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才说“传统油车时代回不去了”,从12月20日到23日短短4天之内,威马电动车就发生了三起自燃事故。
也是前不久,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说“充电焦虑基本都是汽油车用户操电动车的心”,央视日前便报道了北方电动车充电难、车主半夜起床抢充电桩的异象。
这两年来新能源汽车大爆发而好不容易让消费者产生的信任感,随着寒冬来临和自燃频发而迅速下降。
都快2022年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距离20%大关也仅剩一步之遥,电动车信任危机何时才能消除?
01 威马电动车4天三连烧
在我们的固有印象中,炎热的夏天是电动车起火自燃的多发季节,但近日却在4天之内连续发生三起自燃事故。
12月20日凌晨4时左右,郑州市碧云路,一辆正在充电站充电的电动车突然起火,被烧剩空壳。
才过了两天,12月22日早上7时多,三亚市吉阳区海螺一路,又一辆电动车突然起火,被烧得只剩车架。
12月23日凌晨3时许,海南海口市刚峰路,一辆停靠路边的电动车突然起火,火灾还殃及停放在后面的轿车,两辆车都被烧得面目全非,连同旁边的建筑墙体也被熏黑。
这三起电动车自燃事件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经过车辆悬挂的车标、轮廓以及外观设计辨认,涉事车辆都是威马EX5,这一点也得到了威马车主的确认。目前,这三起事故的原因正进一步调查中,而威马方面尚未做出回应。
三起自燃事故都是同一个品牌同一款车型,这绝非巧合。事实上,威马汽车去年就曾在一个多月内连烧了四次。
2020年9月23日,温州一辆威马EX5在街头发生自燃;10月5日开始,福建两台威马出租车连续发生自燃,随后当地暂停了该车型的运营;10月27日,北京一辆威马电动汽车在停止状态下自燃。
事后,威马汽车表示事故是由电池质量引起,因电芯供应商在生产过程中混入了杂质,导致动力电池产生异常析锂,存在起火隐患。为此,威马还针对这一缺陷召回了1282辆威马EX5和威马EX6车型。
一年多过去,威马EX5又连续发生3起自燃事故,不管原因是什么,都让公众再次把视线聚焦在电动车的安全上。
虽然新能源汽车自燃率并不高,2020年以来年化火灾事故率是万分之0.26,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电动车自燃问题仍然不断冲击消费者脆弱的神经。
02 冬日北方再现充电焦虑
在威马电动车频发自燃事故的同时,新能源车主的充电焦虑、续航焦虑近日也冲上了热搜榜。
据央视财经报道,随着各地气温下降,在北方地区,新能源车主的“里程焦虑”再度出现。
在最低温度降到了零度以下的北京,一位新能源车主表示,平时他的新能源车满电可以跑300多公里,到了冬天续航就降了三分之一,只能跑200多公里,基本上两天就得充一次电。
由于夜间11时到早晨7时是电价波谷期,每度电比波峰段便宜6毛钱左右,很多车主喜欢在这期间充电,而免费停车的停车场成为新能源车主抢夺充电桩的主“战场”。为了给车子充电,这位车主不顾严寒,凌晨四点就起床争抢充电桩。
还有新能源车主表示,充电就跟摸黑“偷地雷”一样刺激,“平时7点钟出门上班,5点钟我就得出门找充电桩,排队一个小时,充电一个小时”。
与此同时,车主还要学会规划路线,在车子电量耗尽之前找到下一个充电桩,否则车子就会在半路“罢工”。有时候,因为续航里程所剩无几,即使是要额外加收8元/小时停车费的充电桩,也要硬着头皮去消费。
最近一年多来,新能源汽车销量暴涨,但充电设备的安装却跟不上销售的步伐,加上冬季用电量大增,导致充电桩供应紧张。
根据公安部数据,截至2021年9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678万辆,而全国公共充电桩数量仅104.4万台,也就是说,每台充电桩有6.5辆车争抢。
至于私人充电桩,虽然很多电动车品牌都随车赠送充电桩,但因为小区停车位紧张、配电不足、改线成本高等等原因限制,根本无法安装。据沈晖透露,威马汽车今年随车配送的4万多根充电桩,就有近2万根送不出去。
新能源汽车充电主要有充电和换电两种方式,相比动辄要花一两个小时的充电,换电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搞定。但是,由于冬季电动车续航里程普遍大幅缩水,换电频次大大增加,部分换电站的电池也开始供不应求。
“电车的这种焦虑真的是没法弄。”一位新能源出租车车主一语道出了许多车主共同的心声。
03 电动车信任危机何时消?
