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电动车,最关心的就是续航,但这里面,标准比较多,经常被商家拿来钻空子。做为一个普通的消费者,在买车之前,你必须要分清楚:CLTC、WLTP、NEDC、EPA,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首先,你需要记住一个公式:EPA>WLTP>NEDC>CLTC,这是按照测试标准的严格程度来排序的。
CLTC:为中国量身定制的测试标准!
2021年7月1日,燃油车、插混车的测试工况由 NEDC切换为WLTC;2021年10月1日,纯电和燃料电池车使用CLTC工况;2025年后,WLTC将被CLTC替代。
适用于乘用车的CLTC-P,累计测试14.48公里,包括低速、中速和高速三种工况,相当于日常驾车时的城市、郊区和高速工况。
CLTC工况更适合我国的汽车行驶工况,续航标准的测试权重更偏向于中低速的表现。怠速时长更长、频繁加减速、不开空调,过度强调了以城市为主的乘用车行驶工况,忽视了电动车在不同环境下驾驶的巨大能耗损失。测试出的续航里程会高于NEDC、WLTC标准。
NEDC:已经推出五十多年了!它是燃油车时代的产物,也是出了名的不准。
在实验室里,测试温度在20-30°C之间模念欧洲道路环境,包括4个市区工况和一个郊区/高速工况,行驶总距离11公里,总用时1180秒。
市区工况,最高车速每小时50公里,在195秒内完成加速、维持速度、减速、停止,反复进行四次。
郊区/高速工况,从静止加速到每小时60公里,然后均匀加减速,以每小时50、60、100和120公里匀速行驶400秒,共行驶6.955公里。
NEDC循环工况的特点是测试时间短、里程小、速度低、变速少,不考虑环境温度对能耗的影响,也没有充分考虑市区交通堵塞时车辆不断启停的情况。
总结成一句话,CLTC的续航测试数据会比NEDC的数据少,更加偏向实际的续航。
WLTP:全球都采用,更适用于新能源汽车
WLTP,参考了全球多地道路环境,具备瞬态特征,更符合道路实际行驶状态。也考虑了混动和纯电车型。
2019年9月1日起,所有欧盟国家的新车都采用了WLTP测试标准,中国也是签约国之一。2021年7月1燃油汽车和插混汽车正式全面实行WLTP测试标准,将其作为国VI排放测试的依据。
WLTC循环的台架测试分为中低速、中速、高速与超高速四部分,持续时间分别为589秒、433秒、455秒和323秒,对应的最高速度分别为每小时56.5、76.6、97.4、131.3公里。加速、减速、匀速、怠速的占比约为30%、27%、28%、12%。加减速次数达到了50余次,频繁的加减速也增加了车辆取得优异成绩的难度。
WLTC测试循环时间更长,考虑了车辆的滚动阻力、挡位、车重(货物、乘客)、刹车、短暂停车等情况,对电池影响较大的环境温度和车内电器因素也考虑到了。
WLTP测试的缺点,在低速工况负荷较低且变化不够剧烈、低速工况占比仍然偏少,虽然加速、减速较频繁,看起来十分接近消费者用车情况,但加速过程时长过久,依旧无法准确模拟消费者日常用车的真实场景。
EPA:是最接近实际的测试标准。
EPA是美国环保署制定的用来衡量内燃机乘用车尾气排放和燃油经济性及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测试程序,参考了美国道路环境,包括城市、高速、激烈驾驶、空调使用和低温运行工况,还追加了关于电动车的测试标准。
城市工况测试,包括冷启动过渡、稳态、热浸、热启动过渡。整个测试持续时间1877秒,共行驶17.77公里。
高速工况使用预热发动机并且不停车,行驶距离16.45公里。公路工况测试要运行两次,最大间隔时间17秒。第一次运行是车辆预处理,第二次运行是实际测试与排放测量。
在测试电动车时,要把车子电量彻底跑干,测试前将车辆充满电,之后静置一夜,第二天测试重复市区工况、高速工况等不同循环,直至车子电量不足以支撑其完成整个循环为止。结束后再次将车子充满电,测得实际续航里程和电耗值。
EPA测试标准相比其他的测试标准时间长、里程长、速度高、变速多,而且了考虑环境温度对能耗的影响,对于车速越快电耗越高的纯电动车不友好。
EPA测试复杂、成本很高,实施起来有困难,所以我国未采用这个标准。但是有一些海外新车在传播时,会用到EPA测试的数据。特斯拉车机系统内按照EPA工况显示。
最后,总结一下。如果你看到汽车广告上写着:续航500公里。如果它是EPA测试标准,那么真实续航可能是490公里;如果它是CLTC测试标准,那么真实续航可能只有430公里。所以,下次买车时别光看厂家标注的续航数据了,更重要的是要看这个数据是按照哪种工况标准测试的。
Momenta为何被收车企青睐?
