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智能座舱情报局|产品力怪兽——福特 EVOS

智能座舱情报局|产品力怪兽——福特 EVOS

极客汽车 7.3万浏览 2022-01-29 IP属地: 未知
图片

大家好,这里是 GeekCar 智能座舱情报局第三季的第九期,我是 Mr.Yu。

在上期,我们对威马的第三款纯电 SUV,威马 W6 的智能座舱进行了评测。简单实用的应用生态、SOA 自定义场景编程与「自动泊车全家桶」等等实用主义的设计,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甚至,一度引发了我们的反思:那些必要性存疑的产品到底是为了解决问题,还是为了解决被制造出来的问题?

话归正题。

在本期的智能座舱情报局栏目中,我们依然会对智能座舱里的种种体验、细节和分析进行集中呈现。评测的最后,我们也会跟大家一起聊聊,座舱带给我们的洞察和启示。

Mr.Yu 一直相信,读万卷书,不如聊一万回天儿,这里欢迎大家来和我们聊聊。

图片

本季智能座舱情报局的第九期,这次来的主角又是一位新朋友,来自长安福特的中/大型跨界 SUV,福特 EVOS。

聊起这辆车,我们的同事 GeekCar 米其林小姐姐从 2021 年广州车展回来北京之后,对福特 EVOS 的车路协同体验赞赏有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回看米其林小姐姐的文章 《手握车路协同的福特,能否得「道」多助?》

坦白讲,除了有时会在 bilibili 手机端应用的开屏广告上看到它、多少混了个「脸儿熟」之外,之前 Mr.Yu 跟这辆车基本没什么交集。

兜兜转转,我们的 GeekCar 王土坡同学很喜欢这辆参与评测的「极光蓝」配色福特 EVOS,盛赞之下甚至让 Mr.Yu 想起了日语里的一个说法「初见杀」(初見殺し),通常指游戏里第一次遭遇很容易让玩家中招的敌人——放在这里颇有那么点儿一见钟情的意味。

也正是这样一辆由福特中国团队主导开发的车型,行业评价呈明显的两极化趋势,令我们十分好奇:主流认知中「智能化≈新能源」的说法,是否能够一直成立?本土团队对于智能座舱的理解,在这辆车身上会是个什么样的表现?

图片

*本期评测基于福特 EVOS SYNC+2.0 的工程测试版本 R08 Pro Hotfix 2。

交互硬件

福特 EVOS 的智能座舱搭载了两块屏幕,分别是一块 12.3 英寸的全彩数字液晶仪表盘,和一块 4K 高清分辨率的 27 英寸巨型中控屏,两块屏幕物理连接为一体,形成一块 1.1 米长的屏幕,这里没有采用流行的联屏设计。

图片

作为座舱内最惹眼的设计,分辨率为 4032×756 的 4K 中控屏使用了 In-Cell Touch 的技术,即在显示屏内部嵌入触摸传感器,这样做的好处是屏幕可以做得更加轻薄。两块屏幕的基础素质不错,屏幕玻璃+聚光膜的组合将光线反射率控制在了合理的区间之内,不会出现低头照镜子的尴尬。

图片

这种高清超大屏的设计,我们不久之前在北汽极狐阿尔法 S 的评测中重点提到过。福特 EVOS 上的这块中控屏支持多种显示模式,既能一分为二,又能合二为一。除此之外,作为交互特色之一,福特 EVOS 引入了智能手机的操作习惯,从屏幕的上方一指往下滑,可以直接进入快捷操作界面,用户可以快速地进入快捷设置;还能在分屏模式下,通过三指左右滑动的方式,将两块屏幕的显示内容互换。像是副驾操作车机导航选定路线后同步给中控屏和仪表盘这种操作,也只是常规操作。

另外一边,12.3 英寸的全彩数字液晶仪表盘具备 AR 实景导航能力,具体的功能表现我们会在后面提到。

图片

福特 EVOS 的前排中岛上除了音量调节的滚轮之外,没有更多的智能交互设计。不过那块无线充电面板值得表扬,不仅位置比较顺手,对手机壳也比较友好,整体充电效率符合通用型无线充电器的平均表现。

