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汽象观察:汽车降价是一种“自杀”行为,吃里不讨好,何时休?

汽象观察:汽车降价是一种“自杀”行为,吃里不讨好,何时休?

AGUI看车 2858浏览 2023-03-29 IP属地: 福建

最近, 价格战伤不起,引发了业内的广泛关注与讨论。且听汽象自媒体联合会的大咖们,对此作何分析。

汽象观察:汽车降价是一种“自杀”行为,吃里不讨好,何时休?
汽象观察:汽车降价是一种“自杀”行为,吃里不讨好,何时休?

“阿贵看车” 凌玉贵:

降价就是一种变相的“自杀”,快醒醒吧!

今年三月的车市有点疯狂,也有点憔悴,百般优惠斗芳菲,然而终端却无人问津,门前冷落车马稀!此次的降价与以往来得有点不一样,在特拉斯掀起降价后,又是神龙C6的腰斩式大促销,让车市血雨腥风。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已经有40多个品牌上千款车型参与降价或变相降价。然而即便如此,在终端4S店除了极少数品牌受益销量有所提升外,多数品牌是门前冷落车马稀,经销商叫苦连天,太惨了!

阿贵哥在走访终端时,有品牌4S店甚至称最难受的是其原有订单客户看到降价后要求享受优惠价提车,否则不提车,这无疑让经销商雪上加霜。毕竟这些车型已不能享受厂家这一波的优惠,贴的都是经销商自己的血汗钱。所以有商家老总称,这一波来势汹汹的降价对于众品牌来说不仅仅是饮鸩止渴,更是一种变相的自杀。明知没效果,但不得不跟风。

也许在经历“雪崩”的三月后,降价甚至连吆喝都赚不到的品牌会醒悟。好在宝马、奔驰等豪华品牌已明确表示,4月开始减产提价,这无疑对于车市来说是一种理性的回归,如果降价卖不动时,又为何要降价自杀,让自己加速“死亡”呢?


“车透社” 罗裕(汽象自媒体联合会2023轮值主席):

混乱的价格战,没有赢家

中国车市近期掀起的“价格战”巨浪,无序且混乱,隐患和伤害极大。

对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空前的挑战。

源自湖北的限区域、限时间、限车型的燃油车促销,幅度上形同“放血”,导致了其他地区或其他购买车型用户的观望心态,正常的销售节奏被彻底打乱。

价格战,其实没有赢家。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整个车市承压甚重,产业层面也将面临一次不可逆的市场大洗牌。

目前无法判断,这场降价潮以及带来的连锁反应,将以何种结尾收场。

能在这场价格战中保持冷静与定力的车企不是很多,能够站出来为市场纠偏更不多。

这需要行业协会发挥良好作用,也需要车企调整心态,目光放远。

因为真正能赢得消费者认可的品牌,并不是靠价格战回血的,而是那些秉承长期主义发展之道的。

中国车市要想走向成熟,心态和路径至关重要。价格战,显然不是啥正道。

“钟叔驾道” 徐钟:

撕下遮羞布的车企们,何去何从?

以前我们买车也是可以谈优惠的,为何3月份的降价促销会演变成如今这种轰轰烈烈的局面?归根到底,是跟当前经济大趋势有关,大环境不景气,导致人们那买房的钱去买车,而买车又不再注重“面子”,而是注重里子,于是新能源便比“老旧”的燃油车更抢手。

当新能源成为不可逆的趋势时,燃油车就到了该清仓的时候了,降价无疑是直接的方式。仔细看看,那些降价厉害的车型,基本是库存车、小众车。车企只有把这些车清掉,才能去开发更有价值、更值得期待的新能源车。

所以,这看似失去理性的降价潮,实则有逻辑可循,又或者说,市场从来没有失去理性,只是一场顺势而为的降价狂欢。三月过后,一切依旧如常,该降价就降价,该优惠的还是得优惠,热门车型则依旧价格坚挺。

汽象观察:汽车降价是一种“自杀”行为,吃里不讨好,何时休?

