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里,拥有软件能力/垂直整合能力的,未必最终会杀出血路。而在智能时代里,能和时代所带来的生态变化产生最佳匹配的,大概率都能取得亮眼的成功。
这句话,是近13年来,智能手机→智能穿戴→智能汽车,我听过的各家大佬发表的言论里,最能取得共鸣的一条。
眼见得电动车的中国市场单月渗透率已经连续超过20%,眼见得2025年时路线2.0里给予了智能汽车、智能电动车无限宽广的发展空间和上千万台的份额。再回顾2020年时对中国汽车智能化标准的回顾,虽然时间只过去了1年,但之中的排序或者说势头,却近乎来了个大逆转。
中国互联网领域的巨头排列,有2种比较主流的方式,第一种为BAT TMD(百度/阿里/腾讯 头条/美团/滴滴),第二种为TAT BMD(腾讯/阿里/头条/百度/美团/滴滴),滴滴在之中以现状来看处于一个随时掉队的状态,取而代之的可能是P(拼多多)。
在2019-2020年时,我们曾带着各大巨头在智能汽车层面的相应表现,结合专利数/迭代速度/迭代功能有效性/装车量/汽车品牌合作度之间,做出过相关的研究报告。
按照发展时间顺序排列,传统科技巨头之中的序列是,ABT,阿里和上汽乘用车很早前就进入了互联网汽车时代,百度相对其次,腾讯最后入局。但从如今的智能汽车市场来看,同样结合技术先进性/功能丰富度/生态/合作品牌等,这个局面则变成了BT+others。
阿里,基本处于掉队状态,尽管其最早入局,给出了斑马智行,以及在后续进行了几次迭代升级,甚至向斯柯达进行输出,但一切的结果都是,它没有打开局面/在竞争中败北。
究其原因,自身/合作等原因颇多,但更重要的一点则是,阿里的发展多只停留在智能网联阶段,且在之中特点/优势均越来越小。
而百度,因为同时拥有智能网联/生态/大数据/自动驾驶/云端能力,反而在如今的汽车市场里混的风生水起,成为了其企业为数不多的有效发展方向。
腾讯,紧追着百度的脚步,从上述5个方面也都在发起智能汽车领域的追赶,且眼前推出了TAI 4.0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不过,从效果和实现速度来看,腾讯都处于典型的追赶位,距离百度还有一定距离。
但,上述也并非是最终结论。因为,如果从科技巨头在汽车领域中的整体表现和势头来看,目前的排序并不是百度领先,即便它有着apollo。
科技巨头在汽车领域的排名次序,如今是,HBT,华为/百度/腾讯。
腾讯目前在追赶什么?其实就是行业目前在向哪个方面在着力发展。
所以,整合一下TAI 4.0的核心,如下:
补应用层面体验的短板,如可通过语音交互将车辆位置分享、和车载微信的进一步打通、腾讯会议车载版加入;
车内娱乐能力,比如全民K歌车载版的加入,这本质上属于内卷化的补齐产物,既然市面上主流车型都有了此类功能,不管用与不用,都是加上为妙;
3.自动驾驶相关能力的补强,产品为腾讯智驾地图。这相当于,给了腾讯自己一个机会,一个腾讯地图在市占率方面止跌的机会,以及终于补齐了自己在精度地图层面的劣势,能够开始依托于这项资源,去做自己和车企之间的相关合作与整合。因为,其背后也有着自动驾驶/云端/算法层面的布局。
从上述几点来看,腾讯TAI 4.0其实很明确,受众直指“智能化能力较差、需要全家桶赋能”的相关弱势传统企业。当然,目前的悬疑在于,因为其2022年年中左右才能完成发布,我们无法判断其具体的流畅程度、人机交互便利度,这些基本体验项。
最终,给标题做一个相对扼要的解释。近几年的智能汽车发展路径中,越来越多的智能化领先被车企所拿到,比如智能驾驶领域的NGP、比如华为带来的解决方案,再比如很多装备了主动领航功能的车企。智能交互领域,也是如此,理想/蔚来/小鹏/哪吒等,包括最新的极氪等,也都带来了相应的表现。
而此前车企在宣传话术中会主要捆绑BAT的行为,目前已趋于末流。这之中的经历是,车企在逐步从无到有的阶段,陆续发现巨头们能带来的优点和缺点并不算成正比,或合理比例。如,项目的升级主导权/速率在科技公司身上,节奏/完成率等,均无法有效化。所以,越来越多的相关车企,在调整自己的造车思路,传统的三大件为核心,逐步转为关键软件技术全栈自研→技术全栈自研→还有目前封顶的特斯拉,核心硬件自研+软件匹配+软件自研。
其实能够看出来比较明确的一点是,科技巨头在智能汽车的成长过程中,愈发趋于成为供应商身份。因为汽车行业的垂直性/专业性,并且随着相关市场的上下游进一步完善/充分竞争,如精度地图领域的成长/激光雷达/算法的成长,已经初步见到效果。
它们手中目前握有的核心优势,本质上是此前互联网时代所积攒的一系列生态、娱乐、大数据等,当车企在那一领域发现能够共赢点的时候,传统互联网巨头的优势,可能应该是调整自己,变成数据运营的专家。
