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在一辆B级家用车上谈情怀妥不妥当,但如果是一辆马自达的话,那一定可以成立。赤子之心为情,不与人同流为怀。无论马自达是否属于大众眼中的豪华品牌亦或是它的销量如何,如果你听过“卖车攒钱造转子”、“东瀛宝马”等等这些字词,就一定能明白马自达在车迷心中为何永远占据着一席无可替代之地。而今天,以操控和驾驶乐趣为亮点的阿特兹(也就是车迷口中的马自达6)迎来了改款,我不由地十分好奇,这一次,阿特兹要靠什么俘获无数消费者的心呢?
设计是一种很玄的东西,如影随形
马自达的“魂动”设计正慢慢开始在越来越多的车型上彰显,如马自达自己所言,“魂动”的追求便是对于“动感”的表现,在车型设计不断进化的过程向着更加年轻激进的方向走去。在这一点上,新款阿特兹做到了。这其中最明显也是最讨人爱的变化,定是它全新的前脸。在发布会现场让无数人流连忘返的部位便是阿特兹棱角分明且面积巨大的点阵式中网格栅,颇有一种中世纪斗士身上的所披的锁子甲之魅感。
常言道,眼睛是打开心灵的窗户。放到一辆汽车上面,大灯便担起了这个重任。新款阿特兹的大灯造型重心变低,瞳孔设计犀利,凸显出明显的扁平化效果,如果你对现款阿特兹记忆深刻的话,你会发现新款阿特兹的中网格栅上贯穿至灯组的那条“小尾巴”已经从上部移到了下部,且进行了加长。最后加上全新样式的前包围,当所有的变化相互融合,便得到了一个更加立体化和运动感的前脸,美得让人欲罢不能。
如果说新款阿特兹的前脸已经达成了“闭月羞花”的功力,那么其余的变化加起来也没有“沉鱼落雁”的能力。因为不管是侧线条还是尾部,变化都稍显力不从心。唯独那马自达独创的水晶魂动红车漆能在不同的光线环境下,从各个角度都能呈现出丰富通透的色彩感受,这种简单且有效的视觉冲击体验确实要比费力去数有几条腰线发生了变化来的更加舒畅。
万事唯变不变,以不变应万变
如果你看到新款阿特兹内饰时的瞬间认为它根本没有变化的话,那你就中招了。化繁为简,这一次阿特兹在内饰的简约之路上走得无比坚定。官方所言,凡君之所见,皆有进化。其最明显的地方便是更窄更长的空调出风口和按键区域,而不明显的便是物理曲线上的重新设计。
在本次亮相发布会上厂商一直在强调一个词:潮奢。潮,好理解;那么,奢在哪?第一,是用料。中控区是北海道的栓木、门板上是印铂技术加工处理的奥司维材质、以及通风的NAPPA真皮座椅。第二,是技术。新款阿特兹可通过马自达“衰减节点”和“衰减带”构造技术来实现对路噪、机噪、风噪以及路面震动的有效抑制和传递,从而优化新车的NVH。
虽光芒万丈,却也稍有遗憾
发动机,这可能是车迷和消费者最关心但厂家最不愿提及的一个现实。比起在日本老家和北美、澳大利亚等地已经换装了Skyactiv - G 2.5T涡轮增压发动机的马自达6来说,新款阿特兹并没能获此殊荣。
新款阿特兹的动力组合,依旧还是2.0L/2.5L自然吸气发动机+6AT的组合,前者最大功率116kW(158马力),最大扭矩202牛·米;后者最大功率141kW(192马力),最大扭矩252牛·米。既然动力参数未有提升,马自达自然得再找颗糖甜一甜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
官方宣称,新款阿特兹从车身架构、底盘悬架等方面在新一代创驰蓝天技术下得到了升级,并且GVC系统升级为GVC PLUS(加速度矢量控制),以寻求入弯和出弯时驱动轮精准的扭矩输出来增强操控性和稳定性。
“人马一体”四个字好久不提都快忘了这是马自达品牌的核心精髓了,创驰蓝天虽好,但还是想要那台Skyactiv - G 2.5T涡轮增压发动机。或许2.5T的缺席也是一种预示,莫要太过期待下一代“马6”进入中国市场后会是后驱。
总结
对性能的偏执,以及马自达不愿主动迎合市场的行事风格,造就了无数人对它的又爱又恨,也让销量二字在马自达面前成为了一个长久的痛点。新款阿特兹作为马自达的运动旗舰,已经到了不进则退的地步。成了,蹋南天、破凌霄,笑傲江湖;败了,继续不温不火庸庸碌碌。是成是败,就等8月新款阿特兹的正式上市吧!