图片

除去上面提到的部分,福特 EVOS 的座舱内并没有像传统品牌的燃油车一样存在很多物理按键。这种频频见于新势力车型的特性,已经让我们开始怀疑它的燃油车身份。

图片

福特 EVOS 的 Dock 栏位于主界面左侧。主界面上方的图标则对应一系列空调功能的快速操作。除了播放视频时图标会自动隐藏来保证沉浸感之外,所有空调调节图标会固定显示在上方。

图片

从屏幕上方下拉,或点击中间的展开键可以呼出快捷菜单,对应了声音、蓝牙、亮度、分屏、车尾门、播放等功能的控制。这与我们熟悉的智能手机操作方式十分相近,相信多数使用者会很快习惯。

图片

视觉元素

福特 EVOS 的系统界面以接近黑色的深蓝和白色为主,同时有三种主题色可选,分别是淡蓝色(畅游都市)、浅绿色(极光秘境)、橙黄色(燃擎赛道)。

图片

说到这里,福特 EVOS 的界面总给人一种感觉:既要采用大多数车企偏爱的黑白色系打底的视觉体系,又不想浪费这块素质不错的 4K 屏。于是总会出现一些图片或图形来提醒使用者,车里有块不错的屏幕,尽管放心用起来。

流畅度

福特 EVOS 的两块屏幕采取了双芯+双系统的配置。

恩智浦的 I.MX8 芯片驱动基于 QNX 系统的仪表盘,不仅要保证信息直观快速地传递给驾驶者,还要进行动画渲染、为功能的快速启动和恢复提供支持。实际来看,仪表盘整体表现出了比较好的操控和响应速度。

基于安卓系统的中控屏则由高通骁龙 820A 驱动。从实际表现来看,尽管运行在 4K 分辨率下,中控屏仍然表现出了较为顺滑的流畅度,响应速度也比较合理。

仅有不流畅出现在屏幕「一分为二」的情况下以三指横向拖拽,进行左右屏幕互换的操作时。我们认为,如果此处能够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加入类似浮起、滑动之类的过渡动画效果,操作的质感可能会有一定提升。

在我们进行座舱评测工作的时间里,福特 EVOS 的整个系统未出现应用卡死或崩溃的状况,框架表现稳定。

图片

地图功能

福特 EVOS 的主要地图资源是百度地图。

Mr.Yu 已经记不清这是连续第多少次百度地图出现在本季智能座舱情报局栏目中了。因为产品思路、开发水平与座舱硬件能力各有不同,同样的导航应用又呈现出了各自不同的实际表现。

让我们来看看这次的表现。

福特 EVOS 上的百度地图界面比较简洁。考虑到驾驶者的操作方便,地图缩放、路况显示等常用功能的按键被放在了左侧,可以很方便地触及。

图片

除了多部车组队出游的必备功能组队出行之外,福特 EVOS 的百度地图也支持微信扫码/发送位置到车载导航中。长按微信的位置信息,在弹出的信息中选择「打开」,之后选择「发送到百度地图汽车版」,不消片刻座舱系统就会收到手机发来的位置,可以直接进入导航流程。

图片

福特 EVOS 同样支持 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s,基于位置的服务),可以根据当前位置进行停车、加油、消费、出游等需求场景的推荐。

图片

另一方面,中控屏的分屏模式下支持显示内容互换。副驾驶可以在靠近自己一侧的副驾屏上找到目的地并规划出合理的路线,将导航划到主驾侧中控屏上,以方便驾驶者查看——福特在 EVOS 的产品手册中将该功能称之为「联合驾趣」。

