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帝国扩张,奇瑞、江淮搭上华为联手造车?

帝国扩张,奇瑞、江淮搭上华为联手造车?

My车轱辘 0浏览 2022-06-15 IP属地: 广东

华为的“汽车帝国”还在扩张。近日有媒体透露,华为已敲定与奇瑞汽车、江淮汽车、极狐汽车等进行智选车业务合作。这也是华为与赛力斯深度绑定后,有更多车企与华为进行智选合作。

那么问题来了,谁会是下一个AITO问界M5?所谓的智选合作,和其它的合作形式有何不同?与华为深度合作,车企是无奈之举还是积极自救?带着种种疑问,本文将展开进一步讨论。

智选模式,华为继续在造车边缘疯狂试探?

目前华为的汽车业务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是零部件模式,即华为为车企提供零部件,包括电机、电池管理系统等。二是HI模式,即采用「Huawei Inside」解决方案的合作模式,华为提供模块化的方案供应,包括计算与通讯架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代表车型有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三是智选模式,华为深度参与到产品定义、核心零部件选用、营销服务体系等领域,合作车型还会进入到华为的终端店面进行销售。


可以简单理解为,智选模式是当前华为与车企最深度、最高阶的合作模式,在智选模式下,华为已经将触手延伸至整车厂的核心造车领域。代表性车型自然是最近爆火的问界M5,华为主导了该车的产品设计、研发制造,问界M5还用上了Harmony OS智能座舱,HUAWEI DriveONE纯电驱增程平台等。


有华为深度参与,问界M5的交付速度就像坐上了火箭。相关数据显示,问界M5在3月份交付3045辆,4月交付了3245辆,5月交付了5033辆。短短三个月,问界M5累计交付达到1.1万辆,刷新了新品牌单款车型交付破万的最快记录,风头已经盖过了蔚来、小鹏等一众造车新势力。有见及此,其它车企怎能不心动?全新的品牌、全新的车型尚且能在短时间内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新贵”,何况是更有品牌底蕴和造车实力的奇瑞、江淮?一旦与华为联手造车,它们这些传统大车企应该更有优势才对。更何况,在“新四化”浪潮下,部分车企已经意识到光靠自身的力量很难单打独斗,合作共赢也是一条颇为明智的道路,只是无可避免地要让渡一些话语权出来。

华为“汽车帝国”扩张,强强联手还是专挑弱的下手?

由于华为的智选合作对象从小康汽车,再到即将展开深度合作的奇瑞、江淮、极狐,都是汽车行业中较为“边缘”的存在,有网友戏称“华为专挑弱的下手”。甚至其目的也十分明晰,华为要在造车领域有绝对话语权。这一猜测不无道理。还是以问界M5为例,虽然这款车型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支持,销量数据抢眼,但华为光环太强,隐去了赛力斯的存在。甚至有不少车主在入手问界M5后,都主动抠走了“赛力斯”的尾标,而选择在某橙色软件购买“华为”、“HUAWEI”、“HarmonyOS”等字样标识粘贴在尾部。
赛力斯被悄悄“隐藏”,华为的主导地位越来越突出,如果类似的情况重复出现在其它汽车品牌身上,那么只会让华为更强大,车企的地位越来越弱,两者之间难以达成平衡。另外,参考赛力斯SF5惨淡的销量,可见与华为合作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

与华为联手,奇瑞、江淮、极狐发出“自救信号”?

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曾经在公开场合表态,“与华为这样的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动驾驶,上汽是不能接受的。好比一家公司为我们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它成了灵魂,而上汽成了躯体。”虽然这番言论引发了较大的争议,但也足以一窥汽车厂商是如何看待华为等第三方公司的。


客观来看,任何一家车企都希望由自己掌控“灵魂”,从研发到生产制造,把核心技术牢牢握在手里。如果沦为代工厂,那么车企的整体实力大打折扣,也很难在行业立足。但问题在于,“新四化”趋势下,很多车企都没有实力掌握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系统、三电系统等新核心技术。这其中或是出于研发短板,或是出于沉没成本考虑,或是以前瞻性目光看到了未来的发展模式,最终选择与第三方公司合作,由对方掌握“灵魂”。又或者是,奇瑞、江淮、极狐等在发出“自救信号”。在一众老牌车企中,奇瑞渐渐掉队,居于长安、长城、吉利之后。虽然奇瑞集团在2021年实现累计销量96.19万辆,同比增长也达到了31.7%。可在发展高端品牌和新能源汽车的过程中,奇瑞的进度最慢,爆款车型最少,品牌的整体影响力较低。即便一直做出多番尝试,树立“技术狂”标签,打造星途高端品牌,发布智能化战略品牌“奇瑞雄狮”,以奇瑞新能源QQ冰淇淋挤进新赛道等等,奇瑞仍未找到真正的突破口。


江淮汽车就更不用说了,大众中国不但成为江淮汽车母公司江汽控股的股东,持有江汽控股50%的股权,而且江淮与大众的合资公司也从“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更名为“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话语权旁落可见一斑。如今江淮乘用车业务正在加速转型,既想通过与大众的合资公司反哺自主品牌,又想找到新的途径盘活自主品牌。否则江淮就要沦为大众和蔚来的代工厂,彻底丧失主动权。正因如此,奇瑞与江淮急切地想要与华为联手造车也就不难理解了。如果不是走投无路,谁愿意被对方深入核心造车领域?奇瑞、江淮之后,或许会引发其它车企效仿,华为的“汽车朋友圈”还将扩张。

华为需要通过智选模式,深入造车领地,获取造车经验。车企则需要借助华为实现品牌和产品的实力进阶。表明上看,这是一场双赢的合作。但华为的造车野望还在膨胀,长期以往难免会把之前的合作对象转换为竞争对手。车企需要思考的是,选择生存还是发展?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My车轱辘 33.5万粉丝    8049作品 关注 车轮上的观察者,用最独特的视角,发现不一样的人车世界!
推荐作者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