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一个平台的两款车,为啥差了20万?

一个平台的两款车,为啥差了20万?

车云网 1403浏览 2019-07-15 IP属地: 未知

“XXX是换壳的XXX”、“XXX与XXX同平台”。

在平台化普及的今天,不同汽车品牌间共享平台甚至同款技术的情况屡见不鲜,但哪怕是同一个平台相雷同的技术,市场终端体现出的售价也可能是千差万别,以至于不少消费者会认为:成本之外的差价全部“赋能”给了品牌溢价,越贵的产品水分越大。

但事实真是这样吗?

为了给这个问题寻找答案,我们特地借来了本期的主角——丰田C-HR和雷克萨斯UX,这两款车都脱胎自丰田TNGA架构下的GA-C平台,动力系统中的燃油部分也都相似,目标受众也都是年轻消费者……

那么,在大方面都趋同的前提下,这两款车能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差异化体验,让我们接受它们近20万的差价呢?

一个平台的两款车,为啥差了20万? 

就外观设计而言,“个人意见”认为C-HR较UX更显张扬,且不同配置车型间的视觉差异似乎被刻意削弱。极具冲击力的车身线条与丰富的配置,配合“恰到好处”的空间表现,“精打细算,也能拿得出手”可以说是C-HR打动目标人群的核心竞争力。

一个平台的两款车,为啥差了20万?

反观UX,雷克萨斯家族式设计语言较C-HR多了一层稳重气质,与众多豪华品牌相比,也凸显出自己特立独行的风格。其车身上,包括前翼子板、尾灯等细节在内,除了美观的诉求之外,背后更有着空气动力学技术的支撑。

一个平台的两款车,为啥差了20万?

而且,相比C-HR,UX的车顶线条更加平滑,且前后排侧窗面积较为均匀,这便使其后排乘客的采光条件比C-HR更优秀。

一个平台的两款车,为啥差了20万?

不仅如此,UX前后排侧窗还采用了隔热玻璃,这更是比C-HR更下“血本”的一点——哪怕是有限的后排空间使后排座椅的使用频率较低,但也不意味着品牌标准可以妥协,这或许是UX在设计生产理念上,相比C-HR最核心的不同。

追求功能or诠释豪华

在营造氛围方面,C-HR的进步较UX要略胜一筹, C-HR非对称中控台设计以及门板内侧的方格纹理,让人看到它时耳目一新,其皮质面料包裹面积与软性材料用量,也较上一个时代的丰田产品更具质感,可以说,C-HR的提升跨度有目共睹。

一个平台的两款车,为啥差了20万? 

可定位于豪华品牌的雷克萨斯,妥当的保守就是最大的进步,它把所有增加成本的细节,都放在了你可以“忽视”到的地方:

一个平台的两款车,为啥差了20万?

一个平台的两款车,为啥差了20万?

 比如说,UX的顶配版本在右侧中控面板上采用了“和纸”材质,并在空调出风口的手控按钮上,采用了感应式邃光系统(上两图)。

低调奢华的用意和细节处体现的科技氛围,让人在一眼能认出它是一款雷克萨斯的同时,还可以在长期接触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购车之时就被“隐藏”起来的惊喜,这和C-HR比较高调的风格完全不同。

一个平台的两款车,为啥差了20万?

数字化技术方面,C-HR的进步更加大胆,其所有互联和娱乐功能都可以通过9英寸触屏操作,并支持百度CarLife手机互联和高德地图车机版。

一个平台的两款车,为啥差了20万?

而UX的数字化技术,说实话,其使用效果和之前的雷克萨斯产品相比,都是一样的设计,一样的复杂,一样的难用……唯一能给“我”带来安慰的,就是位于变速档杆旁的多功能触控台,一看就是个造价不菲的物件,可以用来跟别人吹个牛什么的。

一个平台的两款车,为啥差了20万?

除此之外,UX具备位置记忆的电动调节方向盘,12V电源接口升起时的“缓动”效果,将仪式感显露无遗,可以说,相比于C-HR更丰富的功能,UX在细节中浓缩了独有的雷式豪华感,二者虽然侧重不同,但都很“懂”对应的消费人群心理。

GA-C的底子,雷克萨斯的“腻子”

此前,车云菌已试驾过C-HR,作为同样采用GA-C平台开发的车型,UX的底子与C-HR如出一辙。当然,也包含丰田为TNGA架构开发的动力系统,两款车型的相同点如下:

一个平台的两款车,为啥差了20万?

A、C-HR的动力系统是2.0L自吸发动机(代号:M20A),UX 260h混动动力单元中的燃油部分,则是在M20A基础上打造的,拥有更高热效率的阿特金森循环的自吸发动机;

B、二者的前麦弗逊式悬挂都采用分离式支座设计,将减震器与弹簧反馈的路面震动进行分解,以提升驾乘舒适性;

C、前悬挂轴承旋转轴线与主销轴线重合,转向手感更顺滑;

D、双叉臂后悬挂横拉杆与下控制臂处,装备软硬不同的橡胶衬套,可实现后轮与前轮同向微量偏转;

E、后悬挂纵臂安装位置更高,减小了后轮弹跳的幅度;

F、二者均装备ACA主动弯道辅助系统。

一个平台的两款车,为啥差了20万?

以上是C-HR与UX的相同之处,对于共用平台的C-HR和UX来说,在“原料”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如何在驾控感受层面突出差距,落实豪华品牌的精髓,无疑是“丰田”需要面对的课题。

不妨先说说C-HR的小遗憾,遇到不规律的高频、细碎颠簸,C-HR减震器处理过程有些拖泥带水;在UX上,雷克萨斯引入了内置摩擦控制装置的减震器(FCD),通过抑制簧上质量移动,进一步过滤高频振动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让UX驾驶员在经过让C-HR难堪的“同款”路面时,感觉车辆与路面间被垫了一层“气垫”,大大提升了舒适性,即便应对特殊路况,UX的实际驾乘体验也难以找到明显短板。

此外,根据车云菌的实际感受,个人认为UX的车身抗扭强度要比C-HR强不少,至少在一些接近交叉轴性质的路面上,C-HR在车尾门上会偶尔出现因车身扭转而产生的异响,UX则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其实这一点发现很重要,因为这意味着同在GA-C平台下,丰田依然可以通过成本控制来影响不同产品的质量呈现)

一个平台的两款车,为啥差了20万?

动力层面,C-HR的自吸发动机和CVT变速箱在对油门响应的反应速度上令人刮目相看,但是对于UX来说,其采用的THS-II油电混动系统,则是一个在燃油经济性、平顺性、技术含量等方面,如技术标杆一般的存在。

车云小结:

一个平台的两款车,为啥差了20万?

雷克萨斯UX和丰田C-HR,均隶属丰田集团下不同品牌的产品,虽然它们都出自同一平台,但在质量标准、成本控制、豪华体验、审美标准、人文关怀、科技赋能等方面都体现出了根本性的不同

由此,也可以体现出丰田TNGA架构在将产品定位和用户需求精准对接,容纳不同跨度和范畴的差异化体验,并将成本精准控制在合理水平上的先进性。

所以,我们也可以有了性价比更高,更好玩,更亲民、更容易满足你的丰田C-HR;同时也可以拥有更能衬托你的形象、设计更考究、隐藏更多细节、更经得起时间和二手车市场考验的雷克萨斯UX。

 
相关推荐
车云网 4.6万粉丝    4248作品 关注 专注智能驾驶、车联网、后市场好多年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