度狭窄掉头路段时,都能优雅、从容的一把过!
蔚来ES6的改款幅度足以让老款车主拍大腿说买早了该等等,但是在早买早享受和诱人的终端价格面前,抄底本以水桶及实力的ES6值还是上新款ES6值?
一个是彻头彻尾的六边形战士,一个颜值无代餐,你怎么选?
在豪华中大型车市场激战正酣的2025年,BMW 5系以4月零售销量强势回稳至万台大关,燃油与纯电车型双线领跑同级竞品。这一成绩的取得,不仅印证了市场对宝马“以驾驶者为核心”产品哲学的持续认可,更揭示了其通过技术迭代、设计革新与安全坚守构建的竞争力。
年轻人的第一台豪华轿车。
吉利星耀8,12.58万元起售,C级车卖出A级车的价格,可别被它的低价唬住。那么它哪款车型值得买呢?本期视频就来聊一聊。
这次我们收到保时捷邀请参加他们的快意驰骋318的活动,从拉萨出发一直开到少有人去的G318的终点——聂拉木人民广场!一路走来,除了变换莫测的美景还有更多惊喜。
探店途胜L,燃油车降价更猛,性价比直接飙升。
特斯拉车主直呼!秦L EV你应该早点来啊!
双车硬碰硬!捷途全新山海L9遇上唐DM-i,谁才是理想平替更优选?
近几年油改电的车型我们确实见过不少,但是“电改油”属实是有点罕见,之前只有PHEV版本的哈弗猛龙PHEV,现在可以上蓝牌的哈弗猛龙燃油版也来了搭载2.0T发动机,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