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汽车行业新赛道:蛋糕大,机会多

汽车行业新赛道:蛋糕大,机会多

汽车商业评论 9浏览 2022-10-11 IP属地: 北京
汽车行业新赛道:蛋糕大,机会多

撰文 / 涂彦平
编辑 / 刘宝华
设计 / 师玉超

你有21个扬声器,我就上23个扬声器。你用英国之宝,我就用丹拿原厂。你号称4D音效,我就上5D音效。你说要弄音乐座舱,我就在车内整个音乐厅。

当下,作为消费者比较能直观感知到的配置,车载音响逐渐成为新车型重点宣传的亮点,并肉眼可见地卷了起来。

汽车行业新赛道:蛋糕大,机会多

刚刚上市的小鹏G9将音乐厅概念融入汽车设计,打造出5D音乐座舱。全车共配备28个声学单元,其中有18个丹拿原厂Confidence高级音响系统扬声器。小鹏汽车甚至还邀请了日本音乐家久石让担当品牌首席音效官。

一套完整的车载音响系统由主机、扬声器、功放、AVAS(汽车声学警报系统)等四个部分构成。

单从扬声器来看,以往燃油车上的扬声器数量大多是个位数,豪华品牌可能上升到十多个,而到了今天,不少新车型的扬声器已经在往20个以上走了。比如,今年上市的几款车型,理想L9、哪吒S配备了21个扬声器,蔚来ET7、高合HiPhi Z配备了23个扬声器。

消费者对汽车音响的关注度也在上升。不过,汽车音响之间的比拼究竟是拼什么,多少个扬声器?多大的功放功率?多高端的音响品牌?

要回答这些问题就不能不谈到前不久的高合音响门事件。该事件相当于为消费者补上了关于汽车音响的一课。


汽车行业新赛道:蛋糕大,机会多

真假英国之宝

今年7月,50位高合车主对高合汽车的音响系统提出质疑,认为其涉嫌欺诈。车主们的理由是,高合HiPhi X在宣传销售过程中称其音响是Meridian英国之宝品牌音响,实车音响罩上放的也是Meridian的logo,但经拆解发现,车辆配置的音响并非英国之宝,而是国产品牌上声。

汽车行业新赛道:蛋糕大,机会多

随后,高合发表《关于高合汽车与英国之宝战略合作关系的确认声明》作了解释。

HiPhi车辆上的音响系统确实是高合与Meridian合作开发的,它的硬件规格是基于Meridian设定的严格标准而设计、制造和测试的。Meridian仅向符合这些标准和要求的音响系统授予使用其品牌的许可,高合仅向能够满足这些标准的硬件供应商采购。

Meridian完全负责调试、确认整个音响系统,包括使用其专有的软件算法。大部分工作由Meridian在其位于英国的工程中心完成。调音技术与以SDK形式植入每个HiPhi车辆的软件算法是Meridian的IP,是HiPhi车辆独特的声音性能的来源。

英国之宝是世界著名的音响品牌,创立于1977年。从英国之宝中文官网可以看出,目前搭载Meridian车载音响系统的汽车品牌除了高合,还有捷豹、起亚、路虎、RIVIAN。

汽车行业新赛道:蛋糕大,机会多

HiPhi X搭载的是Meridian的Sonic Pro系统,它具有17个扬声器、600瓦功放功率,应用了NTELLI-Q、HORIZON、PERFECT BALANCE、RE-Q、DIGITAL PRECISION等5种Meridian技术。

而同样具有17个扬声器的JAGUAR I-PACE搭载的则是Meridian的3D SURROUND SOUND系统,功放功率是750瓦,它用了HiPhi X没有用的Trifield 3D技术。

虽然都采用英国之宝的音响系统,但由于选用的音响技术不一样,加上硬件部分的差异,所以,两种车型的音响听起来感受不尽相同,也完全在情理之中。

汽车行业新赛道:蛋糕大,机会多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之宝牵手高合是首次和中国车企合作。

再说苏州上声,这家公司成立于1992年,产品主要涵盖车载扬声器系统、车载功放及AVAS,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全球性的汽车行业音响产品和系统供应商。

上声车载扬声器产品供应大众、福特、通用、Bose、特斯拉、上汽、东风、长城、奇瑞、吉利、蔚来、威马、零跑、理想以及华为金康等车企以及音响厂商。

根据上声今年9月13日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车载扬声器在全球乘用车及轻型商用车市场的占有率为12.92%,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基于已有的扬声器和功放产品技术,上声也在进一步开发软件算法和调音算法。

总结一下,在高合的音响系统中,英国之宝贡献了调音技术和软件算法,符合英国之宝标准的国产音响供应商苏州上声则贡献了硬件。而上声虽然不是音响大牌,但在汽车音响领域已有多年积淀,并不是可以被看轻的国产杂牌。


汽车行业新赛道:蛋糕大,机会多

四种合作模式

高合在另一则声明中解释道:“所涉相关配置描述一方面反映了我们与合作伙伴(如英国之宝)的合作模式,另一方面也是基于汽车产品说明的通行做法。”

那么,车企与音响供应商之间有哪些合作模式?