我们理解为通过副驾驶分担车辆驾驶任务的行为,来提高效率的一种落地方式。

如果要思考其存在意义的话,我们不妨将实现导航的方式倒推一下。

最典型的场景之一,就是主副驾其中一人拿出自己的手机打开导航一通比比划划,用车载支架夹在中间的空调出风口或其他位置开始形成。如果在冬季打开车内暖风的情况下,有时还不得不面对手机过热的无奈。

图片

这里忽然想起来自一位产品经理朋友的自我调侃:「座舱最大的敌人不是智能手机,而是手机支架」。

看到这里,不管通过是福特 EVOS 的超长屏还是其他设计,我们都不难发现,车企设计师们确实在为取代智能手机在车内的地位,做出自己的努力。

福特 EVOS 支持车端地图账户与手机端百度地图账户的打通。和多数双端导航一样,支持手机端与车载端常用地点与收藏等信息的双向同步。

图片

在我们的智能座舱评测体系中,有设计考虑到 GPS 信号弱的情况下,车辆进行惯性导航的能力。受车辆牌照与场地等客观条件限制,这次我们未能通过高架桥下、地下隧道等场景对福特 EVOS 的惯性导航能力进行测试。

但仍然有惊喜。

因为此次接收评测试驾车辆的地点距离北京市区过远,我们不得不借助手机端百度地图的引导。就在快要到达接收地点燕山石化厂区附近时,错综复杂的道路环境和信号质量令表现一贯稳定的手机端百度地图「迷失自我」,频繁出现无法定位、无法合理规划路线的意外状况。在更换了另外一部手机进行导航之后,该状况也没有得到改善。

在我们接收到评测用车辆后,驶入出现问题的路段进行场景复现来测试车辆的导航能力。结果令人意外,福特 EVOS 的车载导航表现十分稳定,不仅车辆位置定位十分准确,还在我们故意反复走错路时一直试图通过 AR 实景引导我们进入正确的行驶路线。

没能在我们常去的路段进行路测有些遗憾,不过在突发状况之下,福特 EVOS 的动态导航能力还是给了我们一些惊喜。

应用生态

话说,就最近几期智能座舱情报局来看,最近接触的车辆在应用生态方面都偏向保守,基本以「音乐+长视频+有声内容」的娱乐生态三件套为主,更多的需求场景则要通过车辆功能来实现。

我们来看看福特 EVOS 在这方面的表现。

视频应用方面,有网剧和网络综艺大咖爱奇艺。顶级音响品牌 B&O 的扬声器矩阵,再加上福特 EVOS 座舱不错的隔音效果,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观看的整体体验与沉浸感。

经测试,《赘婿》这种爱奇艺平台之前的主力剧集能够开到蓝光等级清晰度(1080P),实际显像效果比较对得起这块 4K 屏幕。

图片

音乐应用方面,依然是版权大鳄 QQ 音乐当家。

有声内容方面,与 QQ 音乐一同聚合在随心听里的,还有本季智能座舱情报局出镜率最高的车载有声内容应用喜马拉雅。我们通过登录喜马拉雅账户进行了测试,所有购买过的付费内容都能完整收听,体验比较完整。

图片
图片

传统广播方面,福特 EVOS 的座舱系统将 FM/AM 广播与在线广播电台作了区分。除了调频/调幅电台之外,还能通过网络收听其他城市和地区的线上电台。

但这些不是全部。

服务生态

本季智能座舱情报局中,我们一直感叹于新势力、新实力品牌对场景的理解与开发。但这并不说明传统与合资品牌就没有进行自己的探索。福特 EVOS 的 SYNC+2.0 系统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其应用菜单中分别设置了一系列基于需求场景的服务性功能。

图片

Mr.Yu 与某新势力品牌的朋友聊天时,对方曾提起过,午休时间很多同事会在饭后回到自己车中,启动休息模式小憩片刻。我们都能看到,用户的需求并非是在新势力出现之后才被细分,只是有些场景和需求之前一直很难被照顾到。

