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当宝马文艺起来,简直太美了!

当宝马文艺起来,简直太美了!

SCC超跑俱乐部 0浏览 2019-08-06 IP属地: 未知

如题,今天咱们聊些文艺点儿的东西。痛车文化想必多数人或多或少了解过,五颜六色的动漫形象布满车身,车身涂装也是改装车文化不可缺少的,那么当有一群人开始文艺起来,那画风美得简直了!

汽车跟艺术不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两样东西,不信你看看这些,长得漂漂亮亮、浑身艺术气息的宝马赛车们。
在1975年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前夕,车手们都在张罗着各自的赛前准备。Hervé Poulain是宝马车队的车手,他的战车是一台宝马3.0 CSL。
他除了赛车手这个身份外,也是一个是艺术拍卖商,赛车跟艺术都是他的心头肉,少了哪个都不行。于是他就请来了另一个艺术家朋友Alexander Calder,对他的BMW 3.0 CSL赛车开始搞文艺。
你还真别说,这波文艺在当时一瞬间就抓住了人们的眼球和审美,许多人一见钟情(还有矿长)。因为Alexander Calder是赫赫有名的现代艺术大师,也是20世纪最负盛名最有影响力的雕刻家。

就是他开创了一种“移动雕塑”的创作理念,将抽象绘画的平面元素引入到立体雕塑之中。简单来讲就是那种流动变化的图案里,释放出那种平衡美。而那台3.0 CSL也成为了Alexander Calder大师的经典代表作。
如果说Alexander Calder是雕塑大师的话,那下面这位就是印刷艺术大师,他叫Frank Stella来自纽约。1976年,宝马第二辆艺术车就是由他完成。
为什么说他是印刷艺术家呢?莫非是个印刷工?不不不?是因为他把绘画艺术跟现代印刷工艺结合到了一起,这也是Frank Stella在艺术圈子里最大的成就。

Frank Stella在23岁的时候,他的作品就已经在各大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还挺年少有为。Frank Stella在这台赛车身上表现了形体切割再重新塑形的概念,试图让作品进入三维的时代。不知道你们看不看得懂……
当然最后不得不说,他也是一个狂热的赛车粉,由他设计的那台宝马赛车最后也征战了勒芒24小时耐力赛。
上面这台是1977年的 BMW 320i Group 5 赛车,有没有觉得这台满身豹纹的赶脚?这也是个大师的作品,当年Hervé Poulain跟Marcel Mignot开着这台车,还在1977年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上拿了个分组冠军。
设计它的是Roy Lichtenstein大师,他有个金句:“我绞尽脑汁,全力以赴。”这句话我个人非常喜欢,仿佛能让人感受到,一位艺术创作者来自灵魂深处的声音。
他是公认的波普艺术鼻祖人物,习惯用各种标志性的色调和大圆点(Benday dots),来表现“美国人的生活哲学”。

Roy Lichtenstein创作的主题跟灵感,取材大都来自平民百姓的生活。这台车身上的线条,你可以理解成赛道,两旁是沿途的景色,比如说天空和阳光。
上面这台1979年的宝马M1 Group 4,应该是出镜率最高的一台车了,它的最高时速高达307km/h,Hervé Poulain也驾驶过它,当年也跑了勒芒24小时耐力赛。
设计这台车的也是个泰斗,Andy Warhol的名字稍微了解些艺术的人,肯定对这个名字不陌生。
尽管有些人不太了解他,但是下面这些玛丽莲·梦露,你肯定见过吧,Andy Warhol可以说他把一生都用在了波普艺术的发展上。
Andy Warhol一直倡导自由平等、亲民的大众化艺术形式,打造这台M1的原因是受宝马之邀,设计出他一款心目中的宝马艺术车。
他最特别的地方除了作品外,就是创作过程。别的大师在创作时怎么着也得先打个草稿,在模型车身上先画几遍。他不一样!直接就上手去绘制,所以你看到的那台经典M1之作就是这么来的,他那种即兴的创作手法也是很鲜明的艺术特色。
汽车跟艺术如此完美的结合,让速度机器再次绽放了生命力,宝马艺术车还有很多,我会在以后的文章里跟你们分享。不知道你最喜欢哪个艺术大师的作品?

 
相关推荐
SCC超跑俱乐部 32.8万粉丝    491作品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推荐作者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