“车哆哩” 王智良:

不要沦为被价格战绑架的“奴隶”

本轮价格战对国内车市带来的更多是弊大于利。价格战真的可以休矣。

价格战对消费者购车最大程度上具有影响决策的作用,正所谓消费心理多数为买涨不买跌。车市的定价逻辑如果被“降”字主导,沦为被价格战绑架的“奴隶”,实在不利于车市长久的良性循环。

价格战就好比踩踏事件,后果很严重。身处其中的车企也只能短期获利,并不利于长期的发展。没有赖以生存的利润,汽车的整个产业链就会导致上下游挤压,何来高质量的发展?

更不用说,价格战对于车企的品牌力、口碑等造成的“内伤”将无法自愈。所以,回归理性,回归良性发展,才是正道。无论是政府补贴、还是新能源补贴退坡之后,车企应尽快调整好心态,在销量、利润和品牌三者之间取得最佳平衡,这才是车企需要面对的新命题。

“中视汽车” 张少杰:

价格战伤不起,车市秩序也该回归理性了!

马上就到3月31日了,各大车企以及各个地方的汽车促销政策有的也快到期了,席卷整个车市的“降价潮”应该也快趋于平稳了。可能大部分人都会认为,这一轮的降价潮,应该会使汽车销量大幅增加。但是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却曾发文称,此类补贴实施后,销量不增反降,如果任其发展,将对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造成极大损害。前几天,针对3月以来国内车市的促销降价浪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也发文称,此轮降价的炒作应尽快降温,使行业回归正常运行状态,确保全年行业健康平稳发展。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在文章中表示,近期各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促销政策,如果都效仿武汉,即只对所在地生产的汽车品牌进行补贴,这势必造成汽车市场的分割和市场秩序的混乱。对于这一点我是赞同的,因为这种选择性的做法有明显的地方保护色彩,对非本地生产的汽车品牌来说是不公平的。

另外,随着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传统车企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领域投入巨大,承受稳定经营和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企业盈利能力较弱。虽然降价处理库存,适当回收成本是正常经营措施,但不能因此沦为价格战。因为价格战不会长久,物有所值才是永恒的商业法则。而汽车企业更应该着眼长远,在产品技术、质量、服务、品牌力等方面多下功夫,致力于高质量发展。

“三个司机” 刘志向:

价格战,生存还是死亡?

价格战是毒药,每个车企都心知肚明,短暂的狂飙之后,任何有理性且能经得住诱惑人,都必须戒掉毒瘾回归正常。

2023年对所有车企来说,第一要务都是生存。面对开年1月和2月的销量大幅下跌,大部分车企选择了要份额不要价格。没想到渐渐适得其反,消费者持币观望的情绪更加浓郁。在这其中,相当一部分车企的利润已经逼近极限,即使在政府补贴的情况下,他们也没有多少腾挪的空间,仅仅能保证植物人的水平。

没有盈利的商业模式基本都是耍流氓,不仅不可持续,而且对整个社会经济都会带来深远的负面影响。价格是根据市场需求对应的,而我们汽车行业不仅要面对终端消费者,还要顾及整个供应链,如果各个环节都无利可图,那这就不是一个健康的生态。

降价,一定是理性且有严格把控的。奇瑞新能源昨天宣布全系价格回调,最高达到了9000元,其原因大概率因为上游锂矿石价格大幅下跌而导致的动力电池价格下降。如果按此逻辑调整价格,各方都可以顺理成章地坦然接受。

有实力的可以任性降价,只要他能挺得住,相信这样的企业凤毛麟角。生存危机时刻都在,而如何能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和有质量的产品,始终是最基本的商业逻辑。

汽象观察:汽车降价是一种“自杀”行为,吃里不讨好,何时休?

“大侠上车” 任辉:

价格战的本质,还是车企之间的竞争,让利消费者只是顺带

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2月的国内乘用车销量为267.8万辆,同比下跌19.8%;哪怕是来到了车企大打价格战的3月,其前两周的销量也分别同比下滑16%和18%,第三周预计较去年同比增长10%。很显然,从最直观的销量数据中,虽然能看出价格战或许能刺激市场有一定程度的回暖,但是对大盘走向或许只能带来微乎其微的影响。

