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余承东:华为“肯定”不造车,2025年卖100万辆就能盈利

余承东:华为“肯定”不造车,2025年卖100万辆就能盈利

149号公路 0浏览 2023-02-28 IP属地: 北京

这几天的华为,又站在了汽车频道热点的C位上,原因是,华为和江淮汽车合作了。不仅如此,大嘴余承东顺便再次重申了“华为不造车”的决定,还说了问界之后的规划:问界就是华为的汽车品牌,所有的华为生态汽车都将归属到问界品牌。

大众能感受到的变化则更加直接:新一批问界传播物料用华为 Logo 取代了问界 Logo,华为与江淮合作的新工厂曝光。当然,还有一个传闻是华为的研发撤出了赛力斯。

几个消息,信息量很大,“华为汽车”现在的规划和未来的规划,似乎在几句话之间,都被解释了清楚,而网上最大的猜测,“造不造车”,似乎也以“不造车”的答案尘埃落定。

余承东:华为“肯定”不造车,2025年卖100万辆就能盈利

据合肥日报的报道:2023年1月9日至10日,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率队赴深圳拜访了华为。随行人员中就有江淮汽车董事长项兴初。“在华为坂田基地总部,虞爱华与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深入商谈,共同推动华为终端与江汽集团、肥西县合作项目进展。”

更加具体的信息是,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为51万平方米,总投资约为26亿元,已于2023年一月初开工,工期一年。

大家之所以关注华为和江淮合作,原因还要回归到问界:问界的另一个合作方赛力斯。江淮汽车和赛力斯基本上是同一个阵营:连续五年亏损,想在新能源领域发力却没有任何突破,转型乏力。

余承东:华为“肯定”不造车,2025年卖100万辆就能盈利

除了一直以来的官方解释,余承东关于“不造车”的回答也加入了更多解释:“车厂擅长的是机械方面,华为擅长人因研究、质量体验。华为不会造华为品牌的汽车,AITO 问界就是华为生态汽车。问界这个生态品牌就是华为主导的生态品牌。”

如果说,以前人们认为华为造车的原因,是华为需要一个自己品牌的汽车,那么现在的解释,则完全解决了这个问题,并且给问界和之后合作的品牌都“定了调”——都是亲生儿子,都是一个大家族里的孩子,“问界是华为主导的生态品牌”。

如果解读一下余承东的潜台词其实是,华为已经不需要自己真的下场造车了,因为在余承东的站台和问界的宣传之下,普通用户已经把问界和华为汽车划上了等号。

虽然华为和赛力斯一再强调,赛力斯并不是华为的代工厂,但是想想江淮和蔚来的合作,不管真正的合作模式如何,赛力斯和江淮得到的“名声”并没有本质区别。

余承东:华为“肯定”不造车,2025年卖100万辆就能盈利

“问界生态联盟”,这是公众第一次听到的说法。

按照余承东的说法:华为智选模式提出成立问界生态联盟,选择少数几家车企加入,强强联合,共同开发。把体验打造到极致,做好产品区隔,共同抓住汽车行业变革的时间窗口。

之前,公众曾经多次探讨,随着华为和车企的合作越来越多,华为也就有了越来越多的“亲儿子”,这些儿子们之间的资源如何分配,才是华为模式的最大问题。

现在,问界生态联盟,就是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无论是与奇瑞的合作车型,还是与江淮的新车型,又或者是与北汽合作的其他车型,全部都归在“问界生态联盟”之下,那么,很可能的结果,就是无论是哪个品牌的汽车,最后都会挂一个“问界”的车标。

再设想一步,如果把“问界生态联盟”看成一个品牌的话,那么显然,华为会对这个品牌旗下的车型进行管理,不会生产“20万以下的车”大概就是这个规划中,最能吸引人眼球的部分。

余承东:华为“肯定”不造车,2025年卖100万辆就能盈利

众所周知,华为智选模式并不是代工模式。

代工模式指的是车企只负责生产制造环节,不参与产品设计和开发,江淮和蔚来的合作就是标准的代工模式,江淮只负责生产制造环节,蔚来负责产品设计和研发。

按照华为一直以来的说法,华为不造车,只是帮车企造好车,智选模式,是华为与车企共同完成产品的设计和开发。

两种方式当然有利有弊,对于代工模式来说,代工厂稳赚不赔,但是赚的少,而且没有什么技术沉淀,只是辛苦钱。

而智选模式,则是两方联合开发,车企的分成比例更高,也更有积极性,当然,两者的沟通成本也更高,这一点从北汽极狐和华为的合作时,就已经被公众所知。

智选模式,对于已经有了一定市场份额的车企,得到的是强强联合,对于像赛力斯和江淮这样的厂家,完成的是灰姑娘变成白雪公主的华丽转身。

2020年,转型新能源赛道的赛力斯SF5全年仅卖出732辆,小康股份更是在前途未卜的境况之下,股价从2018年开始,跌跌不休,一直跌到了2020年10月,价格从45.88元一路跌到了8元。

自从抱上了华为的大腿之后,小康股份像被打了鸡血,从2020年11月到2021年6月,从8元一路涨到了83.83元。

股价上涨的另一面,是赛力斯从2020年开始亏损,而2016年到2019年,虽然股价下挫,但是小康集团还在盈利状态。两年间,赛力斯分别亏损了17.29亿和18.24亿。2022年,赛力斯更是预测会亏损35亿元至39.5亿元。

余承东:华为“肯定”不造车,2025年卖100万辆就能盈利

合作方在亏损,华为也没有盈利。

在2022年12月的内部会上,余承东给华为车 BU 定下了 2025 年实现盈利的目标,为了完成这个目标,余承东的计划是问界生态联盟和华为 HI 车型的总销量要达到 100 万辆以上。

讲到具体数字,大概也能找到华为不自建厂造车的原因了,在单独支出研发经费的情况下,华为仍然要在2025年盈利,合作方的售卖也要达到100万辆。

如果亲自下场造车的话,拉来蔚小理的前期投入和现在的售卖体量,华为大概率是撑不起这么多的投入的,而投入之后,什么时候能盈利,更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华为不造车的承诺是完成了,下一个问题是,华为能重现在手机领域的荣光吗?

文章标签:
新能源 技术解析
 
相关推荐
149号公路 1959粉丝    386作品 关注 让我们一起去探寻未来汽车的无限可能。
推荐作者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