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没有比亚迪,所以在中国卷不动的日系车,在欧洲吃得开?

没有比亚迪,所以在中国卷不动的日系车,在欧洲吃得开?

路咖汽车 3964浏览 2023-05-05 IP属地: 北京

没有比亚迪,所以在中国卷不动的日系车,在欧洲吃得开?

在全球三大汽车消费市场中(中、欧、美),德日系车一直都是针锋相对的存在。但是与在中、美车市的互有胜负相比,作为德系车老家,甚至是汽车这一工业产品的老家欧洲市场,包括德系在内的欧洲车企对日系车几乎长期呈现碾压的姿态。然而“东边不亮西边亮”,在中国车市逐渐呈现走低状态的日系车,却在早已成熟的欧洲市场吹响了进攻号角。为什么产品力在中国市场已经显露疲态的日系车,反而攻陷了看似壁垒坚固的欧洲车市呢?我们先从数据看起,看看是否有夸大其词的可能。

没有比亚迪,所以在中国卷不动的日系车,在欧洲吃得开?

老熟人日产回来了,丰田闷声发大财

在几乎被本地品牌“垄断”的欧洲车市,一直以来有两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异类”。一个是福特,一个是日产。前者凸显了美系车混迹欧洲,基本依靠开发适配当地需求的车型为主。具有代表性的有红极一时的嘉年华、福克斯等等。而日产则更为特殊,借助与雷诺联姻的关系,日产对于欧洲市场而言,犹如“刘备入川”。只不过还没来得及等到日产深耕欧洲市场,它与雷诺之间的关系就已经剪不断理还乱。这种车企联姻给当地市场带来的效果有多好,反噬的时候就有多痛。从2018年开始,日产欧洲的销量就进入了高速下滑通道,当年销量同比下滑就达到了12.8个百分点。如果以汽车集团来计算,这个跌幅在当年排在第一,更有意思的是,日产的领路人雷诺,在当年可是销量正增长状态。眼看2022年日产欧洲的销量朝着20万辆的边缘线进一步迈进,结果2023年一季度,日产画风突变,季度销量同比增幅超过42%,欧洲车市主流品牌中,增速几乎仅次于特斯拉。值得一提的还有市场占有率,3月份重回3个百分点市占率的日产,已经接近回暖到2018年之前的水平。更重要的是,照此增幅速度,日产从扭转颓势,到更进一步,几乎可以在一年时间内完成。

没有比亚迪,所以在中国卷不动的日系车,在欧洲吃得开?

如果说日产是看似在欧洲搞得很热闹的老熟人,那么它的日本老乡丰田汽车,则完全属于闷声发大财的角色。所谓日系在欧洲混得差,很大的指向其实就是说丰田在欧洲表现差。但从数据上来说,即便把时间拨回2015年,丰田集团在欧洲的市占率也是比日产稍高的存在。只不过对比当时非本土品牌销量标杆的福特,无论丰田还是日产都还有明显差距。不过相比日产遭遇的困难,丰田则是开启了连续正增长的模式。除了2020年因为整体大盘的影响,丰田在欧洲也出现了销量大幅下滑,但这丝毫不影响其市占率的提升。直至去年,丰田集团的市场份额已经突破7个百分点。仅以市占率来说,丰田与福特这些年在欧洲可以说是互换了身位。而2023年一季度成绩来看,丰田销量同比增幅接近20个百分点。欧洲销量上丰田已经超越了宝马、奔驰,摆在它前面的,只有轨迹与之极为接近的现代集团(包括起亚),以及传统三强(大众、Stellantis、雷诺)。

没有比亚迪,所以在中国卷不动的日系车,在欧洲吃得开?

