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正式开始向特斯拉Autopilot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展开调查,且一旦结果出炉,特斯拉将面临着83万台已售车辆的召回局面,其中具体包含了Autopilot过早解除车辆控制权、幽灵刹车、无法识别道路信息等。可作为对比,不久前特斯拉于中国的召回,却不涉及这些安全隐患。面对着不公的局面,之于国内消费者,有关部门又该做些什么呢?
事故频发内藏隐患 NHTSA为什么调查特斯拉?
据NHTSA表示,在当前涉及辅助驾驶导致的392个交通事故中,特斯拉共占到了273个,其比例高达69%。同时,路透社还指出,一旦调查结果做实了特斯拉的安全隐患,那么其车企将面临着至少83万台车辆的召回(针对Autopilot自动驾驶辅助系统)。
自2021年8月以来,NHTSA便调查出了有关特斯拉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系统的多项安全隐患,其中就包含了Autopilot过早解除车辆控制权、幽灵刹车、无法识别道路信息等。或许正是其美国相关部门的调查展开,才使得特斯拉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影响。
此外,NHTSA还在审查由于特斯拉激活Autopilot导致的二十多起安全事故,并表示:自2016年第一起事故以来,其中有8起事故共造成10人死亡。
从NHTSA公布新一轮的调查声明开始,其公司(特斯拉)股价在18日收盘时大跌近7%。足以可见,大洋彼岸对特斯拉Autopilot开启调查的举措,将时刻牵动着特斯拉未来的公司命运。
面对着NHTSA的强力监管,特斯拉在美国进行过多轮召回,其中便包含了2016-2022年的Model S和Model X,2017-2022年的Model 3,以及2020-2022年的Model Y车辆。同时,召回文件指出,特斯拉将通过软件更新,禁用“FSD自动驾驶系统”的“滚动停车”功能。
国内的召回竟与海外截然不同?
诚然,特斯拉在中国进行过多轮召回,如:今年2月的针对热泵电子膨胀阀定位问题的改进以及2020年Model S/Model X基于悬架存在缺陷问题的升级。
但与美国市场特斯拉对于本土用户在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系统上的召回不同,特斯拉在中国的召回却与该功能完全不同。根据5月22日的召回信息来看,本次国产召回的Model 3及Model Y都是因车辆在准备充电期间,信息娱乐系统的中央处理器可能没有充分冷却,导致中央触摸显示屏显示迟钝或无法显示的问题,进而影响到基础功能的应用。
由此不难看出,特斯拉在国内的召回项目与其本土所面临的功能是天差地别。同时,目前我们没有见到特斯拉就Autopilot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的升级,给我们国内公众一个说法,这究竟是对中国消费者的漠视,还是真的忘了?
要知道,无论是Model 3亦或是Model Y,这些全球化车型即便在不同的市场存在差异,但整车硬件及辅助驾驶模块都是相同的。既然特斯拉在海外有存在这样的问题,那在中国就没有吗?
根据车质网的投诉来看,特斯拉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存在着问题,甚至还有着威胁车内人员生命的危险。依照投诉编号771065的车主给出的事故案例:“7月7日晚上在自动巡航状态下突然急加速踩刹车后速度减下来了,瞬间车辆再次100%加速,造成了严重追尾事故,在两次急加速过程中刹车一直就没有放松过,总是刹车失灵,车辆失控,电脑给出错误指令!现在厂家给出的数据说是人为操作导致,但是我不认可,要求免费维修车辆。”就这个事故而言,双方是存在矛盾的,车主与特斯拉的观点十分对立。基于美国市场频发的“幽灵刹车”时间,面对中国消费者事,特斯拉是否说了瞎话?
另外,在某汽车网站车友圈中,也有车主表示,其驾驶Model 3使用辅助驾驶功能于6月21日在高速发生事故。但特斯拉回复其当时只开了巡航。“无痕”车主强调:“如果说巡航,车自己控制拐弯怎么来的,飞上墙壁后动能会什么没回收?还能飞8秒,这两点就和他们的说法相驳论,所以我自己一直持怀疑态度,我是有依赖自动辅助驾驶,但是如果这是系统问题呢?”
