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里,拥有软件能力/垂直整合能力的,未必最终会杀出血路。而在智能时代里,能和时代所带来的生态变化产生最佳匹配的,大概率都能取得亮眼的成功。
这句话,是近13年来,智能手机→智能穿戴→智能汽车,我听过的各家大佬发表的言论里,最能取得共鸣的一条。
眼见得电动车的中国市场单月渗透率已经连续超过20%,眼见得2025年时路线2.0里给予了智能汽车、智能电动车无限宽广的发展空间和上千万台的份额。再回顾2020年时对中国汽车智能化标准的回顾,虽然时间只过去了1年,但之中的排序或者说势头,却近乎来了个大逆转。
中国互联网领域的巨头排列,有2种比较主流的方式,第一种为BAT TMD(百度/阿里/腾讯 头条/美团/滴滴),第二种为TAT BMD(腾讯/阿里/头条/百度/美团/滴滴),滴滴在之中以现状来看处于一个随时掉队的状态,取而代之的可能是P(拼多多)。
在2019-2020年时,我们曾带着各大巨头在智能汽车层面的相应表现,结合专利数/迭代速度/迭代功能有效性/装车量/汽车品牌合作度之间,做出过相关的研究报告。
按照发展时间顺序排列,传统科技巨头之中的序列是,ABT,阿里和上汽乘用车很早前就进入了互联网汽车时代,百度相对其次,腾讯最后入局。但从如今的智能汽车市场来看,同样结合技术先进性/功能丰富度/生态/合作品牌等,这个局面则变成了BT+others。
阿里,基本处于掉队状态,尽管其最早入局,给出了斑马智行,以及在后续进行了几次迭代升级,甚至向斯柯达进行输出,但一切的结果都是,它没有打开局面/在竞争中败北。
究其原因,自身/合作等原因颇多,但更重要的一点则是,阿里的发展多只停留在智能网联阶段,且在之中特点/优势均越来越小。
而百度,因为同时拥有智能网联/生态/大数据/自动驾驶/云端能力,反而在如今的汽车市场里混的风生水起,成为了其企业为数不多的有效发展方向。
腾讯,紧追着百度的脚步,从上述5个方面也都在发起智能汽车领域的追赶,且眼前推出了TAI 4.0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不过,从效果和实现速度来看,腾讯都处于典型的追赶位,距离百度还有一定距离。
但,上述也并非是最终结论。因为,如果从科技巨头在汽车领域中的整体表现和势头来看,目前的排序并不是百度领先,即便它有着apollo。
科技巨头在汽车领域的排名次序,如今是,HBT,华为/百度/腾讯。
腾讯目前在追赶什么?其实就是行业目前在向哪个方面在着力发展。
所以,整合一下TAI 4.0的核心,如下:
补应用层面体验的短板,如可通过语音交互将车辆位置分享、和车载微信的进一步打通、腾讯会议车载版加入;
车内娱乐能力,比如全民K歌车载版的加入,这本质上属于内卷化的补齐产物,既然市面上主流车型都有了此类功能,不管用与不用,都是加上为妙;
3.自动驾驶相关能力的补强,产品为腾讯智驾地图。这相当于,给了腾讯自己一个机会,一个腾讯地图在市占率方面止跌的机会,以及终于补齐了自己在精度地图层面的劣势,能够开始依托于这项资源,去做自己和车企之间的相关合作与整合。因为,其背后也有着自动驾驶/云端/算法层面的布局。
从上述几点来看,腾讯TAI 4.0其实很明确,受众直指“智能化能力较差、需要全家桶赋能”的相关弱势传统企业。当然,目前的悬疑在于,因为其2022年年中左右才能完成发布,我们无法判断其具体的流畅程度、人机交互便利度,这些基本体验项。
最终,给标题做一个相对扼要的解释。近几年的智能汽车发展路径中,越来越多的智能化领先被车企所拿到,比如智能驾驶领域的NGP、比如华为带来的解决方案,再比如很多装备了主动领航功能的车企。智能交互领域,也是如此,理想/蔚来/小鹏/哪吒等,包括最新的极氪等,也都带来了相应的表现。
而此前车企在宣传话术中会主要捆绑BAT的行为,目前已趋于末流。这之中的经历是,车企在逐步从无到有的阶段,陆续发现巨头们能带来的优点和缺点并不算成正比,或合理比例。如,项目的升级主导权/速率在科技公司身上,节奏/完成率等,均无法有效化。所以,越来越多的相关车企,在调整自己的造车思路,传统的三大件为核心,逐步转为关键软件技术全栈自研→技术全栈自研→还有目前封顶的特斯拉,核心硬件自研+软件匹配+软件自研。
其实能够看出来比较明确的一点是,科技巨头在智能汽车的成长过程中,愈发趋于成为供应商身份。因为汽车行业的垂直性/专业性,并且随着相关市场的上下游进一步完善/充分竞争,如精度地图领域的成长/激光雷达/算法的成长,已经初步见到效果。
它们手中目前握有的核心优势,本质上是此前互联网时代所积攒的一系列生态、娱乐、大数据等,当车企在那一领域发现能够共赢点的时候,传统互联网巨头的优势,可能应该是调整自己,变成数据运营的专家。
史上最省的美系车,福特蒙迪欧能否重回巅峰?
