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在空间和配置上不断内卷,是中国传统汽车品牌高端路线的1.0阶段。那么当下的2.0阶段,可以差异化的概述为轿车产品性能化,MPV、皮卡等小众车型场景化,以及中国品牌的“基本盘”SUV产品的硬派化。为此定下基调的,当属坦克300的迅速蹿红。在精准的产品落点背后,是一车难求、黄牛泛滥等过去很难与中国品牌车型联想在一起的场景。
一向机敏的长城汽车当然不会错过坦克300趟出的成功道路,除了在“编制”上当机立断让坦克汽车品牌独立,还在产品上迅速跟进定位中大型SUV的坦克500。正式售价在33.5-39.5万元的坦克500,除了将坦克品牌在硬派SUV产品力上的表现推向新的高度,还进一步推高了品牌的价格高度。那么坦克500在终端的表现会重演坦克300的故事吗?我们通过实地探店来求证。
虽然坦克汽车已经独立出来,但品牌旗下的两款车型目前仍然由WEY品牌渠道负责售前售后工作。即使如此,对所探店地区而言,WEY品牌4S店级别的渠道数量,大约跟马自达、雪佛兰等二线合资品牌接近。我们选择的是一家建店年份较短的WEY品牌4S店,地理位置在主城区以外,自驾还算便利,公共交通一般。不过附近车类业务扎堆,丰田、福特、比亚迪、上汽大通、红旗、吉利等品牌均有4S店。并且,直线距离50km以外,才有另一家WEY品牌4S店。
介绍完店面背景,我们就该出马了。刚到店门口,一台白色的运动版坦克500就出现在眼前,颇有一种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感觉。甚至这台看起来就是刚经历长途跋涉的坦克500旁边,还为我们精心预留了停车位(其实因为当天是工作日)。不过似乎有人捷足先登,我们停好车之后,这台坦克500身边就已经有两批客户了。
我一下车就问了一个很天真的问题,“坦克500这是有现车吗?”还好销售并没有惊讶我的这个假设,而是非常认真的给了我一个否定的答案。至于这台坦克500是厂家刚刚发过来作为试驾车使用的,配置是运动版 造境型 7座。由于还没有办理好相关手续,该车暂未上牌,预计下周就可以提供试驾服务。加上车辆甚至还没完成基础整备,也就没有解锁提供静态展示。
不过外面这台没法看清楚,但店内则有一台货真价实的展车。店内还为这台展车准备了一个比较简单的背景墙。展车的配置是商务版 造境型 5座,这里可以顺带提一下厂家发货的细节。如果只论配置,坦克500可以分为入门的登峰型,以及中配的造境型,还有一款黑武士限定版,以及定价最高的高端定制版。但实际上排除限量等因素,主销的就是登峰型和造境型。再加上这里用来提供动/静态服务的两台车,还分别提供了不同的造型设计,以及座椅布局。所以基本能覆盖绝大多数潜在客户的品鉴需求。
从试驾车到展车,短短的十几分钟里,就已经有不下4批客户,以及接待我们的销售还有一批线上客户。于是我在一番寒暄之后,也问出了核心问题——坦克500的交付。据店内的介绍,目前坦克500不选装的情况下,提车大约需要4个月,如果有选装,提车总周期或将长达11-13个月。这样算下来,最快的提车时间也将是今年8月份的事。而且从现场对其它潜客的交流情况来看,大家对选装包的热情还是很强的,这样一来或许明年春节都不见得能提到坦克500了。
在坦克500挤占C位之后,曾经的“小甜甜”坦克300被放置在店内偏角落的位置。不过在了解坦克300的交付现状之后,我也能明白其中原因了。坦克300越野版目前提车周期大约2个月,基本已经没什么交付压力。但是城市版的提车周期仍然长达7个月,比起新任大哥坦克500也是不遑多让。加上坦克300也上市有段日子了,感兴趣的客户差的不是看车的机会,而是提车的通知。
坦克汽车的蹿红恰逢,恰逢国内外疫情影响,以及汽车产业链供应危机的背景。于是交付的难度从最开始坦克300的上市,一直延续至今。不过在这一贯穿坦克汽车发展的产能限制问题之下,我们似乎还能读到背后的一条暗线。
首先,坦克汽车品牌的独立过程非常干脆、果断,这或许吸收了当年哈弗品牌独立的经验。2011年第一代哈弗H6的爆红似乎让长城汽车有点措手不及,直至2013年,长城汽车做出了影响深远的决定——将哈弗品牌从长城汽车独立出来。坦克300的出现或许勾起了长城汽车对于哈弗H6的回忆,总之坦克品牌没有耽误太久,迅速从WEY品牌中独立出来。
独立的坦克品牌从后来的表现来看,并没有在热捧中迷失自我,特别是对待原生品牌WEY的问题上。坦克300以及如今的坦克500,仍然依托WEY品牌渠道进行服务。当初WEY与领克几乎前后脚走上中国主流品牌的高端之路,而他们也充分吸收了包括观致汽车在内的前人“经验”,极为重视品牌初期的渠道建设。要在产品推广初期就让消费者看得见、摸得着、买得到。如今前人种树后人乘凉,WEY品牌的渠道,依旧可以为新生的坦克品牌遮风挡雨。