以赛育才,以技赋能 吉利控股冠名2025-2028年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
一车全能,家用首选!唐DM-i 175KM版上市,置换补贴后16.98万起
吉利控股冠名2025-2028年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
文丨吴海珊 编辑丨林伟萍
在中国商用车行业激烈变革的2025年,有一个品牌以惊人的速度闯入主流视野——飞碟汽车。上半年销量同比激增357%、行业排名从第十四跃升至第六、新能源轻卡增速第一……这些数字背后,不仅是市场的认可,更是一个品牌系统性向上、坚持长期主义、始终将用户放在首位的战略成果。
9 月 12 日,仰望 U8L 鼎世版正式上市,以 128 万元起的售价登场,将于 9 月底开启交付,瞬间成为汽车圈热议的焦点。这款车可不只是简单的 “加大号” U8,它在设计、性能、科技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度革新,试图在百万级豪华 SUV 市场中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仰望 U......
比亚迪e-Bus平台3.0发布,推动电动客车进入千伏时代,实现“电比油强”
比亚迪发布e-Bus平台3.0,推动电动客车进入千伏时代
9月16日,央视财经《硬核智造厂》聚焦广西柳州,通过全景直播展现东风柳汽71年造车脉络。央视主持人陈伟鸿、陈蓓蓓与东风柳汽刘小平书记、展新副总经理一道,带观众沉浸式体验这家老牌央企从“开创者”到“变革者”的跨越。
在中国商用车行业激烈变革的2025年,有一个品牌以惊人的速度闯入主流视野——飞碟汽车。上半年销量同比激增357%、行业排名从第十四跃升至第六、新能源轻卡增速第一……这些数字背后,不仅是市场的认可,更是一个品牌系统性向上、坚持长期主义、始终将用户放在首位的战略成果。
9月10日晚,欧拉品牌首款纯电SUV亮相工信部网站。随后,欧拉品牌总经理吕文斌也通过自己的社交账号发布了新车的侧面线条图,并配文“感谢大家对欧拉的关注!欧拉全新SUV就要来了,这台车绝对值得大家期待!”
从猛士科技到东风本田,一个汽车老将的“带电”突围战
9月15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对整车企业与供应商企业采购合同中账款支付相关内容作出规范倡议。这份倡议得到了工信部等国家相关部门的回应和支持。
9月15日,就在享界S9T上市前一天,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建勇与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共同宣布,双方合作正式升级为“车企+华为科技全生态的战略共同体”。这不仅是两家企业合作的全面深化,更是一次组织体系与商业模式的“基因重组”,标志着华为智选车模式正式进入2.0时......
华为相较小米的优势,逐渐显露了。
豪华纯电赛道,追觅是搅局者还是过客?
9月10日晚,在工信部发布的第399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新产品公示中,长城欧拉全新SUV车型申报图亮相。随后,欧拉品牌总经理吕文斌利用其社交账号发布了两张欧拉全新SUV的侧面线条图,并配文“感谢大家对欧拉的关注!欧拉全新SUV就要来了,这台车绝对值得大家期待!”
中药行业的2025年上半年在业绩承压中度过,但下半年曙光初现——OTC渠道的韧性对抗院内市场的疲软,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创新转型悄然加速。在医药生物中的创新药已经成为焦点的当下,相对低调多时的中药赛道也在孕育沉默中的爆发。
800V快充+华为全家桶+350km纯电续航。
2025中国(天津)国际汽车展览会(简称2025天津国际车展)将于2025年9月30日至10月6日,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举办。此次展会以“向新·向上”为核心理念,展出规模达20万平方米,集中呈现近千款全新车型及多项行业领先技术成果,是本年度我国北方地区规模领先、品牌阵容最为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