新西兰达尼丁市市长接受采访表示比亚迪在当地很常见,已经成为很热门的汽车。
时间不知不觉走到完了2023年倒数第二个月,中国各新能源车企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比亚迪依旧以30.19万辆的压倒性优势排在首位,前11个月累计销量268.34万辆,已完成300万辆年
山东日照地处黄海之滨,这里自然景观独具魅力,山川、大海、森林、湿地,无不展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当你无论是驾车奔驰在广袤的海滨,还是驰骋在起伏的山路之上,都能在山东日照,深深感受到
在我们的固有印象中,凯迪拉克有着“洗浴之王”的称号,身为一个典型的美系汽车品牌,动不动就“7折出售”,就这还不好卖呢,而且至少五六年前,也基本还是中国汽车市场不够成熟的时间,因而凯
科幻照进现实,以后上下班再也不怕堵车了,会飞的汽车不仅关乎个人的出行便利,更是对整个交通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月1日,小鹏汇天“陆地航母”飞行汽车获得100台订单,这是该车型
这几天一直刷到有人拿2023年上半年各车企利润说事,理由是丰田的利润比中国自主品牌加起来还多。进而以此为论据证明丰田实力很强,让中国车企不要吹牛遥遥领先。.乍一看似乎有些道理,实际
“我认为我们永远都会比中国品牌更高端一些。”现代汽车澳大利亚CEO柯安哲(John Kett)语出惊人,引发了网络上的热议。不可否认,多年前国内汽车品牌发展比较落后,与任何一个国际
山东日照地处黄海之滨,这里自然景观独具魅力,山川、大海、森林、湿地,无不展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当你无论是驾车奔驰在广袤的海滨,还是驰骋在起伏的山路之上,都能在山东日照,深深感受到
日前,奔驰和宝马官方共同宣布,将在国内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在中国市场运营超级充电网络,合力满足中国客户对豪华充电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官方透露,这家合资公司的股比为50:50,这意味着
时至今日,恐怕很少有人会再拿“合资”与“自主”的品牌差异作为购车的核心筛选指标,无论是家用市场还是豪华领域,都能够看到许多堪称“爆款”的国产车。如何评价一款车型是不是“爆款”?销量
11月30日,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共同宣布,双方将以50:50股比在中国成立一家全新的合资公司,该公司的运营重点将围绕“超级充电网络”展开,合力
召回三连发:因存安全隐患 丰田宣布大规模召回
哈弗枭龙MAX是一款既实用又具有良好舒适性的新能源汽车,它的宽敞空间、舒适性、智能化等优点可以满足你对于家庭出行、日常使用等多方面的需求。如果你正在寻找一款既实用又具有良好舒适性的新能源汽车,那么哈弗枭龙MAX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自主新势力发展在国内市场上实现了对合资品牌的弯道超车,但是没想到在最近,很多车企竟然出现了攻击自家品牌的行为,这种做法是不利于中国汽车市场长远发展的,可以说中国新能源汽车想要走上国际舞台,必须是一起进步,最后希望自主品牌停止互相伤害,静下心来研发技术,不要做这种让人瞧不起的行为!......
11月24日,比亚迪第6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以雷霆之势再创产销新纪录,这不仅是比亚迪的又一佳绩,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里程碑,实力改写中国汽车市场发展格局。感恩600万份信任
出口海外是所有中国汽车品牌的共同夙愿,在国产品牌中上汽集团一直都是在海外市场最亮眼的一个,其中MG4 EV更是拿下了在欧洲细分市场的销冠。那么,国产MG4 EV在国内的表现又如何呢?
【车动态】盘点今日(2023年12月2日)汽车圈,最新鲜、最好玩、最有价值的汽车新闻动态,看看今天有什么汽车大事件发生!汽车大事件一:大众揽巡玄武岩版官图,31.68万元近日,根据
汽车说刊讯|12月1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公布最新销量数据:11月乘用车销量200079辆,同比增长约38%,环比增长约11%,单月销量突破20万大关,连续3个
近日,在方程豹首车豹 5 成都交付现场,比亚迪总裁王传福携方程豹销售事业部总经理熊甜波亲自为车主交车。在和车主合影的时候,王传福一个动作圈粉众多:在和车主合影的时候,王传福示意熊甜波让用户站在 C 位,共同完成交车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