吉利“收购”极氪,“风筝收线”打造更抗风险的未来
奇瑞威麟产品战略解码:全球化视角下的新能源皮卡破局之道
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浪潮中,中国车市犹如一片充满活力与挑战的竞技场。各家车企在这片战场上激烈厮杀,不仅比拼产品竞争力、市场份额,更在财务健康状况上展开一场无声的较量。那么,将中国车企与国际车企的财务表现放在一起审视,究竟谁能在这场“财务马拉松”中跑得更稳、更持久呢? &......
第四代博越L破界智能平权:15万级的AI进化
看起来很有科技感,用起来一点不方便。
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塑的关键时期,财务健康状况成为了衡量车企竞争力的重要标尺。国际车企与中国车企在财务赛道上展开了激烈角逐,而深入剖析它们的财务数据,能让我们洞察到中国车企在全球车市中脱颖而出的独特优势。 资产负债率:中国车企的稳健底色 汽车行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
合资公司成立仪式在长沙举行,丰田中国董事长上田达郎、长沙矿冶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卓晓军、五矿新能源总经理兼党委副书记张臻、明和产业社长吉田毅等各方代表共同出席并致辞。这一合作标志着中日企业在新能源产业链闭环建设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高负债≠高风险,比亚迪负债,其实是高速发展的佐证
最近国内外车企2024年的财报数据相继出炉了,咋一看,好多车企的负债数字看着都吓人。那么为啥车企都爱“背债”呢?因为车企的规模越大、营收越高,就越需要“借钱搞事”,自然其总负债也就高了。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别一听负债高就觉得这家车企要玩不转了,重点要看这些车企借的什么钱,......
赵心童夺冠,成为海狮07 EV车主,比亚迪为何备受名人青睐?
星愿销量增长解码:何以成为A0级市场“黑马”?
对话 | 石柏涛再回中国:奥迪布局产品大年携两家合资伙伴共同应对在华挑战
近期,国内外上市车企迎来财报季,2024年报和2025一季报相继出炉。在经济上行压力之下,资产负债率这一关键指标,成为衡量车企财务健康的焦点。汽车产业重资产、长周期的特性,决定了前期需投入巨额资金,回报却相对缓慢,也使得高负债率成为行业普遍现象。
探店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这是一款非常适合睡觉的车?!
当前汽车产业正处于电动化投入高峰期,高负债≠高风险。真正考验企业的,是能否将债务转化为技术壁垒和市场份额。当国际车企深陷借钱扩张循环时,中国车企正探索出一条规模与质量平衡的发展路径,这或将成为下半场竞争的关键筹码。
2024年全球车企财报陆续出炉,资产负债率成为焦点。数据显示,国际巨头如丰田、大众总负债均超万亿元,甚至超过同期营收,而国内车企如比亚迪、吉利等负债率显著下降。
近期,全球车企财报季落幕,高负债成为行业共性,但中外车企呈现不同态势。我们都知道总负债与企业规模和营收相关,从 2024 年财报看,国际汽车巨头和国内头部车企资产负债率大多超 60% 。不过,国内头部车企负债率下降明显,比亚迪近半年降幅近 7 个百分点,有望降至 “6” 字头。
工信部将整顿“隐藏式车门把手”,与安全相比风阻不值一提
全球车企财报透视:数据背后的真相与启示
丰田与中国五矿、明和产业合资公司 湖南云储斯蔚普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