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首发 | 理想 L9:家用全尺寸 SUV 天花板

首发 | 理想 L9:家用全尺寸 SUV 天花板

极客汽车 1浏览 2022-06-27 IP属地: 上海
图片

就在刚刚,理想汽车的第二款量产车型正式发布了,随之而来的还有 45.98 万元的起售价和具体的车型配置。

图片

前两天我们提前见到了理想 L9 的实车,我们可以先通过一段视频,更近距离地来了解这辆理想 L9。

理想 L9 的产品点还是挺多的,视频也比较长,和大家聊得也比较细致。那么,接下来我想把理想 L9「掰开揉碎」展开聊聊。

先说说外在

至于审美这件事情,还是那句话「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至少理想 L9 是符合我的审美的,主要原因是它看起来很像我的童年回忆:机械战警-墨菲。

图片
图片

以宝马 X7 和奔驰 GLS 为例,两款车的外在都有着很明显的性格展现。比如:宝马 X7 想彰显运动,奔驰 GLS 想彰显气场,但理想 L9 带给我的感觉却有些过于克制了。

图片

有几点细节还是令我印象深刻的:

一个是理想 L9 搭载了全新的星环日行灯。相比于理想 ONE 来说,这次 L9 的星环日行灯全长 2 米,并且没有接缝。

图片

虽然很早之前在理想 L9 的官图中早已知道了这个信息,但见到实车后还是比较震撼的。

二是瞭望塔式激光雷达实车观察并没有我想象中的突兀,可能是因为理想 L9 的车身尺寸够大,又是一台比较方正的 SUV 车型,所以激光雷达并没有那样显眼。

图片

好了,进车看看

先来说一说智能座舱吧。

图片
图片

理想 L9 的车内共搭载了四块屏幕+一块 HUD,四块屏幕包含了同为 15.7 英寸的中控屏、副驾娱乐屏以及后舱娱乐屏:

采用三星 AMOLED 材质;

分辨率达到了 2880*1620;

支持 1600 万色、210 像素密度以及 100%NTSC 色域。

以及一块 4.82 英寸的安全驾驶交互屏。

图片

整体来说,理想 L9 的屏幕素质还是非常高的。理想 L9 也并没有一味地去堆料,而是将软件和体验也同样做到了极致。这一点还是值得表扬的,毕竟在我们以往所体验的车型中也不乏出现过「过度堆料、体验拉胯」的座舱产品。

图片

这次实车体验理想 L9 也替我解答了一个疑惑:后舱娱乐屏如何进行交互?

对于吸附于车顶的后舱娱乐屏而言,触控交互无疑是「最差解」,虽然理想 L9 的后舱娱乐屏也支持触控,但与此同时理想 L9 还给出了另外两种答案:语音和手势。

图片

在之前《看完理想 L9 的座舱剧透,我想说……》中解读理想 L9 座舱的时候,我提出了一个观点:

理想 L9 搭载的 6 音区识别可以轻松区分唤醒人的位置,根据唤醒人的位置对前后排娱乐屏进行执行。

但以我为例,我有时候可能并不知道想看什么,就是想翻一翻、找一找、挑一挑。那如果这个时候仅保留了语音交互的话,在行车过程中整个座舱里就会变成:

「理想同学,我要看电影,下一页、下一页、下一页…… 算了,看电视剧吧,下一页、下一页、下一页…… 还是看动画片吧,下一页、下一页、下一页…… 第五个……」

除此之外,我还认为对于后舱娱乐屏的交互还是车控平板或遥控器来得更加爽快。

图片

但理想 L9 似乎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采用了 3DToF 传感器进行手势控制。在刚刚的视频中,大家也看到了手势控制的交互方式。

P.S. 没看完视频的快回去看视频,顺便点赞收藏……

但这种交互模式我认为会有几个弊端:

控制精度不高;

存在误触发可能;

动态行驶时车身晃动对交互的影响;

学习成本较高;

懒得经常抬手,因为手酸……

之前我们也写过一篇《手势交互,到底靠不靠谱?》,来分析手势交互在汽车场景中的实用性。所以,即便理想 L9 的 3DToF 手势控制有着比较高的「可玩性」,但我短期内依然不看好这样的交互模式。

并且,你可以想想一个场景:你开着理想 L9 看了一眼车内后视镜,然后发现后排的人正在……(如下图)

图片

那些看不见的

和暂时看不见的

接下来简单聊一聊智能驾驶吧。

图片

理想 L9 配备了「理想 AD Max」智能驾驶系统,硬件部分搭载了 2 个英伟达 Orin-X 芯片、6 个 800W 摄像头、4 个 200W 环视摄像头、1 个 200W 后视摄像头、1 个前毫米波雷达、12 个超声波传感器以及 1 个 128 线激光雷达。