而对于商业战场来说,无论是企业还是消费者,大家也都认可一条定律,那就是短期看价格,长期看价值。因此,想要真正刺激汽车市场回暖,价格战并非可取的常规手段,车企们的正确做法就是让消费者看到更高的产品价值,比如技术层面、品牌层面的进阶,以此来引导车市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不过话说回来,很多车企发起的价格战,其目的并非真的想让消费者获利,更大程度上是要趁此来内卷竞争对手,这也就代表着价格战在短期内或许不会结束,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内卷,或许存在继续加剧的可能性。

“W动力” 颜延:

价格战只是营销噱头,刺激消费而已

N年前我们就知道,价格战是追求短期利益的行为,伤害的永远是品牌本身。所以我们不难发现,只有卖不动的品牌才加入到了这场价格战中,真正有底气的企业打的是价值战,而非价格战。

此次价格战一开始只是湖北车企的自救或者说是自嗨,如今变成全民内卷,说明今年的车市行情依旧不太行。而实际我们在走访中发现,其实目前消费者面对价格战还是保持理性,并没有无脑抢购的情况,而且参与价格战的产品是非常有限的,大多是一些不好卖的库存车,对于大多数经销店来说,价格战只是营销的噱头。

不过这表面的狂欢对整个车市的活力一定是有刺激效果的,我可以肯定地说,今年将会车企收获的年份。

汽象观察:汽车降价是一种“自杀”行为,吃里不讨好,何时休?

“Nice好车” 李云凯(汽象自媒体联合会2023轮值秘书长):

降价才是竞争初级阶段,关闭解散、重组转型都不是不可能!

从新势力到传统燃油品牌,从四五十万豪华车到几万的入门代步车,歌舞升平好多年的中国车市一下子进入了掀桌子踢板凳的大乱斗时代。

掀翻桌子的标志性事件就是这一轮大降价。没有人想主动降价,但有人且不得不为过去的错误买单,进而拖累整个行业进入混乱时刻。中国汽车业向电动化的趋势和指引已经非常明确,国内配套的扶持政策力度之大全球绝无仅有,中国用户喜欢尝鲜的消费趋势也在全球主要消费市场很少见。

但即使这么多有利因素,不少合资车企还是挪不快电动化的脚步,转型始终落后一步。最终,当燃油车市场总量快速缩减时,只能被迫降价求流通;新能源车型没有竞争力,也必须降价求生存。

即使没有电动化的影响,个别厂家长期存在的库存系数过高和压库问题也到了要引爆的时刻了。

往后看,未来几年国内市场总量几乎不会增加。电动化、智能化叠加总量萎缩,未来的竞争更加残酷。只要特斯拉和比亚迪想做,他们就有足够的价格空间去发动价格战。

到那时,关闭解散、退出中国、转型重组都不是不可能。过不了几年,也许你会看到现在的新势力已经扎进某国企门下了。

“鬼斗车” 王魁军

生存OR灭亡 宁可饮鸩止渴也要抢占先机

生存还是灭亡?速死还是慢死?对于这两个问题,绝大部分车企选择了饮鸩止渴跟进降价,就如同近期几个车企负责人开玩笑的说:如今不降价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搞汽车的。诚然,伴随着经济下行、三年疫情刚刚消散、地产及股市双杀,搞得老百姓已经不敢肆意消费了,迭加特斯拉开年的大幅降价,让国内各大车企也蠢蠢欲动。3月,神龙汽车几乎以ALL IN的方式打折促销,随后各大汽车纷纷跟进,一时间搞得车市杀声四起。但仍然有十分清醒的厂家负责人私下对鬼哥说:不降等死,降了有可能速死,但也有更多机会,其实我们不怕降价,怕的是即使降价了,车还是卖不动那就真的抓瞎了。对此,鬼哥想说的是:在汽车媒体行业从业20年间,曾经经历过多次降价潮,但有的是为了清库存,有的是为了迎合政策,更有的就是为了快速抢得市场占有率,但每次降价潮过后,都会归于平静,毕竟中国老百姓买涨不买跌的心理不是你降几次价就能改变的,尤其是现在这个时间段,活下来才是永恒的主题!

ps: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汽象观察:汽车降价是一种“自杀”行为,吃里不讨好,何时休?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AGUI看车 1.8万粉丝    7361作品 关注 有深度、有温度、有态度的汽车自媒体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