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电动汽车成为人们买车的选项之一,里程焦虑的问题就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话题。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多数厂商选择不断增大电池组来达到更高的续航里程。然而,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前不久,马自达美国公司CEO Jeffrey Guyton在采访中表示:“未来电动车不需要过长的续航里程。”在他看来,随着电动车的逐渐普及,人们会根据自己的用车经验,逐渐完善对纯电动车各性能参数和需求的认知。这样一来,用户将习惯于规划合理的充电时间,从而有效缓解目前电动车的里程焦虑问题。未来电动车所搭载的电池组将会更小、更轻,虽然续航里程表现可能一般,但是轻量化以及一些其它的技术进步将会抵消续航问题。另外,Guyton还认为,由于锂电池等的原材料有限,长续航电动车不可持续。
无独有偶,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此前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他曾表示,特斯拉早已经有能力制造续航超过900公里的Model S,但由于他认为续航够用就行,通过堆砌电池包而达成的高续航会牺牲操控性,因此并未急于量产。
从这个角度来看,长续航电动车对于极度追求操控性的马自达来说确实是思路相悖。目前,马自达在美国市场仅仅有一款在售的电动车型MX-30,这款小型SUV的续航里程只有100英里(约161公里)。在Guyton看来,100英里的续航里程已经足以满足绝大多数人的日常用车需求。
不过,电动车的里程焦虑除了受续航里程的影响外,充电速度与充电便捷度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先说充电速度。有过电动车使用经验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无论汽车厂商将充电速度吹得有多天花乱坠,电动车都不可能达到传统燃油车那样几分钟加满油便立马重新上路,即使是靠换电,在出行高峰期,例如刚刚过去的春节,换电站也免不了大排长龙,甚至还出现过换电站故障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长续航电动车虽然能减少充电频率、减轻充电桩和换电站的压力,但也会让用户陷入“续航加长→电池容量增大→充满电需要的时间变长→充电时间不够时续航里程不够”的新一轮里程焦虑之中。再看充电的便捷程度。按照Jeffrey Guyton的设想,未来电动车充电桩将会足够普及,人们不再需要考虑排队等待使用充电桩的问题,因此使用短续航的电动车型就已经足够。不过有趣的是,他同时也表示马自达未来不会投资兴建充电基础设施,或许在他的构想里,未来的充电桩会是像现在加油站一样的、不与汽车品牌绑定的公共基础设施吧。
综上所述,Jeffrey Guyton对于长续航电动车的消极态度是建立在未来充电桩能够充分普及的基础上的。不过很显然,这种“充电桩自由”要想在我国实现还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也许到那时,我们才能真正告别里程焦虑,放心大胆地购买短续航电动车吧。
本文作者为踢车帮 赵祥森
上汽通用迎来自己28周年的生日,除了闷头造车以外,它还挺懂打卡出圈这一套。28岁的它正青春,正在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和用户交流。
比亚迪全品牌「手车互联」上线,国产主流全覆盖,点赞
别克“至境” 全球首搭8775芯片
比亚迪全球率先提出为智能泊车兜底,底气来源于其拥有中国最大的智能辅助驾驶车云数据库、全球最大的智驾研发工程师团队、全球最大规模的新能源生产制造体系。比亚迪海洋网已收获超520万用户信赖,从智能驾驶辅助由高端走向标配的普惠,真正让智能驾驶走入千家万户,开创全民智驾时代,用实际行动践......
聚力携手 共谋智能汽车“向新力” 2025世界智能汽车大会新闻发布会召开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大,各汽车厂家快速发布新型的纯电动车型和混合动力车型。新能源汽车由于采用电机驱动,汽车百公里加速明显快于传统燃油汽车。同时混合动力汽车由于采用动力电池和燃油发动机的双布局,导致车身重量要显著高于同级别的燃油汽车。
这一切应该只是个开始,未来大概率还会有更多车型加入厮杀中。
智变新程 向上跃升 北汽集团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6%
喜迎宏光MINIEV上市五周年 五菱开启焕新季 置换补贴价3.68万起
夏天高温自驾出游,车要选错了可能会送命?
小车党终极答案?直击蔚来萤火虫,小小车大大空间?
又来致敬法拉利?丰田皇冠全新SUV曝光:插混也安排了
领克900的智能语音交互确实能打破人机隔阂
汽车工业经过百年的发展,造就了无数记录,但这些技术以前又有多少是自主品牌创造的呢? 最近有人总结了一份全球汽车油耗进化榜,能够看出在每一个关键节点的新技术应用,手动变速箱技术、缸内直喷技术、涡轮增压,早到后面的混动系统的应用等等,技术的不断迭代,让汽车油耗完成进化,变得越来越低......
自动泊车让新手秒变“老司机”
车内KTV让我明白,孩子竟把“堵车”可以变成期待
捷尼赛思还有未来吗?或许,打从一开始,这个品牌就不该进入中国。
堆料造车也就那么回事,得贴合需求才是王道
相比原来的哈弗H9,新的坦克400Hi4-T总体感觉当然好了许多,但没有了以前常用的副驾驶座椅 “老板键”多少有点遗憾,今天就自己动手给它增加一个副驾驶座椅 “老板键”。
在6月份的纯电车销量榜上,第一名不出意外,仍是特斯拉Model Y,小米SU7竟是唯一一款能与其形成竞争的车型。此外,还有星愿、海鸥、五菱宏光MINI EV这些稳坐前列的老面孔,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而市场上一些声量颇高的流量品牌,却不见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