不管是自燃事故还是续航焦虑,最终的矛头都指向了电动车所搭载的动力电池。
威马电动车的三起自燃事故,其中两起都是在凌晨静置状态下自动起火,基本可以判定与动力电池有关。
新能源汽车在静置状态下起火事故正逐年攀升,特别是近3年,占到了所有起火事故的38%,而充电状态下发生起火的比例占28%。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魏中宝分析,充电状态下发生起火主要与充电桩相关,包括充电桩控制策略以及系统与车辆不匹配,而静置状况下起火目前业内并没有统一的说法,“我们推断首先长期服役过程中动力电池吸锂所致的损伤肯定是一个重要的成因”。
北京理工大学相关实验室数据显示,按照新能源汽车起火原因对事故进行分类,可以发现,动力电池故障所引起的起火事故占到了三分之一左右。“这从侧面反映,动力电池技术是制约新能源汽车进一步普及的关键技术。”魏中宝表示。
为了消除这种安全隐患,最近两年,新能源车企逐渐放弃了安全性差的三元锂电池,重新开始启用磷酸铁锂电池。从11月的动力电池装车量来看,无论是产量、产量增速还是装机量,磷酸铁锂电池均已反超三元锂电池,而且最近三个月来两者的差距愈发明显。
随着国内动力电池重回磷酸铁锂时代,这两年舆论端曝出的新能源汽车自燃事故量明显下降,但车主冬日的续航焦虑却始终无解。
一项由懂车帝发起的测试显示,在零下15℃-20℃的寒冷冬季,参加测试的41款电动车续航里程普遍下降一半左右。在34款纯电汽车中,有23款续航在210公里以上,其中有4款续航里程突破或接近300公里,还有11款在210公里以下。
低温对冬季用车的影响除了续航,还有充电。一辆电动车从30%快充至80%电量,在严寒条件下的充电时间平均增加70%。
到了冬季,尤其是气温低下的北方,续航里程缩水、充电时间增多、电池充不满电、不敢开暖风等问题,始终困扰着很多车主,也给电动车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消费信任一再带来冲击。
截至今年11月,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已达17.8%,2025年渗透率20%的目标有望大大提前实现,电动车时代的到来似乎不用等多久。但是,动力电池安全焦虑和冬季续航焦虑始终是新能源汽车的最大弱点,这些焦虑一日不除,消费信任度将始终受到影响,继而影响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现阶段,电动车的优点明显被夸大,市场有一定虚火,李斌说“充电焦虑基本都是汽油车用户操电动车的心”,根本是无稽之谈。
电动车续航冬季大幅缩水,原因是锂离子在低温环境活性不足,导致续航能力下降,这是锂电池的天然缺陷,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
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铝离子电池或许能解决这个痛点,但这些技术路线目前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未来三年内应该无法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落地。在新能源汽车大爆发的当下,动力电池技术的进步不可能一步登天,始终需要时间沉淀,我们唯有耐心等待。
技术日产,已然在电驱化、智能化时代向新出发!
比亚迪回应“葡萄碎碎冰”散布谣言被拘留,强调尊重并接受监督,坚决采取法律手段打击黑公关。
央视报道,仰望销量破万 再起航 厉害了,同学们。仰望汽车上了央视了,央视《第一时间》报道了仰望品牌销量突破了一万台,第一万辆车主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的交车仪式,从23年11月开始交付,短短的17个月,仰望销量就突破10000台,可见大家对于仰望的认可
前几天,一场跨越地域与文化的全球对话在嵊州徐徐展开。来自欧洲、美洲、中亚等20多个国家的300余位国际嘉宾齐聚一堂,以“科技与文化”为纽带,共同见证比亚迪创新科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交融。
上海车展比亚迪展示的兆瓦闪充技术,引众人围观!
2025上海车展豹力全开, 方程豹583家族齐亮相。
一场关于山水与科技的奔赴,比亚迪带你看未来出行
2025年4月27日,全球最大汽车运输船“BYD SHENZHEN”号(“比亚迪深圳”号)在江苏太仓装载超7000台比亚迪新能源车开启首次远洋航行驶往巴西。这是比亚迪国际化战略进程中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保时捷称拟在华停售电车系误读,但不把小米汽车当对手是真的
辣椒汽车·车展关注:在乐道L90首发亮相现场,蔚来掌门人李斌和乐道汽车高管俞斌的钓鱼表演,几乎让所有在场的人都瞪大了眼睛。只见李斌和俞斌拿着钓鱼竿,并排坐在乐道L90前备箱里,嬉笑着展示钓鱼的乐趣。
智驾之争,为什么阿维塔07的激光雷达路线比特斯拉纯视觉更懂中国
鸿蒙智行:让安全成为智能驾驶辅助的“肌肉记忆”
比亚迪海洋几乎把家庭用车场景覆盖全了。
沃尔沃汽车品牌体验中心(中国)焕新启幕
比亚迪严厉反击黑公关,严惩不实信息传播者
左手硬派越野,右手华为乾崑 基于华为 Hi 模式打造却又超越 Hi 模式。
经常听人吹的线控制动、线控转向,究竟什么样子?中国长安携旗下辰致科技、重庆青山等子公司核心技术,亮相2025上海车展。展台上,你能看到全线控技术的智能底盘,如今智能电动汽车想实现更多功能,离不开它。另外还有重庆青山带来的最新分布式电驱,体积小、密度高、最高转速22000转。
“战略不是做什么,而是不做什么。”
4月27日,全球最大汽车运输船“BYD SHENZHEN”号在江苏太仓装载超7000台比亚迪新能源车开启首次远洋航行驶往巴西。这是比亚迪国际化战略进程中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比亚迪严厉反击黑公关,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谣言止于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