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合创汽车全年累计交付突破 2 万台,其首款车型合创007自2020年上市以来,销量至今仍未突破1000辆;去年销量最好的合创Z03仅仅只是维持在月销一两千辆的水平,而且今年1月已经下滑到了几百辆;去年年底刚刚上市的合创A06,目前的销量也还没有起色。即使是和新势力的第二阵营相比,合创也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但即便如此,作为合创的主要股东,广汽还是决定继续加码合创汽车。
2月23日广汽集团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合创汽车增资的议案》,同意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按持股比例4.46%、20.54%分别向参股公司合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增资1.07亿元及4.93亿元。
但值得一提的是,也有广汽集团董事对该议案投出了弃权票,认为合创汽车的未来发展存在不确定性,建议谨慎投资。
谨慎投资的建议不无道理。以合创汽车目前的表现来看,继续加码显然有些让人不可理解。但广汽方面或许也有自己的考虑。
了解新势力造车史的朋友都知道,合创汽车原本是当初的“广汽蔚来”,由广汽和蔚来合资成立。只是后来广汽把重心放在了埃安身上,蔚来则是心无旁骛转战合肥,广汽蔚来成了一个爹妈都顾不上的“留守儿童”。最后蔚来方面退出,广汽蔚来又引入了新的战略投资者珠江投管集团,珠管集团成为大股东,这才更名为合创汽车。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去年年底上市的合创A06才是合创汽车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款原创车型。合创007实际上还是广汽蔚来时期的产物,有着很强的蔚来色彩,而合创Z03又几乎就是广汽埃安Y的翻版。只有合创A06是在引入新股东后推出的具有自身设计特点的首款作品。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合创汽车还只是一个初生的婴儿,那么广汽的增资行为就可以理解了。这是其一。
其二,对广汽来说,合创汽车事实上还承担着为广汽分担过剩产能的任务。2021年底,合创汽车通过竞拍获得广汽乘用车杭州工厂49%的股权。然后,合创汽车花大力气,将旗下重磅车型合创Z03迁移到了杭州生产。
广汽杭州工厂最早源自吉奥汽车,2010年广汽收编吉奥,三年之后广汽吉奥出现连续亏损,吉奥方面已经再无余力投入资金,最终在2016年广汽乘用车出自全盘接受了广汽吉奥杭州工厂。当时的广汽乘用车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2015年全年销售19万辆,而当时广乘的产能仅有20万辆,因此杭州工厂被视为是广汽传祺接下来的产能保障。
但事与愿违的是,2019年开始广汽传祺也开始出现销量下滑和亏损。于是杭州工厂的产能就从保障变成了“累赘”。据公开数据,2020年度广汽乘用车亏损超13亿元。业内认为亏损的根源就在于快速增长的空置产能。因此,合创最终接盘部分广汽在杭州的产能,既是出于自身的考虑,实际上也是分担了广汽方面的压力。基于此,广汽没理由不继续支持合创汽车的发展,这也算得上是投桃报李。
其三,传统国有汽车集团与民营企业合资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比如长安有阿维塔、上汽有智己汽车,而广汽目前可以有的就只是合创汽车。显然,广汽目前还没有理由放弃合创。
但即使合创汽车获得增资,也并不意味着合创汽车就能在接下来的竞争中站稳脚跟。目前的新能源车市场毫不夸张的说已经是一片红海。以蔚小理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阵营正在分化,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传统新能源造车企业开始高速增长,还有特斯拉这种可以肆意操弄价格的全球顶流。合创汽车无论是在品牌力还是产品力上,目前都无法与竞争对手们抗衡。
特别是在2023年,整个行业的预判都不是很乐观。1月份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1月的总销量为29.4万辆,同比下滑6.7%,环比下滑58.5%。绝大部分汽车品牌都没有逃脱销量下滑的厄运。
同时,特斯拉的降价行为引发连锁反应,问界、小鹏、蔚来、沃尔沃、埃安、飞凡等车企都开始跟风降价。最近,比亚迪王朝系列车型也开始出现降价。这个信号表明,各家手上储备的订单都已经不多,接下来为了争夺市场必定都会“血拼”。在这样的背景下,合创汽车的处境确实不妙。
或许这6个亿的增资也仅仅只是能保合创汽车这一年能够继续平安无事。(文/优视汽车 老炮)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优视汽车的立场。
提到驾控,第一时间想到宝马。那么未来“电动宝马”如何让车主更愿意坐在主驾,这个问题在宝马上海车展展台上找到了答案。当进入7.1馆,相信你一定会被宝马展台“巨幕影院”版沉浸式超感智能座舱所吸引,这也是宝马未来新世代车型的“标配”之一。
上汽新生,尚界蓄势,提前占位20万级主流爆款
近日,全球汽车行业权威奖项“2025世界汽车大奖”(World Car Awards)在纽约国际车展举行颁奖典礼,比亚迪海鸥(BYD SEAGULL/BYD DOLPHIN MINI)摘得“2025世界城市车(World Urban Car)”冠军;比亚迪集团执行副总裁李柯荣获“......
究竟谁能成为20万级市场的“性价比之王”?
(2025年4月24日 中国上海讯)杜邦将在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期间重点推广创新先进出行解决方案,覆盖电动车电池和车身结构、电机和传动系统、功率电子和互连。杜邦专家届时将介绍其在应用开发、材料配方、测试和验证方面的综合实力,以及本地供应、支持和技术服务。
超级e平台,是全球首个量产的乘用车“全域千伏高压架构”,把电池、电机、电源等都做到1000V,将电动车带入千伏时代。4月27日,比亚迪在北京举行了超级e平台技术解析暨汉L唐L“兆瓦闪充”全国巡回体验会大家现场体验了兆瓦闪充和双枪充电。
上汽正不断加快调整转型步伐,突破本土,展望全球。
林肯以“堂”为轴、以“器”为媒,向世界演绎了一场跨越时空的豪华叙事。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一种高性能、轻量化的新型复合型材料,受到了全球市场的高度关注。在国内有一家专注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研发与生产的领军企业HRC,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前瞻性战略布局,正在推动行业迈向新的高度,并在全球市场崭露头角......
近日,全球汽车行业权威奖项“2025世界汽车大奖”在纽约国际车展举行颁奖典礼
2025上海车展上,广汽埃安与滴滴自动驾驶联合打造的全球首台前装量产L4级自动驾驶汽车揭开面纱。这台搭载10颗激光雷达、红外传感器和2000TOPS超强算力的“科幻战车”,不仅刷新了行业对智能驾驶的认知,更让“2028车轮上的新世界”这一畅想变得触手可及。
上海车展现场,作为ID. EVO概念车外观设计总监,Frank J. Bruse也与我们分享了有关ID. EVO的设计故事。
18.29万起,华为生态上车,长安猎手K50硬刚福特猛禽?
置换升级 比亚迪宋Pro DM-i限时9.28万元起售
牵手华为,丰田首款D级纯电轿车实力如何?
不追求炫技,只为解决用户的真实问题
坦克 Hi4-T/Hi4-Z 双剑合璧,承包城野用车全需求
福田汽车何时才能有一份和“行业第一”相匹配的利润表呢?
4月20日,iCAR通过线上直播开展了一场充满人文温度与科技锐度的春季生态发布。
宝马集团以AI创新引擎驱动战略纵深,加速中国AI战略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