汽车企业必须坚持长期主义。
电商消灭的不仅是批发零售业,野蛮生长将毁掉含汽车业的所有行业
马斯克豪赌AI,Grok4是神级副驾还是数据黑洞?
上汽造“最便宜的华为车”,尚界能否扛起月销3万辆的期待?
点火启动,动力瞬间响应,这样的驾驶体验离不开一颗“聪明”的汽车心脏——汽车蓄电池。近日,DF蓄电池常德旗舰店盛大开业,再次为车主带来高性能、长寿命、环保节能的启停技术新选择!
上汽通用启动至境轿车项目,打响高端新能源进攻战#上汽通用全面转入“进攻战”#老牌车企出手就是王炸#至境开启别克在华新篇章
7月15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旗下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汽车”,股票代码:0175.HK)与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氪”,股票代码:NYSE:ZK)正式签署合并协议,吉利汽车将收购其尚未持有的全部极氪股份,极氪股东可选择以现金或置换吉利汽车股份作为对价。此......
国产汽车为何热衷于创立新品牌,这些品牌存在哪些风险?
比亚迪势不可挡!2025年6月单月及上半年销量双夺冠
7月15日,比亚迪宣布全品牌上线手车互联功能,深度融合华为、OPPO、荣耀、小米、vivo等中国所有主流手机品牌生态,打造覆盖全场景的智能出行体验。
2026九州汽车生态博览会由定制改装、汽车科技、汽车零部件、商用车、房车露营、汽车文化6大主题组成,全景展现全球汽车产业链的技术迭代产品创新与发展趋势,是全球第一个覆盖乘用车和商用车市场,集合整车发布、汽车科技、汽车零部件、汽车改装、汽车文化的全产业链B2B2C生态展贸平台。
实测阿维塔11 样样拉满!30万级豪华电动 天花板!
放眼国内的豪华品牌,德系三强BBA基本占据了半壁江山,三个品牌均有自己的品牌标签,其中主打运动化的宝马一直是许多年轻消费者的“心头好”,不过在2025年上半年,宝马在中国遭遇了近年来最严峻的挑战
在当下豪华品牌车型市场,智能驾驶能力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用户选车关注的“基础项”。众多豪华品牌在智能驾驶方面,寻求的路径不同。有自研的,有跟华为“一揽子”合作,也有与专门智能驾驶公司合作研发的。这也造成在竞争激烈的智能驾驶领域“三分天下”。
零跑的成功法则:用慢哲学跑赢新势力生死赛
新能源内卷下的牺牲品?两款紧凑型SUV销量下滑
近日,视觉中国发布关于控股子公司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公告,表示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北京华夏视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大象视觉(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战略投资者引入。此举是为了加快公司在AI方面的布局,促进公司“AI智能+内容数据+应用场景”战略规划的协同发展。
几张外观图就引爆车圈?或许你们没有真的读懂尚界H5!
再添8台!安徽第三批氢能环卫车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