汽车商业评论采访了原哈曼东北亚董事长兼总裁金定义。他表示,车企与音响厂主要采取四种模式进行合作。

其一,车企根据具体的技术规格,向音响厂进行设备订制,由后者根据车厂要求完成音响系统的硬件配置和调音。(这种模式,车企合作的音响厂是品牌音响,后者提供整套音响系统。)

其二,纯粹的硬件采购,车企向音响厂购买成熟货架产品,然后在整车中直接使用音响厂的品牌。(这种模式,车企合作的对象是有性价比的品牌音响,后者提供硬件+品牌)。

其三,车企直接选扬声器,不贴牌、不做特殊调音,直接安装上车。(这种模式,车企合作的对象是扬声器白牌,有利于控制成本,中低端车型采用较多。)

其四,车企单独采购扬声器,再与知名大品牌的音响厂合作,由音响厂指导监督产品质量并调音,授权使用音响厂的品牌。(高合和英国之宝、上声的合作就属于这种模式。)

理想L9扬声器布置图▼

汽车行业新赛道:蛋糕大,机会多

(来源:理想官微)

对于高合音响事件,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曾这样评论:“出现在各大豪华品牌车上的几个大名鼎鼎的高端汽车音响品牌,动不动几万元的选装价格。他们大部分既不生产喇叭,也不生产功放;既不研发音响的软件,也不设计喇叭罩。主要是调音的作用(高水平的品牌这个能力还是值钱的),甚至很多调音都不做,只授权贴牌而已。”

按照目前行业内车企和音响供应商之间纷繁复杂的合作模式来推断,李想说的这样的情况的确有可能存在。

汽车音响系统是一个硬件和软件集成的产品,既有扬声器、功放,也离不开调音、算法。音响厂商如果全部做,就是系统供应商,也可以只供应硬件或者只供应软件或只提供调音服务,怎么选具体要看车企的需求。

汽车行业一开始对音响功能要求没那么高,后来逐步发展,才有了品牌音响、非品牌音响之分,有了不同定位和不同调性的品牌之分。

目前看,汽车音响可以分为品牌音响和白牌音响两大类型。

前者的典型代表有harman/kardon(哈曼卡顿)、Dynaudio(丹拿)、Bose(博士)、B&O(邦及欧路夫森)、B&W(宝华韦健)、Burmester(柏林之声)等世界知名音响品牌。

白牌音响的客户包括品牌音响和车企,一是作为品牌音响的代工厂,为其提供扬声器等产品,二是直接给车企提供没有品牌Logo的音响。国产白牌如苏州上声,外资白牌如普瑞姆,都是典型代表。

金定义表示,音响厂家外协釆购是近些年来较为普遍的一种做法,主要是由于分工和成本的要求,“现在很多产品都不是品牌厂商自己生产的”。就像Nike的球鞋基本上都是第三方生产的,可是这并不影响它的品牌形象和销售。

汽车行业新赛道:蛋糕大,机会多

变化正在发生

与高合选择英国之宝不同,理想L9配备的是自研的音响系统,由原Dirac中国区首席调音团队负责调试(曾负责调试沃尔沃宝华韦健音响系统),核心硬件由苏州上声代工。

李想表示,“我们这种抠厂的选择是:1.不花钱贴牌,用最好的喇叭和功放;2.自己做软件,并让顶尖的调音师变成同事;3.变成每辆车的标配。”

在金定义看来,车企选择白牌音响主要是从成本方面考虑,“不同客户对音响的要求及价格的承受度也不一样,造车新势力的年产量相对低,所以釆购专业音响的成本会相对高”。

他告诉汽车商业评论,目前,国内主要车厂多数还是选择跟专业的品牌音响供应商合作,“毕竟好的品牌代表综合实力,有多年的经验和沉淀”,“做音响软件是需要研发和积累的,并非易事”。

不过,行业形势的确也正在发生变化。

今年初,特斯拉申请了TESLA 与 T 字厂徽两个新商标,商标涵盖的品项包括麦克风、耳机、扩大器、扬声器、音频接口等音频设备。这不由得让人疑惑特斯拉是不是要生产自家品牌的音频设备。

之前,马斯克曾透露过,特斯拉的音频工程师来自 B&O与其他高端音响品牌公司,其音响系统具有高度可编程的特性,可以通过OTA 软件更新不断改进。

新一代车企正试图从供应商那里拿回对音响系统的定义权。这与智能汽车的发展密切相关。

国金证券认为,在智能车上,主机厂希望自己掌握软件算法,定义音响系统的各种场景模式、声效等,对硬件的需求转变为“即插即用”的白牌音响,“软硬件解耦,加速国内硬件厂商替代品牌商”。

汽车行业新赛道:蛋糕大,机会多

在音响系统的集成上,车企的选择五花八门,高合选择英国之宝,理想选择自己做音响系统整合,AITO问界采用了华为自研自产的HUAWEI SOUND音响系统……

瑞声科技车载声学业务总经理孟义明认为,这些只是不同的实现方式,无论哪一种整合方式,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把好的产品、好的功能交付给终端用户。

他判断,后续汽车音响行业,品牌一定会存在,但有一种趋势,“无论是市场、用户还是主机厂商,都会更加关注产品的功能性、体验性”。这样有可能会出现一批更具有科技感、体验更丰富或增添有趣元素的汽车音响品牌。

“有可能是音响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会出现这样的模式,这就和现有的汽车音响行业的模式不同。”孟义明认为,未来各种模式可能会是平衡共存的状态。

根据GGAI的数据,2022年1-7月,汽车行业扬声器配置数量仍以7个以下扬声器为主,占比高达70%左右,20个以上扬声器的高配音响系统占比不足1%。

可见,车载音响整体配置还处于升级的初级阶段,蛋糕很大,很多参与者都有机会,多种模式都有存在的空间。


本文由汽车商业评论原创出品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说明

违规转载必究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汽车商业评论 7112粉丝    6477作品 关注 推动新汽车向前进
推荐作者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