图片

在软件上,理想 L9 采用了纯视觉算法,而前毫米雷达和激光雷达更多的是为复杂场景提供安全冗余。

图片
图片

除此之外,理想 L9 还配备了外部 ADAS 指示灯,能够告知其他交通参与者当前车辆开启 ADAS 功能的状态。而这一配置,我认为会成为将来智能汽车的必备硬件之一。

目前已知理想 L9 的智能驾驶系统与蔚来不同,将采用标配的模式,硬件预埋、软件无需订阅。但具体的表现如何,还要看今后的试驾体验了。

但这里我会有一个疑问,就是软件的开放速度。

首先最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无论软硬件是否都「达标」,但终归绕不开政策的限制。那么除了 L4 及以上的自动驾驶功能外,理想 L9 的高速/城市领航辅助功能会有怎样的表现?什么时候会进行软件推送,让用户早一些体验到全新的智能驾驶系统及功能?而这些则是我比较关心的内容。

图片

除了智能驾驶的体验外,目前还不知道的信息就是具体的动态驾驶了。但我们可以先简单来看一下理想 L9 的「硬件素质」。

图片
图片

理想 L9 搭载增程电动 2.0 平台,采用前后双电机布局,系统最大功率 330kW(约 450 马力),最大扭矩 620N·m,零百加速 5.3s;

图片
图片

理想 L9 还采用了 NCM622 电芯,电池组总电量 44.5kWh,在 WLTC 工况下的纯电续航里程为 180km(在 CLTC 工况下纯电续航里程 215km)。搭裁全新理想自研自产的 1.5T 四缸增程器,增程器最高热效率达到了 40.5%,油箱可用容积 65L,在 WLTC 工况下的综合续航能力超过了 1100km(在 CLTC 工况下综合续航超过 1315km);

图片

悬架系统采用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结构,配备带 CDC 连续可调阻尼系统的空气弹簧。其中空气弹簧供应商为德国威巴克,减震筒供应商为 ZF 采埃孚。

图片
图片

整体来看,无论是自研自产还是由供应商提供硬件,理想 L9 都有了扎实的硬件基础。或者说,在还未动态体验之前,理想 L9 的「账面数据」还是非常吸引人的。那么,至于最终的表现到底如何,我们还是要看将在 7 月份开放的试驾体验了。

最后了,最后了

那么来到结尾,理想 L9 的产品力到底如何?它代表了什么样的水平?

图片

总结一下的话:我认为 45.98 万元起售的理想 L9,向上有一定的能力去「围追」传统豪华品牌的全尺寸 SUV,向下也有足够强的实力「堵截」同价位的其他 SUV 车型。

如果单拿「价格」说话,45.98 万元去购买传统豪华品牌,可能只能购买到中型 SUV 的高配或是中大型 SUV 的低配;

如果单拿「级别」说话,除了理想 L9 之外,目前能买到的、最便宜的非纯电全尺寸 SUV 也是百万级产品。

图片

那么,理想 L9 就仅仅是压制了豪华品牌而已嘛?其实并不然,对自主品牌和新势力的影响其实也不小。就比如蔚来「曾经」的旗舰 SUV 车型 ES8 以及刚刚发布的「新旗舰」SUV 车型 ES7,AITO 问界将要发布的中大型 SUV 车型 M7 也极有可能会落在 40 万元这个价格区间。

之前与一位奶爸朋友聊天的时候,他会「习惯性」将理想 L9 去与现在市面上的 MPV 车型进行对比。虽然我们曾经并不建议拿 SUV 与 MPV 相提并论,但仔细想想,对于「奶爸」、「全家出行」等等这样的用车场景和需求来说,理想 L9 与 MPV 车型还是有着共同点的。

在这次体验完理想 L9 之后,我发现其实它与一些主流的 MPV 车型在「家庭」这个用车场景下,称得上各有千秋吧。

图片

最后想和大家聊一个问题:不论理想 L9 的产品力到底好不好,都有谁需要一台理想的全尺寸 SUV?

首先,全尺寸 SUV 就并不是每个人都会需要的车型,比如独自一人或两人用车则会显得车内很冷清、大尺寸 SUV 的停车也是一个难题。

第二,我觉得最终会选择理想 L9 的人大多是比较务实的,会有着比较强的家庭出行需求,更重要的一点是看中产品力和性价比,而不是一味追求豪华品牌。

图片

以上,就是我们这次对理想 L9 的体验和感受了。从级别到价格,从创新再到配置和功能,理想 L9 似乎成为了细分市场中的「搅局者」。那么,在接下来的动态试驾之后,理想 L9 的到底会有着怎样的综合产品力也会立见分晓了。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极客汽车 7.4万粉丝    848作品 关注 专注汽车智能化、人机交互、自动驾驶以及新能源技术等前沿领域。
推荐作者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