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啥?卷到国外去了?特斯拉海外市场也甩卖,这到底唱的什么戏?

啥?卷到国外去了?特斯拉海外市场也甩卖,这到底唱的什么戏?

西游社 3373浏览 2023-01-20 IP属地: 内蒙古

特斯拉开年大甩卖,这是最近这段时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最大的“瓜”。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瓜”长势喜人,足够全世界消费者们吃。

近日,特斯拉在中国之外的地区也开始降价,在国内市场上跌跌不休的Model Y,在美国本土市场也不含糊,最高降幅可达5.699万美元。

在国内市场上,你可以说是特斯拉在下大棋,要给国产厂商一点儿颜色看看。

问题是,在国外,特斯拉基本是一骑绝尘,它完全犯不着以价换量。

那么,开年就唱这么一出大戏,特斯拉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01

降价的前提是,特斯拉降得起

其实,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降价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关于这件事儿,特斯拉有一套现成的说辞:坚持透明定价哲学。

此外,特斯拉中国副总裁也创造了一个名词:坚持以成本定价。

我们简单翻译一下就是:特斯拉会在某些时间段内因为自己利润太高而羞愧,因此必须要降价。

用国内某互联网大师的话来说就是:不图赚钱,单纯就是想跟用户交个朋友。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商业公司不讲利润而讲起了情怀,那一定是有问题的,例如谷歌的“不作恶”。

特斯拉敢这么降价,最主要的原因是:它真的降得起。

目前,特斯拉的2022年财报尚未出炉,但根据华尔街各大机构的分析,特斯拉2022年的净利润约为130亿美元。

全球大甩卖,对特斯拉来说不是什么大问题。

此外,特斯拉还有一个额外的利好消息:根据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从2023年起,特斯拉每卖一辆车,只要满足条件,最高可以获得7500美元的补贴。

也就是说,特斯拉降价的很大一部分成本不是自己出的。

与此同时,特斯拉的生产成本也的确在不断下降。

在2022年特斯拉第三季度电话会议上,马斯克表示,特斯拉的“秘密武器”4680电池有望在2023年取得重大突破。

届时,其生产成本将会降低54%左右。

如果所言属实的话,特斯拉在定价方面将会有更大的回旋余地。

然而,这些只是解释了特斯拉“可以”降价,解释不了特斯拉为什么一定要降价。

特斯拉是一家商业公司,商业公司就是要赚更多的钱。

这是生意的底线,就像做人要做个活人一样。

特斯拉全球大降价,最根本的原因只有一个:它的钱,已经没有那么好赚了。

02

全球订单大减,特斯拉并没有想象中光鲜

在这次全球市场大降价之前,特斯拉在国内市场上已经连续大幅降价,这与国内新能源汽车厂商带来的竞争压力有直接关系。

不过,在中国以外的市场,目前还没有任何一家厂商能够对特斯拉构成威胁。

然而,特斯拉还是要降价,因为特斯拉并不像表面上那样光鲜亮丽。

根据海外权威分析师的数据,特斯拉的订单池从2022年7月之后就持续下滑,5个月的时间从47.6万辆下滑至16.3万辆,呈现断崖式下跌。

它的销量还在增长,它的利润还在飙升,但是,订单的流失意味着它在增长率方面后继无力。

要知道,对于一家处于成长期的科技公司而言,增长率比利润更加重要。

2022年,特斯拉实现了131万辆的销量,但同比增长只有40%,距离马斯克年初150万辆的目标有不小的差距。

一向嗅觉灵敏的投资人很快给出了自己的判断:特斯拉成长空间有限。

特斯拉的股价随之一泻千里,一年的时间里跌掉了65%,从超过一万亿美元跌到不足4000亿美元,其中12月份一个月跌幅超过18%。

为了止住订单下滑的趋势,特斯拉能想到的最好的、见效最快的方法,就是大幅降价。

从这些动作来看,特斯拉对2023年的前景并不乐观。

汽车行业与经济形势密切相关,1月10日,世界银行下调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1.7%,特斯拉预计很难达到2022年的增长率。

事实上,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新能源汽车大市场也就是中国、美国、欧洲。

特斯拉在中国市场上遭遇激烈竞争,2022年特斯拉在中国市场上交付新车43.9万辆,只相当于比亚迪的四分之一,比身后的吉利汽车也就高了不到15万辆。

而特斯拉在欧洲、美国市场的增长率,已经远不及中国市场,并且,特斯拉已经深耕多年,想再取得超出常规的增长并不现实。

总结一下特斯拉降价的真正目的:以攻代守。

中国之外的新能源市场2023年增速放缓是大概率事件,但竞争却比2022年更加激烈。

既然如此,不如提前降价,用降价挤压挑战者的生存空间,让它们在特斯拉的大举进攻面前无所适从。

这里没有什么高深哲学和情怀,大家都是在明牌。

03

真正的战场,还是中国市场

从客观角度来说,特斯拉短短几年内就从市场的宠儿退化到弃儿,的确有些出乎意料。

在这一方面,特斯拉比当年的苹果差远了。

其实,这个原因很简单,苹果有自己独特的生态系统,这是其它厂商难以逾越的护城河。

但特斯拉没有!

它没有什么功能是自己能做而对手们做不了的,甚至,它连电池这种核心零部件都不能自主生产。

这,才是特斯拉真正值得担忧的地方。

放在现如今来看,它的产品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在其它市场上大肆收割的FSD完全自动驾驶,在中国市场上也是水土不服。

剩下的,就只有比拼产品性能。

但是,论技术的普及速度,论产品性能的提升速度,谁也卷不过中国厂商。

更重要的是,以比亚迪为代表的国产新能源厂商从2022年下半年就开始大举出海,现在的中国军团远非十年前可比,

十年前,国产汽车厂商出海只能靠低价去吃点边缘化市场,而现在,中国新能源厂商可是技术、产品、运营能力样样不缺。

如果特斯拉不采取连续降价这种紧急措施,它很有可能面对中国市场被挤压,其它市场又被出海的中国厂商“偷家”的窘境。

中国新能源市场占全球66%以上的市场份额,从这个市场卷出来的厂商,个个都是狠角色。

因此,特斯拉的成败关键在于中国市场,巩固了中国市场,特斯拉才有实力去维护全球市场。

2022年中国市场销量占据特斯拉全球销量的三分之一,这与大众汽车的格局非常像,如果这三分之一维护不好,它另外的三分之二,很容易便会崩溃。

不出意外的话,价格战将成为2023年特斯拉的主要竞争手段,当特斯拉也加入内卷大军,说明中国市场的竞争将比以前更加残酷。我们很多人厌恶“内卷”这个词,但对汽车领域内持币待购的消费者来说,“内卷”其实也是一个相当可爱的字眼。

文章标签:
汽车设计
 
相关推荐
西游社 2086粉丝    356作品 关注 推动中国汽车走出去!
推荐作者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