两起由辅助驾驶引发的事故背后,车主们都提到了“但是我不认可,要求免费维修车辆”以及“势必维权到底!”的决心,那么,特斯拉是否应该主动将相关信息提供给召回中心?另外召回中心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地就相关问题展开调查以确保中国消费者的利益及人身财产安全?
车辆失控“在华”不断 我们该怎么办?
参考到NHTSA向特斯拉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系统后,对于特斯拉积极予以配合召回的案例。倘若换到中国,只有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及调查,待到铁证如山的结果摆在众人面前,特斯拉才有可能针对其辅助驾驶,为国内消费者进行召回并解除安全隐患。毕竟,中国是特斯拉除美国以外最大的市场,根据特斯拉2021年财报显示,特斯拉2021年总营收为538.23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占比25.7%。
写在最后:
多年来,以特斯拉为首的新势力们所推出的自动辅助驾驶系统一直都备受争议。无论自动驾驶未来发展到何种程度,眼下只有强力的监管,才能令特斯拉正视其安全隐患的问题。即便特斯拉也在前不久之于国内市场进行了大量召回,但涉及辅助驾驶层面却始终没有采取行动。当然,如果我们能够对特斯拉不断施压,并让其真正领会到中国消费者不可侵犯的“权益”,或许特斯拉才能真正得以重视。
嘉车传媒荣膺2025全球品牌经济大会多项荣誉
30万级行政旅行车,也能拥有4万订单。
比亚迪发布e-Bus平台3.0,推动电动客车实现“电比油强”
市占率夺冠,为什么说买燃油车就选上汽大众?
【EV视界报道】9月15日,哈弗大狗PLUS在保定正式上市,此次上市共推出5款车型,售价13.58-18.38万元,搭配优惠政策后,限时优惠价10.98-15.78万元。新车是基于现款第二代大狗更名、升级而来,作为一款聚焦家庭用户的泛越野中型SUV,它以全面升级的产品力,为消费者......
“打死不做”与“感谢致敬”的背后,是长城与别克对新能源技术话语权的激烈争夺。
东风日产,这家曾经的合资巨头,和许多合资品牌一样,在新能源转型的浪潮中经历了漫长的销量下滑期,但在N7到来之后,这个传统合资品牌终于是在新能源汽车时代找到了存在感也尝到了甜头。
华为北汽升级战略共同体 享界品牌迈入“全生态融合”新时代
全球首创智能岛制造体系(I²MS),造就国民高品质智能好车——宝骏华境S
在如今的汽车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堪称白热化,尤其是家用 SUV 领域,各大品牌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力求在这片红海之中分得一杯羹。9月16日,比亚迪唐DM-i智驾版175KM长续航版强势登场,它带着满满的诚意和诸多亮点,试图在这一细分市场中站稳脚跟,甚至成为行业的新标杆。此次唐DM-i......
让我们恭喜1905年的豪车灵魂,完成穿越时空的复生
广汽、华为最新成果将落地 “启境”能否成为广汽及时雨?
奥迪 E5 Sportback上市23.59万起 并享万元保险现金权益
近日,工信部、公安部、财政部等八个部委联合印发了《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近日,2025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在天津召开,上汽大众威然以全地形畅行大七座VIP用车身份亮相。
出口破20万,国内降11%!8月皮卡市场上演“冰与火之歌”
一地将推出网约车规管条例,网约车究竟应该如何管理?
年底行业首发10万级城市领航辅助,宝骏公布OTA升级计划
从别克至境L7,看上汽通用知弱而图强
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MPV 领域近年来热度持续攀升。众多车企纷纷布局,试图在这片市场中分得一杯羹。9月15日,岚图旗下中大型MPV——2026款岚图梦想家正式迎来上市,五大配置版型,以及PHEV和EV两种动力模式,售价区间为32.99万-43.99万元。作为年代改款车型,其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