「自由秘境」可被视福特 EVOS 为对休息场景的一次探索。启动之后,系统会自动将空调调整到相对宜人的温度,同时座椅自动调整到舒适的状态。整个中控屏会以全屏模式显示静谧的动画,座舱内播放舒缓的音乐,并与车内氛围灯相配合,来为使用者营造一个安静、放松、舒缓的空间。

「时空秘信」是一款仪式感点满的简单应用。可以通过提前设定屏幕显示的画面、文字内容以及发出的时间,来向其他乘员传达「一切尽在不言中」的小惊喜。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给另一半的小惊喜:

图片

或是我们的同事 Ray 小哥哥与其他媒体同行在长沙参加福特 EVOS 试驾活动时,收到了来自品牌方的问候:

图片

电影购票服务在福特 EVOS 座舱系统中的存在,或许是产品团队「以座舱取手机而代之」小心思的又一处佐证。除了最后一步需要用到手机进行扫码支付之外,我们可以在车机屏幕上实现完整的线上购票,包括主动选座,流程设计比较直观和高效。电影票务资源来自爱奇艺。

「外卖」服务由美团提供,完成登录和授权即可使用。智能座舱中的外卖服务,在本季情报局栏目中仅仅是第二次见到。

图片

「智能家居」提供了百度系和大量第三方家电品牌的车家互联 IoT 服务,需要通过小度音箱 APP 的品牌授权动作来完成绑定。之前的评测也出现过同样为接入百度系 IoT 生态的车型,但需要绑定的则是小度 APP。

「酒店预订」由携程提供服务。这里值得说一下,与本季之前体验的部分只能查询酒店信息的车载应用不同,经过测试,福特 EVOS 上的酒店预订打通了对应的资源,不仅可以查询,还可以线上预订,使用体验和「上车」的意义也相对更加完整。

除此之外,还有智慧停车场、预约保养、甚至由福特提供的车贷服务的入口……

图片
图片

也许是担心车主看不到或想不起来,上述这些服务入口都处在系统框架中非常浅层的位置,十分容易触及。我们甚至明显地感到,福特的产品经理和 HMI 设计师们确实希望这些体验打通的功能,能够被车主们真正用起来,而不是仅仅止步于「人无我有」。

多场景语音交互表现

基于新的评测体系,我们会分别通过车窗完全关闭、高风噪、车内空调风量最大这三类主要听音环境,来测试在静态和动态场景下,座舱智能语音助手的唤醒率和识别准确率。

结果显示,当车辆处于静止状态时,福特 EVOS 的智能语音助手「VPA」(唤醒词「你好,福特」)对语音指令的响应准确率比较高。当车窗关闭时,VPA 对语音唤醒的响应率能够达到 100%;在车窗打开和车内空调风量最大两种情况下,VPA 的唤醒成功率会下降到 90%。

在高速行驶场景中,VPA 的表现也同样稳定,在面对打开车窗产生的风噪和路噪,以及车内空调风量最高产生的噪音时,都能做到 100%的响应率;而当车窗关闭时,唤醒成功率下降到了 90%。

在整个测试过程中,VPA 反应速度十分稳定,没有出现明显的回应延迟。

另一方面,即便座舱内以大音量播放音乐和有声内容,VPA 准确执行语音交互指令的成功率依然能够达到 100%;当车内处于乘员之间大声说话、比较嘈杂的环境时,VPA 对语音交互指令的执行成功率会降至 70%。

图片
图片

在应用生态层面,福特 EVOS 接入了主流的导航和娱乐类应用,并进行了细致的打磨,保证了使用体验层面的统一性。

我们认为,福特 EVOS 的智能座舱在应用可用度和语音相关的体验方面,整体表现十分优秀。

如果福特 EVOS 的团队能够考虑加速拓展应用生态,在同类型应用中给予使用者更多选择的话,相信可以收获更高的评价。

图片

在这里,我们会和大家聊聊每期评测中遇到的一些值得商榷的点。

设置此处的初衷并非颐指气使般地指摘产品,或是否定团队的工作。我们希望,这些文字能够抛砖引玉、起到引发独立思考的作用。

无处安放的手与中控台

福特 EVOS 的屏幕位置与中控台几乎是标准的 90°直角。这也就决定了我们在进行一些日常操作,比如拖动播放器的进度条时,会出现卡手的问题。比起一些半悬浮或嵌入式的设计,可能需要使用者花上更多时间去习惯。