但是坦克品牌总归还是从WEY品牌剥离出来,从我们探店的情况来看,渠道对于坦克旗下车型在未来转移出WEY品牌渠道也有心理准备。并且通过交流得知,坦克汽车未来也有可能走城市展厅+集中交付/售后的办法。事实上,从坦克500的探店情况来看,WEY品牌4S店也仅仅是提供展示、服务等环节,购车甚至部分引流环节,都被厂家从线上控制。
比如车辆的预订是通过“坦克TANK”APP完成,然后线上流量被提供给合适地区的渠道销售负责跟进,再加上APP内对于车主服务、品牌周边、文化建设等板块的设置,这种氛围不要太熟悉。类似的组合拳在传统车企中也越来越多见,诸如雪铁龙凡尔赛C5 X的营销,以及福特在国内对全新F-150猛禽的预定等案例。当然,能够实现这一切的基础,都是厂家拥有强有力的产品。而中国品牌显然不局限在新能源产品,对坦克品牌而言,通过极为传统的非承载式车身和V6燃油动力,也能实现。
吉利“收购”极氪,“风筝收线”打造更抗风险的未来
奇瑞威麟产品战略解码:全球化视角下的新能源皮卡破局之道
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浪潮中,中国车市犹如一片充满活力与挑战的竞技场。各家车企在这片战场上激烈厮杀,不仅比拼产品竞争力、市场份额,更在财务健康状况上展开一场无声的较量。那么,将中国车企与国际车企的财务表现放在一起审视,究竟谁能在这场“财务马拉松”中跑得更稳、更持久呢? &......
丰田与中国五矿、明和产业成立合资公司
看起来很有科技感,用起来一点不方便。
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塑的关键时期,财务健康状况成为了衡量车企竞争力的重要标尺。国际车企与中国车企在财务赛道上展开了激烈角逐,而深入剖析它们的财务数据,能让我们洞察到中国车企在全球车市中脱颖而出的独特优势。 资产负债率:中国车企的稳健底色 汽车行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
合资公司成立仪式在长沙举行,丰田中国董事长上田达郎、长沙矿冶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卓晓军、五矿新能源总经理兼党委副书记张臻、明和产业社长吉田毅等各方代表共同出席并致辞。这一合作标志着中日企业在新能源产业链闭环建设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高负债≠高风险,比亚迪负债,其实是高速发展的佐证
赵心童夺冠,成为海狮07 EV车主,比亚迪为何备受名人青睐?
最近国内外车企2024年的财报数据相继出炉了,咋一看,好多车企的负债数字看着都吓人。那么为啥车企都爱“背债”呢?因为车企的规模越大、营收越高,就越需要“借钱搞事”,自然其总负债也就高了。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别一听负债高就觉得这家车企要玩不转了,重点要看这些车企借的什么钱,......
星愿销量增长解码:何以成为A0级市场“黑马”?
近期,国内外上市车企迎来财报季,2024年报和2025一季报相继出炉。在经济上行压力之下,资产负债率这一关键指标,成为衡量车企财务健康的焦点。汽车产业重资产、长周期的特性,决定了前期需投入巨额资金,回报却相对缓慢,也使得高负债率成为行业普遍现象。
对话 | 石柏涛再回中国:奥迪布局产品大年携两家合资伙伴共同应对在华挑战
吉利银河星耀8上市:以“高价值”重塑中高端混动市场格局
不讲伪情怀,只造真武器!全尺寸火星9越野刀锋版实力破局
终于被莲花找到小米的把柄了!
当前汽车产业正处于电动化投入高峰期,高负债≠高风险。真正考验企业的,是能否将债务转化为技术壁垒和市场份额。当国际车企深陷借钱扩张循环时,中国车企正探索出一条规模与质量平衡的发展路径,这或将成为下半场竞争的关键筹码。
2024年全球车企财报陆续出炉,资产负债率成为焦点。数据显示,国际巨头如丰田、大众总负债均超万亿元,甚至超过同期营收,而国内车企如比亚迪、吉利等负债率显著下降。
近期,全球车企财报季落幕,高负债成为行业共性,但中外车企呈现不同态势。我们都知道总负债与企业规模和营收相关,从 2024 年财报看,国际汽车巨头和国内头部车企资产负债率大多超 60% 。不过,国内头部车企负债率下降明显,比亚迪近半年降幅近 7 个百分点,有望降至 “6” 字头。
工信部将整顿“隐藏式车门把手”,与安全相比风阻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