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言: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大概意思就是夫妻可以共同享受富贵,却不能共患难,大难临头时,每人各自心中想法是自己怎么逃离此劫。
夫妻况且如此,到了生意场上,合作伙伴不欢而散,甚至反目成仇对簿公堂的,那更比比皆是了。
而这样的事,未来一段时间或将在国内合资车企上频繁上演。
1月27日,Stellantis在其官方网站上宣布,计划将国内合资公司广汽菲克的股比从50%提高到75%,广汽集团和Stellantis已同意合作完成这笔交易的相关手续,但仍需中国政府批准。
这个看似十分正常的消息,发布之后却马上被广汽集团否认。
广汽集团在官网发布公告表示:广汽集团从Stellantis官方网站获悉其关于广汽菲克股权调整事宜的发布。此发布行为未经我方认可,广汽集团对此深表遗憾。关于对外合资合作事宜,广汽集团将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秉承互信、共赢的原则推进。
如此重大的乌龙,双方还都是在正式场合公布的消息,显然里面的故事并不简单,但其中内部较量的具体细节,恐怕也只有股东双方自己知道。
一直以来,国内合资车企之所以不管效益如何,都能保持相对平稳的发展,鲜有股东双方“打架”的情况,事实上是源于我国于1994年发布的《汽车产业政策》。
该政策中,限制了外商在合资企业持股不能超过50%、同一类整车产品不能建立两家以上的生产企业等。
也就是说,不管你是多牛的外资品牌,只要想来中国赚钱,就必须和中方搭伙成立合资公司,而且还要受到中方的牵制。
但这样的情况已成为历史。
2018年发改委宣布,国内同年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2家的限制,通过5年过渡期,汽车行业将全部取消限制。
随着5年过渡期已过,今年成为了外资不再受股比限制的元年,自然有不少人开始坐不住了。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这么大的体量可以说是商机无限。
但有得意,自然就会有失意。
对于那些销量一直不错的合资品牌来说,中方和外方可能矛盾还没那么大。
但有些汽车品牌,明明在国外卖得好好的,到了中国突然就水土不服起来,消费者就是不认。
还有一些,在中国车市粗犷式发展的前几年经历过辉煌,但随着竞争的加剧,逐渐走下坡路。
以上的种种,往往就需要有人来“背锅”,比如中方认为是外方产品不行,外方认为是中方宣传不到位等等,难免出现隔阂。
随着外资股比限制放开,一些外方自然多少会有自己“单干”的想法。
广汽菲克目前在国内经营的是Jeep品牌,而近几年Jeep的状况众所周知不容乐观,尤其是国产车型市占率的全面萎缩,已经让Jeep越来越难在合资品牌梯队中立足。
既然合作不行,自己主导,或许是Stellantis认为能够扭转乾坤的良策。
事实上,在广汽菲克之前,已经有不少合资车企开始了行动,除了华晨宝马、江淮大众这种外方实力远大于中方,一边倒的以外,和广汽菲克境遇相似的东风悦达起亚之前也已经官宣,持有25%股权的东风集团退出,悦达和起亚具体的股权分配情况还没有公布。
相比上面这些好合好分,愉快签字的,Stellantis和广汽集团针对广汽菲克的谈判,可以看出,显然并不愉快。
可以预见的是,这种类似的吵架,后面还会发生。
那么下一个会是谁呢? 已经忍不住想继续吃瓜了。
小米SU7“事件”引发热议,燃油车的稳定性回归视野,选车请慎思
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特殊涂层,可以实现极快的充电速度,并且即使在寒冷的天气下也不会降低充电范围。这款电动汽车电池在零度以下的低温环境中,仅需短短10分钟就能完成充电,这一突破性进展无疑为电动汽车行业带来了新的曙光。这一奇迹的实现,得益于研究人员精心开发的一种特殊涂层技术。这种涂层不......
近日,汽车门网公布了2025年3月份的投诉数据。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进程加快,多家公司透露新动态。
小米汽车又上热搜了。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消费者对于车辆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哈弗二代枭龙MAX,以其不足20万元的售价,凭借DHT四驱和高阶智能汽车技术,成为新一代中型SUV中的一匹黑马。在关注消费者使用场景与需求的同时,这款车型的推出将为年轻家庭、都市白领和冒险爱好者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
用车无忧,换车更值钱:一汽丰田为用户打造全周期价值保障
行业乱象困局下,上汽大众以长期主义破题:从终身质保到技术反哺
把B级轿跑打成“A级价”!MG全国限时“一口价”10.99万元起
1-3月,红旗品牌销量突破10.91万辆,同比增长8.8%。
逆势而扬,一汽丰田3月销售新车7万台,同比增长22.3%
超充、快充等技术能否替代换电,又能否做到与加油同速度呢?
中汽测评发布年度之星车型:问界、极狐等品牌登榜
比亚迪比大众丰田销量还多?
比亚迪五大子品牌APP将要合并,对于品牌而言是利还是弊?
比亚迪3月销量断层领跑,秦L EV上市首月销量破万
伴随着智驾技术的飞速发展,车辆对精准、快速响应的制动、转向及底盘控制需求日益增长,底盘作为传统汽车三大部件之一,在电动智能时代也面临变革,而这一次本土底盘厂商或将迎来很大的市场突破。有一家这样的企业,在苏州成立不到两年,专注于纯机电线控系统的科技型企业--坐标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市场对欧洲车企重要性的凸显,或将增加中国在“反补贴调查”中谈判的筹码。
广汽集团(601238)发布3月产销数据公告,3月全集团汽车销量为17.39万辆,环比增长76.2%。
数据显示,比亚迪3月销量达377420辆,同比增长24.8%。2025年一季度累计销量超百万,达1000804辆,同比增长59.8%,在中国市场保持断层式领先,同时也为全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