甚至除了已经在欧洲摆烂的本田与三菱,马自达、铃木这种“边缘”品牌也在快速增长。2023年一季度销量来看,马自达同比增长38%,铃木增幅则是接近23%。加上这俩品牌广义上也可以算是“丰田系”旗下,这也算是实现共同进步了。不过小众日系品牌更多还是跟随大盘走势,因为从市占率来说,始终在1.5%左右徘徊的马自达与铃木,并没有多少起色。但是整体上,日系车企在欧洲市场呈现出大集团重点突破,小品牌(相对欧洲市场而言)不拖后腿的趋势。以市占率来说,丰田、日产以及马自达、铃木相加,已经能够实现超过十分之一的市场占比。可以说,日系品牌在欧洲,已经不是我们印象中那个小众边缘的存在了。

赛道切换的过程中,没有比日系更适合欧洲的选择?

作为汽车发源地,欧洲车市的壁垒强度与护城河深度,按道理说不容易被非欧品牌攻陷,除非内部出现了变化。而这个内部变化毫无疑问就是电气化浪潮,只不过欧洲的电气化也有它自身的特点。结合今年一季度欧洲的整体销量表现来看,欧洲纯电动车销量约为43.3万辆,市占率接近13.4%。相比整体大盘一季度17.5%的同比增幅,纯电动车33.2%增长速度,几乎翻倍。但同属新能源汽车划分的插混市场则完全不同,一季度欧洲插混车型销量居然呈现负增长状态,同比2.7%的跌幅放在大盘高速增长的环境下尤为扎眼。一季度约22.8万辆的插混销量,市占率大约在7%左右。如果以中国车市作为参照物,一方面欧洲车市纯电动车的增速与中国尚有差距,另一点则是国内在比亚迪等品牌的技术革新下,插混车型的增速实际要更快一些。

没有比亚迪,所以在中国卷不动的日系车,在欧洲吃得开?

回到欧洲市场,既然第一季度纯电与插混的市占率加起来刚刚突破2成,那么剩下绝大多数显然就是广义上的燃油车市场(包含HEV混合动力)。那么在欧七法规的天然压力之下,很显然消费增量更容易集中在HEV车型身上。一季度超80万台销量的HEV车型,以及28%的同比增幅,无论哪一项,几乎都是纯电动车型成绩翻倍的存在。很显然,聊混合动力,或者我们严谨一点,包含非插电的电驱(其实就是说的e-POWER)。无论是在北美市场已经市场验证20多年的丰田混动,还是较早在海外市场就有口碑积累的日产聆风等等,无疑都更能打动当下的欧洲消费者。更难得的是,这样的成绩是在没有补贴的基础上实现的。即,就算欧洲市场有壁垒,但在价位与法规的夹缝中,当地消费者还是选择了用脚投票。

没有比亚迪,所以在中国卷不动的日系车,在欧洲吃得开?

说到补贴,这也成为插混车型在欧洲难以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之一。伴随补贴退坡,以及欧七排放标准的双重影响。插混车型难以在混合动力面前构筑价格壁垒,同时面对纯电动车型,又得背负克服欧七的压力。至于纯电动车型,虽然在欧洲能够保持较高的增速,但它的销量主要集中在北欧、西欧等地区,说白了便是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涵盖英国之后,整个欧洲纯电动车销量前十的国家,就占到了市场的近85%。而一季度欧洲汽车销量增幅最大,同时也是欧洲五大主流车市之一的西班牙,甚至不在这份电动车销量前十的榜单之中。而欧洲五大车市增速仅次于西班牙的意大利,在榜单中也是“吊车尾”的存在。总之,目前欧洲的纯电动车价格,对于多元化的欧洲车市而言,还是显得太贵了。

没有比亚迪,所以在中国卷不动的日系车,在欧洲吃得开?

从一季度的情况来看,在没有黑天鹅事件影响下,2023年欧洲新车销量破千万应该是大概率事件。而这样一个成熟,且体量较大的车市中,或将逐步形成燃油车(包含HEV),与纯电动车两头发展的趋势。至于夹在中间,在中国车市火爆的PHEV,或由于价格与法规的两头不讨好,导致“中部塌陷”。而在这样的发展轨迹中,以混合动力技术见长的日系品牌,自然能够在许久未能攻破的欧洲市场,觅得属于自己的机会。

 
相关推荐
路咖汽车 33.4万粉丝    1.3万作品 关注 秉承专业态度,创作有趣的汽车内容,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推荐作者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全部爱咖号