中控屏下方皮革质地的软包覆设计可以垫起手腕,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和手感。也许触控时将手搭在下方,会是另一种选择。

我们猜测这可能是设计师们在寻求内饰空间的协调、沉浸感和安全性之间的平衡,但结合下一个问题的话,会让人更加确信此处仍有优化空间。

交互层面

分屏开关的位置

如前面所说,如果中控台存在卡手问题、限制了触控操作时的「指法」的话,那分屏/全屏切换的位置可以说有些匪夷所思了。

比如副驾一侧屏幕右下方的角落:

图片

我们针对这里提出两处质疑:

如果坐在副驾的女性用户刚好做了漂亮的美甲,要怎么去触及这个按键才算方便?

靠近该按键的福特 Logo 不管怎么按都没有反应,所以很显然这里只是一处 Logo。出现在这里的位置很可能是要将分屏按键与上面的四个常用按键做区分,或是让右侧边栏的下半空间在视觉上显得不那么空旷和不协调。但在我们看来,实际上哪怕将两者位置对调一下,分屏按键的位置都会相对更好触及一些。

我们认为,分屏按键的位置,或者实现该功能的有方式,现在的状态不会是最好的方案。

图片
图片

眼看 GeekCar 智能座舱情报局的第三季已经进入尾声,每期最后的评测建议部分也都会和合作伙伴们一起或理性或感性地,说出对当期座舱产品的看法。

但这次会是个例外,请大家允许这个小小的任性。

对一款产品不遗余力地吹捧上天或一棍子打死踩在脚下从来都不是 Mr.Yu 所擅长的。

从本季智能座舱情报局栏目开始以来,我们所做的一直都是以用户视角,加上一点点科技爱好者和产品经理的眼光,跟大家一起,一路走一路看,分析现象,尝试理解背后团队的逻辑,解读趋势。

在 Mr.Yu 的视野中,关于福特 EVOS 的声音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

一方面,部分媒体同行认为这辆车的座舱产品力不足,除了稍有视觉冲击力的 1.1 米超长屏之外没有亮点;

另一方面,部分用户和围观网友们又高呼「福特 EVOS,真香」。

大家也只是基于自己的认知,或单纯或复杂地给出了自己的看法而已,无关对错。

就好像无物理按键这种现象,超前的设计既可以被解读为「先锋」,又可以批判其「激进」。

抛开品牌宣传的影响,通过我们的评测体系,来看一看福特 EVOS 实现的维度:

车路协同,有;

车家互联,有;

丰富的应用生态,有;

符合定位的设计语言,有;

对驾驶之外场景的探索,有;

即便与新势力车型相比也不落下风的智能化表现,有;

甚至连智能手机系统升级时的定制更新计划那套逻辑都学以致用了。

图片

纵观本季智能座舱情报局栏目的各色车型,很难找出第二个能够涵盖上述所有维度的座舱产品。和一起参与评测工作的同事们反复交流之后,Mr.Yu 更加坚定了这种想法。

最后引用一个来自个人生活中的简单实例,来作为本期评测的结尾。

Mr.Yu 生活中有位性格很好的朋友,我们关系很密切。

每逢对外人说起这位朋友时,一般会以「你很难主动去思考这个人身上有什么性格缺陷」来形容他。

有人说,这是一种至高的评价。

之于智能座舱,福特 EVOS 就是那位「你很难去主动思考 TA 有什么缺陷」的「朋友」。

图片
 
相关推荐
极客汽车 7.4万粉丝    848作品 关注 专注汽车智能化、人机交互、自动驾驶以及新能源技术等前沿领域。
推荐作者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